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生辉-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恒果然把有关阑珊的事从头到尾细细地说了一遍。
  皇帝目光沉沉地听着,脸上始终没什么表情,只有眉峰偶尔地会簇动一下。
  直到张恒说完了,皇帝道:“这么说,在整件事情里,这个舒阑珊的作用才是最主要的。”
  张恒心中忖度了会儿,谨慎地回答说道:“回皇上,奴婢觉着,舒阑珊的确是有些才能。”
  这雨霁公公在旁边见状,便也笑着说道:“这要不是亲耳所闻,奴婢也不信区区一个工部九品的小官,居然是查明这证件大案的关键。”
  皇帝说道:“先前不是说,他是杨时毅的师弟,葛成书的关门弟子吗?没上京的时候,还以为不过是个浪得虚名的,亦或者是葛成书年老孤单,闲着无聊收的人,没想到果然有些能耐。”
  雨霁道:“可不是嘛,可见葛成书也算是宝刀不老,后继有人啊。”
  皇帝笑了两声:“工部自从计成春死了,葛成书退了,亮眼的人真是一个也没有了。如今倒是好,多了个有趣的。”
  张恒听皇帝跟雨霁都在说阑珊的好,他也总算松了口气:“正经是呢皇上,当时奴婢听他一五一十地揭破藏木地点,也是惊呆了。那会儿他还是病的稀里糊涂的,居然就能看破别人所未见的。”
  “其实也不算了不起,”皇帝却又突然改口,“不过是有人办事不密留下破绽罢了。”
  雨霁脸色微变,低下头去,张恒也不敢再吱声。
  皇帝道:“但是变成现在这个结局,倒也是好,毕竟天底下没有什么天衣无缝的计谋。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知足常乐,如此而已。”
  雨霁笑道:“还是皇上看得透。”
  皇帝的手捋着胡须,沉吟半晌一笑道:“朕本以为晏成书始终比计成春低一头,没想到他竟然教导出两个好徒弟,有了个天下无双的杨时毅,如今又出来个如此奇特的舒阑珊,雨霁,你记着,替朕留意这个舒阑珊。”
  雨霁急忙答应。
  皇帝却又想起另一件事:“不过,之前荣王跟他的那些传言,又是怎么回事?”
  张恒略微迟疑:“回皇上,照奴婢看来,不过是荣王殿下也觉着舒阑珊有些才能,所以对他格外关照了点儿,才引发那些传言的。”
  “这么说,那些话就是不实的了?那怎么说荣王病倒的那夜跟临行前夜,两个人都是同处一室呢?”皇帝跟赵世禛有些相似的眸子里多了一点锐色。
  张恒微惊,他虽然知道天下事只怕都瞒不过皇帝,可却想不到皇帝竟知道的这样细致。
  雨霁忙道:“你如实说,可看出什么异样了没有?”
  张恒道:“奴婢万万不敢隐瞒的,虽然是同处一室,可殿下病了那夜,听说一整宿有人进出,是那舒阑珊负责给殿下喂药等事,并没任何苟且;至于殿下临行之夜,却是因为那舒阑珊之前在工地上晕厥,殿下才留他在房中养病。且第二天舒阑珊也去送行了,除了同居一室这说法外,奴婢委实没看出什么不妥。”
  皇帝的眼神闪烁不定,到最后才说道:“荣王向来冷清,对个人如此上心,实属反常。那你觉着那个舒阑珊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张恒这却明白——荣王一反常态对待阑珊很是亲密,皇帝这是在怀疑阑珊是用了什么手段勾引之类。
  张恒想起阑珊那样温吞羞怯的模样,别人勾引他还差不多。
  他想笑笑却又不敢,便只低着头说道:“回皇上,奴婢照实说,这个舒阑珊吧,看着是个很老实的人,长相算是中等偏上的,性情温和内敛,待人接物都很得体,并不是个轻浮狂浪的性情。”
  皇帝的眉毛挑了挑,这个动作,却是像极了赵世禛常做的。
  “老实人吗,”皇帝似笑非笑地,“朕是最喜欢老实人了,只是,还从没见过有谁是真老实的。”
  张恒吓了一跳,又不敢言语了。
  雨霁在旁笑道:“皇上是九五至尊,身边围绕的,不是杨大人那样位高权重的,就是太子殿下荣王殿下这些精灵之人,乃至咱们后宫的娘娘们,哪个不是七窍玲珑的心思?至于那舒阑珊,他只是个九品官,还是才升的,哪里见过大世面,也没有应酬过多少人,性情老实些也是有的。”
  皇帝转头看他一眼:“你的意思是说,那舒阑珊还没有在官场上厮混太久,所以没有沾染了那些长袖善舞的本事,对吗?”
