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秦-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究竟看上我家小妹何处?”见田因齐面上色若猪肝,当即又补充了一句道:“若说得过去,此事小弟可为田兄转一二。”
“此话当真?”田因齐听的面色一喜,急忙抓着吴狄问道。
吴狄点头道:“半点不假!”
田因齐微微一思。这便点头道:“公子狄,随寡人来……”
但见田因齐走的飞快。吴狄也之好快步跟上,直至出了吴狄所居宫室,便见一队仪仗停在门口,却是看见几名穿着轻纱齐绢的女子待在车旁。只看服色,吴狄知道这些女子应是田因齐地妃子。微微斜眼看去,只觉得每一个都是身材壮硕,面容也是相当的姣好。而田因齐接下来做的动作。却是让吴狄几乎跌碎了一地的眼镜,只见他伸手一招,将几名女子都招了过来之后,一个个的指着人家说道:“你……笑……呲牙!”
几名女子挨个露出笑容并呲出牙齿,一开始只见这些女子全都笑的含蓄,笑不露牙之时看上去都是绝色,可一旦呲出牙齿,便让人大倒了胃口:虽不是一口烂牙,但笑起来也是满嘴褐黄。
春秋战国时,以青盐洁牙地方法已经出现,但真正能够用的起青盐每日洁牙地毕竟还是少数贵族,而且以青盐洁牙的效果也并非后世的专业牙膏可比。
甚至即便是白雪,一口牙齿也是微黄。
因此,吴狄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田因齐会看上嬴玉,当即吴狄很是难过的拍了拍田因齐的肩头,摇头苦笑不已。
田因齐自然也是满脸苦涩,这若是没有见到嬴玉,可能还会坦然认为天下地乌鸦一般黑,天下的美女一般黄,而见了嬴玉之后,田因齐便无法割舍那一口亮丽贝齿了。因此田因齐立时把吴狄引为知己,当即两人勾肩搭背这便互诉衷肠。
对于齐威王这人,“威”这个封号本是他挂了之后定下的谥号、庙号。因此田因齐这个人,吴狄脑中地历史资料中对其的记述并不太多,只不过恍惚间记得田忌、孙所效忠的君主是齐国的威王,此时看来应该就是他。
而吴狄所知的历史中,关于齐威王最为清晰的印象,便是他“烹人”、“纳谏”两则典故。
所谓的“烹人”,是说齐国有贪官污吏,田因齐便铸了大鼎,将这贪官活活烹煮而死,首开了历史上人肉煲汤菜系的先河。而“纳谏”则是说他手下有个大臣叫做邹忌,长得非常帅,什么后世的潘安宋玉都是远远不及,可这邹忌却是以自己的相貌为题,向齐威王谏言。
总之,历史上的齐威王田因齐,并非是一个昏君。田因齐即位之后,当先便扩建稷下学宫,以大夫上人的待遇养士,可见田因齐也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君王。
接了嬴玉之后,一行人这便乘了齐王的车前往稷下学宫,虽然稷下学宫也是属于临城内,但田因齐在护卫方面也不敢大意,此次出行也是派遣了五百禁军护驾。
****
临,稷下学宫。
“稷”本是齐都临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城稷门附近,齐国在此设立学宫,学宫因处稷下而称“稷下学宫”。
齐国之地本是周开国大臣姜子牙的封地,姜齐奉行尊贤上功的国策,很快发展成为强国,春秋时期,一度成为霸主。到公元前386年,失去社会支持的姜氏失去政权,经过几代努力而获得齐国上下广泛支持的田氏取代姜氏,齐太公田和成为齐国新君。衰微的周王朝代表周朝各国对此表示承认,这一
称为“田氏代齐”。
齐国地国君虽然换了,但国家却是依然兴盛,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和平也最成功的“改国换世”,由于不是王朝只是王国,只好说是“改国换世”。而到了田齐的第三代国君齐桓公田午。也就是田因齐的父亲,为聚集人才而专门在齐国都临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将学者封为“大夫”,对各国来齐稷下学宫治学的名士给予优渥的待遇。给车给房还给侍女,首开战国时代国家养士之先河。
吴狄此来,随地是齐王的仪仗,自然无法得窥这稷下学宫的全貌。
随着田因齐步入学宫争鸣论战大会的会场,只见全场不下千人同声躬身见礼,场面颇为壮观。战国时代虽然重礼仪。但在稷下却行得是文人士子见面所用地拱手之礼。其他不待细表,却说吴狄嬴玉二人入得会场之后。这便随着田因齐入了主席上座,静待开场。
也在这时,一名司仪上前唱喝道:“稷下学宫,第八十九次争鸣论战。本学宫令,开宗明义!”
