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隋-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召见李浑的地点是在甘露殿,只是李浑到了甘露殿后,皇帝迟迟不召见,让他不由不耐起来,若不是皇宫内不容随便乱闯,李浑早坐不住了,今天朝庭刚刚休假,他就被召入宫中,让李浑有点摸不着头脑。
殿外一阵脚步传来,李浑听得一喜,抬眼看去,见京兆尹屈突盖过来,不由一愣,心中想道:“他来干什么?”
屈突盖是屈突通弟弟,以前任长安县令,京城下面分两县,分别是长安县,大兴县,郭衍倒台后,屈突盖就由长安县令接替了京兆尹,连升数级。
没等他猜出原因,一名内侍从御书房方向出来,宣屈突盖谨见,李浑听得大怒,他等了半个时辰皇帝没有见他,没想到一个才刚由县令升上来不久的四品京兆尹一来皇帝就要召见,李浑一把将内侍地衣领口揪住:“本官先来,皇上为何不先召见本官,是不是你这个狗奴才假传圣旨?”
李浑力大,那名内侍被李浑的手一下子勒得透不过气来,不由翻着白眼,哪还能回话。
屈突盖看不过去,连忙道:“李大将军,还不放手,这是宫中,谁敢假传圣旨?”
“哼。”李浑看到内侍翻着白眼,也意识到不妥,将手中提着的内侍放下,那名内侍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上。
屈突盖连忙将内侍扶了起来,“咳,咳,咳。”内侍忍不住咳嗽数声,用带着一丝狠意的目光望向李浑,不过,李浑毫不在意,大隋的内侍除了替皇帝传传话,在宫中做做杂务,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李浑连和屈突盖都懒得打招乎,重新坐了下来。
“屈大人,皇上有请。”内侍咳完,知道自己拿申国公无可奈何,只得重新向屈突盖传旨。
屈突盖瞄了一眼李浑,见李浑不答理自己,自己也没有必要自讨晦气,向内侍拱了拱手:“好,公公前面带路。”
看着屈突盖和内侍向御书房方向而去,李浑心中更不是滋味,只是坐下来耐心等待,这次一等又是半个时辰。
御书房内,屈突盖振了振衣服,跪了下去:“微臣参见皇上。”
“免礼,屈爱卿,你已接任京兆尹数月,不知可接到一些人对京城权贵子弟及家人横行霸道的诉状。”杨勇发问道。
屈突盖起身回道:“回皇上,臣接到过。”
“哦,有多少?”
“臣上任第一天就接到有人状告新成立的暗衣卫闯入大兴寺搜捕乱党的诉状。”
杨勇眉头稍皱,暗衣卫由暗转明后受到了不少大臣的抵制,为了不让百官太过反感,杨勇只得将暗衣卫的品级调低,凡三品以上官员都不受暗衣卫调查,审问,这才让百官稍为接受,只是还是免不了心中不舒服,有人想找暗衣卫地麻烦也是正常。
只是此时屈突盖突然提到暗衣卫之事,杨勇的脸色还是有几分尴尬:“那不算,以后凡是暗衣卫之事,京兆尹可以不必处理。”
“是,微臣遵旨,除了事关暗衣卫外,微臣还接到过数十起状告一些大臣子弟斗殴逞勇,大街上骑马伤人之事,不过,臣都已责罚伤人者作出赔偿,那些伤人者也都认罚,不知皇上是否需要查询案卷?”
