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传奇-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恩寺红叶方丈闻她到来,连忙亲自出来迎接,和往次不同,他见这次吴王妃竟有军队护卫,红叶心里微微一怔,但吴王妃在十几个丫鬟婆子的簇拥下已经来到面前,他已不及细想,连忙合掌见礼。
“红叶方丈,这次我是来还愿的,不知是否方便。”
“方便!方便!请王妃先到贵客室稍候。”
“那就打扰方丈了!”
红叶方丈侧身让路,突然他感到了一股无以匹敌的杀气,心中大吃一惊,连忙抬头看去,只见王妃身后站着一名器宇轩昂的青年男子,这股杀气便是他身上传来,他不禁问道:“这位是?”
“他是我家相公”赵绿敏淡淡地说道。
红叶方丈猛地醒悟过来,吓得后退了两步,才定下心神,急忙合掌施礼:“阿弥陀佛!贫僧不知大将军亲临,罪过!罪过!”
李月“哼!”了一声,没有说话,赵绿敏满意地看了丈夫一眼,对红叶方丈说道:“不碍事,我家相公是来陪我还愿的,就不必多礼了。”
“是!大将军请!王妃请!”
双方在贵客室分宾主落座,红叶方丈向李月问道:“大将军是第一次来我慈恩寺吧!”
“曾随母亲来过一次,在后院还邂逅了无方大师。”
“原来大将军就是那位当年让无方师兄念念不忘的少年啊!亏得大将军没入我佛门,否则我大唐就会少了一柱梁。”
“也会少死很多人!”赵绿敏接口说道。
“王妃此言不对,大将军为保我大唐百姓,这才上阵杀敌,若任叛军杀入长安,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又言除恶即扬善,王妃只见百姓对大将军的爱戴便知晓了,我寺还打算出面,联系长安各大寺院,为大将军立一长生牌,以表功德。”
李月暗暗佩服这方丈会说话,虽是反驳妻子,但妻子却更爱听,果然赵绿敏听了心情大好,随手取过功德薄,在上面写上:认捐银一万两。
李月和红叶都同时瞟到,李月暗暗肉疼,红叶却心中窃喜不已。
这时李月突然想到一事,便问道:“好象红叶大师也曾是长安武林大会的评判吧!这几年怎么没听说长安武林大会的消息了?”
“回大将军,自从上次终南派夺冠后,长安武林大会便再没有举行过了,先是战事紧张,后来皇上登基后,力行节约,不仅武林大会,连文人的笔会、杏林的医会都没有举行过,听说明年可能会有,但却是由各商会自行集资举办,朝廷不干予。”
李月点点头,正要再问,突然发现妻子在瞪着自己,方才想起和妻子之约,便淡淡地说道:“如果方便的话,我们这就去上香吧!”
在回来的路上,李月一声不吭,赵绿敏便悄悄地问李月:“我不让你说话,相公是不是生气了?”
李月笑笑说道:“我怎会不知,娘子今天是在求子吧!”
赵绿敏脸一红,娇羞无限地举手隔窗欲打,李月看着妻子,一时竟痴住了。但他们却没注意,在车内还有一双眼睛,正无比羡慕地看着他们。
夜里,王圆和王思南前来见李月,李月在书房会见了他们,问了几句近况后,便直入主题问道:“思南,现在西北的产业都给了二哥,你觉得如何?”
“公子,你还是让我去江南吧!给你二哥做事,我实在太累,他最近又找来一个大执事,明着是帮我,实际是架空了我。”
“好吧!你就去扬州,把你全家都带去,在那里建立新的产业,还有我再交给你个秘密任务,就是替我制造火药,在剑南的老君山附近有一个制造火药的村子,这次战事结束后,你就把它们全部迁到江南去,到时我会安排人来帮你。”
“我明白了,公子!”
“你先去吧!明天就辞掉执事,先去江南找桑明源,他会安排资金给你,去了扬州后,你就一切自己做主吧!”
