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鼎大明-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事项。这样对自己下一步进攻会有很大程度地帮助。
不过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按部就班开始拟定下一步进攻鞍山地作战事宜。
韩煜下令全军在普兰城就地驻扎。休整一天地时间。然后召集了黄得功和王云等将领来到原来是建奴大营地营房里议事。主要是查看一下普兰城一战地情况。以及进攻鞍山地行军计划。
在所有人都到齐之后。韩煜先一步问向王云。道:“普兰城一战。建奴死伤多少有统计出来了吗?”
王云摇了摇头,说道:“还没那么快呢,韩大人。不过,照我看来,没逃走的建奴差不多都死掉了。目前已经找到了三百多具建奴地尸体。”
“你这不是说废话吗?难道我还不知道没逃走地都死掉了?”韩煜瞥了王云一眼,继续说道,“你们下手也太毒了,起码留几个活口让我们来拷问一下呀。”
他顿了顿,摊了摊双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继续说道:“现在可好,全死光了。这让我怎么估算普兰城建奴有多少人?他们又会逃走多少呢?这些逃走地建奴兵力说不定我们很快就能在鞍山遇上呢。”
“可是,在城里进行巷战原本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两堆人混混乱乱挤在一起,下手难免会掌握不了分寸地。”王云辩解道。
“好了好了,这件事就算了,”韩煜原本也没有责怪王云的意思。他缓缓口气,准备进入下一个话题。
就在这个时候,黄得功突然正经脸色的开口了,他说道:“韩大人,末将有事禀报。”
韩煜微微的愕然了一番,他在城东遇到黄得功的时候,就已经感到了对方内心情绪的波动。稍微沉默了一下之后,他点了点头说道:“说吧,有什么事情。”
“韩大人,此番普兰城一战,我北海军一共阵亡了七个人,虽然说的轻薄一点,以七个人换取一座城池是非常值得的。但是,我们之所以能够以这么极小的代价取得胜利,那是因为城中的老百姓鼎立相助的结果。”黄得功的语气带着浑厚的严肃声调,给人一种极为认真的感觉。
“确实如此,”韩煜认可的点了点头,说道,“若非城中汉民举事,四下放火,导致建奴分散在城中,恐怕我们这一战绝不会这么短的时间就拿下了普兰城,甚至还会有更严重的伤亡。”
一旁,王云也连连的赞同道:“对啊,老百姓们可真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他看向黄得功,又问道,“不过,得功你想说什么呢?”
黄得功忽然从袍袖里取出一份白布,上面用毛笔密密麻麻书写了许许多多的名字。他的喉头哽咽了一下,双手有些颤抖的将白布递到了,郑重的说道:“韩大人,末将已经派人核对了一下支持我北海军攻城的百姓伤亡人数,全城不计前些日子建奴滥杀无辜的百姓,在今日凌晨一战之中,一共有五十六名百姓惨死与建奴屠刀下。”
韩煜轻轻的吸了一口气,脸色陷入了沉着之中。他用双手从黄得功手中接过了白布,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上面所记载的人名。
“这些老百姓有一部分是在放火的时候被建奴捕杀,还有一部分却是在为我明军抢夺城门的时候倒在了建奴大刀之下,这其中还有六个名字仅仅只是十几岁刚出头的小孩子呀!”黄得功的声音与他的人一样,渐渐有了颤抖的感觉。
整个营房里陷入了沉默之中,一股悲壮严肃的气氛渐渐升起。
韩煜看着黄得功,脸上写满了浓重的伤感,说道:“这些百姓的所做事迹,我会记下来的。我大汉子民是不会屈服在任何蛮夷之下的。”
“韩大人,对于这些百姓来说,他们不会名留千古,也不奢望朝廷会记得他们的功劳,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会有任何值得欣喜的地方。”黄得功继续说道,虎目中渐渐泛起了一抹红润。他加重了一下语气,“也许,我们现在应该给与他们一些更实际的东西做为补助。很多老百姓在夺取城门的时候牺牲,而他们的孩子和父母尚在,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没有劳动力、不能自食其力的人就这样残活下去呀!”
一旁的王云在听完黄得功的话之后,不由自主的感叹了一声,附和的说道:“唉,是呀,我们走了之后,这些老百姓要重建自己的家园,又要忍受丧失亲人的痛苦,还要提防建奴会不会再次袭来。”
韩煜明白了黄得功的意思,但是却陷入了一片苦闷的沉思之中。
在场的所有将领都不禁投来了疑惑的目光,但是却没有人率先发问。
黄得功等待了许久,终于按捺不住的问道:“韩大人,您有什么打算吗?”
“得功,你的想法是不是我们北海军接济一下普兰城的百姓们呢?”韩煜终于说话了,他冷静的看着黄得功,认真的说道,“可是你有想过我们能拿什么去接济,拿行军作战的军饷?还是我们本来就必须珍惜的军粮?”
“可是,也许我们能分出一部分来送给这些老百姓呢,而且我们在建奴大营里搜出一些粮草,最起码可以把这些给他们吧。”黄得功坚决的说道。
“是啊,韩大人,建奴大营的粮草可都是建奴从普兰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我们现在总是可以把这些粮草还给他们的吧。”王云也跟着黄得功后面说道。
正文 第八章 三方会战(4)
 更新时间:2009…9…18 10:32:25 本章字数:3636
韩煜看了一眼在场的所有将领,语气冷静的说道:“即便建奴没有抢夺普兰城老百姓们的粮食,或者说,就算建奴从来就没有来过这里,我北海军此番前来,也必须向他们借粮。”
在场的所有将领都愣了愣,一时半会儿没有理解韩煜的话是什么意思。
过了一阵之后,王云带着浓重的疑惑之色,向韩煜问道:“韩大人,难道……。难道您的意思是,这些从老百姓那边抢来的粮食,不能还给他们?就算建奴不抢,我们也要来要?”