  雨霁笑道:“奴婢是这个意思。就像是一块璞玉,还没有给打磨雕琢呢,自然温温和和敦敦厚厚的,没有那么玲珑剔透滑不溜手。”
  皇帝点了点头,脸上总算多了几分笑意:“你这比喻,倒也是有意思。说的朕都想立刻见一见这温温和和,敦敦厚厚,没经过打磨雕琢的璞玉了。”
  雨霁笑道:“能给皇上惦记,可真是他的福气了。”
  雨公公说着,悄悄地向张恒做了个退下的手势,张恒忙起身,躬身后退出了殿中。
  在张恒退下后,雨霁才上前两步,低低地说道:“主子,没想到半路竟多了个舒阑珊,如今这件事情又该如何料理?”
  “什么如何料理,”皇帝缓缓说道:“这不是料理的很好吗?”
  “这……”雨霁一愣。
  皇帝的脸上浮现几分冷峭的笑意:“听闻工部那边,对于船上所用榫卯的研究已经有了突破,只怕真的就会造起那艘船,另外海擎方家,荣王也替朕去敲打过他们了,他们终究还是乖乖地把那块地吐了出来,人生哪得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是很好了。”
  雨霁松了口气:“方家也忒不像样了,原先仗着先帝的赏赐,始终舍不得献出那块地皮,如今总算听话了。说起来荣王殿下这件事做的实在很漂亮,竟像是做到了皇上心坎上似的。真是皇上想要什么,他就送来什么。”
  皇帝也微微地笑着,笑容里有些许得意。
  只是听完雨霁的话后,皇帝才道:“荣王是能干事的,也体察朕的心思,朕甚至觉着,他早就揣测到了朕的用意。”
  雨霁诧异:“这、这怎么可能?”
  皇帝淡淡道:“知子莫若父,同样的,要是荣王真的很像朕,那体察朕的心意又何足为奇。”
  雨霁听了这句,便不言语了。
  皇帝吁了口气:“罢了,其他的不必多想了,他始终是朕的儿子,还不是让朕最操心的那个。跟荣王比起来,朕更在意杨时毅,关于这件事情他到底知道了多少?那个舒阑珊找出藏木地点,到底是舒阑珊自己所为呢,还是得了杨时毅的授意?”
  雨霁越发震惊,他飞快地一想:“奴婢听说自打舒阑珊上京,杨时毅一面儿也没见过,想必他们虽是师兄弟,其实并不怎么亲厚。这舒阑珊品级又低,就算是杨时毅当真察觉了什么,也未必就敢跟舒阑珊说知,毕竟他们之前从未接触过,杨时毅不一定完全信任这舒阑珊。何况除此之外,皇上都听闻了舒阑珊跟荣王殿下的传言,杨时毅自然也是知道的,更加未必重用那舒阑珊了。”
  “有道理。”皇帝颔首,“好吧,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首辅杨时毅回了内阁,户部尚书李清笑迎着他:“杨大人面圣过了?不知皇上怎么说?那木料真的失而复得了?”
  这几天李清一直都称病不露面,这还是第一次冒出来。杨时毅瞅着他道:“李大人病体康复了?”
  “是啊是啊,拖杨大人的福。”
  “我看不是托我的福,是托那木料的福吧,”杨时毅瞥了他一眼,“你是怕我没了那批木料,又掐着你的脖子要钱是吗?”
