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帝国风云-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云定兴写给晋阳留守行辕的急件。初十rì。大军向崞城方向攻击前进。十一rì午时,大军推进到崞城城下,与齐王杨暕会合,并即刻整军向雁门城方向攻击前进。云定兴的这份急件便是草拟于崞城城下,他要求晋阳留守行辕以最快速度向雁门战场运送军需,现在前线最急需的便是粮草武器。当然,更需要援军,然而,援军在哪?云定兴告诉留守行辕。一旦两京援军抵达晋阳,便请他们火速赶赴雁门战场。
“北虏后撤了。”李渊马上做出了判断,“东北道主力军团进入白狼塞之后,北虏后撤之路便被彻底堵死,而两京援军在雁门被围一个月之后,就算爬也该爬到雁门了,所以,北虏唯有后撤,乘着两京援军尚未抵达战场之际,集中主力攻陷白狼塞,以期赢得成功突围的时间。”
杨侗对军事上的事情所知有限,他关心的只是皇帝的安危,“北虏是否撤离了雁门?皇帝是否安全了?”
“皇帝安然无恙。”李渊以非常肯定的口气做出了答复。假若雁门失陷,皇帝被俘,北虏会在第一时间拿来威胁帝**队,那么此刻云定兴送来的就不是这份急件了。
杨侗长吁了口气,连rì来的重压让他疲惫不堪,难以支撑。
越王长史崔赜看了李渊一眼,抚须笑道,“雁门之危已解,皇帝亦要返回太原,而两京援军是不是应该加快步伐,北上迎驾?”
李渊心领神会,微笑点头。
两京权贵有麻烦了,大家都存了“借刀杀人”的念头,哪料到皇帝比他们更yīn险,东征结束后便马不停蹄的赶赴北疆,在给北虏挖了一个大大的陷阱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给两京权贵挖了一个大坟墓。
李渊下令,把两京援军抵达太原并正在赶赴雁门战场的消息,以最快速度禀报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又派人急报西京援军统帅杨义臣,请他加快行军速度。同时把云定兴的这份加急件原样封存好,由驿站紧急传递至晋阳。
北虏正在撤离,雁门之危正在解除,皇帝马上就要回来,两京援军的勤王使命基本完成,大家心情轻松了,虽然还是一路急行,但感觉完全不一样,不用打仗了,也不用死人了,大不了动点脑筋对付愤怒的皇帝而已,诸如杨侗、崔赜、李渊、杨义臣等风尘仆仆赶来救驾勤王的文臣武将,轻而易举便获得了一份功劳,甚至还能赢得皇帝的更多信任,可谓一举多得了。
九月十二rì,白狼塞战场激战正酣,南北双方十几万将士在方圆几十里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杀声震天。
同rì,马邑太守王仁恭还在竭尽全力向桑干镇方向攻击前进。据斥候禀报,连rì来,有大量北虏军队力在桑干镇一线横渡黄水河,可以判断,北虏主力正在撤离雁门战场。从时间上来推算,正常情况下,北虏考虑到天气、军需、战局等各种不利因素,也应该撤退返回大漠了,但北虏既然坚持到了最后,那么他们是否攻陷了雁门城,俘获了皇帝?
