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归-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程的马车上,豆豆特别沉闷,任凭采青两个怎么卖力说笑,她还是倚在车窗边一言不。
  和小肥哥哥分开她同样十分难过,这和当年她离开大西北,和那些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分开的感觉完全不同。
  大西北的那些孩子野性、开朗,大家在一起虽然玩得十分痛快,但真的分开了最多也就是开始的三两日有些不习惯,之后照样该吃吃该玩玩,谁还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群玩伴?
  小肥哥哥却十分的敏感、内向,除了自己他根本没有任何朋友,分开后他肯定又会整日躲在家里,而且……她也说不清楚是哪里不对,总之自从被绑架之后,小肥哥哥似乎变得心事重重。
  难道男孩子长大了,也会同女孩子一样,有许多的小秘密不想和别人说?
  想心事是需要时间和闲心的,元府马上就要搬离杭州府,豆豆显然已经没有了这两样东西。
  她是个既贪新又恋旧的性格,在豆豆居里住了三年,满屋子随处可见她心爱的和曾经喜欢过的物件儿,这样舍不得,那样丢不下,把竹君几个弄得苦不堪言。
  而另外一边,让元徵最为头痛的事情竟然有了转机……


第八十一章 重新安排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这个道理对于世上任何一位母亲来说都是适用的。
  老夫人虽说因为两年前的事情生气住到了庄子里,不但一次没有回过元府,平日里也没有给元徵半个好脸色,然而对儿子的关心却从未减淡分毫。
  元徵被贬至青州任知府的消息她第一时间就得知了,从内心深处来讲她当然不愿意离开住了近十年的杭州府。可说句不吉利的话,她只有一个儿子,自己又已经年过半百,其实也害怕哪天睡下去就再也醒不过来,怎舍得和元徵再次分开几年。
  但老夫人也很爱面子,要让她主动和儿子说自己要随他去山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她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交待身边伺候的人把贵重物品和四季衣物都收拾好,庄子里的各项事务也交待给了庄头,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眼看着出行的日子一天天临近,饶是顾朝再不甘心做一名小小的知府夫人,也不得不开始让朝云院的下人们收拾行李。
  其实她心里也清楚这两年元徵对她算是足够耐心了,再忙再累每晚都回朝云院休息,目的说起来虽然让她有些心酸,但好歹算是两人夫妻十几年第一次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杭州城里这座府邸住了近十年,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她也花了不少心思,离开肯定有些不舍,但要真的让她一个人留下来她也不愿意。
  元徵离开相当于她的靠山没了,她也将不再是杭州府的贵妇们追捧的对象,从小就高高在上惯了的顾大小姐怎么接受得了默默无闻的生活。
  府中一切准备就绪,元徵带着顾朝和豆豆去了一趟老夫人的庄子,经过儿子儿媳和孙女的一番“恳求”,老夫人终于同意随他们一起前往山东。
  临行前几日,莫神医替特意前往元府给一家四口践行,依旧是他多年的习惯,见面必然要替几人把把脉,也算是为他们的出行做最后的准备。
  老夫人虽然上了年纪,但向来注重养生,身体十分硬朗。元徵近两年在豆豆的监督下饮食起居极有规律,脉象比前两年还要好。豆豆就更不用提了,简直精力旺盛都过了头,根本毋须操心。
  唯有顾朝心里十分紧张,这几年为了生儿子,她几乎每个月都要让郎中把好几次脉,可以说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她的心病,每次见到把脉枕心里就直毛,“没怀上”这三个字她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这次好容易才把婆婆哄回府,大家心照不宣都没有刻意提起这件事,要是让莫祁远这一把脉她还能有好日子过?
