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书之呆萌将军-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56章 结局(上)

    可最终,这一切,也不过是淳于谦的算计,其中,又有几分真?几分假?

    范于熙似察觉到她的目光,看了她一眼,一笑,接着又移开目光。

    在严御医救治淳于谦的这会儿,皇帝才看向沉默已久的景七夕,那双鹰眸中带着些复杂地神色,满是威严的低沉嗓音响起:“安国夫人今日怎会在宫中?”

    自然是为了阻止殊殊做傻事,这话心里想想就行了,她可不会蠢到直接说出来,眼眸低垂:“回皇上,臣妇今日拜访皇子妃,本是与之相携游览鸾寒亭,却不料,竟遇见站在桥上的云妃。”

    言行举止间满是对帝王的恭敬,虽然内心中对这位并没多大的尊敬。

    皇帝点点头:“今日之事,是朕的疏忽,如今四皇子危机已过,你便早些回去吧,免得殊儿跑到朕这儿来要人。”

    “臣妇遵旨,”

    从宫殿出来,景七夕又去了趟温芷那儿,许是听说了小奶包他爹的事,哭成了个泪人儿,景七夕来时,便见着他那双微红又有些发肿的双眼。

    温芷在床边轻哄着他入睡,听景七夕提到四皇子的情况,眉眼中的担忧才去了大半。

    陪温芷闲聊了一注香的功夫后,景七夕便起身出宫,回了安国侯府。

    刚进玉笙居,便见到满目忧愁的孟况。

    他站在黑漆柱旁,手中抱着一青花瓷瓶擦拭着,眼神有些放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可不多见啊,孟况在安国侯府当差数十年,一直兢兢业业,就她嫁进侯府的这一年多,从未见他在当值的时候出发呆。

    “孟管家,”

    原本还在想事情的孟况闻言,猛地回神,一不小心,手中的青花瓷瓶掉落,眼见着就要在地上摔碎,千钧一发之际,孟况右脚微抬,青花瓷瓶借着脚上的余力又重新回到他的手中,稳稳当当。

    景七夕见着都忍不住拍手叫好,有武功傍身就是不错啊,想到小时候六哥摔碎的无数价值连城的瓷器宝玉,心里琢磨着什么时候给他找个师傅教他学些傍身的功夫。

    将青花瓷瓶重新放回原处,孟况朝景七夕行了个礼:“少夫人,”

    景七夕看了眼被他擦得锃光瓦亮的青花瓷瓶:“孟管家为何事伤神?”

    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景七夕也不勉强,接着道:“夫君呢?”

    孟况说道:“少主从宫中回来后,便一直待在书房。”

    景七夕点点头,这会儿该用晚膳了,殊殊因为婆婆的事,怕今日不会按时吃饭,她还是亲自去唤他吧。

    想着,转身便打算走出玉笙居,

    “少夫人,”

    景七夕脚步一顿,回头看着面露犹豫的孟况:“怎么了?”

    “萍姑她……可好?”

    瞧着他眼中的思念和牵挂,景七夕心里了然,难怪孟管家今日这般反常,原来是因为萍姑。

    也是,殊殊典型的话少,孟管家自然不会去问他,是以,才会从她这儿打听。

    想到那武功尽失,经脉尽断,二十多年被困宫中的女子,心里闪过一抹不忍:“她很好,”

    “是吗?那我就放心了。”

    景七夕看着着孟管家,忍不住想道,她今日的隐瞒,到底是对是错。

    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玉笙居,若淳于谦速度快些,许能接婆婆和萍姑二人回家过年。

    有了千炼枫这一味药引,第二日,深中剧毒的四皇子便醒了过来,除了身体有些轻微地亏损外,倒没什么多大的问题,皇帝特意给他批了几日的假,好好养伤,四皇子也没过多推辞,安心受下了,呆在寝宫内陪着皇子妃和小皇孙。

    云妃刺杀四皇子一事,百官都有所耳闻,皇帝为给柔妃,四皇子等一个交代,自然不会轻饶了她,只是,云妃毕竟是文大将军的独女,而她此番行为又是因为先后失了父亲和儿女,再加上如今她已经有些疯疯癫癫,神志不清,听取了百官的些许意见后,又念在多年的夫妻情分,皇帝最终决定削了她的妃位,余生都囚禁冷宫。

    云妃一事,好像一个转折一般,自那之后,文武百官都隐隐察觉,曾经被皇帝忽视的这个四子,如今渐渐地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

    皇帝对他也是越来越看重,许多事,都会在最后下决定之前,询问他的意见。

    如今的大宁,最有竞争力的两位皇子先后死去,八皇子依旧被软禁在自己的行宫,不知何时才能出来,而皇后膝下的十一皇子淳于焕还只是一个几岁的稚童,纵使皇后和戚相有心,却也无力。

    这四皇子真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原本偏向于太子党派和二皇子党派的一些官员,也在寻思着是否该做些什么,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一切盟友都是虚妄的。

    范于熙看着三三两两成群走出太和殿的大臣,拂掉袖口的些许灰尘,四皇子如今大势已成,纵使皇后和戚相心有不干,出来作妖,以四皇子的睿智,那两人怕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大宁的天,终是要变了,他虽贵为右相,也不过是想保全家人,安居一隅,是以朝堂中的尔虞我诈,他从不曾参与,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

    如今将他曾见过盘穹山谷内人的事,让皇帝知晓了,怕少不得暗中一番查探,帝王,纵使对他有恩,他又会记得多久呢?

