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小周后-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敏意态闲闲地吃了一块瓜果,风淡云轻道:“太医不需推辞。”
  郝太医的脸堆起了层层叠叠的褶子,那褶子里亦都是细细密密的汗珠,他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娘娘……微臣承受不起……”
  元英假意道:“大人若是再推辞一二,便是对娘娘大为不敬。奴婢伺候大人上药。”她力大无比,死死按住了郝太医,挑了药膏就往郝太医的脸上抹去。
  郝太医双腿一软,像一堆烂泥一样瘫软在地,脸上的汗珠子更像是豆大的雨滴,湿答答地滴落在金砖上,他语不成声:“微臣……微臣死罪……”
  嘉敏那温煦如风的笑意骤然消散,而是凌然飞上了一层寒霜,她重重一击手中的茶杯,茶杯跌到金砖上,发出铿锵猛烈的击碎声。
  郝太医浑身一抖,脸几乎贴在地面上。
  嘉敏凌厉问道:“郝太医,你在国主赏赐本宫的十全十补汤中做过什么手脚?从实招来!”
  “微臣……微臣……不敢……”
  国主神色冷峻:“郝太医,从实招来,否则,你知道下场。”
  郝太医鼓起勇气抬头,却哆嗦着嘴皮,说不出话来。
  国后肃然道:“是不是你在国主御赐给本宫的药汤中下了毒?!”
  “臣……”郝太医周身瘫软,自知此次难逃,无助地望了一眼主后,匍匐在地:“臣死罪,一切都是微臣所为。”
  嘉敏恨道:“果然是你!”她顿了顿,转而说道,“你一个太医,与本宫无怨无仇,何至于索要本宫性命,你是受何人指使?”
  “是……”郝太医战战兢兢地微微抬起了头,嘴唇苍白地哆嗦着,他突然一个劲地磕头,像是哑巴似地紧闭着嘴,一个字也不说。
  嘉敏冷笑道:“你不说也罢,本宫若是查出,你可知不仅你的小命难保,就是你的家人也会受株连之罪!你若说了,本宫只治你一人之罪!”
  郝太医想到自己的老母和妻儿,周身一凛,想东窗事发,终究还是躲不过今朝了,他悲怆地抬头,禀道:“是窅妃。是窅妃逼迫臣这样做的。”
  嘉敏早已料到此,唇角勾了勾,冷冷一笑,国主震怒:“传窅妃!”
  外面有人去通传窅妃,郝太医却渐渐麻木,心知今朝早晚是死,不如死得痛快,也免得家中妻儿老母都会因自己牵累而死。
  他心下一横,以指甲中早就准备好的剧毒药粉弹入口中,那药粉入口即化,侵入血脉,不过是片刻功夫,他便口吐白沫,浑身抽搐而亡。
  嘉敏和国主极为震惊,元英想要阻拦,却已然来不及了,她踢了踢倒在地上的郝太医,郝太医纹丝不动,显然是已经咽了气。
  元英道:“他死了。”
  正在此时,外面窅妃翩然走进。
  刚进瑶光殿,窅妃眼尖,见到地上一摊软尸,认清了那正是郝太医,顿时慌了神。
  国主龙眉紧蹙,冷声问向窅妃:“窅妃,郝太医在药汤中下毒可是得你所指使?”
  像是平地惊雷,轰然一声炸得窅妃脑袋嗡嗡作响,她双腿不觉就跪了下去,直将步摇摇得叮铃乱响,极力争辩道:“臣妾不知,臣妾什么都不知道……”
  她身旁的菁芜也大着胆子跪地辩解道:“官家!窅妃娘娘虽对郝太医恩宠了些,可是从未要指使谁做伤天害理的事,无凭无据之事,娘娘担待不得啊!”
  嘉敏冷笑:“郝太医已经坦白是窅妃想要加害于本宫,窅妃就这么恨不得本宫死?”
  窅妃的脑袋像是一锅烧开的滚油,只有汩汩地响动,她咬牙道:“郝太医已死,死无对证,臣妾就是百口也莫辩。臣妾惶恐……臣妾没做过之事……臣妾不想承认……官家请明察……”她一手指向国后,翻着三白眼,咬着牙齿,狠狠道:“国后,你诬陷我!”
