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顾娘子还债记-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座海岛还是太小了,西罗那么大,他们有许多的事情可以做。
  
  忙忙碌碌,时间走的极快,五年转眼就过去了。
  
  “蓉蓉,陪我玩。”
  
  顾木蓉正修行,门被推开,跑进来一个小姑娘。
  
  三四岁的年纪,走路就像一阵风。
  
  她笑着将小姑娘楼起来:“小姑,你今天又调皮了?”
  
  ”爹爹让我来找你。“小姑娘一脸天真。
  
  这小姑娘是顾华和胡丽娘的长女,顾木蓉管她叫小姑,辈分倒是一点没错。
  
  她拉着小姑娘来到书房。
  
  谢言酌也在,还有一人却是一年没见的周竟棠,承恩侯世子,当年因着大皇子的事情,承恩侯被陛下责备了一通,罚了两年俸禄,但是五年过去了,这位承恩侯还是活的好好的,按着周竟棠本人的话来说,我爹不如愿以偿是绝对舍不得走的。
  
  这世子之位都快成承恩侯心病了,过了这么多年,还是放不下。
  
  “夫人,陛下这次是真的重病不起,危在旦夕了。”
  
                          
作者有话要说:  准备完结。

☆、132章

  大庸嘉裕帝平庆十五年驾崩。
  
  皇后在承恩侯和明王的支持下,扶持七岁新帝瑞和继位,瑞和登基,封明王为摄政王,主持朝政。
  
  明王不动声色的将京畿军权握在手中,将所有反对者灭与无形,当年胡人扣边来犯,威武侯带兵打败胡人,生擒胡人首领,入京献俘。
  
  一时之间,皇室花团锦簇,整个大庸一片赞誉之声,仿佛盛世将至一般。
  
  风平浪静便又过了七八年,瑞和帝大婚,封大学士章氏之女为后,正式亲政,摄政王还政于君,上书皇帝,正式退出朝堂。
  
  摄政王授命于危难之时,辅佐皇帝,兢兢业业从不懈怠,皇帝长成,又极为潇洒的放权而去,这样的人简直是周公在世,天下读书人无不交口称赞。
  
  此事尚未过去半年,先帝六子宣王李导起兵造反,天下大惊。
  
  造反之前,宣王发布檄文,直指当朝太后周氏,混淆皇室血脉,以无名男婴换下了宫女所生女婴,为保密害死当时知情人,天理昭昭,百密一疏,当时奉命换婴的一人,活下命来,留下证据,人证物证确凿,便要拨乱反正!铲除逆贼!
  
  这檄文一处,先帝五子汤王,十四子吴王同时在封地上书,要求查清此事,便是远在南边的陵王也跟着上书,虽未明言如何,却也强调了皇室血脉不容混淆。
  
  宫中太后听闻此事,当场便晕了过去,便是少年帝王也气愤的摔了杯子。
  
  朝中官员一个个平日里挣的脸红脖子粗,此时却变作鹌鹑,不发一言。
  
  天子气盛,命大学士做檄文,讨伐逆贼:分明是你垂涎帝位,却偏偏巧立名目,污蔑天子!
  
  天子点将,京畿大将军挂帅,出兵讨贼。
  
  两边都各执一词,拒不相让,天下一时动荡。
  
  顾木蓉得到消息已经是许久之后,她当时人在西罗游历,正如鱼得水,乐不思蜀,得到消息立刻便和谢言酌一起离开西罗,赶回海岛。
  
  彼时,两人的第一个孩子方才两岁,还不曾懂事。
  
  周竟棠也已经娶妻生子,说来还是缘分,他娶的是顾木蓉的表妹安阳侯府的二房姑娘郭淑宝,虽然年纪相差略大,却也过的和美。
  
  当年两位皇子死在宫中,安阳侯的老侯爷便觉得事情有异,家中男子全部放离帝京,女眷也都远嫁离京。
  
  周竟棠和郭淑宝的缘分也是离奇,二夫人挑来挑去,郭淑宝自己都不乐意,承恩侯世子还是她自己选的,二夫人差点气吐血,最后还是老侯爷出面,这婚事才成。
  
  老侯爷年纪很大了,虽然偶尔有个头疼脑热,但是总得来说,还是活的好好的。
  
  谢言酌就曾和顾木蓉私下说道:“若是无人提,子矩怕是一辈子不会娶妻。”
  