韩煜不知道该用什么文辞来交代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知道在场的所有将领其实会明白自己的意思,借粮不过只是口头上说的好听一点,一旦百姓不愿意借,最后还是得动手去抢。他也不希望这样对待无辜的百姓,但是事实不得不要求这么做。
他点了点头,说道:“说的好听一点,是借。”
“可是……。可是普兰城的老百姓之所以反抗建奴,正是因为建奴无道逼迫他们走投无路的。我们身为大明军队,理应该是来光复和解救汉民的,怎么反倒欺压起他们来了?”王云语气很是急切的说道。
所有将领也都纷纷议论起来,气氛变得激烈起来。
韩煜脸色越来越复杂,尽管耳边诸位将领的议论让他感到很烦躁,但是自己依然保持着冷冷的沉默。
关于借粮,韩煜早在出征之前就已经列在计划之中了。他的这支六千人的部队在离开复州之后,就必须时刻考虑到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切断与后方的联系,到那个时候自己就是一支孤立军队,无论是粮草还是物资,都会陷入短缺。
通常来说,如果朝廷下令一支部队出兵,是必须让沿途的城镇准备补给所用的粮草。只不过且不说在经过连连兵灾之后。百姓们早已经是困苦不已。就连自身都难以保全,怎么可能还会有多余的粮草来给军队。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普兰城原本被建奴占领了许久,此刻刚刚收复就要捐粮,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地。
“韩大人,”黄得功地语气充满了哽咽,带着颤抖的音调说道,“您可要仔细看一看着白布上的名字呀,他们可是为了帮助我们夺取城门而死在建奴刀下。我们怎么可能做出这样忘恩负义的事情呀!”
韩煜没有爆发。只是用平常地声音说道:“你们做为军中地将领。也知道我们很快就会面临地困惑。到那个时候。别说我们怎么光复更多辽东疆域。恐怕我们这些北海精锐也会全部折掉。你们地心情我理解。所以我不怪你们。但是我希望你们从大局来考虑!”
“可是……。”王云还要反驳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却有缩了回来。他也觉得自己地话已经失去了意义。只是心中对百姓们地同情更加盛重起来。
韩煜略略地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些粮草是不能还回去。做为随军地军粮先储备起来。不过。我材料复州地补给队伍这两天就会抵达普兰城。到时候我会让补给队伍在返回地时候带着普兰城地汉民返回复州去。起码在我们地领地上。他们还能分到一块土地。”
“韩大人。这……我担心这些老百姓不愿意去呀。”韩煜所说地地确是一种解决问题地办法。但是王云还是感到有一些疑问和不安。
韩煜回了一句:“不去?不去就动员去。再不行那我就没办法了。”
他顿了顿。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说道:“先协助一下城里地老百姓们。为他们打理一下受伤地伤员。我们在这里休息一天。如果顺利地话明天补给队伍应该就会达到了。我们接了补给之后立刻向鞍山打去。”
普兰城的老百姓对于明军突然起来攻打普兰城。都纷纷赶到欣喜和高兴。不管怎么说汉民在建奴的欺压下已经忍受够久了,如今总算能够重新回到大汉民族地怀抱。
这一天。韩煜的部队在城中驻扎了下来,同时分派出斥候团前往普兰城周边地区、盖州和鞍山继续散播代善已经死了的消息。这个消息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从普兰城逃走的建奴证实。虽然来说,这样一来会有可能激发满族各部的愤怒,但是也有可能会沉重的打击其士气。
不过,韩煜对眼下的时间精心的计算了一番,用不了多久建奴就会因为在宁远城下受挫而撤退,这样一来原本就士气低下,再加上代善身死的打击,只会有雪上加霜地感觉。想必用不了多久,奴酋努尔哈赤接着暴死,对于建奴地打击恐怕将会更大。
在普兰城休整的这一天,韩煜感到了一个大意外。原本城中不多地百姓,竟然在稍微休息了一阵之后,各自拿出了家中仅存的一些东西,纷纷来到明军驻地向他们进行犒劳。他看着士兵们再百般拒绝千方推辞之后,仍然不得不接过了这些百姓们送来地物资,心中惆怅万千。人性自私的斗争,为什么总要牵涉进去更多无辜的旁人呢?
老百姓送来的东西很有限,大多是鱼干,还有一些杂粮,甚至实在没有东西的,依然端着几碗清水前来。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从复州赶来的供给队伍抵达了。韩煜让士兵们接受了物资之后,又对供给的队伍吩咐了一下,让其负责协助迁移普兰城的老百姓。
普兰城的老百姓当中虽然有许多不愿意迁移的人,毕竟普兰城是几代人居住的地方,这是一块有感情依赖的土地。但是,在他们听说韩煜的六千部队必须继续向鞍山进攻,不能留下驻守城池的时候,各自也都露出了无奈的表情。最终在明军官员和一些资深的乡老鼓动之下,百姓们只能同意向南迁徙。
虽然即将要迁徙的人数并不多,只有百余户人家,但是却也是一个大工程,许多老百姓要带上自己的农具、家当和家禽。负责补给队伍护卫骑兵队只好留下来一同协助这些老百姓搬运家什,预计两天之后才能出发。
韩煜将迁徙的事情全权交给补给队伍,然后下令本部六千人继续向鞍山前进。他虽然不能确定,盖州有多少建奴,普兰城附近还会不会有其他建奴驻点。因此,也不能估测建奴会什么时候向普兰城反攻。不过有可能,这次补给将会是最后一次。
鞍山距离普兰城有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程,途中还会经过很多乡镇。按照加急的行军速度,韩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