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金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竖子不可教!”刘薪被他气得脸色大变,指着门口道,“若是无事,你们自可归家,以后也不必来了!”
  
  看来自己借书的事是泡汤了,刘桢在心中默默哀叹。
++++++++++++++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当时没有你们、咱们这种称呼用法,两千多年前的河南方言跟现在也差距非常大,所以在尽量让大家有代入感的同时,很多称呼还是得用现在熟悉的。
  2、您这个词最早是唐以后才出现,所以对长辈说话一律也用你。
  3、无赖在当时不是指流氓,而是说这个人很没用,大名鼎鼎的刘邦同志也曾经被人喊无赖的。
  4、刘桢说认字不是为了装嫩,她是真不认字,这个时候刚发明了小篆没多久,但是很多典籍上用的还是大篆。。。SO你们懂的,投胎有风险,穿越须谨慎。
  
  ——————
  题外话:
  这文不是美食文,只是会有比较多的美食的出现。
  早在当时写天下的时候,有朋友提到明清的公主很不幸的问题,当时我就萌生了写一个公主的故事的念头。其实不仅是明清,即便是为后人骄傲的汉唐,这些天之骄女,都是如意放纵的少,苦情含悲的多,即使是肆意妄为如高阳公主,又有什么好结局?更不要说真正的天之骄女太平公主,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兄长也是皇帝,侄子还是皇帝,而她呢,最终零落成泥,消逝在历史片断之中。
  我要写的女主是一个公主,但她又是许许多多公主的缩影,她聪明,冷静,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她不仅是公主,还是开国皇帝的公主,这样的公主不仅不好当,她的一生也注定跌宕起伏,充满传奇,不过大家应该了解我的风格,女主向来不会是受气憋气的,SO看倌们且慢慢看来。
 

☆、第 3 章

  相比刘薪气得胡须和头发都快要飞起来的模样,刘远反倒淡定得很,他想来也习惯了这种待遇,甚至连伤心愤怒的表情都没有,依旧是笑嘻嘻地说了句“那末,阿父阿母,儿等就先告退了”,然后就带着刘桢他们走了出来。
  小辈们还有些懵懂,除了刘桢之外,连年纪最大的刘楠,也不太清楚大父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发那么大的火,把阿父和他们都赶出来,更小一点的二妹妹刘婉,吮着手指头,从进门伊始,眼睛就黏在于氏抱进屋的那个盛着饴糖的瓮,直到被牵出来,还一直扭头去看,很恋恋不舍。
  
  出了屋子,张氏就没必要再掩饰自己的情绪了,她抬起头,语气里仍旧带着埋怨:“阿父怎可如此,大兄也不见得才学多么出色,只因有阿父帮忙奔走说情,便能当上令史,可你呢,他却只肯帮你谋个亭父从属!”
  刘远没有回答她,反而将刘桢再次抱起来道:“阿桢,看来大父这里的书是借不成了,回去让你大兄将他在乡学的书借你看吧。”
  
  对这个长女,刘远表现出比对两个小女儿还要多几分的偏爱,不仅因为刘桢肖似亡母,又是第一个女儿,也因为她平日里早熟懂事,哄起别人来,嘴巴能甜死人,知道家里的状况,也从不做过分的要求,甚至还表现得比足足大她四岁的长兄刘楠还要机灵聪明几分。
  就像现在,即使没能借到书,刘桢也没有哭闹纠缠,反而问道:“阿父,亭父是何物?”
  刘远:“十里一亭,你知道亭长吧?”
  刘桢点点头。
  他又道:“亭长之下有亭父、求盗。一者掌开闭扫除,一者掌捉捕盗贼。”
  刘桢:“…………”
  她明白了,原来她爷爷给老爹介绍的工作,是到街道环卫队长手下当清洁工!
  
