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傲视三国-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晚。有几个追赶的,被太史慈连发数箭,皆应弦而倒,无人敢再追。縝r>;
“有恩不报的人,不是大丈夫。”戏志才在一边说道:“太史慈有情有义,实在是难得的人才。况且孔融有贤名,主公不如发兵救之~”说罢戏志才向寇邵意味深长的投去一个眼神。
寇邵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戏志才是什么意思。自己出兵救了孔融的话,就完成了太史慈报恩的心愿,也全了他的孝道,太史慈会更加感激自己,更加对自己忠心。
“子义放心,本侯岂是见死不救的人?”说罢寇邵扶起太史慈,随后对戏志才说道:“传我将令,派魏延率领精兵五千,与子义一道去青州破贼~”
(本书正在参加““穿越历史游戏三国”——三国主题原创网络小说创作大赛”
希望大家支持我,QQ几乎人人都有吧,记得点击上面的“推荐本书”,谢谢各位支持我的大大们)
第十二章 玄菟能吏公孙度 辽东
   戏志才领着太史慈去军营领取盔甲衣帽,寇邵刚要转身进府,郭嘉便又来求见。“真是忙啊~“寇邵叹了口气,“为什么别人穿越之后,什么都不用管,只要不停的打仗和泡美女就可以了~我来了就有这么多麻烦的事情呢?”
郭嘉一眼就看出寇邵有些不耐烦,但是他依然不依不饶地说道:“主公公务繁忙,但是卑臣还是有要事要禀报主公~驿站宾馆之中来了两个人~”
“来了两个人算什么~自从本侯的招贤榜贴出之后,不是每天都有人来宾馆么?”寇邵说道。原来在几个月前,寇邵发出了招贤榜。这个“贤”的范围很大,但凡有一技之长、能富民强兵的人都可以前来自荐,一经验证确实有效的就重重有赏。哪怕是一栏能比别人多养两头猪,或者一亩地能打上更多庄稼的卑微之人都可以参加,一旦被认可,他所自荐的“一技”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并载入簿册。寇邵想借此鼓励民间的发明创造和创新精神,但是来自荐的人中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不乏前来混骗之辈。
郭嘉微微一笑,“如果是翻翻之辈,嘉岂敢拿来叨扰主公,这二人今年辽东郡守举荐给朝廷的小吏,一文一武,文的名叫公孙度,武的名叫徐荣。”
“哦?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徐荣和公孙度~”寇邵略感意外地莞尔道。
三国之中,论用兵之道,曹操是其中翘楚。论作战勇敢,孙坚号称猛虎。但是这二人都兵败于徐荣之手,徐荣的本领可见一斑。汴水之战曹操差点被俘虏,梁县之战徐荣以少量兵力打败孙坚。他和高顺一样,属于才能卓著的非主流武将,史书对他们的记载极少,也可能是他们陨落的比较早的缘故。而公孙度在辽东的时候,以边鄙落后的辽东为基地,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也是个难得的吏才。
“这二人虽然居边郡,那徐荣出身寒门,行伍出身,晓习弓马,行军打仗,日常操练,都是了然于胸。那公孙度,起玄菟小吏,为辽东郡所轻。先时,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康为伍长。度到官,收昭,笞杀于襄平市。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余家,郡中震栗。”郭嘉说道:“此二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如果让他们去雒阳为董卓所用,那大人将来要成大事就更加难了~”
寇邵摸了摸下巴,又摸了摸手上的扳指,点点头说道:“不错,本侯求才若渴,这二人将来为本侯治理地方也好,或者行军打仗也罢,必定是事半功倍。奉孝,你这就准备车马,本侯亲自去宾馆见他们二人~”
邺城宾馆