接过告状的就有几十起,那没有告状的恐怕不知有多少起,杨勇听得暗暗惊心,若是这些权贵子弟不加限制,以后在京城还不知会惹到多少祸事来,究竟如何,自己该先查查再说,微点了一下头:“没事了,把刚才所说的案卷都呈到宫中来,爱卿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屈突盖退了下去,心中有点不安,那些案卷中牵涉到许多世家子弟,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把这些案卷呈给皇帝,总是非常得罪人,就算他屈突盖一身傲骨,得罪人太多也有可能被人活生生吞了,只是皇帝的旨意又不能不遵,因此,屈突盖走出御书房时,脸上都是一片苦色,心中有点后悔这几个月就留下这么多的案卷。
屈突盖出去之后,李浑才被内侍传旨召见,此时李浑已在甘露殿枯坐了快一个时辰了,见到屈突盖时,不由狠狠瞪了一眼,看到屈突通脸上的苦色,心中猜疑着走进了御书房。
“微臣参见皇上。”
杨勇打量着这个大隋第一世家家主,要说李浑是权臣还不至于,李家虽然势力庞大,只要一道旨意,杨勇相信就可以将李浑的权力剥夺的一干二净,不过,在没有充足理由地情况下,强行如此做法,对于皇位的稳固只会得不偿失,因此,杨勇不可能随便乱试。
李浑以前的那些事迹包括他谋夺侄儿李均申国公爵位之事,杨勇都一清二楚,这样一个人,有着太多的野心,若是不时时敲打一下,恐怕就要将尾巴翘天上去。有朝一日,难道生出什么非份想法。
尽管李浑低着头,还是可以感觉到皇帝的目光直直地盯着他,这当然不会是什么善意,李浑不由胡思乱想起来,莫非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地不妥,越想越是不安,大冷的天,背上却是冷汗淋淋。
“李爱卿,申国公府好威风啊,一个小小地管家就可以在街上横行霸道,让百姓避之不及,连朕也要避到一边,不知你申国公上街又如何,是不是朕的车驾也该为你申国公让路啊?”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十三章 修律
     这句诛心的话一出,李浑的眼皮顿时吓得连跳,尽管他不知道自己的管家为何会让皇帝注意,还是马上“扑通。”一声跪到地上,磕头道:“皇上,微臣对下人管教不严,罪该万死,还请皇上息怒,微臣回去后,必将之狠狠惩处。”
看到李浑连磕了数次头,杨勇才开口道:“狠狠惩处就不必了,不过,这样的人不适合留在京城,你自己看着办吧。”
若是哪个权贵人家的子弟,杨勇金口一开,流放,刑杖,甚至抄家杀头都没有问题,此人只是申国公府的管家,杨勇反而不好亲自处理,否则皇帝亲自处理一个管家,那皇帝也太掉价了。
“是,微臣遵旨。”李浑心中对自己的管家大骂,从皇帝口中李浑多少猜到事情的始末,在这样快过年的日子,连累家主被皇帝叫到宫中责备了一顿,不管这个管家曾经多受家主信任,等待他的惩罚恐怕远比皇帝所想的流放要重。
果然,刚刚回到家的李浑便怒气冲冲的将自己的管家找来,二话不说,马上吩咐将管家重打二十大板,能当成一府管家,绝对是八面玲珑的角色,平时也能讨得府中诸人的欢心,而且这名管家和李浑的一名小妾有点远房亲戚的关系,那名小妾还想替管家求一下情,没想到刚开口就被李浑喝斥下去,若不是皇帝有交待,李浑恨不得将管家直接杖死。
二十杖下去后,管家已是皮开肉绽,李浑毫不怜悯,宣布让管家马上收拾东西,滚出京城,虽然皇帝只是淡淡的提了一下申国公府的管家不适合在京城。并没有指明具体去处,不过,李浑下意识的让管家离开京城越远越好,虽然没有发配到婆罗洲,也直接将管家送到了琼州。
管家挨的这顿打莫名其妙。流放到琼州更是让申国公府的一干下人吓得有点不知所措,直到李浑下令以后严禁族内子弟和家人在京城街市上纵马时,才知道原因所在,定然是管家冲撞了不该冲撞的人,不过,谁能让家主大人亲自对管家如此惩罚,并宣布以后家中无论主仆都不得在街市上纵马,大家却不敢乱想。
