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女篡权-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搭。

    宋氏假装嗔道:“跟我那死去的哥哥一个模样,一根筋不会转弯。”

    郑青菡笑了笑:“佩哥哥有本事,我舅父定会慧眼识珠。”

    宋氏听了这话,眉毛紧了又松,透着得意道:“也是,整个京都谁不知道之佩的才情。按他的年纪,别说进内翰院,就算中个乡试也算本事。”

    郑青菡脑子一片清明,看着郑升身后几个明显比宋之佩年长的庶子,脸红的脸红、低头的低头,自然知道宋氏的话是说给他们听的。

    人比人气死人,有人十五岁就中了进士,有人快二十连个乡试都没过,那些个庶子气的牙咬了一遍又一遍,又有什么用,活该技不如人。

    宋氏明着夸耀自个侄儿,暗底里贬低郑升的庶子。

    倒是郑升不干,阴阳怪气道:“是,也就你们宋家出人才。”

    宋氏冷哼一声:“之佩是我一手抚养大的,名义上是姑母,实则如亲子,他出息了,自然会提携自家兄弟。”

    郑青菡终于知道宋氏的底气在哪里了!宋之佩年纪轻轻,已有如此作为,假以时日定当位及权臣,他无父无母,全是宋氏栽培长大,宋氏不是其母,胜似其母,日后飞黄腾达,定然不会忘记宋氏。

    反观郑升其它庶子,不文不武,无官职傍身,见了宋之佩还要委身行礼,自然十个也抵不上宋之佩一个,宋氏就算不会生养,有侄如此,也算扬眉吐气、高人一头。

 第十一章夫人见红

    宋氏喋喋不休地夸耀宋之佩,眼里嵌着漫天璀灿,因为宋之佩的到来,宋氏的世界一下子被点亮,亮到宋氏再也看不见旁人。

    郑升的眉头越皱越紧,庶子们的头越压越低,就连郑伯绥面上也泛着不易察觉的厌烦。

    宋氏是何等精干利索的人,却丝毫没有留意别人,依旧我行我素的称赞,可见宋之佩在她心里的重要,那分量能抵过世间一切。

    郑青菡嘴角轻翘,目光移到宋之佩身上。

    他才华纵横,眉目清冷,在年轻子弟中显得与众不同,就像价值连城的玉壁掉在了瓦砾间,瓦砾是灰蒙蒙的,唯有玉壁透著名贵的光泽。

    郑青菡若有所思,恰逢宋之佩扫来疑惑的目光,迎着他无风无浪的眼眸思虑,他则不露痕迹的将头扭到别处。

    郑青菡慕然间,心头掠过万千想法。

    听锦绣说过,宋之佩父亲本是京都刺史,接朝延调令前往易州任职,数年后易州疫病肆虐,全家病死,唯独年仅7岁的宋之佩逃过一劫。

    那一年,郑升的妾室给他生了三个儿子,宋氏从佛堂祈福归来,看见衣衫褴褛、臭味熏天,从西南一路乞讨回京都的宋之佩。

    那天,起了风,宋之佩远远叫了一声:“姑母。”

    宋氏站在马车旁,泪如泉涌,风刮在她脸上、发梢、还有心田,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在佛堂祈福的时候,她求过,想要一个孩子,像宋之佩小时候一样,像糯米团子一般可爱的孩子。

    宋之佩满月时跟着父亲去易州任职,京都和易州相去甚远,整整相隔六年多的见面,宋氏成了宋之佩的唯一的依靠,而宋之佩成为宋氏今生的希望。

    好几年后,郑青菡跟宋之佩提起,她当初臆想过他们姑侄相见的场面。

    宋之佩看着她,摇了摇头道:“你猜错了,那天,没有起风,天气好的很,阳光照在姑母脸上,我清楚的看见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鼓作气砸到地面。”

