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帝国风云-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午时,杨义臣下令,全军休息,吃饭睡觉,养jīng蓄锐。午夜趁北虏厮杀一天jīng疲力竭酣然入睡时渡河,于黎明前夕北虏正沉浸在睡梦中时,向神武川战场上的北虏发动攻力,求趁敌不备,予敌以重创,以缓解一下坚守白狼要隘诸军之重压,让将士们在狂风暴雨中稍稍喘口气。
九月二十rì,坚守白狼要隘的东北道五大军团所有将士、所有民夫杂役,所有奋战在决战战场上的中土人,均接到了东北道大使薛世雄、副使伽蓝,并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辽东留守杨恭仁联名下达的命令:帝国皇帝率左右翊卫、骁果军、代北军、太原军、河东军、东都援军和西京援军,共二十余万大军,已抵达桑干水上游的善阳城,今正渡河攻击而来,已把北虏的可汗及其主力大军约十几万控弦包围在白狼塞以南约百里长的狭窄地带上,决战的最后时刻已来临,为此统帅部命令诸军将士、北疆儿郎,为了北陲的安宁,为了中土的强盛,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誓死奋战,虽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一时间欢呼声惊天动地,鼓号喧天,山野变sè,将士振奋,人人争先,在白狼塞战场上任何一个激烈厮杀的地方,帝国将士都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成功遏止住了疯狂突围的北虏,牢牢守住了要隘,坚决堵住了敌人的逃亡之路。
九月二十rì深夜,当始毕可汗指挥帐下诸军依旧奋战在白狼要隘下,当薛世雄、伽蓝、李景、杨恭仁指挥东北道将士拼死防守的时候,杨义臣指挥三万西京大军悄悄抵达桑干水畔。
二十一rì子夜,杨义臣下令全军渡河。
正在对岸负责jǐng戒巡值的一队北虏骑士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当即吹响了报jǐng号角,并派人飞报正在神武川指挥作战的俟利发康鞘利。
杨义臣决心已下,毫不动摇,命令大军加速渡河。三万将士全线铺开,渡河速度非常快。
巡值北虏根本无力阻截,只能疯狂吹号,一次次报jǐng。
康鞘利不在神武川,他去了狼山前线,所有统帅都去了前线,而留守神武川的只是一位受伤的将军和几个负责军需后勤的僚属,尤其严重的是,因为神武城一直是座空城,帝国皇帝又率军从善阳城方向沿着大道攻击前进,再加人北虏屯军于神武川,从神武城方向渡河攻击的难度太大了,神武城战术价值不大,而康鞘利及其麾下统帅们又都急于突围,导致百密一疏,竟在神武川没下留下足够的防守力量。好在还有两三千刚刚从前线撤下休息的军队,还有两三千伤势不算太严重的伤兵,于是情急之下,留守神武川的那位将军便带伤上阵,指挥一支疲惫不堪、伤损严重、战斗力很低的军队杀向了桑干水畔,试图阻截帝**队渡河。
帝**队的选锋军成功渡河,并在对岸迅速列阵,当北虏仓促杀来之时,杨义臣已经渡河并进入选锋军战阵,身先士卒,主动攻击,以一往无前之决定,以挡者披靡无坚不摧之士气,向北虏发动了猛烈攻击。
北虏仓促而来,战阵尚未列下,对手尚未看清,便被cháo水一般呼啸而来的帝**队迎头痛击,稍加抵抗后,便迅速溃败,而黑夜犹如死神张开的巨口,让溃败的北虏肝胆俱裂,魂飞魄散,溃败随即演变为逃亡。
杨义臣断然下令,追击,选锋军直杀神武川。
西京大军主力继续渡河,凡抵达对岸军队,均以最快速度赶赴神武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烈冲击北虏,乘敌溃不成军之际攻占神武川,力争给北虏以重创。
丑时正,杨义臣指挥选锋军顺利攻占神武川,然后命令诸军,火速建下防御战阵,准备接下来与北虏进行一番恶战。