屈突盖将这数月来关于京城权贵子弟在街道上纵马伤人地案卷送到宫中后,杨勇以连夜的时间看完,不由感到触目惊心。此时大隋国力强大,大隋骑兵丝毫不逊于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京城马匹单是军队就达十多万匹,加上皇宫,世家保有的马匹数量粗粗估算不下二十万匹。
此时的战马犹如后世的汽车,一个二十多万辆汽车地城市却没有什么交通法。而且伤人只是赔一点钱了事,不用想就会知道有多乱,屈突盖上任以来还算尽责,几乎到过京兆尹府衙告状的民众都能得到赔偿,虽然这笔钱对于这些世家子弟来讲不算什么,对于那些被惊马所伤之人却是能够救命,这三个月,几乎每月到京兆尹府状告之人都会有所增长,这应当不是伤人之事增多,而是有人看到官府当真会做主所至。
不过。屈突盖这样做虽然会使那些有马的权贵子弟稍作收敛,却起不了多大作用,相比于他们纵马在城中狂奔的乐趣,区区金钱恐怕他们不会看在眼中,何况十起事故也不一定会有一起事故上告,他们更是不会在意。
“看来要重修一下开皇律了。”看完案卷,杨勇自言自语的道。
第二天,杨勇让人召吕沐霖进宫,表达了自己要重修“开皇律”之意。
“开皇律”成于开皇三年,杨勇本身也参与其中。杨坚修“开皇律”的目的在于前朝“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每年断狱,犹至万数。”
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新律比前律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罪一千余条。新律共计只有十二篇、六百三十二条,其中杨勇本人就补充进一百一十四条。
这部新律可以说是简单严密。为大隋前期的迅速安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不过,到了杨坚晚年时,新律又几经更改,以前废除地许多刑法重新恢复,原先宽大的刑法重新变得森严起来,杨勇一登基,又重新恢复了开皇律,得到了百官和几乎所有民众赞同。
吕沐霖现在是秘书监,为正三品高官,与各部尚书平级,听到皇帝要重修开皇律,眼睛陡然睁大,如果所修律法能够超越开皇律,仅凭此点,参与修律之人无疑就能名存千古,这几乎是一个文人不能拒绝的诱惑,只是仔细考虑了一下,吕沐霖还是道:“皇上,修律仍是大事,不可轻易决断。”
“爱卿所说,朕皆明白,只是此律必修无疑。”新皇登基不到数月就要修律,不免让人有朝令夕改之意,若是能超越前法还好,若是不能超越,新皇的威信也会损害,不过,只要增添的内容有利于朝庭,杨勇就不怕自己的威信会受到损害。
开皇律包括: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捕亡、断狱十二篇,现在杨勇大概估算了一下,至少需要增加契约、交通、专利、卫生四篇,这四项法加上去,可是前古未有,若是真能取到作用,其效果比开凿大运河还要对中华民族有利的多。
杨勇只是将新添地律法稍为一提,吕沐霖尽管没有完全弄是明白,还是大为振奋,道:“即如此,微臣愿助皇上完成此事杨勇前世并非法律专业,虽然脑中有这些法律存在,但条文可是一条也不清楚,何况千年之后的法律也不一定就适合现在,一切都要摸索着进行,如果要等到法律完成实行,恐怕至少要数年时间,可是权贵子弟在京城纵马的问题却是每天都在发生,这是杨勇难予容忍之事。
不过,好在皇帝的金口玉言同样可以代替法律,皇帝不惜在过年前的几天将各个重臣一同召进宫中,将京兆尹府状告各个权贵子弟纵马伤人的案卷丢给他们,让他们好好管教自己的子弟,否则日后京兆尹再接到这类状纸,将不再只是赔钱了事。
这份案卷让一些大臣看得脸红耳赤,有些大臣却不以为然,不过,申国公府管家之事短短时间几乎就传遍京城各个大臣的府第,对于皇帝的意思自然清楚,没有人敢对皇帝当面反驳,回家之后,京城各个世家的家主几乎同时和自家地子弟警告,今后凡在街道上纵马伤人者,除了赔偿受害人费用外,将给予流放三千里以上,一年时间以上的处罚。
对于罚钱,哪一个权贵子弟都不会害怕,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