“卑职徐荣~公孙度,拜见侯爷~”徐荣和公孙度向寇邵行礼。
“二位将军不必多礼~”寇邵笑着上前扶起二人。徐荣和公孙度长相都不出众,尤其是徐荣,敦实的身材略显五短,但是很符合他一身传统军人的气质。他和皇甫嵩一样是典型的传统式军人,只专心治军,却不关心政治。非常听朝廷的命令,但是却不管朝廷由谁控制。相比之下,公孙度的样子似乎心思更加活一些。
寇邵上前一步,一手拉起徐荣的手,一手拉着公孙度的手,“如今本侯用人之际,二位将军能来襄助,寇邵如得千军万马。”
徐荣欠身道:“侯爷謬赞~不过~”徐荣话锋一转,:“恐怕侯爷误会了,荣与升济兄是要赴雒阳,听候朝廷的任命,并不是来投奔大人的~”
公孙度也欠身答道:“久闻侯爷威名,如有幸为侯爷效力,是我等的荣幸。但是朝廷的昭命是不可违的啊。”
寇邵笑着摆了摆手,“别张口闭口的侯爷,那是做给外人看的,如今我视二位为体己部曲,无须如此见外。”
公孙度赶紧向后一步道:“卑职不敢僭越礼数~”徐荣也后退一步道:“卑职不敢~!”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徐荣和公孙度嘴上虽然说不敢,是为了和寇邵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心里还是收到了笼络。心想这位年少得志的侯爷到是平易近人、和蔼的很,比起那些还没有一官半职,但是借着自己家世到处招摇的士族子弟大相径庭。
徐荣和公孙度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因为他们二人都是寒门出身。徐荣完全是靠自己的武功和本领从基层军队走出来的,而公孙度也是出身低微。但是公孙度用铁血政策和雷厉风行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就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这点和寇邵刚到丹阳时就设计铲除羊元群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公孙度也正是因为听说过寇邵铲除羊元群的事迹,才觉得寇邵虽然出身世家,但是和那些夸夸其谈、整天不务正业,只知道装“孝廉”的世家子弟大不一样,在内心更加认同寇邵。
寇邵稍稍摸了摸右手上的扳指,眼看对方还和自己保持着距离,一时也急不来,于是退而求其次,说道:“天色不早了,不如二位留下与我一起用膳如何?”
二人出身卑微,虽然明知寇邵此举意在笼络,但是能和一方州牧一起用膳,徐荣和公孙度也很是欣喜,“诺~~!”二人躬身应道,“谢侯爷赐膳。”
“哈哈哈~”寇邵爽朗的笑着,一手拉徐荣,一手拉公孙度离开宾馆,登上马车,向寇邵的府邸出发。
相国府里的膳食自然非常丰富,除了中国传统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之外,还有鱼、贝类、做工精细的脍炙、味道鲜美的羹汤、汉代主要的蔬菜冬葵等等。
“来来来~~~”寇邵亲自用小刀从烤全羊上切下肉来,送到徐荣和公孙度面前的漆碗里。“这羊是从匈奴人那里得来的,肉质鲜嫩,肥而不腻。”
这是何等的荣誉啊。别说夹的是菜,就是泥巴~哪怕是毒药,吃下去都心甘情愿。徐荣一脸的受宠若惊,他拘束且有些紧张地接过漆碗,“谢侯爷赐食~”说罢抓起肉就塞进嘴巴里。徐荣军旅出身,吃相有些难看,公孙度可能是因为官吏出身,所以斯文了许多。
“滋味如何?”寇邵笑问。
“卑职差点将舌头都嚼了下去~”徐荣爽朗的笑答。
“人间美味,入口爽滑,肥而不腻,口齿留香~”公孙度答道。
寇邵大笑:“说得好。”说罢寇邵又举起酒盏道:“有肉无酒,难称宴席,二位请满饮此杯。”
“侯爷之命,莫有不从。”徐荣站起身来,咕嘟咕嘟几口就把酒盏里的酒喝完了。公孙度则举袖掩面,喝地稍微慢了一点。
推杯换盏,酒过三巡之后,寇邵在偷眼看二人,徐荣满面红光,似乎意犹未尽。而公孙度虽然是徐荣同乡,但是似乎酒力远逊徐荣,已经微微露出一丝醉意。
这时,寇邵假装酒醉漫不经心的说道:“二位以为,我寇邵如何?”