  元英不客气道:“举宫之中,唯有窅妃娘娘殿中才有三盆黄水仙。而偏就巧了,国后所用的十全十补汤中所添加的正是黄水仙毒汁!证据全在,何来无凭无据?”
  国主气得额头靑筋暴跳,喝道:“窅妃,你还有何话可辩解?!”
  窅妃缓了缓神,抱住国主的一角龙袍,泪痕斑驳,哀哀求道:“官家,臣妾是被诬陷的……臣妾根本就不知道那黄水仙有毒,更不知晓以黄水仙害人,官家……”
  国主拂开窅妃的手,面色阴阴欲雨:“不必多说,”他顿了顿,朗然道,“传朕旨意,窅妃褫夺封号,降为罪奴,幽闭于茗淳宫,无朕旨意,终身不得出。”
  窅娘绝望地抬头凝睇着国主,难以置信地摇头,她凄凄哀婉道:“官家仁厚,对宫中任何一个犯错的宫人都能宽宥,为何对臣妾如此逼迫?为何就听不得臣妾一言片语的解释?”
  国主意态索然:“押她下去。”
  数个宫人过来将窅娘押起,窅娘挣扎着厉声尖叫:“是国后陷害我!是国后陷害我!”
  直到窅娘的声音渐渐远去,殿中又恢复了静谧,嘉敏幽幽问向国主:“官家会以为臣妾陷害窅妃么?”
  国主有些疲惫,也有些温柔地注视着嘉敏道:“朕相信你。”
  不知为何,嘉敏心中涌起一阵温热,如果从前他们就不曾生出了罅隙,那该有多好,可是现在,所有的心境都已经变了。
  人去殿空之后,嘉敏才让元英将汤都丢弃处置。
  元英抚着心跳,说道:“幸而娘娘做了两手准备,若不然,真不知今日会是什么情形。”
  原来,嘉敏早就敏锐地察觉到国主送与她的汤有问题,可是一时之间又分辩不出那药汤中到底添加了什么毒剂,便将计就计,在膏中添入黄水仙汁毒,又让人在花房中培植出少有的黄水仙,又故意让窅娘将那黄水仙抢走,如此一来,窅妃就是百口也莫能辩了。
  嘉敏喟然感叹,“是啊,计虑周全总是好事。”
  元英道:“今日让窅娘大挫,想她再无东山再起之时,娘娘不如趁此良机,将她一并剪除!”
  嘉敏放下手中的花剪,冷冷道:“让她痛快地死去?没那么容易,当初她是如何折磨本宫姐姐的,本宫也会一点点地还回去!本宫要让她尝到生不如死的滋味!”
  “那接下来,娘娘打算如何?”

  ☆、第六十七章 连环计(2)

  嘉敏轻轻抚着满庭姹紫嫣红的鲜花,唇角勾起了悠然的弧度:“春光真是好,满目的花儿叫人看迷了眼,可是总有些娇艳的花儿,徒有其表而已,底子里却是害人的小妖精。”
  元英也笑道:“可不是么,那窅娘身边能识别毒花的郝太医已魂归西天,此时给窅娘送上一两盆也不打紧。”
  嘉敏纤丽玉指停留在一朵郁草似兰的花朵上,那花儿小小一株,亭亭玉立,嘉敏俯下身轻轻一嗅:“这草麝香传说为伽毗国向唐太宗进献之花,芳香酷烈,悦目怡心,你去让人给禁足的窅妃送上几盆。”
  元英有些困惑:“窅娘才刚因为水仙花之事而重重跌倒,会不会忌讳这些花儿草儿?”