当下便有一名老臣缓慢起身。一个罗圈揖后扬声道:“列国士子,稷下学宫,素以学风奔放。自由争鸣而闻名天下。本次大论战,是稷下学宫特为迎接秦国特使公子狄而办,学无止境,士无贵贱,诸位皆可向公子狄挑战争鸣!”
学宫令话才出口,全场士子齐齐拱手道:“请公子狄开讲!”
吴狄当场被吓傻了,自己什么时候答应来稷下舌战天下士子了?
好似昨日这田因齐不过就是口头上邀请自己来参加观摩稷下学宫的争鸣论战而已,并未做出什么承诺啊。眼瞧着整个会场里的人全都拱手为礼,吴狄愕然之下也只能当先起身拱手为礼,转念思索,却是想起后世的国家领导人但凡出访外国,都是要发表“重要讲话”和“重要演讲”的,可眼下赶鸭子上架,吴狄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也在这时,那老学宫令对着吴狄深深一躬,道了一句:“公子狄,请!”
老学宫令躬身而起,却是被吴狄看见了他上扬的嘴角,接着见他神色闪烁,目光偏移,顺其目光斜眼望去,恰好见着了一脸微笑地孙、卫鞅等人,当即吴狄暗呼一句:“好奸计!”
看来,这是想要给他吴狄一个下马威。
须知吴狄舌战六国之事,眼下已经是天下皆知,然而伴随着这个传闻的,却是吴狄清白地屠户出身。简而言之,一个屠户不但能舌战六国诸侯,并且还能骂得齐王泪奔,这对天下的士子都是一个挑衅。因此将吴狄赚来学宫,其目的自然是某某人之心,路人皆知了。
当即吴狄一振衣襟,起身倏然道:“诸位士子,今日嬴无敌来的仓猝,未作准备。不知如何讲起,诸位但有疑问,尽可提出,本公子可做答辩。”
吴狄话语才落,便有一名长相很是对不起观众的中年猥琐男起身问道:“在下齐国田枚,敢问公子,所治之学是何家何派?”
“嗯!”吴狄轻嗯一声,却是没有脱口而出,略略想了一下之后却是答道:“老子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之:屠家术派。正所谓:杀猪杀屁股,各有各地门路。既然万物皆为刍狗,然屠户又以屠万物谋生,这猪有猪的杀着,牛有牛的解法,屠者亦有术也!”
吴狄侃侃而谈,本是意欲搞笑,却未成想此番话语出来,整个学宫之内竟无一人莞尔,不少胡子老长地学究竟然还微微点头,似有认同之意。
接着有一名中年人起身喝道:“彩!好一个屠家术派,今日争鸣论战,天下又得一派治学之论,大善也!”
吴狄一看,却是不识,谁想这中年人继续道:“诸位士子可听好了,日前在魏国昙花一现的薛国士子黑木,正是公子狄!”
中年人话语才毕,便有一名年轻士人起身问道:“慎到先生此话当真?公子狄便是薛国黑木?”
见慎到点头,这人却是拱手向吴狄道:“在下齐国姜均,敢问公子,天下万物,何为贵,何为轻?”
吴狄听了一乐,却是笑答:“呵呵!万物皆为刍狗,何来贵贱轻重之分?”
姜均面色一窘,再道:“试以君臣佐吏,士人庶民论之,何为贵,何为轻?”