几乎在同一时间,康鞘利接到了报jǐng,但前线战事紧张,正在关键时刻,他无暇分心,亦没有太在意,只是传讯神武川留守人员继续打探,把情况弄清楚了再报。但很快,他就接到了噩耗,神武川大营失陷,一支帝**队突然渡河夜袭,打了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
康鞘利又惊又怒,他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如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向始毕可汗求援,请其调集军队杀向神武川,要么自己调集主力回头杀向神武川,否则必定会在帝**队的夹击下死伤惨重。
康鞘利稍加权衡后,决定自己调集主力回头杀向神武川,此刻向始毕可汗求援,纯粹是自寻死路。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关键时刻
()但是,康鞘利部一旦从樵山、狼山和大小青山一线撤离,则正在猛攻白狼要隘的始毕可汗及其北虏主力的侧翼便暴露在帝**队面前,如此一来,帝**队既可以向北虏主力的侧翼展开攻击,亦可调遣援军直接进入白狼要隘,总之必将给始毕可汗攻打白狼要隘带来重大阻碍。
康鞘利无奈,一面掉头杀回神武川,一面向始毕可汗报jǐng,请始毕可汗适当分兵,以保护主力大军的侧翼,待自己夺回神武川之后,便再攻樵山一线,确保可汗能集中全部力量攻打白狼要隘。
然而,康鞘利部一撤,战局再变,形势便对突厥人越来越不利了。
杨义臣在攻打神武川之前,已派信使火速赶赴白狼塞战场,先行寻找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详述当前军情,请其在樵山、狼山和大小青山一线予以配合,并告东北道大使、涿郡留守、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请其保持与自己的联系。自即刻起,西京三万将士将遵从舞yīn公之命,在白狼塞战场上与东北道将士并肩作战,同生共死。 。 。
李景接到讯息后,当即遍告北平诸鹰扬官长,上大将军、秦兴公率西京援军抵达神武川,正在强渡桑干水,攻击神武川,战局即将发生变化,请诸鹰扬密切关注战场,一旦发现北虏有撤退迹象,便毫不犹豫地展开反攻,务必将北虏主力拖在战场上,给西京大军渡河攻击神武川赢得充足时间。
九月二十一rì凌晨,正持续不断攻击樵山的北虏军队率先后撤,接着狼山、大小青山方向的北虏也渐次撤退。
北平军遂主动出击,奋力拖住后撤之敌。
李景闻讯,再告北平诸鹰扬官长:若西京大军攻击顺利。拿下了神武川,则北虏必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迫不得己下,唯有调兵回击,而正在攻打白狼要隘的北虏主力亦会调兵攻击神武川,以确保自己侧后翼之安全,如此西京大军必定要陷入北虏的前后夹击之中。虽然西京大军因此可以牵制住一部分北虏兵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白狼要隘所承受的重压,但其自身在北虏夹击下岌岌可危,所以北平军必须主动出击。从樵山、狼山大小青山一线向神武川攻击前进,竭尽全力对西京大军形成支援,以期在两军联手作战的情况下,吸引更多北虏军队来攻,继而对白狼要隘形成有力支援。
黎明前夕。樵山、狼山和大小青山一线的北虏军队,后撤速度越来越快。北平军则步步紧逼。穷追猛打。
黎明前夕。康鞘利率本部主力抵达神武川,挥军猛攻。
西京大军在杨义臣的指挥下,已列好战阵,重兵武器亦从对岸源源不断的运来,将士们首战告捷后气势如虹,面对北虏主力夷然不惧。杀声震天。
黎明前夕,始毕可汗接到了康鞘利的急报,焦虑万分。
神武川必须拿回来,否则己方的侧后翼完全暴露在帝**队的攻击下。致使己方腹背受敌,根本无法集中力量攻打白狼要隘,而更严重的是,一旦帝**队在神武川站稳了脚跟,与樵山、狼山及大小青山,还有白狼要隘的帝**队互为声援,那同等于中土人在正面防守白狼要隘的同时,还能从侧翼挥拳出击,如此则己方必陷入被动。但是,如此一来,攻打白狼要隘的力量就不足,就会给坚守白狼要隘的帝**队以喘息时间,就会耽误突厥人打通回家之路的时间,而帝国皇帝及帝国援军正从桑干水两岸飞速杀来,形势异常危急,时间是越来越紧张,如何选择?
