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绩站起身,看着沙盘,并把一枚特殊的标记插了上去,“天气已经转暖,我们等不及皇上抵达,要先发动攻击了!”
从幽州到营州,还有数百里的路程,皇帝的车驾至少还要几天后才能抵达,军情紧急,大军不可能等皇帝到来后再发动攻击了。
在李业诩带人制作出沙盘模型后,如今军中标地形的,都是尽量以沙盘和地图相结合,辽东道行军部下,即有一制作挺细致的沙盘,而将领们更喜欢有立体感的沙盘。因有较详细的情报从高丽境内传来,高丽境内的一些城池,还有山川、道路等较大型的目标,皆有标注。这样更能直观立体察看战场具体情况的沙盘,比之地图,更受将领们喜欢,只是沙盘携带不太方便,也只有大总管处有一个,其他诸将所带的,还是地图。
“末将也是如此觉得,这些日子正是发动攻击的好时候,错过了,就可惜了!”李道宗虽然对数次出征都居在李世绩下任副职有些不太服气,但大军已经出征,关键是要如何打胜仗,不是争名份的时候,李道宗也马上处正角色,还是以李世绩为尊,在研究战事发表意见时,对李世绩表示一份尊重。
“李副总管既是此意,那我们今日就商议布置具体的攻击行动,争取在皇上车驾到前,将这一带都攻下来!”李世绩也对这位大唐的宗室名将保持了一份应有的尊重。
“来人!”李世绩在主帅位置就坐,大喝一声道。
一名亲卫快速地跑进帐内,作礼应声。
“宣诸将进帐!”李世绩大声地命令道。
“是!大帅,”这名亲卫马上跑出帐去。
一群高级将领也很快地走进帐来,各自向李世绩和李道宗行礼问候。
“诸位!我们兵进此地,已经多天了,军士们已经休整完毕,马上就要对高丽人发动攻击了,如何展开攻击,诸将都可以说说你们的意见!”李世绩看着帐内诸将道。
“大帅,末将有一策!”右武卫将军程名振率先站出来说道。
“讲!”
程名振拿起一根长棒,指着沙盘上的各个标记说道:“末将觉得,我们可以虚张声势,伪造出将从正面攻击辽东城的态势,吸引高丽人的目光,而我军可以从南北两侧,直接攻击玄菟、新城、安市、建安等城,待攻取了这些城后,再以诸军合势,围攻辽东城!”
程名振干脆利落地说完,看着李世绩,等待这位主帅对他所提意见的评判。
听程名振如此说,李世绩心里暗暗地在称赞,这位将领所提的,正与他所想的不谋而合。
辽东城是高丽统治东北部地区的首府,城墙高大雄伟,易守难攻,此次高丽人更是集重兵在这里防守,若我大军直接正面攻击,难度会非常的大,而且邻近这些城所据守的高丽人,还可以相互支应。若是攻取了附近高丽人防守兵力相对来说较少的诸城后,再集中力量攻击辽东城,那就容易的多了。
“大帅,末将也认可此道,”程名振刚说完,李道宗即表示了认可,“我们可以以一部做出佯攻,渡过辽水,大造声势,直逼辽东城,然后以各部,悄悄地往北和往南方向,渡过辽水,在敌未防备间,攻取玄菟、盖牟、安市等城,再包围辽东!”