    即便猜错了天气,郑青菡还是猜对了人心。

    寺院中,天空飘飞着雪花,众人徒步走出崇安寺,深黄色琉璃屋檐,巍峨的轮廓从白茫茫的天空勾勒出来。

    一条高低不平的冰带延伸出去,宋氏拉着郑青菡的手,一边前行一边说话,宋之佩则撑着伞在另一侧照应姑母宋氏。

    马车停在寺院出口,一段距离就到。

    走了一会,眼瞧着就到马车,宋氏脚底一滑,差点栽个跟头,幸好宋之佩和郑青菡一左一右搀持住,才止住摔出去的身子。

    “得亏你俩扶着。”宋氏吁了一口气。

    宋之佩待宋氏站定,小心扶她迈步到马车前,关切之意溢于言表:“天冷地滑,姑母可要处处当心。”

    宋氏听着暖人心的话,脸上又现出五光十色的笑意。

    跟车的婆子们手脚麻利的放下板凳,宋之佩扶宋氏上车之际,宋氏对他嘱咐道:“青菡的马车在后头,地上全结了冰,你做哥哥的送送她。”

    宋之佩应了一声,见宋氏进了马车,后退几步道:“妹妹前面走,我在后头跟着。”

    男女七岁不同席,到底不是同姓堂兄妹,免不了要避嫌。

    郑青菡在前面走,宋之佩刻意落下几步跟在后面,两人步子出奇的一致。

    锦绣从寺庙出来后,一直替郑青菡撑着伞,见两人一前一后走着,不知何故,竟觉得此时气氛比寺庙诵经还凝重百倍。

    靠近了马车,郑青菡朝锦绣使了眼色,锦绣本是千伶百俐的丫头,放好板凳后,便先行上了马车。

    郑青菡正欲开口,背后传来清冷的声音:“在城门,妹妹上马车时,可是一跃而至,这掂脚的板凳都没用上。”

    不愧是宋氏教养大的,连见微知着的本事也学全,郑青菡并不转身,低头瞅着板凳道:“本以为只有我留意了佩哥哥,没想到佩哥哥也留意了我。”

    宋之佩静了一会,问道:“妹妹和冷家可有渊源?”

    “何出此言?”

    “当时,妹妹的眼里噙着泪水。”

    郑青菡不承认也不否认,肃然道:“我的眼泪可抵不过佩哥哥的陈酿女儿红,冷将军是乱臣贼子,倘若让别人知道了那坛酒的心意,不知道佩哥哥的脑袋还能在脖颈呆上几日。”

    此话一语双关,宋之佩依旧从容淡泊:“妹妹想多了,朋友赠了一坛酒,想着酒水伤身,恰巧在城门倒掉。”

    郑青菡眼皮也没抬,接着话说:“佩哥哥也想多了,不过是雪花迷眼。”

    “真是个误会。”宋之佩适时结束话题。

    郑青菡却缓缓转身道:“我替冷将军谢谢佩哥哥,整个江南不过三坛的陈酿女儿红,真是倒对了地方。”

    宋之佩抬眼瞧她,迎上一双深似幽潭的眸子,透着灰蒙蒙的苍凉,不再多说一句。

    众人辞别,马车驶回相国府。

    刚进屋子,人还没坐稳,蒋潋屋的李嬷嬷急匆匆打帘子进来了。

    郑青菡想她平日是个周到明理的老妇,今儿却乱了分寸,连进屋也没让丫环通报一声,估计是出了事,问道:“李嬷嬷,莫非母亲有事?”

    李嬷嬷直刷刷跪地:“夫人躺在歇息,忽感身体不适,说是有东西流出来,老奴这才发现是见红了。”

    蒋潋见红,李嬷嬷不去找任何人,想到的竟是待字闺中、未经人事的自己,郑青菡掂量话音,语气凝重起来:“母亲遇事能先想到我,也算上回的话没白讲,如今都不是外人,有事不妨直言。”

    李嬷嬷道:“不瞒大小姐,老奴觉着此事蹊跷。”

    郑青菡并不惊讶,问道:“这话怎讲?”

    “夫人见红,老奴留了个心眼,并未请府上医家脉诊,找的是老奴远亲柳氏,柳氏虽为一介妇人,医术上倒有些口碑,甚是熟悉女科。”

    成为郑青菡之前的冷诺玉,生于官家,师从游历四方的名医傅淼义,不仅对太医院官阶了然于胸,对街巷称谓也熟稔,听到“女科”二字,不禁脸色一黯:“细说给我听。”

    “听柳氏说,夫人脉轻而虚,呼吸间有行气破滞的药物走窜,才会有碍胎气,招致见红。”

    “你的意思是……?”