始毕可汗经过反复权衡,毅然决定抽调两万大军与康鞘利部夹击神武川。危急时刻,必须冷静,必须镇定,无论如何不能慌乱,不能自乱阵脚。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杀,杀他个尸横遍野,看看是我北方控弦厉害,还是你南方卫士英勇。
九月二十一rì,旭rì东升,金sè阳光洒满白狼塞战场。
在战场的东北方向,白狼要隘在激战,鹅毛口在激战。始毕可汗在白狼要隘下督军狂攻,而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也拖着重伤未愈的身体,亲临鹅毛口指挥作战。兄弟两人之间仅隔十五里,然而这却是不可逾越的十五里。兄弟两人有希望会合,但随着时间的延续,绝望的情绪也在两人的心头郁积,越来越浓。
在战场的西南方向,在神武川方圆不足十里的河谷地带,南北双方四支大军共投入约十万大军疯狂厮杀。
杨义臣的西京大军陷入了北虏大军的夹击之中,而康鞘利的北虏军亦陷入了帝国大军的夹击之下。双方战场犬牙交错,双方将士浴血奋战,战况异常惨烈。
九月二十一rì,帝国皇帝情绪高昂,那种掌控天下、纵横捭阖的王霸之感,让他非常快乐,非常兴奋,激情四溢之时忍不住即兴作赋一首。
然而,他的快乐很短暂,大军攻击受阻,前线将士虽一往无前,奈何北虏大军已被压缩到仅七八十里长的狭窄战场上,已没有退路了,想退都没办法退了,只有拼死作战。帝**队若想继续前进,唯有踩着北虏的尸体向前推进。
这时,薛世雄、伽蓝所遣信使赶到,详奏白狼塞战况。辽东留守、观国公杨恭仁在千钧一发之刻率军支援而来,迅速缓解了要塞危机,但兵力上的劣势、久战之后的疲惫和减损,使得坚守要塞的难度越来越大。薛世雄和伽蓝为此恳请皇帝,进攻,进攻,不惜代价进攻,务必重创北虏,务必摧毁北虏意志,以赢得决战的最后的全面胜利。
皇帝深切感受到了薛世雄、伽蓝等帝国将军及奋战在决战战场上的所有帝国将士,对帝国和自己的忠诚。同时,他对两京保守权贵,对政治上的对手,对拒不勤王的卫府大将军、将军们,对地方官府及众多鹰扬府无视勤王诏令拒不发兵,充满了愤怒。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阻挠,这些人对自己的背叛,导致北上勤王的军队不过区区十万。假若这个数字能翻一倍,那么现在决战战场上的帝**队就能高达三十万之众,如此则必能以雷霆之威,斩落北虏,斩杀始毕叛贼。然而,这已不可能实现,皇帝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督军死战,以升官加爵来激励士气,以亲临前线来鼓舞军心。
九月二十二rì,决战战局陷入更为惨烈的僵持之态。
因为三万西京援军如利箭一般呼啸shè进了白狼塞战场,牢牢“钉”在了神武川上,成功牵制了数万北虏军队,导致攻击白狼要隘的突厥人后劲不足,再无能力推进一步,南方双方随即陷入消耗战中,双方都在拼意志,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始毕可汗与行帐权贵们渐渐惶恐。
战争时间拖得越久,对突厥人就越不利,除了天气越来越恶劣,粮食武器严重缺乏外,还有兵力的急剧减损,军心和士气的rì益低落等众多不利因素,所以无计可施之下,始毕可汗遂采纳了僚属们的意见,遣秘使向帝国皇帝议和,以议和来换取生存。
南北双方千余年的战争史,实际上也就是一部南北议和史。有史记载以来,南北战争从未间断过,双方年复一年的打,打到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每一次战争都以议和而结束,双方均以暂时的和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