吴狄略微沉思,点头道:“此论若是辩来,可有三种解法!”
场内诸人当即齐齐拱手道:“愿闻其详!”
当即吴狄在心中暗暗向那还未出山的孟子道了一句抱歉,侃侃而谈道:“其论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一【第104章】 天下皆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吴狄此言一出,全场默然,人人皆是皱眉深思。更有专职记述论战内容的学宫官吏取过一卷白绢,以浓墨记述此句!
慎到长身而起,拱手为礼道:“请问公子狄,此论何解?”
吴狄点头为礼,解释道:“木,丛生成林!水,凝结沧海!人,聚集为民!民聚之所是为‘家’,国者,众家所成也!君者,治民、治家、治国,政善则民颂,政暴则民诛。纣王无道,倒行逆施,民倒戈倾之。文王有为,爱民如子,民传颂千载。一言以蔽之:无民、无家、便无国,无国何有君?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彩!”
吴狄言罢,全场缄默良久,直到场外一声报时更鼓响起,场中众人这才醒过神来,一时场中喝彩如雷,声震四野!
待众人欢呼良久之后,却是有一名年纪大约四旬的中年人从人群中走出,便听人群中有人低声呼道:“快看,是儒家的子上夫子……”
那中年人却是昂步来到吴狄所座的长案前深深一躬,作揖拱手道:“在下鲁国孔白,请问公子狄,此论是否为公子所出?”
“鲁国孔白?”吴狄闻言一愕,边上的嬴玉却是立时轻声提醒道:“孔老夫子曾孙,字子上。”
战国时代是中华民族正源生成的年代,在这个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大时代,各种各样的治国理论层出不穷。每当一个新地论述横空出世,便会成为天下士人争相学习的对象。因此听到孔白如此直问,吴狄立时背脊冒汗。按照他所探听得到的消息,眼下世间尚无孟子其人,而且根据后世记忆,这孟子似乎出生于周烈王五年(公元前371年)。若按时间推算,此时的孟子,应该不过十一岁(公元前359年)。当然,吴狄不能肯定此论果然是孟子所出。毕竟孟子也是孔门儒家的学徒,万一这论述是老孔家首创,自己贸然认领,这人可不就丢大了。可眼下形势骑虎难下,因此吴狄只能硬着头皮起身回礼,忙道:“见过夫子。此论正是本公子所出,若有谬误还望夫子指正!”
“好彩!嬴子高论。民贵君轻,大善也!”孔白点头首肯,立时再次引来会场之内的再次欢声雷动。更让吴狄意想不到地是,这孔白竟然唤他做“嬴子”,这等于是承认了他是一个有大学问的人。须知战国风气。只有大学问者方可称“子”,老子如此、孔子如此、墨子如此、鬼谷子亦如此。甚至就连法家名士慎到,此时都还未获得“慎子”称号。
当即会场之内近千士人齐齐喝道:“嬴子高论。
民贵君轻!”
连呼三回,这才止息。也在这时,学宫令却是将自己的座位让出,请孔白入座。那孔白也不客气,当即昂然而座,却是拱手向吴狄道:“子之论,才是其一。余下二论,愿闻其详!”
孔白说完,会场众人又是齐声道:“愿闻其详!”
见孔白面色恬淡,毫无怒火,吴狄心想自己这把抄袭果然没有穿帮,当即将悬在心口的小心肝放了下来,这便笑道:“此论不过区区下论尔!其二,中论:民似水,社稷为舟,君若橹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吴狄话才出口时,众人听得如此高论竟然只是下论,都是哗然。而吴狄中论一出,众人却是寂若止钟。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出自孔门儒家地老孔子之口,以孔论压过嬴论,天下士人自然无异议,而孔白面上也是先乐后窘。乐是因为吴狄在大庭广众之下小小抬举了老孔一把,让他这曾孙的脸上倍有面儿,窘的却是这老孔家的论述,不过是中论而已,且中论之上但还有论也。
孔白面上虽窘,但也识情知趣,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