徐荣借着酒劲大声说道,“侯爷年少有为,一直一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些籍着祖先之名、家族之力窃据高位的世族子弟有哪个比得上侯爷的?”说着徐荣推了公孙度一把,“升济兄,你说是不是?”
“不~不错~那些世家子弟都是靠裙带关系窃据高位,但是如今的朝廷用人就是看门第出身。象你我这羊的庶族寒门,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军务、政务从来没有怠慢过,可还不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吏?”公孙度满脸通红。
第十三章 寇邵借语抗敕命 李儒
   于是寇邵趁机进一步进言道:“二位要去雒阳应辟,那里乃是京畿之地,天子脚下,抬头都是官。本侯正在用人之际,不如二位留在冀州为本侯效力如何?”
“侯爷说笑了~”徐荣虽然有些醉意,但是头脑仍不失清醒。
公孙度也笑道:“侯爷醉了,朝廷之命,如何不应?如果朝廷要我等留在冀州为官,我等才可留下~”
寇邵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此话当真?如果本侯为二位讨来朝廷敕命,二位就愿意在冀州为官么?”
“君子一言~”公孙度说道。
“驷马难追~”徐荣接口道。
“好,我等击掌为誓?”寇邵伸出右手。


两只宽厚的巴掌拍打在寇邵的手掌上。
几天之后,雒阳太尉府内
一个肥头大耳,满脸横肉,络腮胡子将胡子和头发连接到一起的胖大汉子正坐在案几前。在他面前是一份竹简,从他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神情可以看出来,这份竹简让他很为难,一时难以决断。
终于,胖大汉子抬起了头,把目光从竹简上移开,“去,把军师李儒请来~”
“诺~”门外一名皂衣侍者应声而下,不多时,一个头戴进贤冠,身穿白色儒袍,下巴上留着一撮山羊胡子的男子迈着方步走了进来。
“卑臣李儒,见过主公~”李儒拜道,这个胖大汉子真是董卓。
董卓一把抓起简牍,粗壮的胳膊一扬,简牍就飞出了案几,落到李儒的手中。“看看吧,~寇邵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居然也跟与我讨价还价~~这‘冀州扰乱,鲸鲵未灭,此臣奋发暛命之秋。吏士踊跃,恋恩念报,各遮臣车,辞声恳恻,未得即路也。辄且行前将军事,尽心慰恤,暛力行陈。臣掌戎事多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乐为国家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州,效力边陲。’这些话~~”董卓乐了,这些话不就是当年自己拒绝交出兵权时为自己找的理由和接口么?如今居然有人用自己的话来搪塞自己,董卓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李儒看罢简牍之后,小心翼翼的将它放回到董卓的案几上。微微笑道:“这寇邵年纪轻轻可胆子和胃口不小,抗拒敕命不算,居然还扣押了来雒阳应辟的徐荣和公孙度。还为这二人请封~~~真是~~”
董卓也笑道:“初生牛犊不怕虎,要是我当年也乖乖听从朝廷昭命,岂有今日?”
李儒摇摇头,“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主公不执掌朝廷,而如今不同,主公要振长策以御宇内的话,此风决不可涨~”
“那怎么办?难不成我起兵讨伐他不成?要知道,这寇邵可是我义子吕布的女婿,而且他坐拥雄州,带甲十万,听说从戎一来未尝一败。况且他的恩师是荀爽荀慈明,在士人中威望很高,我新入京畿,正是收拢人心的时候~~~”
李儒微微点头,“主公说的不错,主公虽然将一批名士封去关东,意在笼络,但是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对寇邵加以安抚笼络,将来关东一旦有事,寇邵的冀州和手下的十万甲兵便是主公平定天下的急先锋。况且,寇邵何须人也?光武皇帝开国的二十八贤之一的威公之后,授业恩师是著名党人荀爽。”说罢李儒顿了顿说:“比之吕布,一个并州的剑客,主公尚能如此厚待,况寇邵呼?”
董卓赞同的点点头,“可军师刚才说寇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