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独裁者-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首领的话,容易引起朝廷的注意,并且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非常暧昧,时剿时抚,剿的时候,并非出兵把所有的人杀了,毓贤惯用的伎俩是杀匪首,劝退普通拳民。
经过差不多一年时间的发展,魏季尘手中的情报系统,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
首先是鹰眼部队,主攻方向自然是军队,还有普通民众。
全国各地,现如今除了西藏、云南、甘肃、蒙古、新疆寥寥数省外,每省至少有一个鹰眼部队的分部,而每个分部,都归总部直接管辖,一般情报每半个月往辽东送一次,紧急情报就由无线电报联络。
而像山东、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台湾等比较重要的省份,甚至拥有好几台无线电报机,来往联络十分频繁。
各省的新军中,都混有鹰眼人员,而那些只有练、防旧营的省份,鹰眼人员就是以混进各省督抚为主要目标。
主攻普通民众,鹰眼部队则是通过办理报社,从舆论上来引导普通百姓,这些人表面上都是温文尔雅、斯斯文文上流人士文化人,但是暗地里则是一名出色的间谍。
纵横捭阖,结交文人士子,暗中操纵媒体,等到需要的时候,就能够为辽东政府说话。
他们还有一项目的,那就是为辽东政府招揽人才,像是福州马尾船厂,因为清廷的不重视,有大量的海事人员都生活困顿,那些只要是辽东需要的人才,他们就会注意,并且以各种手段挖过来。
还有就是特殊事情,特殊办理了,像是山东的义和团运动,就有一百多名鹰眼专门为此事而活动。
鹰眼主攻军队和民众,而红灯照则主攻官员了,上海、天津,京师、汉口、长沙、成都等比较重要的城市,如今都建立得有红灯照,而且都建在官衙不远处,以高情调,浓郁的异国风情,专门吸引那些喜欢猎奇的官员。
十官九贪,还能名正言顺的来青楼**,这个年头的官员生活与往后的并无二样。
他们在红灯照里面醉生梦死、挥金如土、挥汗如雨,除了杀了大量的小生命之外,还奉献了各种各样的情报。
最有一个情报网络就是主攻商人了,长风镖局已经换名了,变成了长风物流运输公司,东三省的商人买进卖出,商品流通,大多都是通过长风物流完成的。
张作霖通过这些运输网络,广泛结交各省商人、绅士,同样是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但是此时,魏季尘觉得还是有必要再大力发展,情报系统的架子已经搭建起来了,是时候丰满它的血肉了。
由此,他设计了一套细化的等级制度来大量吸收编外人员。
将编外人员分成十个等级,鹰眼成员当然是最高级的第十等了,他们可以吸收编外人员,这些编外人员一开始都是最低等级的,然后根据他们的贡献大小,来升迁奖励,编外人员,又能够再介绍其他比较优秀的社会成员入组织。
第七到第九等级的编外人员,算是核心编外人员,能够让他们多少知道一些组织的情况,第四到第六级的是考察阶段的编外人员,第一到第三级的则属于外围人员了
这些编外人员,不再限制他们的出身,年龄,只要认为有用,就能够吸收进来,就像是总督府对面一个卖面的,他能够天天注意到总督署的人来人往,这样的人,就能够吸收进来,不用再多训练。
到最后,一个庞大的情报帝国就这样形成了,三教九流的人当中,都会有定辽军的情报人员存在,各地有任何异常情况,便能够随时了解。
魏季尘弄完了这些,抿了一口武夷山大红袍,从太师椅上起身,长长的伸了个懒腰,来回走动了一下,活动、活动身子骨。
门外的亲卫见了,拿着一张拜帖,连忙快步走进来,轻声禀报道:“魏帅,总督署外头有两人说为了感谢你的救命之恩,特来拜见。”
魏季尘一愣,接过拜帖来,只见拜帖上面署名是广东人孙文、陈少白。
孙文,等等,孙文不是。
魏季尘大囧,想不到他竟然会来求见自己,想一想,又觉得很合理了。
孙文因为前年密谋广州起义,遭到清政府的通缉,在欧美各地到处流亡,原历史上,他应该是今年去日本,结交其朝野人士的。
不过,由于自己的影响,中日两国在今年开战,孙中山估计因此受到影响,并没有成行,不知道他来找自己有什么事。
“让他进来吧。”
魏季尘淡淡说了一句,然后靠在太师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对于孙中山,魏季尘既不崇拜,也不厌恶,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他的局限性,在魏季尘看来,孙中山和袁世凯两人在处理国内大局的时候,袁世凯显然要技高一筹。
孙中山起先是企图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游说日本朝野人士,与黑龙会这等侵华势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合作。
以中国革命后在长城南建国,满蒙让给日本,作为日本援助中国革命的报酬,后又在南北议和的时候,商谈以贷款换取中国以某种形式的把东三省让与日本。
这就非常让魏季尘接受不了。
魏季尘估计孙中山当时首先可能受到了革命派中流行着狭隘“民族建国主义”影响,这种狭隘建国主义及由此产生的在十八行省建立汉族国家的革命建国思想,把蒙古、东三省置于可有可无之地。
这一方面是受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认为满蒙历史上不是传统的汉族聚居区,或许也因为看到日本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的迅速崛起。
其次,可能不了解本国的情况,北方汉族在清代大规模扩散,因而形成广阔的民族杂居区域的国情,因此对国家和民族分裂可能给各族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缺乏认识。
即便魏季尘此时不搞东三省大移民,后世清政府同样搞了,直隶、山东、山西、陕西等省汉族人口向东三省、内蒙、新疆等地大规模移民,形成了广阔的民族杂居区。
