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威看得高兴,又要当场与杨天交手,杨天顿时苦着脸:“师父,你的手太重了,接你几剑,我的手就要疼几天。”
杨天的力量现在虽然比得上一个普通的成年人,但那能和元威这种沙场宿将比,元威和他比剑时,开头虽然会尽量小心,但多接上数剑,元威的力量就会不知不觉加大,杨天每接一剑就会手臂生疼,直到他的剑被打掉为止。
杨天中途又不敢不接,每次元威恶狠狠的一剑劈来,就象要把他劈成两半,虽然杨天知道若他放弃抵抗,元威一定会停手,可是知道是一回事,要他眼睁睁看着长剑劈来不招架又是另一回事。
“没出息,不对练又怎会进步?”元威不理杨天的拒绝,“接剑。”已是一剑剌来。
“咣。”的一声,杨天只好用剑挡住,手臂传来一阵酥麻。
“别担心,我才用了一成的力。”
能不担心吗,你现在只用一成力,等下慢慢就会加到二成力,三成力,看来今天晚上的胳膊又是疼一夜。杨天不由哀叹。
咣,咣,咣的声音传来,元威一剑紧似一剑,杨天不得不每接一剑便退一步,铮,又是一声金属交鸣的声音,杨天手中的长剑脱手而飞,直向旁边飞去。
“不好,快闪开。”杨天看到长剑飞去的地方正有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撕的一声,长剑擦着中年人的衣襟向外飞去,将中年人的衣服撕破了一大块,卟的一声盯在一棵树上,嗡嗡的响个不停。
那把剑上的力量合杨天和元威两人之力,如果叮到人身上绝对会射上一个大窟窿,杨天不由后怕,连道:“还好,还好。”
那个中年人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一下子坐在了地上,看来是吓坏了,杨天定眼一看,正是这些天帮他治病的许胤宗。
许胤宗治好了大公子的病,整个国公府都知道这个许神医,尤其是用银针插进脑袋的治法太过惊人,整个府中传得沸沸扬扬,杨天好了之后也听到过,他心中一阵后怕,如果许胤宗的针稍偏,他可能就要成为一个白痴。
好在许胤宗在他清醒之后并没有再用银针再在他脑袋上插过,否则杨天肯定会抵死不从,不过每天替他把把脉,调理调理,从杨天开始听夫子讲课和练武以来,连这些步骤也省略了。
本来按理许胤宗可以告辞而去,只是杨氏夫妇生怕杨天的病有反复,根本不放许胤宗离去,以一月为期,如果杨天的病没有再发,才允许许胤宗离开国公府。
胳膊扭不过大腿,许胤宗虽然是长安的名医,但国公强留也不得不住下来,如今一月之期快到,许胤宗再给杨天看上一遍就可以出国公府,没想到飞来横祸,差点被杨天的剑射了一个对穿。
杨天连忙跑了过去,将许胤宗扶起来:“先生受惊了。”
“内功心法。”元威弹着长剑,眼中射出一丝热切的目光,“接招。”一剑向许胤宗刺来。
杨天大吃一惊:“师父,等等。”
“唉哟。”见元威一剑刺来,许胤宗刚刚扶起的身体又重新坐下,躲过了那一剑。
元威目光一凝,手一转,长剑顺势又向许胤宗的腰间刺去。
“杀人哪,杀人哪。”许胤宗一招赖驴打滚,将元威的长剑又躲了过去,一边躲一边大喊。
杨天跺了跺脚:“元护卫,他是府中请来的医生,千万不能伤他。”元威即是杨天的师父,也可以说是护卫,杨天叫他元护卫等于是拿出主人的架势下命令。
元威却理也不理,长剑又追向许胤宗剌去,许胤宗看似惊险万分,元威每剑都差之毫厘,却剌不中他,这下杨天总算反应过来,原来这个许胤宗竟然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第十一章拜师上