  嘉敏淡淡一笑:“你只说是国主让人送去的,她只怕是欢喜还来不及。”
  元英命人送了些草麝香入茗淳殿,殿中不若之前金碧辉煌,而是呈现出暮气沉沉、黯淡无泽的景象,门口站着数位身高体长的侍卫,仪态威严凌然,更增添了些肃杀之气,但凡入殿的人都要被盘问一番,就连送花的花房宫人也不例外。
  窅娘回来后又大发一一通脾气,直将殿中的一切摸得着的东西砸了个粉碎,菁芜心疼道:“这些都是顶好的东西,娘娘又要轮番砸个遍,如今娘娘已不得官家宠爱,好东西没了还可以再换,如今这些东西一旦砸坏了,娘娘可就是连个吃饭的碗筷都没了。”
  窅娘听得火冒三丈,手中攥着一个花瓶,正要往下砸,又想及菁芜的话在理,只得生生地将那一股子闷气憋回了心中,将花瓶重新放回木架上,她目光巡视房间,留意到房中那几盆黄水仙,气不打一处,几步蹿上去就将黄水仙高高举起,砸在了地上。
  窅娘还不解恨,一脚踩上去,将泥土中的黄水仙踩得稀巴烂,不经心脚下一打滑,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直摔得呲牙咧嘴,捂住了屁股。
  菁芜忙起身去搀扶窅娘,窅娘恨在心上,一巴掌狠狠地朝菁芜掴去,咬牙切齿道:“若不是你争强好胜,非要将这几盆花都抢过来,本宫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
  菁芜的脸颊上突现几个红红的巴掌印,她眼冒金星,头晕目眩,十分委屈道:“老奴也是看那些花儿十分珍贵,那明黄色也是娘娘所喜爱的颜色,也只有娘娘才配得上这样的花儿……”
  窅娘愤愤道:“你还狡辩!”右手高高扬起,又要一巴掌狠狠拍向菁芜。
  正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小宫人的声音:“奴婢给娘娘送花来了。”
  殿外廊下,不知何时,已有了几个宫人捧着艳丽的花儿守在阶下,红黄白紫相间,争奇斗艳,窅娘几步上前,将那几盆黄色的花儿全都扬手一掀,喝道:“本宫忌讳黄花,偏你们都还送来!”
  窅娘正要赶他们走,菁芜捂着肿胀的脸出来问道:“这些花是谁让你们送来的?”
  小宫人回禀道:“是国主命奴婢们给各宫都送上。”
  “国后宫中可有?”
  “国后娘娘庭中也有不少。”
  菁芜这才对窅娘道:“娘娘,黄水仙是奴婢抢过来的,这花是国主让人送的,况且国后宫中也有,应该没事。”
  窅娘正是心烦,菁芜又道:“国主还惦记着给娘娘送花,想来对娘娘还心存有一份恩情,娘娘难道也要将这份恩情断绝了吗?”
  窅娘愣了愣,那满脸的戾气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颓靡的伤悲,更是夹杂着一丝复杂的喜悦,她黝黑沉沉的眸子闪了闪,笑了笑,又苦涩地拉下了脸,脸上是一种极其诡异的神色,她怅惘道:“若是官家对本宫还有一份恩情,就不会如此残忍地待我;若是官家对本宫还有一些眷念,就不会让我独自一人置身这寂寞深宫中,对我不理不睬。”
  菁芜劝道:“娘娘还是不要多胡思乱想了,官家既是差人送了花,也就表明官家的心意还不至于绝情至此,时日漫长,官家总有心软的一天。”
  窅娘泪痕渐干,仰头对那一方拘囿的蓝天白云叹息道:“罢了,除了黄色花儿,让他们都把花送进来吧。”
  时值花神日,天空湛蓝明媚,杨柳低垂、春水荡漾,御园中亦是一片锦绣缤纷,更为缤纷的是已经换上薄薄衫儿的宫女,到处都点缀着身着花青色、茜色、碧色、桃红色宫裙,与花柳间杂,竟叫人看迷了眼。
  宫女们在御园中扑蝶、采摘花瓣儿制成干花,或是祭祀花神,放花灯,编织花篮儿……好不嬉戏热闹。
  嘉敏、保仪和薛九三人于河畔的一株柳树下,将已经剪好的五彩花纸悬在枝桠上,默默许下愿景。
  黄保仪笑道:“不知国后许的是什么心愿?”
  嘉敏双手合十,笑颜嫣然:“愿海清河晏、国泰民安,也愿国主远小人、亲贤人。”
  薛九道:“国后娘娘心头之患已去了大半,天可怜的,想来娘娘的心愿也终能达成。”
  黄保仪心知薛九所指,也翩然道:“可不是么?宫里关了个人,这几日臣妾也便觉得宫中气象大好,可见民间所说——一条臭鱼搅起满锅腥,所言不差,若是捞出这臭鱼,那就还是一池清水。”
  嘉敏眺望着宫中绮丽的景象,看宫女们穿梭在姹紫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