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傲视三国-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板通通被掀掉,弓弩手在楼上或者屋顶上占据了有利地形,手拿环首刀或者铁戟的士兵则占满了楼下的空间,连关羽背后都有一队士兵执盾封住了他的去路。
关羽不屑的斜眼看了看这些士兵,“啊~”忽然关羽一声暴喝,单手挥动起断马剑,猛的一剑斩向身边的一棵柳树。哗啦一声,碗口粗的柳树应声而倒,包围关羽的士兵们不自觉地向后退了退。“寇邵小儿,如果你不想这里血流成河的话,速速出来见我~~”关羽仰天长啸,巨大的声音只震得人耳朵嗡嗡发响。
“哈哈哈~好俊的身手~!”寇邵大笑着出现在正对关羽的一栋房子的窗口处。“可惜,你跟错了人~”
关羽冷哼道:“云长与大哥玄德、三弟翼德是义结金兰的生死兄弟,关羽就是舍了这条性命又如何?。你害我三弟在前,如今又欲害我大哥,我兄弟三人就是到了九泉下做鬼也不放过你~”
寇邵笑道:“张将军是身陷敌群,寡不敌众,就算殒命沙场,怎么说也是个壮烈殉国的烈士。如果云长今天为刘备这个贪污公款,中饱私囊,置百姓社稷于不顾的贪官污吏而死,值得吗?”
“休得巧言狡辩,关羽今天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说罢关羽唰的一声举起了手里的断马剑,楼上楼下的士兵也跟着紧张起来,屋顶和窗口处的弓弩手齐刷刷的瞄准了关羽,只要他稍微轻举妄动一下,就立刻把他射成刺猬。
寇邵和颜悦色的说道:“云长,我看你们三人义结金兰的誓言都只是说说的吧~而且还是刘备最先不守誓言,跟随如此背信弃义的小人是没前途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不如追随寇邵,保你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如何?”
“哼~我兄弟三人桃园结义时就发过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日关羽就是来履行这个誓言的~”说罢关羽提剑就要上前。
寇邵大喝阻止道:“关将军且慢,请听寇邵一言。云长当初想投军,后来又追随刘备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一为国家效力,二为自己谋个前程?这谋前程就得选有前途的主公,刘备所谓中山靖王之后根本无根据可考,他只是一个出身贫贱的织席贩履之徒。而我寇邵乃是光武皇帝开国功臣,云台绣像二十八将之一的威侯寇恂之后。”
关羽默然不语。
“他刘备师从卢植,而我师从荀爽荀慈明。我寇邵以军功出任射声校尉,累任丹阳太守、平原太守,而那刘备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寇邵乘机对自己大加褒赞,“他刘备贪赃枉法,臭名远扬,而我寇邵得许劭评语出将入相,名闻天下~他怎么和我比啊?以云长本领足比鲲鹏大雁,又岂能不栖梧桐而落脚蓬蒿?”
寇邵之所以尝试劝降关羽完全是因为知道关羽的不良记录。历史上刘备被曹操打散,关羽就曾经投降曹操,而且后来还看中了秦宜禄的老婆,根本不是什么好鸟,既不忠贞而且好色,并不是什么忠义的化身,所以劝降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关羽原本提起的断马剑又缓缓的垂了下去,寇邵一看有戏,立刻继续扩大战果,两个士卒抬来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满是金银珠宝。又有十名美貌的婢女,手拿铜盆、铜镜、华服能物品袅袅婷婷的走到关羽身前,盈盈下拜道:“奴婢恭迎大人~~”
寇邵朗声道:“看~云长,只要你一点头,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唉呃~~”关羽气恼的一跺脚,不知道是在恼自己立场不够坚定呢还是恼刘备实在没本事。
眼看关羽心旌动摇,寇邵正要进一步劝降的时候,一匹枣红马驮着一个身穿绛红军服,身背三枝红翎的红翎信使疾驰而拉,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急促的嗒嗒声。
“刀下留人~~”,红翎信使大声喊道,“御史台公文到~~”
“完了~”寇邵恼怒又不甘心的一拳砸在身边的木柱上。
楼下的华歆结果红翎急件,用小刀挑在上面的火漆,把里面的简牍呈献给寇邵。果然如寇邵所料,卢植在雒阳为刘备多方奔走相告,结果贪污公款、中饱私囊变成了挪用治河款项以做军用,这个罪名不大,毕竟钱没有落进刘备自己的口袋。但是毕竟造成了堤坝决口,还使大量官兵罹难,所以刘备被革职,连同关羽、张飞一起流放到边郡去戍边。
“难道是天意不绝刘备吗?”寇邵叹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寇邵在城头看着远去的刘备在视线中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上。
PS:大家对桃子三兄弟感情深厚,那就给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吧。
……(本卷结束) ……
意在冀州
第一章 并州乃为是非地 寇邵封
   中平四年九月,故中山相渔阳张纯因为朝廷不让指挥乌桓骑兵而造反,与同郡故泰山太守张举及乌桓大人丘力居等连盟,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朝廷官员,兵势最至十馀万,屯肥如。张举称天子,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同时发檄文移收州郡,说张举当代替大汉,让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不过无人响应。
十月,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众万馀人;诏以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击平之,封坚乌程侯。
十一月,太尉崔烈罢;以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十二月,屠各胡反。
这年的年末,寇邵的财政危机彻底爆发,士卒只能一天到晚在军营里睡大头觉,整天的喝稀饭渡日。
中平五年
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二月,有星孛于紫宫。