“还有人有其他意见吗?”李世绩未作表态再问道。
无论是李业诩,还是李世绩,在领兵出征,商议军情时,都与李靖一般模样,事先问询诸将的意见,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博取众长,为已所用,此乃领军主帅驭将之道。
“大帅,末将觉得程将军此计甚是可行!”右卫大将军执失思力见没有人言语,忙出声说道。
“好,既然诸将都觉得此讲可以,本帅也认可此道,”李世绩站直了身,猛喝一声道:“诸将听令…”
李世绩下了命令,以副大总管李道宗率执失思力部,阿史那弥射部,姜行本部,约三万人,攻击新城。
以张俭率契丹、奚、靺鞨及营州都督府兵一部约两万人,渡辽河攻击建安城。
李世绩亲率契苾何力部,阿史那社尔部约两万五千人,自通定过辽水,攻击玄菟。
牛进达率其部,及左黑达部约一万五千人,佯攻辽东,并要其部大张声势,迷惑高丽人。
牛进达部先一步出发,而且速度要快,争取直压辽东城下,让辽东城的守军不敢出城支援其他几城。
“诸位,”李世绩扫了一眼帐内的诸将,然后拿着长棒指着沙盘道,“此次我大军必须首先将新城、玄菟、盖牟三城取下,再取辽东、白岩,待这几城下后,即可截断安市与建安城高丽人的归路,并阻击从平壤方向来增援的高丽军队,将这几城之敌围而歼之,取其城!”
安市城和建安城敌军战力很强,李世绩并不指望张俭所率的杂牌军能将其攻入,只是令其消灭敢出城的高丽人即可。
李世绩稍停了一下,加重语气道:“各将需严格按命令行事,若有违令者,或者临阵退缩者,军法从事!”
“谨尊大帅令!”诸将齐声应道。
“都去做准备吧!”李世绩满意地挥挥手。
“喏!”诸将应令依次出了帐。
待诸将都出了帐,李世绩独自对着沙盘沉思起来。
此次手上的军队加上契丹等仆从军,只有不到八万,有两万多的将士,是随着皇帝的御驾一道行来的,皇帝御驾再过几日才会到,这两万多将士势必无法投入攻击高丽城池的战斗中,而据我方所探的情报,高丽正面这些城中防守的作战力量约有二十万人,兵力相比我军明显处于劣势,李世绩现在满心的希望,从海路出发的张亮,能直趋平壤。
若是张亮取得了平壤,那正面这些城内防守的高丽人在得到消息后,势必无心恋战,不战即溃的可能都有,即使无法攻取平壤,也可让让正面的高丽人抽兵回援,这样的大军攻城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增。
沙盘上所示,高丽人正是以新城、玄菟、盖牟、辽东、安市、建安这些大城,再辅以白岩、乌骨这些较小的城,以一条线般,相互呼应,抵御我军的攻击。若是逐一攻取这些城,那势必无法保证攻击的速度。攻城行动是最费时的,谁也不敢保证能在几天内攻下一座城。
李世绩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张亮部的行进方位,对张亮这个人,李世绩可是一点都不放心,他原本希望能与李业诩相配合,各自以陆路和海路对高丽展开攻击,他知道李业诩的性格,即是喜欢快速攻击,直捣敌最重要的据点,若是李业诩指挥平壤道行军部,那平壤必将很快就被攻下,而对于张亮指挥,李世绩可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不说张亮有没有能力攻击平壤,李世绩担心的是,张亮为了抢功,有可能以各种理由,放弃攻打平壤的计划,转而来攻击辽东,以让亲征的皇帝看到他的战功,若是如此,那原先以三路攻击,各取目标的战略布署也落空了。
李世绩有些埋怨起李业诩来,这小子为何抢着要攻击百济那个方向去,不说海路更远,危险更大,即使取得百济了,再对高丽展开攻击,那时间就过去不少了,对高丽人的牵制行为已经减弱了,更别说万一行动不利的话。
不过若站在整个全局的层面上考虑,李业诩做出的选择,还有皇帝做出的决定还是很英明的,攻取了百济,再联合新罗的力量,与辽东方向的陆军一道攻击高丽,那高丽势必抵挡不住大唐军队两个方向的攻击,而且这样新罗的力量也将被大大地削弱,整个三国地将彻底被平定。
李世绩心内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取得新城到建安这些高丽大城的某座城池后,打开高丽人的防线,以一支轻骑,快速奔袭平壤,即使不能攻取平壤,那样高丽人也会不战自乱,前线的大军势必回救,我正面攻击取胜可能性将大大地增加。
“来人,”李世绩再次喝道。
“大帅!”一名亲卫快速跑进来,对李世绩行礼应道。
“有没有平壤道张大总管所传来的消息?”李世绩有些多次一举地问道。
“没有!”亲卫心里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若有情报传来,马上报告本帅!”
