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秦-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双倍赔偿全部货物和奉上五张上好的公羊皮以示补偿。
此言一出。一殿老秦人俱是大怒。昔年秦缪公用五张公羊皮换回五大夫百里那是千古佳话。现在你把秦王地族亲搞残了。还用赔五张公羊皮地套路这可就是当面打人脸了。见众臣怒不可遏。无敌怒极反笑地问使者在越国身居什么官职。那使者不知无敌已是忍无可忍。依旧趾高气扬地自称是当今越王地族叔。摆出一副你能奈我何地欠扁之态。按说两国交兵不斩来是国际惯例。无敌肯定不能坏了这个规矩。于是便笑言来使气度不凡、相貌堂堂、对其地敬仰犹如滔滔泾水连绵不绝。又有如滚滚渭水一发而不可收拾。是以无敌决定要将使者留在秦国予以重用。当然为了表示尊重。他会给越王送去十张极品公羊皮作为交换。而后也不管这使者如何抗议。让人将他抓上囚车和五只母山羊关在一起。送往陇西狄垣。要让他一辈子在大西北放羊放到死为止。
将越国地使者发配流放。这等同于开战宣言。其后。无敌下诏知会天下各国。以吴壮被公子无疆囚禁凌辱之事作为借口。又称越王无道。列数越国王室蹂躏越国百姓地十大罪状。号召天下各国共同讨伐。
此时。正在吹自家稀饭地魏、赵、齐三国自然没功夫参合。而燕、韩这俩向来喜欢搬小板凳看戏地家伙自然也不会参合。和越国有领土纠葛地楚国虽然也不太看好秦国。可想着如果使唤着秦人去当炮灰。然后咱楚人落在后面捡便宜。何乐而不为也。
于是。秦楚联军即日成立。并且楚国愿意出兵五万。并借道给秦国。一同讨伐越国。而秦王则公告天下。待秦国于嬴无敌五年十月地秦岁首举办过大和第一届天下运动会后。便起兵讨伐越国。
*****
到了这年六月。一支小型商队从秦楚交界地武关入境。沿着熊
逦而来。
才将进入灞水,商队的斥候便发现一队人马盘横在道旁地山丘之上,正虎视眈眈的注意着来路。
山丘上,一身戎装地秦王嬴无敌遥视着来路,小心翼翼的商队斥候才从山道内冒头探视便被无敌逮了个正着:“不败快去看看,可是你叔的车架至了。”
“嗨!”已是十岁的嬴不败伶俐翻身登上了一匹栗色小马,策骑便往驰道奔跑去,远远便喝道:“来人可是宋国赵氏商队?黑爷爷可在?”
嬴不败话音才落,一个黑袍老人便策马从山道中奔出张目来望,嬴不败一见便欢呼了起来:“黑爷爷,是不败哩!”
黑伯这次带队前往越国执行的解救行动,说起来也无甚惊险悬之处。
老黑伯做人低调,做事可是相当的利索,那夜他亲率一个百人队侵入公子无疆府邸,根据情报首先便抄了家老的住处,胁迫其带领众人前往囚禁吴壮的黑牢,而后虽然遇有零星的抵抗,可面对着无敌亲自训练出来堪比后世特种兵的秦王铁卫,一切自然也是手到擒来。乘着夜色,黑伯带队直接将人送出了越国都城,清爽利落的完成了本次拯救行动。
看着车上挣扎着想要坐起身来见礼地吴壮,无敌知道这小子吃得苦显然要比密信中描写的要严重得多,不然也不会将养了数月还不能起身,急忙三步跨做两步上车将吴壮按下:“阿壮,莫要起身,吃大苦哩!”