王仁恭为此焦虑不安,只能祈祷雁门城固若金汤,祈祷皇帝安然无恙。同时他对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在讯息传递上的拖延和隐瞒极度不满,对两京援军迟迟没有到来更是恨得咬牙切齿。皇帝被围雁门一个月了,两京援军都没有赶到战场,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也预示着此战之后的帝国和东都,必将迎来一场可怕的狂风暴雨。
九月十二rì夜,始毕可汗率军抵达善阳城。
同rì夜,莫贺咄设率军横渡黄水河。
同rì夜,康苏密率军撤离句注要塞,急赴桑干镇。
同rì夜,帝国皇帝兵临西陉要塞。
九月十三rì,清晨,帝国皇帝下令,向西陉要塞发动攻击。
北虏在西陉要塞的防守不过是虚张声势。帝国大军一鼓而下,旋即直扑句注要塞。防守句注要塞的北虏军队士气低迷,看到帝国大军从崇山峻岭间浩浩荡荡的杀来,当即弃关而走。
九月十三rì午时,康苏密抵达桑干镇,并奉始毕可汗之令,在黄水河两岸建下防御阵势,以便阻挡从句注要塞和楼烦关两个方向追击而来的帝**队。
同rì,白狼塞战场上的战斗更为激烈,北虏的消耗战术对帝**队来说如同噩梦,东北道的燕北、幽州和北平三大主力军团受损严重,战局对帝国逐渐不利。
伽蓝急书薛世雄,恳请其不惜代价确保白狼塞战场军需供应。五万帝国将士rì夜奋战,其军需消耗之大可想而知,但燕北所能征召的民夫实在有限,而从安阳镇到白狼塞又都是崎岖山路,运输极为不便。目前帝**队最大的危机不是战斗减员,而是军需不足。
薛世雄此刻正与观国公杨恭仁疾驰在通往安阳镇的大道上,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东北道辽西、辽东两大军团一万五千名将士,还有从涿郡支援而来的数万名肩挑背扛的民夫和绵延数里长的满载着粮食武器的牛马车队。
大战开始至今,燕北已经倾其所有,涿郡也已经竭尽全力,薛世雄之所以与杨恭仁同赴白狼塞战场,就在于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支援白狼塞了,他唯一还能给予帝国将士以帮助的,便是亲赴战场,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以此来激励军心,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和勇气。
九月十四rì,帝国皇帝率军抵达桑干镇,与北虏大军迎头“相撞”。
帝国皇帝被北虏围攻了整整一个月,早已出离愤怒,此刻满腔怒火更是轰然爆发,指挥麾下各军猛烈攻击,发誓要报仇雪恨。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皇帝麾下的军队虽然都是帝国最jīng锐的军队,但他们坚守雁门、崞城长达一月之久,并在崞山防线拼死防守,各军都是伤亡惨重,jīng疲力竭,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如果不是皇帝处于暴怒失控状态,不顾劝谏亲自率军衔尾追击,今rì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桑干镇,更不可能发生惨烈战斗。
同rì,马邑太守王仁恭率军推进到桑干镇,并觐见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褒赏。
代北军同样损失惨重,但皇帝考虑的是整个战局,是要给入侵北虏以沉重打击,所以根本不考虑军队的损失,也不关心哪支军队已经失去战斗力,他的要求是,只要你还能喘气,还活着,那就必须去战场厮杀,去砍下北虏的头颅。
十四rì黄昏,始毕可汗率军抵达白狼塞战场,决战的最后一刻来临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绝不言退
()始毕可汗听取了康鞘利对整个白狼塞战场的详细禀报后,对攻陷白狼塞成功突围充满了信心。
目前他的损失很大,所取得的战果已不能抵消牙帐为此战而投下的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假若损失进一步增大导致前期战果丧失殆尽,那么也就意谓着这一仗打败了,而军事上的失利将在政治上引发空前危机。始毕可汗别无选择,唯有以雷霆之势,一举突围。
始毕可汗遂连夜召集诸军统帅,部署攻击之策。同时命令连rì急行军,早已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吃饱喝足,休息一夜以恢复体力。当夜又遣使翻山越岭赶至鹅毛水,寻到俟利弗设阿史那咄粟,命令其在白狼塞北线战场上持续攻击,以配合主力大军在南线战场上所发动的猛烈攻势,力求一击而中,一战而胜。 。 。
同一时间,在白狼塞东南方向毗邻桑干河的一座山岭上,右武卫大将军李景,武贲郎将伽蓝、赵十住和武牙郎将冯翊紧急会晤,商讨迎战对策。
这座山岭及其周边地区是临时开辟出来的辎重大营,负责向各战场运送物资。此刻营寨里的军用物资堆积如山,一队队民夫正奋力奔走在各条运输线上,而在另一个方向,从安阳镇运来的物资则源源不断地进入此处。
伽蓝、冯翊陪同李景、赵十住巡视了辎重营,查询了各类物资的囤积数目,安抚了营内民夫,又去慰问了伤员,直到入暮之后才坐下歇息,简单吃了点饭便开始商讨军情。 。 。
李景的神sè颇为凝重,尤其他注意到伽蓝饭后换了一件新戎袍。顿时严厉起来,“听说将军每rì必亲临第一线浴血厮杀,甚至定下每rì斩首百级之目标,是否确实?”
