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小周后-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语正是戳中了国主的痛楚,一想到嘉敏与林仁肇的种种纠葛,他只觉得像是饮了一杯苦酒,他厉声道:“够了!”

  ☆、第六十二章 反间计(3)

  黄保仪坚持道:“还望官家勿要意气行事。‘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家’。望官家识将知将!信任林将军!”
  国主心烦意乱,只是草草丢下一句:“此事关系重大,朕尚需与众卿商议。”
  当下国主连夜召来朝中一干亲近诸臣,在光政殿秉烛秘密商议此事。
  这夜雨越下越缠绵,整座宫城都似乎已浸泡在阴冷的雨水中。
  几位大臣漏夜冒雨前来,阅览了李从善的手书,一个个肃眉变色,如临大敌。
  首辅张洎振振有辞道:“果然不出所料!林仁肇平时都是师心自用,莽撞无礼,丝毫也不将朝廷王法放在眼里,臣早先便有微词,如今总算是露出狐狸尾巴来了!”
  徐铉略有沉吟:“林仁肇投诚,的确是出乎所料,若不是韩王的这封书信,老臣着实难以相信。”
  张洎道:“证据摆在明面上了,还有何不信的?林仁肇预谋在先,早就该察觉了!他曾与中朝往来密切,又曾请旨率兵渡江,那个时候他就想偷偷地叛国,幸而官家圣明,才未让林仁肇这个叛贼得逞!”
  潘佑的浓眉更是拧成了两道粗绳,他站出来,声如洪钟,恳切道:“官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定是一场误会,不值得相信!”
  张洎讽刺道:“误会?他林仁肇的画像都挂到了赵皇的御殿中,他的豪华将军府邸都快要完工了!你却说这是误会?难道他林仁肇是要去汴京游玩几日吗?”
  徐铉向来与潘佑不睦,最看不惯他的脾性,此时捋须附和张洎道:“赵匡胤绝不会平白无故地在自己的寝宫中挂上我朝将帅的画,这事的确是蹊跷啊!”
  潘佑凌然道:“张大人、徐大人可有想过,这如果是中朝皇帝的计谋,以张大人徐大人的脑子,岂不是伸长了脖子白白让人套住了?”
  论言行肆无忌惮,那潘佑是个刺儿头,张洎向来不是他的对手,张洎兀自冷哼一声,面向国主,谆谆诫道:“官家万万不可大意,不要高估了林仁肇的忠心,更不要忘了前朝历史血的教训,‘三姓家奴吕布屡杀义父,侯景篡权引侯景之乱,安禄山叛变引安史之乱’……这些乱臣贼子之所以能得逞,就在于主君对他们信任无疑,请官家万万不可重蹈覆辙呀!”
  国主默坐在青玉案后,臣子的激烈言辞让他钝重,头皮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住一样,被扯得生疼。
  他撑住案面,揉了揉发胀的额头,问向众人:“那么,依众卿之见,朕当以如何待之?”
  张洎的眉毛挑了一挑,薄唇一抿,语出坚决,冰冷无情:“铲草除根,以绝后患。”
  殿外的寒风呼啸而过,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精心,数人皆是身躯一凛,熠熠闪烁的烛火也飘摇欲灭,光政殿中骤现森然杀气,窗户被“啪”的一声吹开,雨水随北风一起卷入室内,森森寒气由底部一点点地侵袭着每个人的肌肤。
  潘佑情急之中呼道:“万万不可!”他嘶哑着嗓子,直将自己的心都要呈现了出来,迫急道,“官家万万不可自毁长城!林仁肇骁勇善战,是百年难遇的虎将!那赵匡胤纵然英武神威,一统中原,却忌惮林仁肇!这也正是赵匡胤迟迟不发兵我国、而灭其他国的原由。林仁肇不在,国家不在啊!请官家勿要听信小人谗言,误杀忠将!”
  张洎咄咄道:“正因他是神将,所以必须得除。臣听闻那贼徒与兵将同吃同睡,情谊深厚,那些士兵亦只听从他一人之命,官家试想,这样一个厉害人物,一旦为江北中朝所用,侵犯我朝,岂不是以石压卵?不杀就是亡国!宁可错杀,不可不杀!望官家痛下决断!”
