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明史-第7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朱祁钰后来还下令,将奥斯曼皇宫给拆了,驱策俘虏,奴隶等等,将拆下来的皇宫运回了帝国京城,专门在帝国京城北面修建了一座万国博物馆,其中奥斯曼帝国展区就是这座被重建起来的皇宫。后来,这里也成为了帝国京城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朱祁钰之后,帝国数代帝王还先后将日本京都的天皇皇宫抢了过来,并且复制了莫卧儿帝国,帖木尔帝国等等国家的皇宫宫殿,修建在了万国博物馆里。后来,任何一个被明帝国征服的国家的皇宫都会出现在万国博物馆里。登峰造极的是,在朱祁钰之后十五年,明帝国用最后一批奥斯曼帝国的奴隶,将埃及的胡夫金字塔给拆了过来,重新建在了万国博物馆里,而整个工程耗时足足二十五年,动用劳动力一百五十多万,仅仅是死在搬运路上的奥斯曼奴隶就超过了一百万!
当然,在整个抢劫行动中,帝国官兵都遵守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最好的战利品都将送给皇帝,而他们需要保留下来的只是最值钱的战利品。皇帝对金银并不感兴趣,这一点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皇帝喜欢地是那些希奇古怪。在别人眼里看来并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杨天奉做得最为到位,他洗劫了皇宫之后。将最有意义的一部分全都送给了皇帝,这其中就包括了一顶拜占廷帝国时的皇冠,以及一把权杖。
第五军地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在逃亡的时候被逮住的奥斯曼帝国君主穆罕默德二世。在明军进入城区之后,穆罕默德二世通过一条秘密地道。带着几个儿子,还有一帮大臣逃出了皇宫。准备秘密逃往欧洲大陆,再组织兵力对抗明帝国。可是,他们挖地地道还不够长,出口在第五军的封锁线东面。结果,当穆罕默德二世钻出地道的时候,就有几十支枪口了他。如果不是他身上穿着的衣服太为明显地话,恐怕那些明军官兵就把他给毙了。
当穆罕默德二世被带到了朱祁钰面前的时候。这个曾经不可一世,曾经让整个欧洲都在颤抖地皇帝跟一只斗败了的公鸡好不到哪里去。狼狈的衣着,惊恐未定的神色,还有那种胆小怕死的目光。这些连朱祁钰都在怀疑,第五军的官兵是不是要冒领战功。随便抓了个俘虏就来冒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
这个人确实是穆罕默德二世,货真价实的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当朱祁钰相信了他的身份之后却有点头痛了。把他杀了吧,可毕竟他是一个国家,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地君主,可要把他放了吧,恐怕今后还有很多的麻烦,把他关起来也不是个办法,养着个君主,就如同养着头猛虎。想来想去,朱祁钰确实有点头痛了。
“陛下,不如将他流放到一个荒岛上去。”顾成林也看出了皇帝为什么心烦了,“西洋,以及东洋上都有很多无人居住地荒岛,将他流放到荒岛上去,每个月定期派船送去食物,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威胁了。”
朱祁钰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立即答应。他想起了另外一个曾经被流放过的皇帝,当然,那个皇帝现在还没有投胎做人呢。
“先把他关起来吧,朕再好好想想。”朱祁钰看了一眼一脸死灰的穆罕默德二世,然后长出了口气。如果早知道第五军的官兵能够抓到穆罕默德二世的话,朱祁钰肯定会提前下达命令,将这个皇帝在阵前给处决了,免得有后面这么多的麻烦。
后来,穆罕默德二世被流放到了印度洋上一座叫迪戈加西亚的荒岛上,并且在这座岛上被穷尽了十多年,在最后一艘运送食物的船只到达岛上的时候,穆罕默德二世已经死在了他的那个小窝棚里面。从此以后,只要做了俘虏的敌国君主都会遭到同样的流放,大洋上的荒岛很多,足够给每一个君主安排一座荒岛了。而这座叫迪戈加西亚的荒岛在数百年后,将成为明帝国在印度洋上最主要的军事基地。
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还有一件让朱祁钰很是头痛的事情。在奥斯曼帝国灭亡之后,怎么处理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分解奥斯曼帝国是肯定的,可怎么分解,以及怎么处理这里层出不穷的民族冲突?这只是最主要的问题,另外还有很多次要的问题需要他这个最高指挥官来解决呢。
占领了伊斯兰堡,并不等于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欧洲大陆东部,南部的奥斯曼军队并没有投降,因此,明军还得继续作战。
“第五军主要负责扫荡多瑙河下游地区的流寇。”朱祁钰在地图上划出了一个范围,“元旗关舰队派遣一支小规模的舰队进入黑海,并且由运输船队为第五军提供物资支持。杨天奉,顾成林,有问题吗?”
两人都摇了摇头,让强大的第五军来执行这种扫荡行动,就如同是杀鸡用牛刀。
“完成扫荡之后,第五军回国休整。”朱祁钰看了杨天奉一眼,“第五军已经在外征战数年,官兵都应该回去看看家乡的变化了。杨天奉,朕给你半月的时间来完成扫荡行动。注意一点,我们的敌人是奥斯曼帝国的余党。而不是当地的居民,更不是那些以前受到奥斯曼帝国镇压与欺辱地民族。因此,在扫荡的时候,你要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打击奥斯曼帝国的余党,扶持当地地少数民族,明白吗?”
“末将遵命。”杨天奉立即做了回答。
“第三军主要负责希腊这边的作战行动。”朱祁钰的目光落到了卫平身上。“希腊地区山地很多,而且地形很复杂,骑兵军不容易展开,因此,第三军更适合在这边作战。除了由船队负责补给之外,主要地作战任务都由第三军承担。卫平,有问题吗?”