伽蓝尴尬不语。
“为将者的确应该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以此来激励士气,但将军是否做得太过了?”李景毫不客气地质问道,“将军可曾想过,你若战死沙场,战局将如何变化?”
赵十住冲着老帅摇摇手。示意老帅适可而止,毕竟名义上伽蓝还是白狼塞战场上的最高统帅,老帅做为长者,又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于情于理都要给人家留点脸面。
老帅非常不满的摇摇头。舒缓了一下口气,问道。“受伤了?伤得是否严重?”
“皮肉小伤。无碍。”伽蓝微微躬身,致礼感谢。
“不要再这样骄纵任xìng了。”老帅叮嘱道,“从明天开始,每一天都是恶战,能否坚守到最后,关键在于临阵指挥。而将军做为战场上的最高统帅,更是三军将士的信心所在,将军不能倒!”
伽蓝恭敬受教。
“北虏主力大军已经进入白狼塞战场,并于神武川和金沙滩一线列阵。”老帅随即直奔正题。“据斥候探查,始毕可汗和行帐就在这支军队里,所以可以肯定,雁门之危已解,而雁门战场上的北虏大军将在未来两天内全部抵达白狼塞,二十多万乃至更多北虏控弦将对白狼塞发起猛烈攻击,形势对我们极度不利。”
“当然,这是最为恶劣的预计。”老帅眉头紧锁,继续说道,“假若北虏撤离雁门,是因为两京援军杀到了雁门战场,不得不撤,那么还有一种乐观的预计,便是陛下和两京援军正衔尾追杀而来,我们对北虏形成了包围。北虏前有阻截,后有追兵,腹背受敌,如此便有利于我们继续坚守白狼塞。”
“但令人不安的是,两京援军是否已到?即便到了,又来了多少军队?在决战战场上,我们的兵力是否已经形成绝对优势?”
老帅的目光从众人脸上缓缓扫过,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假若双方兵力相当,势均力敌,决战的结果不过是两败俱伤,那么这场决战的意义何在?假若皇帝和zhōng yāng进行这场决战的目的是想赢得南北双方之间的和平,那么这场决战应该在何时结束?”
实际上这是决战最后阶段,帝**队应该采取何种战术的问题,是围而不攻,迫使北虏签订城下之盟,还是围而歼之,双方打个两败俱伤?
李景在抵达白狼塞进入神武川战场之后,曾向伽蓝提出过jǐng告,但伽蓝小心回避了,没有给予答复。今天,战局进入了最后阶段,李景抢先说话,尖锐质问,伽蓝便再也无法回避,不得不给予答复,并拿出决策了。
皇帝在拟制南北决战策略的时候,肯定有他的战略目的,而做为决战执行人之一的伽蓝,又是决战战场的最高统帅,他对此战略目的肯定是一清二楚,他当然知道在目前战局下,决战的最后阶段应该采取何种战术。战术不同,攻防策略也就不同,战斗结果也就不同,这直接关系到决战的胜负,关系到千千万万将士的生死存亡。
伽蓝还是无法给予答复,其一,他不知道皇帝是否会衔尾追杀而来,因为在他记忆中的历史里,皇帝并没有亲自率军追杀,其二,他也不知道两京援军,还有雁门解围后皇帝身边的军队,包括帝国禁卫军、代北军、太原军等众多jīng疲力竭的军队,是否会遵从皇帝的命令,在第一时间急速北上,紧紧跟在北虏大军之后,衔尾追杀而来。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雁门战场上的帝**队肯定要北上,肯定要在北虏撤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