  难怪老爹不愿意,继母还气成那样啊!
  试想一下,兄弟俩都是一个爹生的,大的去了县里当文史馆馆长,小的却被丢去当清洁工,换了谁,谁乐意?谁心里平衡?
  她又看了老爹一眼,发现他的表情满不在乎,并不像继母那样生气。
  “阿父,我不向大父借书了,回头我让大兄向他的先生借吧。”
  
  刘远笑道:“你想向大父借也无妨,不过这次是借不了了,咱们下回再来,阿父定会抢在你大父生气前帮你借到。”
  刘桢有点无语,敢情她老爹把激怒祖父当成一种乐趣了?
  
  “阿父,大父对你不好,对我们也不好,肯定不会借书的,你下回也不要借了,我不想让大父骂你,你会难过的。”
  女儿老成的话让刘远禁不住一笑,又摸了摸她的头发:“我家阿桢真是懂事,不过阿父被大父训习惯了,并没有难过。”
  刘远没说谎,从他脸上真没看出一丁点受歧视受冷遇的悲伤,可见心理承受能力很强,也可能是被骂习惯了,不再奢望自己能跟兄长一样被老爹重视,所以索性破罐子破摔。
  
  看他这样,张氏也不好再气下去,张口转了话题:“咱们家屋后的杏花开得正好,方才阿桢还说要把杏花摘下来做吃食呢!”
  刘远:“……杏花有什么好吃的?我家阿桢是馋嘴了吧?等阿父明日给你们带饴糖回来。”
  刘桢使劲眨着眼,企图用那张嫩嫩的外皮眨出点天真无邪的可爱:“凉拌杏花啊,像阿母说的,再加点荠菜,可好吃了,可以送粥吃啊!”
  刘楠自告奋勇:“阿妹,我带你去捉鱼啊,鱼比杏花好吃多了!”
  很明显,这娃也天天吃豆饭吃烦了。
  
  不过没办法,当初刘远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没有分到任何田地,有嫡母和嫡兄在,他们不可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
  刘桢他们家现在养了两头猪和十数只鸡,猪得留着下崽子,母猪现在肚子里已经怀上了,还没生,母鸡则要留着下蛋,猪崽和鸡崽们长大了可以拿去发卖,这些都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是不能轻易吃的,刘家也就是逢年过节,才会杀上一只猪或鸡来做菜。
  平时张氏偶尔会拿着自己的手工织物去跟人换点肉,菜则是摘的野菜,自家院子里也种了一些,再加上原来周氏的嫁妆,以及现在张氏的嫁妆贴补,这就算是能够维持一家不上不下的生活了,想要过上再宽裕一点的日子,除非刘远能找到活计。
  刘家祖父是不可能再帮助他们了,刘桢很清楚,他能给老爹介绍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再多的,想都别想。
  
  一家六口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刘桢的打岔,刚刚从刘家出来时那股沉闷的气氛消散不少,刘婉刚刚耳尖听到父亲要买饴糖的话,就一直磨着要买,刘远也不以为意,一直拿话逗她,大人小孩缠成一团,笑闹声传出老远。
  远远的,路的对面走来三四个人,刘远和张氏一看,还是认识的。
  “姚阿父,姚阿母!”
  
  这块地方属于向乡的春泽里,在春泽里,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刘家的,姚家就在刘薪他们家隔壁,乡里乡亲,彼此都很熟悉,姚氏夫妇自然也是看着刘远从小长大的。
  “阿远啊,刚去探望你阿父了吗?”年老的长者被儿子搀扶着,笑着跟刘远他们打招呼。
  “是。”刘远笑道。
  那边姚氏老妪也很和蔼地问候张氏和刘桢他们。
  但搀扶着老人的两个年轻男子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他们都是姚家的儿子,刘远的身世在向乡众人皆知,根本不是什么秘密,两人对刘远这种整天待在家里游手好闲的行为很是看不惯,乡下人不擅掩饰,言谈举止就露出轻蔑耻笑的痕迹,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跟刘远一家扯上什么关系,没等姚氏夫妇说上两句话,就扶着父母匆匆告别。
  