“那我能不能带几个人走?”
“先不要,我怕二哥会多心,人员不够,我让桑明源先支援你,等过一段时间后,如果这些人自愿跟你,再慢慢一个一个走人。”
“我知道了,属下先告退”
“好!扬州那边就拜托你了,明天你再和王圆具体商量一下吧!”
等王思南走后,王圆便向李月诉苦,自从老爷分家后,整个商业王国也随之分崩离析了,损失非常大,不知道老爷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月静静地听完王圆的诉说,笑笑说道:“分家也是父亲不得已而为之,做得太大,会引起上面的嫉恨,这点你就不要再抱怨了。你现在是跟着父亲,我也不想把你挖走,但你的另一个身份是日组的负责人,你现在也只能放弃其中一个。”
“就让王圆跟你走吧!”
李月回头一看,只见父亲静静地站在门口,不知何时来的,他连忙站起给父亲让座,李郁坐下对李月说道:“日组的事我早就知道,他们都不会瞒我的,你不要怪他们!”
王圆闻言连忙将头低了下去,李月点点头说道:“你不忘本,这很好,你放心,我不会怪你,既然父亲让你走,你就去金陵吧!替我组建新的日组。”
“可是老爷这边。”
“你去吧!今天上午负责河东道的钱本道来找我,老四晴儿把他也给换了,真让我失望,这些忠心耿耿的老人,他们上哪里找去。所以王圆你就放心去吧!我这边就让钱本道来打理。”
“是!老爷!公子,我就先走了,我过几天就去金陵”
“你也去先找桑明源,记住,你的工作不是产业,而是组建新的日组和负责内务。”
“我明白!”
待王圆走后,李郁笑笑对李月说道:“咱们爷俩也有几年未谈过话了,来!坐下聊聊。”
第一百一十九章 汉中
李月与父亲面对面坐好后,李郁首先说道:“月儿,我已经决定把王位让给朗儿了。”
“父亲,这我已经知道了。”
“你见过你大哥了?”
“前天大哥把我约到安然酒楼见的面。”
“那就好,如果你贸然去东宫,会授人于柄的,既然你已经和你大哥见过,朝中的局势我就不赘述了,我只想告诉你,你们是亲兄弟,你必须全力助他,他现在形势不妙,李亨在连生数子后,已经在考虑废掉你大哥,立亲子为帝了,只有你才能使他不敢妄动,为此,你必须保持强势姿态。”
李月想了想问道:“父亲何以知道今上想废大哥?”
“哼!我和他交往数十年,他的心性我如何不知。这个人,心机极深,对人总是显得宽宏和善,但他真正的想法,却深藏心里,很难让人看出。这次我提出过继王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试探他,仅仅因一个无稽之说,他便欣然同意,看来他内心其实是非常忌惮我们,否则,已经立你大哥为储,他何惧而来?还有他表面上不在乎三党坐大,但却在背后重用宦官,这种心机,能瞒过我吗?”
“父亲请放心,我非常明白,大哥现在其实已经没有退路,本朝以来,还没有哪个被废的太子得以善终的,他这次削我兵权,我自然会寻机警告于他,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不出一年,他就会不得不再用我。”
“你能这样想,为父就放心了,为了我们这个家,也为了你们的母亲,你就多担当一点吧!将来我会让你大哥补偿予你的。对了,还有就是你的家事,按理我不好多问,但你今年已经二十五岁,早点有孩子,也让我们放心,小敏是个识大体的妻子,你就多娶几房吧!这也是你母亲的想法。”
“父亲,我知道了,这件事小敏会安排的,你和母亲就不用操心了。”
“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了,三天后你就要出发,早点休息吧!你走后,我和你母亲会把小敏照顾好的,你就放心去吧!”
