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生辉-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打开看时,才算明白。
  原来,湄山新寨之中听说南蛮作乱后,自发紧急调派了一千的精壮男子,配合官兵出征狙击。
  这些寨民们悍勇而不怕死,又惯常山地夜行,用的武器又多是见血封喉的,可谓一人当百,令敌军闻风丧胆。
  有了他们的相助,地方朝廷势力竟如虎添翼,经过才十多天的交锋,便成功地剿灭了内乱,那试图入侵的南蛮部族也溃不成军地倒退逃走。
  但新寨因此也损失了至少五六百的青壮年。
  赵世禛看着这份密报,又是惊喜,又有些莫名感喟。
  湄山众人之所以如此奋不顾身,自然是因为之前阑珊对他们有“再育之德”,因此他们才以死相报朝廷。
  之前自打阑珊湄山一行离开之后,半年时间不到,乔迁的新寨就喜讯频传。
  次年,陆陆续续地就有了几十名新生儿降生,一时之间,寨民们欢天喜地,所以在听说南蛮作乱后,村寨才义无反顾地自发出击,就是为了报答当初阑珊救了他们全族之德罢了。
  这日赵世禛回宫之后,把详细告诉了阑珊。
  阑珊听说战事平息,自然高兴,听湄山众人拔刀相助,如此义气,令人敬服而高兴,可又听赵世禛说死了不少人,才敛了笑容,惊愕之余,潸然泪下。
  赵世禛抱着她安抚了半晌,便道:“不要难过了,还有一件好事。”
  阑珊想到之前在湄山村寨的种种,泪无法停下,勉强问道:“什么?”
  赵世禛道:“你先前不也还担心杨时毅吗?他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啊?”阑珊着实意外起来:“杨大人已经找到了?怎么之前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他可安然无恙吗?”
  赵世禛似笑非笑道:“杨时毅是千年的老狐狸了,怎么会有碍呢?所以朕笑你之前也是白担心了。”
  阑珊听他这个比喻奇突,似有损杨大人素来的官体风仪,不由苦笑道:“你、你怎么这么说杨大人。”
  赵世禛啧道:“有错吗?他那一招假死以暗度陈仓,连朕都几乎给他瞒过去了呢,若不是知道他的为人,早就慌了。”
  先前得到锦衣卫报信,赵世禛起初一惊之后细细寻思,觉着事情并没这么简单。
  于是只下密旨让康跃一切按照计划行事,果然不出几天就有柳暗花明之态。
  原来杨时毅早料到有人会对他不利,所以假死以脱身。
  这样一来,康跃在明,他在暗,地方上那些难缠的地头蛇还以为已经干掉了杨时毅,不免放松警惕,却给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表面上康跃去了冠城,境州自然无钦差,殊不知杨时毅杀了个回马枪,他暗中折回了境州,之前安排的暗卫跟内应们得到消息,各行其是,先控制了守备兵营。
  那一夜,境州城中一夜马蹄声响。
  次日早上,包括知府王湳在内,衙门上下官员以及跟官员勾结的恶霸们尽数一网打尽,有些胆敢反抗的格杀勿论。
  几乎与此同时康跃在冠城也闹了个底朝天,他们在来之前都已经查明了,剩下的只是趁其不备动手拿下。
  杨时毅坐镇境州,安排调换境州全境可用的官吏人手等,这会儿便看出了内阁首辅的通天之能,通常要用半月才能完成的人员调度,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安排的妥妥当当,有效地把对地方的影响降到最低。
  康跃在旁也看的甚是佩服,毕竟康跃身为北镇抚司的人,若说追缉囚犯等自然是好手,可处理后事却跟他们不相干,尤其是这些繁琐详细的官职升迁调任等,此刻也才明白赵世禛为何要让杨时毅过来。
  可是康跃见杨时毅有条不紊地调度地方官员,心里却又不禁有些猜忌:如此一来岂不是这两地的人都成了杨时毅的?首辅大人在朝廷中的势力越发的就……
  两人离开境州回京覆命的路上,康跃不禁问起来:“杨大人处置境州冠城等地方官员,任用谁,罢黜谁,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果然不愧是本朝首辅大人,下官甚是佩服。”
  杨时毅瞥他一眼,淡淡道:“康指挥使过誉了。罢黜谁或者砍谁的脑袋,不仅我清楚,指挥使自然也心知肚明,那般般件件的罪责,镇抚司的薄子上不是记得很清楚么。”
  康跃笑了笑:“这也是下官们该尽的职责。”
  “听人说了,镇抚司的簿子上有百官的品行,官绩,甚至内宅家人之时,”杨时毅道:“那不知关于杨某人,都记了些什么?”