“是,大帅!”这名亲卫心里更是疑惑,无论是从何方传来的通报,只要是关系到军中的大事,都会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给李世绩这位主帅的,今日主帅这般说,是为了什么?   
第一百六十五章 张亮的战略计划
第一百六十五章张亮的战略计划
平壤道行军部下四万余将士在大总管张亮的率领下,从莱州湾东面的莱州港启航,经乌湖岛、龟岛中间海面,进入黄海北部被称为乌湖海的那片海域境内。
数百艘大小各异的战船以近十里宽的阵列朝东面行进,气势颇为壮观。
北黄海一带海况不错,没有很大的风浪,各船只行进都较为平稳,张亮站在作为旗舰的最大一艘楼船的船楼上,手中举着望远镜查看海况。
因为大军抵达莱州时与水师将士间的一些磨擦,使得平壤道行军部下行进速度缓慢,在熊津道的李业诩大总管传来出海的消息两天后,大军才全部登船出海,舰队已经行进了三天,还刚刚出渤海,进入黄海境内。
张亮在抵达莱州后,对配属行动的水师将军杜爽颇有不满,就是因为杜爽没有为他配一艘有多门火炮装备的斗舰,只给他配置了一艘两门炮的楼船,认为杜爽是没有尊重他这位大军的主帅。
尽管杜爽一再解释,说斗舰是作为战斗舰只,在与高丽水师遭遇时,要作为主力舰只与高丽水师交战的,所乘坐的主要是善战的水师将士,且配备给平壤道下的斗舰只有五十艘,不及熊津道的三成,火炮数量也不多,这五十艘斗舰只有十艘装有火炮,且海每艘只有五门,实在是没有可能为张亮提供一艘多门火炮的斗舰以作不参与战斗的旗舰之用。杜爽也是表示让了张亮这个大帅的安全,而将船体更大的楼船作为旗舰之用,行进在大军的后序,与作为运送物资及将士主要运输船的其他楼船一道行进。
在杜爽的再三解释下,张亮才接受下来。
但在登舰时候,张亮麾下的行军总管张文干在为将他所部的将士安排在最后面登舰表示不满,又和正指挥将士们登舰的杜爽发生争执,让杜爽委屈的是,张亮还是批评了他不该与领兵将领发生争执。
在张亮眼里,水师将士只是配属给他的一个辅助兵种,只为大军渡海时撑船所用,即使作为水师主将的杜爽,在军中地位也远远不及其他将领,在出海前一些战事布置的会议,也没让杜爽参加,这也使得杜爽很不满。
张亮偏袒陆军将士的行为差点引发了水师将士与张文干等将及其亲卫间的冲突,幸亏杜爽克制,严令部下无条件服从张亮大总管的命令。
在郑仁泰手下训练出来的水师将士们,皆是号令严明的,在杜爽如此表明态度后,也都忍耐下来。
张文干等人是原监门外的将领,此次以行军总管的身份,指挥本由其他将领节度的近卫师官兵,原本就有些不服众,如今其所属将士见主将这副样子,一些刚刚从军事学院毕业充入军中的中下级军官,也都对张文干等人不甚满意,甚至对张亮这位领兵主帅也颇有微词。
只是大唐军中纪律还是很严明的,在主将命令下达时,心中虽然有些不满的将士们,也都严格执行命令。
大军搭乘水师的战船入海,往目标地平壤方向进发,所有的争执暂时都没了影踪。
因平壤道行军部下诸军为了迷惑高丽人,行进方向是沿着辽东一带的近海,经长山列岛,再趋往平壤所在的大同江口,行程也多了近半的里程,因靠近海岸不太远,风向也有些不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