   元威的每招每式都经过沙场的千锤百炼,带着残烈的杀戳之气,开始许胤宗不想暴露自己武功的秘密,发现那柄长剑向自己飞来时,连躲都没有躲,只是看准了长剑飞来的方位,运用内功心法将自己的肌肉收缩,长剑擦着肌肉飞过,没想到还是让元威发现。
如今他空着双手,又失去了先机,若是还一味躲避的话,不免要让元威伤到,许胤宗突然之间站起了身,一掌向元威的长剑拍去,啪的一声,元威的长剑一偏,顿时失机易手,许胤宗站在那里,气质陡然变化,他虽然空着双手,却仿佛是一座撼不动的高山。
杨天呆了呆,此时记起元威向许胤宗长剑刺去喊的一句话,内功心法,难道这个世上真的有内功。
滋,滋的剑声在许胤宗身边响起,许胤宗穿行于剑光之中却仿佛游刃有余,他的脚下东一脚,西一脚就将元威看似气势汹汹的剑法全部避开,还不时闪到元威的身后,逼得元威不得不使出同归于尽的招式才能化解。
“吼”元威发出一声大叫,手中的长剑宛如流星,向许胤宗直刺而去,剑还未到,一阵剑风已将许胤宗的衣衫吹的猎猎作响,许胤宗神色庄重起来,元威的剑法和武功都没有放在他眼中,只是这一招却充满了沙场上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让许胤宗不得不尊敬起来。
“啪。”许胤宗两掌一合,已将元威的剑夹在掌中,元威双手用力,将剑推向许胤宗的胸膛,他的脸憋得通红,剑尖却死死的合在许胤宗手上,不能前进一步。
咔嚓一声,这柄长剑顿时断为两段,元威将剑弃下,丝毫不与自己落败为意,哈哈一笑道:“今日得遇高人,一时见猎心喜,见笑,见笑,还望前辈莫怪。”
许胤宗的双手一松,半载剑尖掉到了地上,脸上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你见猎心喜,可就把我的底全漏了,可是元威如此坦承的道歉,许胤宗也不好发火,只得勉强道:“无妨。”
两人的比武把杨天和杨英都看得呆了,尤其是许胤宗空手断剑的一幕,让杨英更是惊叫起来,见两人比武一结束,杨英马上行了一个礼道:“弟子拜见老师。”
许胤宗呆了呆:“公子何出此言?”
杨英道:“先生武艺高强,弟子想请先生传授武艺。”
杨天在旁帮腔道:“弟子拜见老师,还请老师收我们为徒。”内家功夫在杨天所在的时代一会儿传得神奇无比,一会儿又成了骗局,让人摸不着头脑,刚才回味过来元威喊许胤宗使用的内家功夫时,杨天已下决心将许胤宗留在国公府,一个医术高明,又武功高强的人在身边,等于比别人多了一条命。
许胤宗顿时头痛,他哪有时间呆在国公府里收徒,可是不答应眼前这一关却不是轻易能过。
杨英看许胤宗的神色就猜到他有推脱的念头,顿时挤兑道:“难道老师嫌我与大哥不够诚心,如此,弟子给老师磕头了。”说完,他拉了一下杨天的衣服,自己率先跪下。
杨天呆了呆,他虽然想学得许胤宗的武功,可并没有下跪的想法,他瞥了一眼,见杨英小小的脸上充满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杨英一跪下,许胤宗急忙将杨英扶住,他的武艺虽然高强,可是也不敢得罪国公府,否则他早就不经允许离开国公府了。
杨英趁机起身:“这么说,老师是答应了。”
许胤宗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那我就再留在国公府三个月,三个月你们能学多少我可不管,不过,有一条,你们不许将我有武功的事泄漏出去,否则我立马走人。”
杨天和杨英都是大喜:“拜见老师。”
许胤宗又转头向元威道:“许某会武功之事,还请元将军代为保秘。”
元威点了点头,杨英不解的问道:“老师既然武艺高强,又为何要保秘呢?”