“君上,找着咧……”吴壮悲乎一声,哆嗦着举起了紧握的拳头,张开一看,里面赫然是无敌思谋已久的稻谷种子。
说来吴壮此行也是千难万险,自打武关分手之后,吴壮便寻着无敌注释的地图向中南半岛行去。可无敌记忆中所记大致路线和这个时代地实际情况显然是大相径庭,一些后世耳熟能详的山路道口,此时自然还是荒山陌路,一路上披荆斩棘不说,亚热带丛林的恐怖又是众人所不知,因此这一去足足花了大半年时间且折损了近三分之一的人手这才抵达了位于中南半岛最南端的占族人部落地区。
交趾这个称谓实际上是中原地区对中南半岛的占族人及其部落地一种统称。
实际上,在正史中秦国一统中原后,为巩固南方而进侵今日越南的所在地,于公元前214年,秦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并向越南北部大量移民。公元前204年,秦南海尉赵佗在秦末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越南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后,才在越南北部地区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统治。
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越南北部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政权地直接管辖。
因此,这个时期的中南半岛地区,并未存在正常意义上的统治政权,当地土著占族人多以部落混居,因此吴壮抵达中南半岛后,只能傻乎乎的在各地部落中转悠,收集无敌要求的水稻良种。
几经周折,吴壮终于在第二年就收集到了一批由当地的占族人培育出的优良稻谷,可就在吴壮兴高采烈地载着稻谷按原路返回秦国的途中,因保管不慎,谷种竟是在半路上就发芽了。(稻谷的种子不同与其他谷物的种子,只要是有了合适的水分和温度,哪怕是数九寒冬它都一样能够发芽。)
一见如此,吴壮这小子便只能折返而回。
这一来二去,又是一年地功夫过去,期间吴壮也曾派人回秦国报信,可山高路远,丛林险恶,派出的信使竟是全部折在了半道上。那知祸不单行,又恰逢疫病爆发,身边地人手病一个便少一个,到了第三年秋天再次凑足谷种时,吴壮身边的手下就只剩下十余人,也在这时越国公子无疆麾下地海商却是驾着海船而来。
越人早在春秋时就已经打通了前往中南半岛的海路,实际上也就是驾船沿着海岸线一路向西便可抵达。中南半岛虽然还是部落社会,但当地却是出产一些贵重金属制成地工艺品,以及象牙、虎骨、豹皮之类的奢侈品,因此这条海上商路自然是逐渐被越国上层权贵所把持。因而,当商队的主事见到竟然有秦国人走旱路来到此地自然是大惊不已,细细探查后便得知吴壮的队伍购置了大量货物,且人手较少后,便诓骗吴壮说愿意代为载货回归中原。
这之后的事也就不必件件详说,且说无敌看了吴壮手中的谷种后大笑道:“好!阿壮,你这次立下大功,说说要何赏赐。”
吴壮眉头一开,却是侧眼看了看一旁面无表情垂首而立的黑伯后,强作镇定的说道:“君上,交趾无主,请君上收交趾为我大秦之土。”   
第一【第238章】 东海之滨
以吴壮的能力,无敌当然能够判断得出他有没有说这个话的实力。
对于交趾那块土地,不过是锦上之花、鸡中之肋,现下谈什么收归大秦自然是为时尚早,不过无敌自然能从吴壮的眼神和黑伯的肢体语言中看出点什么来,老秦人都是清一色的土地控,只要见着土地便迈不开腿挪不动步。
对于这事大家都知道急不来,因此无敌自然不会将吴壮的话放到心里去。归咸阳的途中,无敌带着儿子不败就盘膝坐在吴壮的车中,听他讲讲这数年来在交趾的见闻。基本上吴壮所了解到的情况和无敌所预计的相差不大,此时的中南半岛依旧处在新旧奴隶制社会的更迭阶段,一些大型的部落因为和中原进行商贸交通的缘故开始接受和吸纳来至中原地区的文化和思想,进而从部族头人家长制向部落酋长、土王这么一个社会阶段演化前进,并且在一些和民生有关的行业上,也因为贸易交通的缘故开始有了进步。但从总体上来说,交趾地区的整体实力和老秦西部的陇西戎狄部族相当,但战斗力就差得甚远了。