  李清嘿嘿笑了几声:“杨大人真是神机妙算,什么都瞒不过你,不过我也知道杨大人有通天彻地之能,就算没有我,一定也能自己想出办法来的,这不是?区区工部一个九品小官,便帮杨大人把那批木料找了出来,真是天助我们首辅大人。”
  杨时毅冷冷地看着他:“你说够了?跟你要钱的时候你藏的掘地三尺都挖不出来,如今不需要你了,你却在这里载歌载舞,真是碍眼。”
  李清见左右没有别人,才走到杨时毅桌边,道:“首辅大人,皇上到底怎么说的呢?”
  杨时毅道:“有什么可说的,贼匪伏诛,海船照造,方家献地,如此而已。”
  李清道:“杨大人不觉着这件案子有些蹊跷吗?”
  “什么蹊跷?”
  李清的声音低的恍若耳语:“据我所知,入冬之前你们工部就曾上报,说是发现了海船卯榫不对,以你的性子,只怕早就叫停了,怎么一直没反应?”
  杨时毅的反应很平淡:“李大人,你知不知道外头那只鸟儿是怎么死的?”
  此刻外间树上,有一只不知哪里飞来的麻雀,正唧唧喳喳拼命吵闹,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但显然还没有死。
  李清不明所以:“杨大人,这只鸟明明还活的好好的。”
  话音未落,只听“叽”地一声,那鸟儿一头从树上栽倒在地,直挺挺地不动了。
  李清目瞪口呆:“怎么、怎么死了?”
  杨时毅垂眸道:“不知道吗?因为他话太多,太吵。”
  李尚书听了这句,翻了个白眼:“我走,我走还不行吗。”
  李清去后,杨时毅取了笔,很快写了一封信叫了随从来:“紧急送往翎海,交给温益卿。”
  那人领命,才要走,杨时毅道:“等等。”
  随从急忙止步,杨时毅眼神几番变化,终于挥手:“没事了去吧。”
  公事房内一片安静。
  杨时毅起身走到窗户边上。原先给打“死”在地的那只鸟蹬了蹬腿,突然又挣扎着爬起来,它惶恐地四处探看了阵,不知道自己先前玩的好好的怎么就“晕厥”了,观望片刻后,才又忙不迭的死里逃生般振翅飞走了。
  杨时毅默然看着这一幕,心头略觉沉重。
  海船有问题,杨时毅的确是第一时间知道的,正如李清所说,他的确想要叫停。
  卯榫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上面出现问题,要再试验制造出合适的卯榫,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毕竟这是用在前所未有的大船上的部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杨时毅知道,向来自负的皇帝是不能接受出现这样的意外的。
  在他迟疑之中,他察觉在翎海现场督造的司礼监众人,竟无一发声。
  直到海船失火,佳木出现在海擎方家。
  杨时毅看到了一个可怕的黑色布局。
  司礼监办事从来仔细,对皇帝忠心耿耿,皇帝一定知道了卯榫不合之事。
  不可靠、完不成的东西,那就干脆毁掉,倒是皇帝向来的性格。
  更重要的是,这案子会引发好几方势力的动荡,而皇帝,却能在这种动荡中获得巨大收益。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他的工部,多年来他大权独揽,皇帝只怕早就想找机会敲打他了。
  再次便是东宫跟海擎方家。
  之前因为修小运河不成,皇帝心中记恨着方家呢。如今,好一个现成的机会送上来。
  当然,“机会”也可能是人为创造的,比如方家的方秀异在外行事张扬,如被有心人笼络设计,他自然乖乖上钩买了佳木,坐实了现成的把柄。
  如今借着这烧船的案子,皇帝敲了两方的势力,而且在荣王的助力下居然把修小运河的地拿了回来,不费吹灰之力。
  让杨时毅觉着庆幸的是……这案子里有个舒阑珊。
  假如不是舒阑珊找到了藏木之地,把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