许胤宗道:“习武只是强身健身,又非增强好胜,若是让人知道只会多增添烦恼。”
这也是一条理由,杨天猜想肯定不会有这么简单,只是许胤宗不说,杨天也不好追问。
许胤宗愿意主动留在国公府里,杨氏夫妇当然同意,从此杨天和杨英两人白天上午在夫子处学文,下午则向元威请教沙场上的武艺,而晚上则和许胤宗学习他的内家功夫,兄弟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倒是时刻显得形影不离。
杨天虽然有着成年人的阅历,但论起文章来还是远远不如杨英,诗词更不用说,虽然在后世的诗词他记得一些,却不敢盗用,如果盗用一两首诗词唬别人还可以,又如何唬得过每天教他的老夫子,还不如不要现丑。
但习武杨天却是有优势,元威教的沙场功夫就不必说了,杨天在力气方面就远远比过杨英,正适合习练这种大开大合的武艺,弓箭更是要有力气才能拉开长弓,许胤宗教的内家功夫也是杨天初有小成,把杨英落在后面。
杨英大为不服,他从小得到的夸赞远比哥哥要多,学业更是入学一年就将哥哥甩下,他自然认为什么事都能比杨天做得好,顿时拼命的练习,有时用整晚来打坐练气,只是他越着急,便越学不好,反而引起了他白天精力不济,让夫子大为奇怪。
杨英坚持了一个半月,内家功夫的皮毛也没有学到,他终于没有了耐心,干脆将学武撇下。
转眼间,杨天已经到国公府数个月了,对于国公府渐渐熟悉起来,他也适应了这个新的身份,只是这数月,他一直困在国公府,一方面是杨坚夫妇不太放心让儿子出去,另一方面是杨天正沉浸在武学的世界,根本没有功夫出去,许胤宗只答应教他三个月,三个月后就会离去,杨天恨不得多榨出一点许胤宗的武学来,一点时间也不想浪费。
内家心法,杨天越学越觉得奥妙无穷,尤其是配合元威的沙场之技,威力更增,学了数月之后,国公府的普通护卫已不是他的对手了,就是对上元威,也能接上他使用五成力的长剑。
第十二章拜师下
   “咻。”杨天拉开一张二石的大弓,手一松,“噗”的一声,一支长箭颤巍巍的插在前面箭靶的红心上。
杨天又飞快的搭上了一支长箭,“咻,咻。”一箭快似一箭,直到手一摸,腰间的箭壶空了才作罢。前面的箭靶上已插满了二十余支长箭。
元威看着杨天射完长箭,见他基本上做到了箭箭射中靶心,点了点头,而杨英只能用一把小弓比划一下,羡慕的看着。
杨天在上午儒学经典的学习中,成绩依然不见好转,杨英可以轻易的超过他,其实以杨天现在的智力水平,如果肯下苦功去死记硬背,并不一定会做得比他的弟弟差,杨英虽然聪明,但起码理解能力远不如杨天。
只得杨天对那些儒家经典实在没有兴趣,他的兴趣都放在练武上,他实在不知道熟读那些儒家经典,做那些诗词有何用处,他自认为没有艺术才华,当然不愿意自讨苦吃。
至于杨英每次在父母面前得意洋洋的夸赞自己的学业,老夫子唠唠叨叨在他耳边的话语,他根本不放在身上,北周已经完全汉化,身为长子,他不用担心需要读书来求得官职,等他稍为年长,他就可以从父亲的功业中继承到爵位。
当然,杨天不是不看书,他看的书都是夫子认为的杂书,各种兵书战略,历史典籍,杨天看得津津有味。
杨坚对他这个长子已经越来越满意,杨家本来就是靠军功起家,儿子不喜欢读《礼记》、不喜欢《周礼》、《仪礼》,那都没有问题,当年他读书的时候也不喜欢,还经常受到其他贵族子弟的嘲笑,可是依靠父亲的功业和他自己的努力,如今不也是做到了国公,这已是人臣之极,而当初嘲笑他的那些贵族子弟多数反而是碌碌无为。
相反儿子喜欢武艺,喜欢兵书韬略,反而大有继承家风之意,因此尽管杨天的学业只能算勉强,杨坚也不过问,当然,二儿子的成绩优异,杨坚还是会时常夸赞,让杨英常常为之得意。
杨天自然不会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