乾元元年八月,李月率领本部五万大军,加上先期已抵汉中的三万军,共八万军,以段秀实为副将,向汉中进发,李亨率百官亲送李月于灞上。十日后,李月大军抵达汉中,先期到来的颜杲卿和汉中刺史郭英一起出城前来迎接。
郭英为开元二十年进士,曾官至礼部侍郎,因李林甫案牵连被杨国忠贬为商州长史,李亨登基后封其为汉中刺史,现为崔党一系。
李月到来的当天,便集众将召开了首次军事会议,郭英和汉中长史王隼也列席了会议,李月先让郭英介绍成都的情况,但郭英只泛泛而言,所说的和李月在长安听到的无二,李月见长史王隼面上似乎有些不满,心中不由一动,便笑笑说道:“有属下在,哪劳刺史大人亲自出马,我看不如让王大人说说看。”
郭英见李月发话,心中虽不快,但也只得无奈坐下,同时冲王隼使了个眼色,王隼只作没看见,成都之事他早向郭英详细报告过,他见郭英在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上,依然抱党阀之见,不肯尽言,心中极为不满,见李月请他,便站了起来,冲李月施了一礼,朗声说道:“据从成都得来的确切消息,李琮早就想篡逆,但一直为李瑁所阻,两个月前,先皇病势好转,李琮随即逼宫,李瑁为此与其翻脸,为抢回先皇,两人曾在成都有过一次小的战斗,因李瑁手下大将花敬定临阵倒戈,李瑁败至巴州,遂向李琮求和,李琮便封他为巴州太守,因无人再阻拦,李琮便矫先皇诏书,登基自称西帝。”
李月听了点点头又问道:“现川中兵力如何?”
“李琮入川后,大肆征兵,根据各处的统计,属下推断其应有兵十万以上,但不会超过十五万,且军中极其**,军心不稳。”
李月心中暗暗称赞,他一个月前从日组得的数据是兵力十二万,其中李瑁带走三万,李琮实际只有九万,这已经是川中所能招兵的极致。想到这他又问道:“川中百姓赋税几何?王长史可知?”
王隼闻言,有些为难,这一点他虽然很清楚,但并没有向上司郭英汇报过,如果现在说出,岂不是得罪了郭英,但他又想到此时为极重要的军事会议,如果不说,可能就会贻误军情,想到这,他心一横说道:“川中百姓的赋税已经到了极限,目前我大唐的租粮为五石,调为绢、布各五丈,麻五斤,庸一月,虽比开元年间高了一倍,但百姓尚可承受,而李琮却已征到粮八石;绢、布各十丈、麻十五斤;庸竟为三个月,巴州稍好一点,仍为大唐税率。百姓由此弃地逃亡巴州者不计其数,李琮为此竟出‘连坐令’,一户逃亡者,四邻为其分税,又在各路口设点盘查,抓获逃亡者,男丁充军,家人皆为官奴,但逃亡者依旧不绝,大将军此去,川中百姓尤如婴孩盼父母,属下以为,一战便可平定川中。”
李月听了心中连连叫好,他见郭英面色不善,便说道:“郭大人,我原来的行军司马张炎已调到襄阳,可否将王长史借我一用。”
“王长史为朝廷命官,恐有不便,需由吏部调遣。”
“皇上那边我自去解释,我只问你,允还是不允?”说到这里,李月的口气开始严厉起来。
“如果王大人本人愿意,我无意见。”
李月闻言便向王隼望去,王隼躬身答道:“属下愿意!”王隼心中千肯万肯,这是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曾是韦党的门生,却不被韦党重视,在汉中屡被郭英排挤,心中着实郁闷,见闻名天下的李月欲要他,不禁喜出望外。
李月见此事已定,便对颜杲卿说道:“杲卿可讲讲你这里的情况。”
颜杲卿站起来向李月行个军礼道:“奉大将军之令,我率三万军先期驻防汉中,敌大将花定敬便驻留阳平关不发,我三次派小股部队攻打阳平关刺探其军情,由于地势险峻,没有能和他们短兵相接,但他们所用的弓箭并不强,没有我们的连珠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