    若非四皇子允诺日后保他一家平安,他绝不会在这种敏感的时期将千炼枫取出。

    罢了,这天下,是谁做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是一明君,真心为百姓着想,造福百姓,那便好了。

    之后,又是风平浪静的日子,一切仿佛回到了原本的轨迹。

    两月后,东夷的质子也到了帝都。

    皇帝得知这质子的身份后,眉头紧皱,鹰眸有些阴郁:“哼,东夷倒是一手好算计。”

    季德从小太监手里接过刚送进来,冰镇过的燕窝,小心放到皇帝手边,捡起被扔在地上的奏折,说道:“奴才虽不懂得大局,可却知道如今大宁周边小国蠢蠢欲动,又有北辰虎视眈眈,眼下,不宜与东夷撕破脸。”

    皇帝点点头,这也确实是他的顾虑。

    当初派人暗中解决掉阿史那耶,不料竟有人先他一步动手了,虽不明对方的身份,但到底目的和他是相同的,是以便没过多深究。

    不曾想,东夷竟态度竟如此强硬,在阿史那耶一事上大作文章,如今更是将原本定好的太子换成了东夷恭麟亲王的次子,处月黎。

    亲王之子,且还是一个妾室生的次子,对于东夷来说,是随意可以舍弃的,用他来换取东夷数万俘虏的性命,当真是好算计。

    偏偏近月来,那一直沉寂的北辰突然有了不小的动作,让他心怀忌惮,分不出心思去对付东夷,因此,心中即使有再大的不满,却也不能迁怒于他们。

    “皇上也不必忧心,有安国将军在的一天,他国的威胁,便不足为惧。”

    提到万俟殊,皇帝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些:“说起来,近日殊儿与朕这四子倒是走得有些近。”

    要知道,万俟殊从小丧父丧母,在最需要关爱的年纪,又被浮屠阁的那些老家伙带走,送进那叫什么狱岛的地方,等到他再次回到帝都的时候,便再没了孩童的童真,只剩下无尽的淡漠。

    从不曾与朝堂中的哪个官员关系好,也不曾理会那些频频对他示好的人,可近日来,却是三番两次表示对淳于谦的支持,只言片语中,明显地偏向于他。

    这不禁让他为之侧目。

    季德看着眼神有些凌厉的皇帝,道:“安国夫人与皇子妃关系甚好,想来也是这个原因,安国将军对待四皇子的态度,终究是有些不同地。”

    “殊儿已经这么在乎她了么?”皇帝不知想到什么,嘴角扬起一抹残忍的笑,“让他们夫妻安稳生活了这么久,朕也该做些什么了。”

    万俟青,朕曾经说过,会让你后悔,后悔从朕的身边抢走绾儿,在你生前,朕没能做到,如今,朕要让你的儿子如朕一般,尝尝失去挚爱的滋味,痛不欲生!

    季德默默地站在一旁,心中微叹,皇上对孟夫人的执念,到底还是太深了。

    恭麟王次子到帝都的那天,景七夕恰好带着万俟殊外出。

    今日乃十五,大宁有名的花灯节,街上的行人比之以往,都多了些许。

    沿路的商家小贩卖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时不时三三两两的人停留驻足。

    景七夕看了会儿,一眼就瞧中了纸面上绘了一栩栩如生莲花的花灯,四角分别用红绳系着一铜钱大小的白玉佩,做工甚是精致。

    和小商贩讨价还价了好一会儿,最终以半价成交,满意地打量着这莲花灯,嘴角的笑意是止也止不住。

    “这画是好画,可我总觉得却了些什么,”

    景七夕将花灯放到万俟殊手中,看着面前这一身白色长衫,仙气飘飘的男子,心里不禁想到,在那小竹屋,初见他面容的那一刻,她便觉得,这人合该是那纤尘不染的莲花,拒人于千里,可望而不可即。

 第157章 结局(下)

    如今,她已是他的妻,是她愿与之共度一生的人,她却舍不得让他孤独一人,唔……还是做一朵家养的小白莲好了。

    万俟殊低头看了眼手中的莲花灯,数片花瓣层层叠叠,洁白如雪,眉头紧了紧,似也在思考可以在花灯上加些什么。

    一时间,夫妻二人的神情出奇地一致。

    这卖花灯的小贩倒也是个良心摊主,瞧着小两口的模样,笑着从桌下取出一块砚台和一只笔,

    “今日乃大宁一年一度的花灯节,传说,只要心意相通的情侣,在月光下提灯相携走过连理桥,那么,纵使相隔天涯海角,也终能相聚。”

    “每年的这天,月圆之夜,不仅是帝都的有情人,周边郡县的许多夫妻都慕名前来行这连理桥,二位何不在这花灯上写下彼此的姓名,求得个百岁之好?”

    鉴于某将军仙到亮瞎眼的容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在出门前,景七夕特意让他易了容,至于她,相貌平凡,鲜少外出,就连站在大街上大吼一声“我是将军夫人,”估计也没人信…

    是以,小商贩并未认出站在他面前的这位白衣飘飘的男子就是他心里崇拜的偶像将军。

    一听到“百岁之好”这个词,万俟殊耳朵微动,余光看了眼身侧的女子,手心软软的触感让他很安心。

    景七夕没有注意到他的小动作,小商贩说的这些,她先前也听过,连理桥还有另一个名字——契阔。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而这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很凄美的故事。

    书生进京赶考,途遇歹人,丢了钱财,十年寒窗苦读,恐因此付诸东流,心怀不甘,他一路乞讨北上。

    半月后,面对恶劣的天气和艰险的路途,他终是支撑不下去,昏倒在半路,由于是雨季,半夜又下了场大雨,道路湿滑,书生从山坡上滚落,于山坳中不见踪影,只余一包袱丢于原地。

    必死无疑的书生,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醒来后得知是被一姑娘所救,心怀感激。

    本欲告辞继续赴京赶考,可身上大大小小数道伤口让他不得已留下养伤。

    在那姑娘悉心照料下,没多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