    李嬷嬷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回话:“夫人酷爱书法,每日午后会在书房练习二个时辰,近日老奴研墨时发现,墨汁的味道和先前大不一样,变得芳香清幽,当时念头一转,只当是上好的墨块,现在往深处想,那墨汁的香味像极了麝香。”

    “墨块里加入少许麝香可制成麝墨,麝墨研磨后极具香气,很能走窜,活血通经、催生下胎,所以有身孕的人应避之,因为此物可致滑胎。”话说了一半,郑青菡已经明白过来,让蒋潋见红的那味药物,应该就是墨汁里的麝香。

    李嬷嬷声线颤了颤,接话道:“大小姐有所不知,墨块是沈姨娘屋里大丫环唤云送来的,老奴斗胆说一句,此事定是沈姨娘算计,她怕夫人生下嫡子,威胁到她在府里的地位,所以才会下此毒手。”

    郑青菡沉思片刻,道:“要真如你所言,沈姨娘如此处心积虑,其心可诛。”

    李嬷嬷重重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夫人心如残垣,老奴实在不忍说出实情,还望大小姐作主。”

    “起来说话,待我探望了母亲,再从长计议。”郑青菡说话间起了身。

    李嬷嬷见郑青菡行事老道,谈吐沉稳,越发觉着自己没找错人,忙随着她往蒋潋屋里去。

    绕过卧室的绣屏,蒋潋斜躺在,脸色苍白憔悴,两眼空洞的发着呆,郑青菡弯膝盖行礼时,想起小时候自己折的白纸人,总是脆弱到不经一握,像极了蒋潋现在的模样。

    蒋潋抬头看了她一眼:“你怎么来了?”

    郑青菡走上前,道:“来看看母亲。”

    蒋潋目光移到随后进屋的李嬷嬷身上,明白过来:“我的事,别跟着操心,全是命数。”

    郑青菡轻轻攥过她的手腕,斟酌一会,才道:“母亲身子太虚,我让人备些安胎药,按着方子服下去,保管见效。”

    “安胎药?”蒋潋面露疑惑:“莫非,孩子还能保住?”

    “自然。”郑青菡眉眼安宁,说的话无端端就让人信服:“母亲胎盘不稳,方才见红,只需卧床静养一段时日,保管母子平安。”

    “母子平安?”

    郑青菡笑了笑:“府里嫡长子的位置一直空着,这些年我形单影支,正盼着有个嫡亲弟弟。”

    蒋潋明白,这简短的一句话,却是字字玄机,自己真生下儿子,日后便是嫡长子,会继承整个家业,只是自己势单力薄,不知能否护孩子一生周全。郑青菡特意用了“嫡亲弟弟”四个字,就是表明这个孩子跟她虽非一母所生,她也会视为亲弟,一路帮衬。

    蒋潋勉强几丝笑:“你怎么知道是个弟弟,指不定是个妹妹。”

    郑青菡笃定道:“母亲信我就是。”

    蒋潋见她神情,倒像有十成的把握,顺着话往下道:“但愿尽遂人意。”

    郑青菡心里通透,语气温和:“母亲好生歇着,早日把身子养好,我还有事要办,就先告退,改天再探望母亲。”

    “好!”蒋潋应了一声。

    郑青菡朝李嬷嬷使了眼色,两人一前一后往屋外走去。

    李嬷嬷压低声音:“大小姐,夫人真能保住胎,您刚才说的可是真的?”

    “我刚才攥过母亲手时,悄悄把脉,母亲左手滑脉虽弱但实,只要按着药方进补,孩子定然无事。”

    李嬷嬷点头归点头,免不了有些狐疑,大小姐从假山摔下来,把脑病摔好了不假,可怎么还摔出了一身本事,居然还会把脉看病?

    郑青菡慢慢止住步子,脸色渐凝,正色道:“你带上害母亲的麝墨,跟我去正厅走一趟。”

    李嬷嬷怔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