  徐铉又附和道:“张大人言之有理,若是以国之大局为重,就不可养虎为患。”
  潘佑禀道:“若是肆意杀戮,将士将大为寒心,我朝再无与中朝抗衡的良将!”
  张洎争辩道:“谁说我朝再无良将了?潘大人未免也壮他人之威灭自己志气!”他顿了一顿,面向国主道,“不知官家可还记得皇甫继勋?”
  国主点了点头:“朕记得,他是皇甫大将之子,朕自任他为饶州刺史、都虞候之后,许久未曾过问及他,也不知他近况如何?”
  张洎上前一步禀道:“臣听闻这位大将之子少年有成,性情谨厚,颇有盛名。”
  徐铉捋须悠悠点头赞道:“虎父无犬子,上阵父子兵,这少年英雄还真当是非池中之物,大有可为,只要官家多予以他历练,必然是扛鼎人物!”
  “即便如此,那就传朕旨意,擢他为神卫统军都指挥使。”
  潘佑的脸色死灰死灰,心凉了一大半,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哽咽道:“官家!不可!微臣已屡上奏折弹劾皇甫继勋,他不过是纨绔子弟,实在是难堪重任!林将军不可杀,皇甫继勋不可用,臣以微薄之命,请官家收回成命。”
  怎知国主已经大为恼怒:“潘佑你又在以性命威胁朕吗?!你这招屡试不爽,是不是很得意?以前枉自称你一声潘卿,至今却发现你清傲至极,连朕都不放在你眼中,更何况是朝中的大臣?你左弹劾右揭发,没有一个臣子入得了你眼,既是如此,朕这个位置让你来坐如何?!”
  龙颜震怒,光政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只有殿堂上方的圆形藻井嗡嗡作响,震荡着国主的回声,潘佑又惊又痛,心中悲愤难抑,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任喉结起伏滚动。
  国主颇为倦怠地挥了挥手:“潘佑殿前失仪,扶他到侧殿去。”
  老成的姚海已经明了国主此意,国主已经起了杀林仁肇之心,想要将潘佑押在宫内,以防他走漏了消息。
  他心中骇异,迟疑劝道:“官家……”
  国主正在气头上,眸间寒星闪现,只淡淡地一扫姚海,姚公公便心头一凛,不敢再语,此时此刻,任何人多语都只会雪上加霜,他叹息一声,命小内人半拖半拽着潘佑进了侧殿,并在殿门上“哐啷”一声挂上了锁。
  潘佑已经心灰意冷,心神恍惚间听到这一声锁声,顿时已明白了国主的意旨,想那英勇善战的林将军终究要成为亡魂,端起桌上的酒杯,将酒扫地,仰天悲戚,哀哀哭号:“将军好走!我潘佑怜你惜你,却终究不能保你,南唐国将亡矣!我亦命不长矣!”
  国主屏退了亲臣,独自一人坐在光政殿中,他的头痛得厉害,只得以一只手撑住自己的额头,他感到从未有过的难受与窒息,杀?还是不杀?
  他默默转动手中的扳指,恼人的雨下得小了,不知何时,小雨变成了无声无息的小雪,唯独不知何处传来的更漏之声,更让他烦闷躁郁。
  渐渐天色发白,眼看早朝时候快到了,若是早朝之时再未决断,极有可能走漏风声,若因此逼得林仁肇着起兵反叛,后果将不可设想……
  殿门“嘎吱”一声推开,原是窅娘漏液而来,她取了雪篷,亲自从宫女手中接过了玉碗,她蹁跹来至国主跟前,言语媚媚:“官家夜深不寐,与朝臣们秉烛夜谈,臣妾实在是放心不下,特意熬了这盅桂花汤,在这初雪天气中饮用,清心止燥最好。”
  “朕喝不下。”国主心情正是烦闷之时,看也不看那汤一眼,直接以手将其推开,窅娘借力倒向青玉案,那案几上堆叠如山的奏折稀里哗啦掉了一地。
  “臣妾失仪,殿下恕罪。”窅娘说罢,故意惺惺作态,去将那一叠折子捡起来,又特意找到那一份知府弹劾林仁肇的折子,将它打开半边,正好放在国主的目之所及处。
  国主龙眉紧锁,目光如冰,正好看到了那打开了一角的折子,只见上面提及“林仁肇”三字,好奇心打起,打开阅览,不看则已,一看只让他杀意顿起,原来那奏折将林仁肇说得十恶不赦,说他如何师心自用,不顾王法……
  国主气得站起,血气上涌,将折子撕成了数片,丢在地上:“速传林仁肇入都!”