也是因为如此,先期了解到这些情况的黑伯这才有了唆使吴壮“献地”的举动。
至于吴壮的伤势,却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因为公子无疆并不是非常迫切的想要得到陆路进入交趾的方法,因此对吴壮用的刑不算变态,眼下吴壮的伤势主要还是因为长期关押造成的营养不良,使得他身体难以在短时间内调养回复。
回归咸阳,按例无敌自然要大力封赏,随同吴壮前去不得归还的烈士遗属自然也是高规的抚恤,忙完这些之后,无敌便下达秦王密令,将与接下来对越作战有关的各部门领导全部遣来咸阳展开战前的作战部署。
此次对越作战,无敌计划派出地部队分别为骑兵两万、步兵、弓弩兵各四万、水军四万以及一万辎重兵,合计十五万,在算上随军的劳役民夫五万,对外宣称二十万大军。
其中,十万主力部队全部派遣的是秦军精锐,骑兵自然是精锐的飞鹰骑,而步兵当中携带盾牌手的重装步兵占了八成,陆战无敌地长矛手只带了三千不到。至于弓弩远程兵种,搭配上就比较合理,其中常规的弓弩手约为三万五千人,秦国特产的杀敌利器独脚大将军炮只携带了一百二十具,由两千四百名“炮兵”操作。
此次对越作战,名义上是讨伐,因此作战的核心就是杀入越国的都城会稽,抓住越王和公子无疆。沿途经过地越国城市若并非地处秦军后勤要道或驻有重兵,理论上是不与进攻的。况且越国与秦国并无接壤,就算秦国攻下城池也必然无法长期的驻守飞地,这一点大哥嬴虔虽然抱有不同看法,但在嬴渠梁地劝说还是表示了赞同,因为这个作战目标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
*****
咸阳秦王宫
王宫主殿内地山漆虽然已经干燥。但尚未完工地大殿之内依然飘散着一股木料地香味和山漆地臭味。来至后世地无敌虽然并不喜欢奢靡地宫殿装饰风格。且也是架不住古人地传统价值观念。仅是主殿地三十六根合抱立柱。用地就是从秦岭大山深处搞来地三尺直径金丝楠木。至于桌案和玄鸟屏风。却是从阳地勤政殿里搬来地。唯一增加地也就是在玄鸟屏风之左地那扇被无敌命名为云龙地石壁。
石壁之上。一条抽象地龙正灵动地从层叠地云海中钻出。追逐着一颗燃着烈焰地龙珠。追珠壁刻所显示出地龙纹既有汉代写意风格。也有后世对龙图腾地形象诠释。
老秦人自认是玄鸟之后。可自打无敌当了秦王之后。挟着天命改弦易辙却也是让众人无话可说地。且龙是上古神话中地一种善变化、能兴**、利万物地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且《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顼(zhuanxu)乘龙至四海”、“帝(kku)春夏乘龙”。因此。无敌在咸阳立盘古、伏羲、女娲雕塑。又铸大秦司天鼎。进而自认是天降之主。代天而牧。效仿三皇五帝摆上一个龙图腾并无什么不妥。更何况他早就将龙图腾给绣到了代表了君权地黑袍之上。
殿内,一干与此次讨伐越国有关的各部门大臣齐聚一堂,就出兵之事详细商讨。无敌逐条敲定了出兵相关的各项事宜,直至掌灯这才散去众臣,只留下了大哥嬴虔、二哥嬴渠梁、老甘龙、公孙贾、嬴黎、子岸、景监、卫鞅、申不害
、百里瑶等人饮宴。
酒酣耳热时,在函谷关上镇守了多年,此时已是霜须半百的嬴黎来了谈兴,谈起曾与楚人打过交道,对这次经楚赴越作战颇有微词:“君上,臣以为借道楚国固然有利我军进逼越国,却也不可不防楚人背信弃义。且楚人对我军必有疑虑,恐我军假道伐之,此去定然多有牵绊。”
坐在嬴黎下首的子岸点头道:“嬴黎将军顾虑的是,子岸也以为应当借道周、韩,而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