  这让张氏感到又是羞窘,又是气愤,她知道,向乡的大多数人都跟刚才那两个人一样,瞧不起刘远,不仅仅是因为刘远的庶子身份,更因为他们觉得刘远一个大男人,却龟缩在家里,成日到处晃荡,简直就是一个废物无赖,许多人甚至在背后喊刘远为刘无赖。
  在秦代,无赖不是流氓泼皮的意思,而是指对方很没用。
  很显然,在向乡许多老实本分的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的父亲嫡母眼里,刘远就是这么个无赖。
  
  张氏也不是没想过让刘远去找个活干,她甚至还想过去求自己的娘家人,让丈夫跟着自己的兄弟去经商,不过被刘远一口拒绝了。
  天天被这样的眼光包围,张氏觉得很受不了,她决定等晚上睡下的时候,再好好劝劝丈夫。
  
  不过备受歧视,也不意味着刘远的人缘差,他们刚回到家,就发现门口已经站了两个人,手里还提着东西,看上去已经等了不短的时间,正在聊天打发时间。
  两人一见刘远回来,都很高兴地迎上来。
  “阿兄!”
  “大兄!”
  
  刘远哈哈一笑,抛下妻儿,当先快走几步,上前各捶了两人肩膀一下。
  “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给阿兄带来一个好消息!”斯文点的安正嘴角噙笑,一边向张氏行礼。“嫂嫂安好!”
  旁边的许众芳也大声道:“嫂嫂安好!”
  张氏忙裣衽还礼,笑道:“叔叔们等久了吧,快进屋歇歇,我给你们倒水!”
  说罢越过他们,带着孩子先进屋了。
  刘远他们也随之入内,分头坐下。
  
  进了屋子,安正将手里的酒菜放下,刘远一看:“来便来了,怎的还带东西过来,莫不是怕我饿着你们?”
  他佯怒的态度只是让安正笑了笑,心直口快的许众芳已经抢着开口:“大兄猜猜,阿正给你带了什么好消息来?”
  刘远见自己两个兄弟按捺不住脸上的喜色,略想了想,开玩笑道:“难道是阿正得了上官赏识,又要升官了?”
  许众芳哈哈一笑:“确实是升官,不过不是阿正升,是你啊,大兄!”
  刘远小吃一惊:“我草芥小民,官从何来,莫要开这种玩笑了!”
  安正笑道:“众芳可没与你开玩笑,日前我与刘县丞闲聊,得知北肆亭空了求盗一缺,亭长还未上报继任的人选,我便去求见县令,将大兄你推荐于他,县令爽快得很,一口便答应了,当即便下了公文,那公文我还见过,估摸着明日就会到北肆亭了。”
  
  先前说过,求盗跟亭父是一个级别,都是亭长手下的小卒,如果说亭父是街道环卫队长,那求盗就是街道派出所所长,在小地方,队长和所长都是光杆司令,打扫卫生和捉拿盗贼都得他们亲自出马,不过向乡不小,所以底下还有两个更小的卒子。
  之前刘薪向让刘远去当清洁工,他当然不乐意,但是求盗就不一样了,怎么说这都是被列入秦朝官方人员的,职位再小,还能有两个手下,说出去可比当清洁工好听多了,更别说还有工资收入,这对于现在的刘家来说,简直是大喜事!
  
  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刘远一听就喜出望外。“当真?”
  不仅是刘远,连站在布帘后面听了许久的张氏也禁不住喜上眉梢,随即掀开帘子走进来,怀里抱着个木托盘,上面放着三盏清水。
  “家中简陋,连酒浆也无,二位叔叔别嫌弃。”她笑吟吟地,将杯子放到三人跟前。
  
  许众芳哈哈一笑:“如此好消息,水有何用,自当小酌几杯,阿正早就带了酒来了,正好派上用场!”
  安正笑道:“我知道,求盗位卑,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