黄巾馀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太常江夏刘焉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此举加重了各地州牧的权力,为日后的割据分裂局面埋下了祸根。于是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
寇邵期盼的机会终于来了,眼下摆在寇邵面前有两个目标可以选择。一是北上幽州攻打张举、张纯,二是西进并州攻打白波黄巾。张举、张纯由刘虞和公孙瓒处理,自己去了也作用不大,而且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好,自己和公孙瓒公士肯定没自己有好果子吃,所以寇邵决定上朝廷上表,主动请求西进讨伐白波谷黄巾,于是寇邵上表自请为并州牧。
本来这并州又是闹黄巾,又是匈奴、鲜卑和屠各胡时常入侵的地方,这是一块人人都不愿意拣的烫手山芋。寇邵大破青州“百万”黄巾,又揭发刘备挪用公款有功,本来可以去个既太平又富裕的州郡,可是寇邵偏偏选了并州。
这寇邵的表一上,有说他年少气盛不知道深浅的,有说他不畏艰难忠心报国的。宦官集团愿意让寇邵出任并州牧是想借机会削弱何进,而何进同意寇邵担任并州牧主要是看中了寇邵手里的四万兵法,并州离司隶很近,寇邵到了并州就象一根大棒虽然不在自己手里,但是一伸手就可以抓住。寇邵象当并州牧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现在已经是中平五年了,再过一年,灵帝将在中平六年的四月驾崩,那是天下大乱的开始,自己必须为自己将来的事业做点准备。
于是,中平五年四月,以平定青州黄巾的功劳,擢升寇邵为并州牧,封建阳侯(乡侯)。
@@@@
郭太在白波谷构筑壁垒,白波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东濒汾河湍流,背依悬崖绝壁,隔河为古晋阳与河东间的汾河河谷传统大道,是晋中与晋南间的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其周围有5座白波垒遗址,均是黄土悬崖冲沟和夯土成墙的巨大土堡。土堡大者周长约700米,小者周长约500米,墙外侧高7…10米,墙厚约8米。各堡中央有地道,堡外有护堡壕。城堡均依悬崖而建,尽可能借助悬崖代替板筑城墙,构造既险要又经济。郭太就是凭借这样坚固的壁坞打败了董卓女婿牛辅的围剿。
之后,南匈奴的一部又加入了白波军的行列。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中平五年朝廷为了讨伐张举、张纯,就从南匈奴部落里征发了一批骑兵,单于羌渠派遣左贤王盆落领骑兵去幽州听候调遣。当时汉朝实行的是“宠其名王,而收其精骑”的政策,部落里的贵族是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是普通部众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于是左贤王盆落联合屠各胡部落首领白马铜联合起来,率领十一万人击杀南匈奴单于羌渠。
单于羌渠被杀死后,反叛者拥立左贤王盆落为须卜骨都侯单于,而羌渠之子于扶罗被一部分拥戴自己的部众拥立为持至尸逐侯单于。但是于扶罗势单力孤,就亲自到洛阳请求朝廷庇护,朝中无人受理。当时郭太于白波谷构筑壁垒,号“白波黄巾”,聚众10万,转战太原,河东,于扶罗单于于是率数千匈奴骑兵与白波军合兵攻城掠地。
但当时河东、河内一带的老百姓纷纷筑起坚固的堡垒自守,南匈奴骑兵不但抢掠不到金银财宝、生活物资,反而减员不少,士气低沉。欲返回“王庭”所在的美稷,又为那里的匈奴部落所拒绝,无奈之下,于扶罗与这些骑兵只得滞留在河东郡平阳县一带。
这任命是得到了,可是寇邵又开始犯愁了,从平原到并州的州治晋阳路途遥远,可眼下自己穷的真就只剩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了。按照现在的情况,恐怕还没走到并州,队伍就先散了一半了。
这时多亏华歆又给寇邵出了一个主意,当然,这种近乎馊主意的主意也之后华歆这样的人会给自己出。却说中平五年即是公元一八八年,出生于延熹七年即公元一年的寇邵已经24岁了。在古代社会里,这已经是相当晚的晚婚了,寇邵十足是一个大龄青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年仅24岁就司牧一方,寇邵又绝对是个钻石级的王老五。
华歆出的主意就是把寇邵至今未婚的消息放出去,于是从平原出发,经过冀州清河国、鉅鹿郡、常山国一路上不断有大户人家前来说媒,要把自己的女儿或者姐妹嫁给寇邵的。这些人来不能空手来,各个都带了丰厚的见面礼,华歆做为此事的策划人,自然收的礼也不少,不过华歆一个铜板都没私藏,全部做了军费,此乃后话。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且说寇邵进入清河国之后,首先就直奔东武城。这里有一对表兄弟,兄名崔琰、弟名崔林。都是在《三国志》上留下美名的人物。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声姿高暢,眉目疏朗,须长四尺,样子十分威严。虽然是文士,但是却自幼好击剑,喜欢武事,和卢植一样是属于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民的多面手。此时此刻的崔琰刚刚从外面逃难回家,他二十九岁那年和他的表弟崔林以及公孙方求学于郑玄。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郑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当时谷米不光价格贵,而且量也不够,郑玄没办法,只是罢谢诸生,让大家各自回家。崔琰想立刻回老家清河,但是寇盗充斥,西道不通。于是周旋青、徐、兗、豫之间的荒郊野外,东下寿春,南望江、湖。离家四年之后才回家,此后终日以琴书自娱。
崔琰表弟崔林(字德儒)是属于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才,此时并不知名,只有他的表兄崔琰器重他。史书说他“忠直不回则史鱼之俦,清俭守约则季文之匹也”,是个清廉的能吏。
征辟崔琰兄弟不是什么难事,崔琰非常看好寇邵,此人得到许劭的高度赞扬,又屡屡建立军功,最难得是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州牧,如果自己跟着他,以后还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