  承恩侯夫人倒是想给周竟棠塞人,但是从不曾成功过,想要为他去提亲娶亲,也都莫名其妙的没成,至于周竟棠自己为何不着急娶妻生子,没人问过他,他也从不曾提过。
  
  只能说姻缘天定。
  
  他们回到海岛的时候,周竟棠领着妻子正在岛上等他们。
  
  说完两方的情势,周竟棠喝了口热茶。
  
  “明王可有什么动静?”谢言酌放下茶杯,开口问,他如今年已近不惑,却依旧是风度翩翩,脸上丝毫看不见岁月的痕迹,依旧英俊沉稳,却越发的让人感到安全和信任。
  
  “安静的很。”周竟棠摇头,他对明王当年所做之事,也知道一二,宫中所发生的关于换孩子的事儿,顾木蓉隐约和他提过。
  
  因为扶柳和她生下的皇十五子,一直在明王的手中,顾木蓉曾让周竟棠帮忙照看,自然要透露些。
  
  “威武侯世子呢?”
  
  “威武侯世子被陛下派去西北求援了。”
  
  “放虎归山啊。”谢言酌感慨,真是蠢啊,不过这么点事儿,便慌成这个样子,将关在笼中的野兽放了出去,小皇帝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啊。
  
  只是明王这算计实在是高明,布局这么多年,眼看目标一点点的实现,想必心中十分得意才是。
  
  “我们不能袖手。”谢言酌感慨完,下了结论。
  
  顾木蓉抬眼看他,两人目光相遇,多年的夫妻,瞬间便明白了对方所想。
  
  “我这次再回去,恐怕没有法子想出来便出来了。”周竟棠看着两人,说道。
  
  两人同时看了过来。
  
  “我父亲身体本就不好,因着这次的事情,朝中所有矛头都对准了侯府,他恐怕支撑不了多久。”周竟棠说着,垂下眼睫,身为人子,说这样的话实在不孝,可是对着眼前两人,也不必掩饰。
  
  “承恩侯府如今是在风口浪尖上,但是无论如何,陛下一定会护着侯府,他如何也要维护自己的身份。”顾木蓉安慰道。
  
  “怕就怕,事情坏的太快。我准备将铭哥儿留在岛上。”铭哥儿是周竟棠的长子,如今也不过五岁,周竟棠和谢言酌一般,成亲多年才只得此一子,自然十分的疼爱。
  
  “那你要说服宝儿才是。”顾木蓉笑道,宝儿当年为了求子,差点疯魔,真是遇庙便拜,散出去的香火钱都不知凡几了,要不是周竟棠将事情揽在自己身上,他后宅大概小妾的数量也不能少了。
  
  “我已经和她商量过了。”周竟棠点点头,虽然商量的过程比较艰难,但是总是得出了个好的结果。
  
  “那便这般吧。”
  
  商量了一番该当如何,便又忙了起来。
  
  这战乱一直持续了两年,本来帝军将胜,却没有想到关键时刻,威武侯所率西北军反水。
  
  谁也没有想到,那位本该死去的宫女人在威武侯的手中,而且还活的好好的。
  
  对方也不是寻常宫女,乃是本先皇灭门的顾老阁老的亲孙女,顾氏的嫡女,顾氏落难之后,被贬在宫中为奴,这宫女死里逃生,因缘际会的求助到威武侯的身边,威武侯便收留了此女。
  