  ……
  林仁肇刚刚风尘仆仆地赶入东都的留守府前,府上的人即刻欢喜地迎上前,“将军可是回来了!圣令早上传至府上,请将军面圣!”
  林仁肇下了马,有些奇道:“国主传召我?可是何事?”
  “没说是什么事情,属下想是国主想和将军议及兵防国事。将军还是早些准备吧。”
  林仁肇草草更衣梳头,夫人程氏早已将车马行囊装备好,眼中尽是眷眷缱绻的柔情:“将军在府上的脚还未立稳,又要匆匆离开,路上请照顾好自己,别再风餐露宿了。”
  林仁肇笑了笑,客气而疏离道:“此去国都,至多数天而已。娘子不必忧心。”言罢骑马,马儿踢踢踏踏地往前跑去。
  夫人不知怎的眼眶一热,突然间莫名其妙地觉得伤感难过,泪水溢出了眼眶,她不顾雪花纷纷,一路小跑着跟上了前,直呼道:“将军,将军……”
  直跟着跑了数十丈,林仁肇才听到了动静,勒马回首问道:“娘子还有何事?”
  夫人无语凝噎,隔着飘飘洒洒的雪花,久久凝视着他,似乎这一眼,就要将他铭刻在心中。林仁肇觉得夫人有些反常,问道:“娘子怎么了?”
  夫人勉强挤出一个笑意,只是柔声道:“将军勿要保重自己,快去快回。”
  林仁肇点了点头,“天色不早了,娘子别着了风寒,娘子还是早些回府吧。”言罢一挥长鞭,如旋风一般飞往城外。
  程氏孤孤单单地立于街头,直到林仁肇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的世界中,她还定定地不动。

  ☆、第六十三章 哭英魂(1)

  林仁肇入了宫,内侍姚海领他七拐八弯,到了后宫之中,林仁肇不解地问道:“官家既是召本将咨对国事,为何不至前朝?”
  姚公公道:“林将军多虑了,官家今日只是想与林将军闲话一二,并无其他。”
  如此直至清晖殿前,林仁肇入得侧殿,正是御膳时分,厅中的桌案已经满满摆放了满满的御菜,国主端坐其上。
  林仁肇拜见国主后,国主赐座,另有宫女早已为他备好了桌案,那桌案上也摆满了酒菜。林仁肇大为不解:“官家圣意,臣不明白。还请官家明示。”
  “林将军一路回京复命,想来也已饥困了,与朕一起对酌又何妨?”
  林仁肇落落而座,端起酒杯就要畅饮,国主突然觉得心中袭来一阵难受,这杯酒饮了下去,林仁肇就会毒死,而他心底中一个十分明确的声音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做。
  他于心不忍,忙道:“将军先说一说近来情形。”
  林仁肇这才放下酒杯,对国主禀道:“国局当前,大战一触即发,臣亦不再赘言,臣以为可未雨绸缪!”
  “哦?将军有何高见?”
  “不日前,臣府中来了一个往来于江北江南的商人,据其密告,中朝正在荆南一地造数千艘战舰,请官家准臣密往江陵,窃烧皇朝战舰!”
  国主闷闷喝了一口酒,只以为林仁肇在借机北上,好投靠中朝,那股仁慈之心早已经遁去,他的心中升起一股无名怒火,阴沉沉地问道:“你当真想去?”
  林仁肇双手一揖:“臣想去。”他唯恐国主犹豫,又诚恳道:“官家,此乃良机!不可错失啊!那千艘战舰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