革命派中大多是南方人,孙中山长期漂泊海外,对南方沿海人口移居海外的情形非常熟悉,而对北方人口分布的重大变化认识不清,因此对国家和民族分裂可能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
最后,魏季尘认为孙中山可能还有为整体利益牺牲局部的想法,或是暂时敷衍一下日本人。
对于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魏季尘同样是不置可否。
你可以提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等等都行,但是你提驱除鞑虏,就十分有问题了,鞑虏是北方所有少数民族的统称,驱除鞑虏是把这些人驱逐回去,这么一弄,就是把蒙古,西藏,东三省、甘肃等地,一下子排除在了中华领土之外,只要南方的一些领土了,中国一大半领土估计都没有了。
这事还是袁世凯处理得比较稳妥,袁世凯提出五族共和,及时让中国没有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好在随后的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大搞画地图事业,把蒙古那些地方一股脑的划入民国地图当中。
第四百二十章 奖励:开启民智
  第四百二十章 奖励:开启民智
当然,瑕不掩瑜,这都是孙中山认识上面的不足,只要他看远一点,看高一点,大家还是革命好同志嘛。
魏季尘靠在太师椅上正想着,一名身材魁梧的侍卫就领着两名打扮得一丝不苟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
由于报了名号,魏季尘很容易对号入座,一看便认出了孙中山来。
他走在前面一点,留着一字胡,抿着嘴巴,一脸肃穆的样子。
两人都穿着西服,并且都带着一顶帽子,帽子后面有根猪尾巴。
但是魏季尘一看便知,和自己一样,这两根都是假辫子。
魏季尘知道,甲午年间的时候,孙中山曾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李鸿章估计事多没看过,随后他才转而宣传革命。
莫非,这次来是向我宣传革命的。
魏季尘在打量着孙中山,孙中山也在打量着他。
两人眼中在半空中交汇,孙中山只觉得魏季尘的目光能够直透人心,似乎看穿了自己此行来的目的,孙中山不禁呼吸一窒,眼睛不由自主的挪到了一边,不敢与魏季尘对视。
“广东人孙文(陈少白)见过魏将军。”两人不待魏季尘开口,抢先上前行礼道。
魏季尘,果然不是寻常之辈啊,孙中山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暗暗思忖道。
魏季尘则露出一意味深长的笑容来,然后好整以暇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站起身子道:“久闻两位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当真是不同凡响啊,不知找魏某有何事?”
魏季尘开门见山,意有所指,让两人一时间都不知如何回答。
孙中山两人现如今还是清政府的通缉犯,确实是鼎鼎大名,被清廷称之为四大寇,他们听到魏季尘如此说,都是面露尴尬。
陈少白脸上甚至流露出一丝后悔来,要是魏季尘把自己两人抓起来,怎么办?他此时在心中暗暗责怪孙中山太过胆大了。
其实,两人在来之前,已经争论过一番,并且多方打听,最后认定魏季尘确实有异心,所以,他们现在才敢出现在魏季尘面前。
孙中山拱了拱手,脸上笑容不变的回道:“魏将军的救命之恩,孙某怎么能够不前来拜谢呢!”
“救命之恩?”
魏季尘微微面露诧异之色,侍卫上报的时候,魏季尘还以为孙中山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
如今看孙中山郑重其事的样子,似乎是真有其事啊,只是魏季尘记不起自己何时救过他了。
孙中山也不打哑谜,感激之色尽显,说道:“当日魏将军入城的时候,扶了孙某一把,否则孙某早就丧身乱脚踩踏之下了。”
听到孙中山这话,魏季尘脑中回想起来,似乎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只是当日形势太过混乱,他没有仔细看,想不到救的竟然是孙中山,如此看来,两人当真是有缘啊。
“此事皆因为魏某而起,孙先生就不必多说了。”魏季尘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他不认为孙中山仅仅是因为这事来找自己的。
看到陈少白在一旁欲言又止的样子,魏季尘指了指一旁的座位,淡淡说道:“二位,何不坐下再说?”
魏季尘的表情,让原本心中淡定的两人,也有些吃不透了。
孙中山和陈少白两人一时间都显得有些拘束,估计是因为心中有些忐忑,不知此行之祸福,闻言,都是正襟危坐。
魏季尘先让人送上茶来,接着摆了摆手,示意房内的亲兵退下,房中一下子就剩下了三人。
魏季尘倒不怕两人出手伤自己这个朝廷命官,因为两人在进来之前,都会经过严密仔细的搜查。
“二位,如今房内再无他人,你们有话就直说吧。”魏季尘眨了眨眼睛,让两人不要太过紧张。
孙中山深深吸了口气,心中想道:既然来了,就断无放弃之理,更何况,这位魏将军既然没有抓起我们来,反而给了我们开口的机会,这就说明很多问题了。
“孙某不才,见辽东在魏将军的治理之下,民众安居乐业,经济蒸蒸日上,心中着实佩服,孙某从西方归来,发现魏将军比起清廷大部分官员来,都要开明许多。”随着这番话已经说出口,孙中山也没有了刚才的惴惴不安,整个人焕发出一股忧国忧民的气度来。
与刚才的表现形同二人,魏季尘微微讶异,看来孙中山有一副好口才啊。
“不敢当孙先生如此谬奖!”魏季尘知道他话还没有说完,接了一句之后,又看向孙中山。
“想必魏将军也知道我干的是反清的勾当,此次前来辽东,就是寻找志同道合之人,魏将军一心为民,又是我汉民族之人,为何委身清廷,甘愿受其驱使?何不举义旗,号召天下有志之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