  罪奴都是严格记录在册的,虽然当年那位‘宫女’死了,但是验尸的过程十分的简单,完全是一略而过,如今对方站出来,自然是有证有据,帝京顾氏的旧人还在,可以为之做证的不在少数。
  
  这简直是一波掀起千层浪。
  
  

☆、133章

  一时间当朝天子被口诛笔伐,局势一下子变得错综复杂了起来。
  
  天子依旧护着太后及周家,连日命人写了诏书,叱责威武侯狼子野心,勾结胡人,意图不轨,并下旨要捉拿威武侯一族——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威武侯府早就空了,里面只剩下一些下人,便是出嫁的女眷,也多已经不在帝京了,捉来捉去,竟只抓到了几个偏远的亲戚,这也没有放过,直接下了大狱,被判监后斩,朝堂有文官战战兢兢的出声,话没有说完,便被天子下了诏狱。
  
  天子手段冷酷,一时间帝京无人出声。
  
  倒是有人求到已经归隐的明王身上,但是明王府闭门谢客,明王带着家眷出门了,并不在帝京中。
  
  因为天子性格霸道,明王又已经告老,是以离开帝京这事儿,却并没有人放在心上。
  
  也不知是因为这事儿还是怎样,帝军在宣王和威武侯两方夹击之下,反胜为败,节节失利。
  
  便在天下人以为宣王手握定局,天子必败无疑的情势之下,某日宣王突然被刺身亡。
  
  这般的神转折,简直天下皆惊!唯有天子坐在朝堂,放声大笑。
  
  宣王死后,宣王之子手握军权,继续讨伐逆贼,无奈年纪尚轻,急功近利,却吃了几场败仗,在战场中被乱箭射死。
  
  宣王的小儿子年纪不过七八,宣王军队被汤王所收,本以为事情就此顺利,谁也没有想到宣王妃的娘家强势,不甘失权,与汤王属下内斗,竟害得讨贼大军连连失利,也不知是命运安排还是汤王命途多舛,竟也于不久被人毒杀。
  
  至于吴王,成了最终的胜利者,成功的收编了两方人马,这才终于平静下来。
  
  两方作战,天子的名声早就被败坏的彻底,天子性格冷酷霸气,和明王执政时的宽容仁德完全不同,天下有德之士纷纷倒戈,关于天子身世之谜,证据越来越多,局势最终完全处于一边倒的状态,帝军也纷纷投降吴王军队。
  
  最终,瑞和帝登基不出三年,便被吴王和威武侯联军破了皇宫,自焚在皇宫的西山。
  
  周太后三尺白绫吊死在寝宫,承恩侯夫人带着家眷投靠威武侯,承恩侯失踪。
  
  历时三年的皇室血脉之争,终于以吴王的胜利落下了帷幕。
  
  吴王择良辰吉日登基为帝,号安平。
  
  减免赋税,经历战乱的天下终于得以安宁。
  
  很少有人注意到,明王失踪已久,竟无人知晓他人去了何处。
  
  安平帝身下三子,吸取先帝教训,立长子为太子储君。
  
  安平帝自小体弱多病,征战多年,登基后一年便旧疾复发,病倒在床。
  
  太子监国,二皇子和三皇子却在暗中收敛人手,想要乘机□□。
  
  吴王三子,三个母亲,长子是嫡亲所生,儿子三子却是侧妃所出,王妃和侧妃本就势如水火,三子的感情也矛盾重重,如今皇帝病重,其中两人自然觉得机会到了。
  
  某日,太子出宫,却在文渊宫遇到了两个兄弟的埋伏——两方断兵交接,文渊宫外,血流成河。
  
  太子和三皇子都被流箭所杀,二皇子身中一刀,虽然最终获胜,却也因伤势太重,没活过三日,便不治而亡。
  
  病重的帝王得到消息,当夜便驾崩了。
  
  群龙无首,天下将乱,明王回京。
  
  无论从血缘远近和治国能力,再没有人比明王更加合适登基为帝了,明王什么都好,唯一令人担忧的便是明王只有一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