  康跃心头一动,呵呵笑道:“这不过是传言而已。何况调查罪行擒拿蠹虫虽是我等该尽的,可毕竟知人善用,可以举荐贤良之臣为朝廷效命,才是真本事。”
  杨时毅并没追问,只道:“这次境州之行,我所任用的官员里,至少三成是弘文馆出来的,指挥使应当知道吧。”
  康跃转头:“杨大人的意思是?”
  杨时毅道:“皇上在任太子的时候亲领弘文馆,这些人虽是经过我的手,实际上他们是谁的人,你自然清楚。”
  康跃眉峰一蹙:“难道、难道调派这些人是皇上的意思?”
  杨时毅道:“他们都是皇上看重的人,把他们安放在这危难之地,也是一种历练,若是能够做的出类拔萃,将来他们都是皇上得力的嫡系。”
  康跃咽了口唾沫:“皇上是亲自跟杨大人说过呢,还是……”
  杨时毅不动声色道:“做臣子的,又何必等皇上表明心意,自然要急人君之所急。”
  康跃听到这里,心服口服,不由仰头一笑:“杨大人果然不愧是杨大人,也不负皇上对您一片心意啊。”
  杨时毅听到这里,眉峰微动:“皇上的心意?”
  康跃张了张口,自知失言,便笑道:“呃,下官的意思是说,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君之视臣如手足……”
  杨时毅扬眉,淡淡地说道:“是啊,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只可惜,我跟皇上应该到不了这般亲密地步。”
  康跃眉心皱蹙:“杨大人何出此言。”
  杨时毅垂眸道:“一言难尽。”
  康跃瞥着他,半晌终于正色道:“杨大人,有些话下官不便多嘴,只是您一定得清楚,皇上丝毫不负杨大人您。”
  杨时毅转头,以杨时毅的为人,自然听得出康跃话里有话。
  可到底是什么,又不便乱猜。
  队伍过鹊县的时候正是天黑,康跃早命人先到安排了下榻之处。
  倒是没有惊动地方,只找了个僻静的小客栈,杨时毅毕竟是养尊处优惯了,这一趟出京,劳心劳力,如今事情已了,未免有些劳乏,便染了小疾。
  到客栈里安歇了,康跃吩咐去找两个地方大夫过来给杨时毅诊看。
  杨时毅本不想麻烦,只是也不愿意开口,就任由他去了。
  他迷迷糊糊地,不知过了多久,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轻声道:“父、父亲。”
  杨时毅皱眉,睁开双眼,却见灯光幽暗,有张脸孔近在眼前。
  那人容貌消瘦,双眼带着泪光,却竟是他的儿子杨盤!
  杨时毅一惊之下,困乏睡意全无。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小赵一直都没有变过啊,他眼中心里从来都是小舒一只而已~
  小舒对他也有相当的信任,早不是当初容易误会他的那只了~


第316章 
  杨时毅正在病中,才又初醒,一下子看到杨盤还以为是梦境之中。
  但他毕竟不同于常人,很快就恢复了神智。
  定睛看着跪在跟前的杨盤,杨时毅想到先前康跃跟自己说过的话——“皇上丝毫不负大人”。
  当初杨盤出事又给人中途劫走,事情办得天衣无缝,就算杨时毅暗中命人调查此事,都找不到什么蛛丝马迹。
  天底下除了镇抚司的锦衣卫行事,还有谁能做到这种缜密无漏的地步?还有谁能够比他的人更加高明精细?