“第三军绝不让陛下失望!”
朱祁钰的目光又转移到了陈豫身上。“第二军负责扫荡欧洲中部的地区。再往西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了,在这里,我们会遇到一个新的敌人。因此,第二军除了负责扫荡奥斯曼帝国地余孽之外,还要负责警戒神圣罗马帝国,不能让敌人趁机抢占便宜。”
陈豫点了点头。“第二军会完成任务的。”
“就这样吧。”朱祁钰长出了口气。“各部队休整五日,等到运输船队送来了物资之后,立即出发。”
朱祁钰没有计划安排更多地军团参加远征欧洲的作战行动,道理很简单。漫长的后勤补给线,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动荡局面,让他无法派遣更多的军团参加远征。如同第一军,第八军,第九军,还有后来成立的那些新锐军团都被留了下来。能够支持三个军,加上陆战队,以及海军舰队近二十万的官兵发动远征,这已经是当时补给线所能支撑地极限兵力了。
朱祁钰也为补给的事感到很头痛。走海路的话,虽然运送的物资更多,可路途遥远,往返花上两年地时间都算少的了。走陆路地话,虽然快一些,可运送能力有限。因此,保障后勤供应,这成为了远征军最大的挑战。在三支军团准备远征的时候,朱祁钰却在为这件事情发愁,他发现自己几乎成为了后勤司令,远征的作战行动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他也必须要为后勤保障烦恼。
朱祁钰把这些烦恼告诉了顾成林,他没有跟其他的将军谈这些事情,毕竟,那些陆军将领并不太关心补给的事情。特别是在杨天奉,陈豫这类骑兵将领看来,只要他们手里还有战刀,那么就能够继续战斗下去,而其他的物资,完全可以依靠抢劫来获取。
“陛下,后勤补给确实是一件大事。”顾成林深知后勤的重要性,海军舰队没有了弹药物资,那就是一艘废船。“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有着自身的弊端与优点。最大的问题是,补给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说,大部分的物资实际上是消耗在了路上,真正送到前线官兵手里的少之又少,大概只有两成的物资能够送到前线部队来。因此,在没有办法解决补给问题之前,我们肯定无法扩大远征军的兵力。”
朱祁钰长叹了口气。
“如界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后勤保障的投入,组建更多的船队,以及地面运输部队。二是选择更近的,效率更高的路线……”
“你开始说什么?”朱祁钰一愣,脑间灵光一闪,然后大笑了起来。
顾成林有点惊讶的看着皇帝,开始皇帝还一脸苦恼的神色,怎么一下就变样了?
朱祁钰笑得很开心,同时还在埋怨自己,怎么早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随后,他走到了地图边,翻了半天,翻出了一张地图。
“顾成林,你过来看看。”
顾成林立即走了过去。
朱祁钰在地图上指了一下。“这里,如果我们能够在这里挖一条运河的话,那么补给物资的速度是不是快了很多呢!”
顾成林一惊,立即看了皇帝一眼。
“要满足前线的作战需要,海上补给线路是最为重要的。一支大规模船队运送的物资是一支地面运输部队的上百倍。另外,有战舰的保护,运输船只也更为安全,而走陆路则很容易遭到匪帮的抢劫,因此,只要有一条适当的海上航线,那么就能够提高海上补给的速度。”朱祁钰笑着看了顾成林一眼”,以往,船队需要绕过非洲大陆才能够到达大西洋,这样来回一趟,算上中途消耗的时间,至少需要两年。如果我们在这里挖一条运河的话,那么船队不需要绕过非洲大陆,直接进入红海,再进入地中海,就能够到达前线,整条航线缩短了数万里,船队往返一次,大概只需要十个月的时间。在现在所拥有的运输船只的规模下,我们可以向前线部队提供至少两倍的物资,如果除掉少消耗的一部分,则可以达到三倍左右。也就是说,到时候,我们可以集中至少十个军的兵力在前线作战,投入至少四十万地面部队远征欧洲!”
“可修运河的工程很庞大,需要很多的人力!”顾成林仍然有点不相信皇帝的话,要挖一条运河,有那么容易吗?
“对,这确实需要很多人力!”朱祁钰点了点头,“那么,就把我们抓获的俘虏,还有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奴隶全都驱策去挖运河。如果不够,让日本人也过来。立即联系国内,让于谦派一批工程人员过来,直接抽调那些最好的水利工程专家,让他们实地考察之后,立即动手计划修建运河的方案。然后,集中这附近所有的力量来挖通这条运河!”
顾成林没有再反驳,看皇帝这样子,是铁了心要把这条运河挖通。如果真能够集中一两百万人的力量,说不定,还真能在这里挖出一条运河来呢,而且,这肯定会对远征军提供极为巨大的帮助!当然,顾成林并没有想到,这条运河几乎改变了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命运。
新明史*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
   在其他的国家中,对朱祁钰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的评价中,不乏褒贬,而且都是褒贬分明。比如,朱祁钰对西方世界的掠夺,对数个强大国家的灭绝性政策,这是受到了一致的诋毁的。同样的,朱祁钰发动的数次远征,促进了东西方世界的大融合,这也是受到了肯定的。只有一个问题,是西方史学家所争论不休,褒贬不一的,那就是修建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是没有任何争论的。在这条运河修建之前,连接东西方世界的海上航线必须要绕过非洲大陆,长达数万里,往返一次至少两年的时间。而在这条运河修通之后,船队就再也不需要绕过非洲大陆了,可以直接往返于地中海与红海,航线缩短了两万多里,船队可以在当年之内往返。这对促进两个世界的文明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