  所以当时杨时毅也曾一度暗中怀疑,一切乃是赵世禛谋划。
  毕竟他心知肚明,赵世禛跟自己有心结的。
  那雪夜宫中瑞景殿大火,赵世禛抱着阑珊转头看了他的那一眼。
  凤眼寒烈。
  那种眼神,杨时毅无法忘怀。
  他甚至觉着当初若不是先帝就在身旁,赵世禛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对他动手。
  以这位殿下狠绝果断的心性,不论对自己做出什么来,杨时毅也不会觉着意外。
  加上杨盤被劫这件事里的确有镇抚司行事的影子,杨时毅自然而然认为,多半是赵世禛借此公报私仇。
  因而就算是杨时毅,竟也没料到事情的真相却是如此。
  那人……果然“不负”。
  境州的事情解决之后,首辅杨时毅回京覆命。
  乾清宫中,杨时毅向新帝禀奏过对于境州上下官员的升迁奖罚,以及百姓的安置等等详细后,内阁其他几位大人纷纷称赞。
  不料就在这时候,杨时毅却又道:“微臣奉旨而出,如今幸不辱命,只是还另有一件事要请皇上恩准。”
  众人均都看他,不知是何事。
  赵世禛道:“杨爱卿请说。”
  杨时毅垂眸,沉声道:“蒙先帝不弃,臣忝领内阁多年,身为百官之首,本该是朝臣楷模才对得起先帝信任以及皇上的重用,谁知犬子不教在前,门生纵罪在后,臣自诩丧德无能,已经没有颜面再厚颜忝列于朝臣之中,求皇上恩准,许臣致仕。”
  此刻在场的便有内阁众位大臣,闻言均都震惊。
  李尚书更是做梦也想不到他是要辞官,忙道:“杨大人!”
  好不容易咽了口唾沫:“怎么突然、突然就……还请三思啊!”
  杨时毅垂着眼皮,静静说道:“这当然不是一时冲动的想法,其实早在杨盤出事的时候,我就自觉愧为首辅,愧对明君了,先前境州事发,之所以主动请缨前往,也是想着为朝廷尽最后一分力,同时也弥补自己糊涂不察之罪过,如今幸而并未辜负皇恩,将境州的事情顺利完结了,也算是减轻了心底一二罪责,所以、才敢诚心恳求皇上,若许了微臣的恳求,让微臣离开朝中做个闲散游民,就是皇恩浩荡了。”
  杨时毅说到最后便一撩官袍,跪了下去。
  李尚书听他说的这样认真恳切,又跪地恳求,显然是动真格的了,越发情急而色变:“这、这……”
  游尚书在旁道:“杨大人,令公子的事情早就过了,又何必又再提起?至于境州王湳,他虽是杨大人门下,但放出去多年,而且他也不是首恶,只能说是受了其他地头蛇的掣肘,是失察渎职之罪罢了,何况又是大人你亲自出面摆平了,若说杨大人的门生没有一万,也有数千,若人人出错都要杨大人跟着连坐,那该怎么算?连我们这些人也不敢保证自己的门下都是干净的。”
  李尚书等忙道:“是是,就是这个道理。”
  杨时毅摇头,依旧淡淡说道:“游大人所说虽有道理,但我毕竟是当朝首辅,比你们更应该严谨自律,何况更也可以借着此事,给百官一个警醒,告诉众人越是身居高位,越是不能疏忽怠慢,自我而起,若能让朝中风气一新,我退也是值得的。”
  众人听了这话,踌躇着不便再说,就只都看向龙椅上的赵世禛。
  却见新帝垂眸望着地上的杨时毅,黑色的纱制翼善冠,明黄袍子,越发显得眉目若画,贵气天生。
  不知是不是登基之后历练的心性有所改变,原先那种锋利到令人无法直视的气质却收敛了许多,他的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