  无奈满屋子的人都看着她,顾朝只好慢悠悠把手放到了把脉枕上,脸上看似轻松,其实手心里全是冷汗,浑身的肌肉都僵硬了。
  莫神医不方便多言,只轻轻把手指搭上了顾朝的脉搏,眼神示意顾朝放轻松。
  咦?这……片刻之后莫神医本来十分淡然的面色突然一紧,手上的力度也不免稍微有所变化,顾朝更是紧张得几乎晕厥。
  约莫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莫神医脸上浮现出了激动的神色,朝老夫人拱手道:“恭喜伯母,弟妹这是有喜了。”
  咣当!老夫人手里的茶杯直接落到了地上,然而谁也顾不上管这个了,“你说什么?”顾朝抢先问道,老夫人那边则是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圈都红了。
  一旁的元徵像是被人施了定身术一般呆愣愣的,一家人只剩下豆豆还正常,伸出小手使劲儿扯了扯父亲的衣袖。
  莫神医知道元府这些年为了子嗣的事情有多闹心,自是不会因此取笑他们,态度反而比之前更加谨慎。
  “弟妹是真的有身孕了,尚不足一个月。”说到这里他别有深意地看了元徵一眼,微微笑了笑充满自信道:“虽然时日尚浅脉象不是很明显,但我可以肯定是喜脉。”
  元徵自然明白他那一眼的意思,自己从京城回到杭州府可不就是刚好一个月还差几日,要是今日只有他们两人,莫祁远这厮根本不会这么含蓄,荤话早就出来一串了!
  不过此时他心情实在不错,就不和这厮计较了,元徵朝莫神医行了一礼:“这些年辛苦祁远兄了。”
  莫神医摸了摸唇上的髭须,刚要说几句客气话,豆豆却拉着他的胳膊晃了晃:“莫伯伯,母亲肚子里有了小弟弟,是不是就不能和我们一起去山东了?”
  老夫人和顾朝听到这话才像是醒过来一般。
  “阿朝肯定不能赶路了,你要是喜欢住府里,母亲搬回来陪你,要是不喜欢就随母亲到庄子里安胎,等孩子生下来后长大一些,你身子也养好了,咱们慢慢再一起去青州府找徵儿。”老夫人心情大好,拉住顾朝的手轻轻安抚着,觉得这个儿媳简直从来没有过的顺眼。
  顾朝自然也是高兴的,但不免又暗自腹诽了几句,做了老夫人十几年的儿媳,自己几时有过这样的待遇?母凭子贵这句话真是一点没错。
  莫神医好容易再次找到开口的机会,笑道:“弟妹毕竟年岁不小了,的确是要格外注意些,伯母的庄子宁静祥和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每隔十日去给弟妹请一次脉也十分方便。”
  元徵自然又是一番感谢。
  有喜了是个大好事儿,可之前的安排算是完全打乱了,元徵决定把母亲媳妇女儿全都留在杭州府,自己一个人带着幕僚侍卫们去青州府上任。这样一来他时间又宽裕了不少,甚至还可以在杭州府多留十几日。
  他不由得感慨,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之前自己还想过让母亲她们干脆留在杭州,却怎么也开不了口,现在她们却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元府的下人们不得已又是一阵忙乱,已经装了车的行李重新卸下来,老夫人的,夫人的,二姑娘的,丫鬟婆子们的,该送回院子里的得送回去,该带到庄子里的又要另外收拾,这一忙又得花上几日。
  当然,这些事儿和主子们是没什么关系了,对豆豆来说,既然不能去山东,她肯定要先去把消息告诉师傅,顺便把师傅也一起接到祖母的庄子里。
  如此一来正好合了她的心意,不用浪费一个月的时间赶路,也不用在府里装大家闺秀。祖母、母亲、靳嬷嬷的心思全在未出世的小弟弟身上,她元二姑娘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八十二章 泾渭分明
  二月二十日,元府一家人按计划准时出了,只不过目的地并非山东,一行几辆马车出了杭州城后直接驶向了老夫人的庄子。
  豆豆和伊婆婆、采青采桑四个人坐同一辆车,平日里事事爱争先的她却刻意让自己的马车走在最后面,一张明媚的小脸在出了城门之后彻底垮了下来,
  “姑娘,还是没见到康儿哥哥的影子。”出了城门之后采青便频频把脑袋伸出车窗往后看,替豆豆观察着后面的情况。
  “采桑,前几天我让你托门房大叔给小肥哥哥送的信他到底去送了没有呀?”豆豆把自己要去祖母庄子的消息让人给小胖子送了口信,可一直也没有回音,今日一早也没见到他来给自己送行,她心里总有些不好的感觉。
  采桑都快哭了,这些事之前早就给姑娘回过好几次了,无奈只能急忙道:“送了的,我那天还一直候在二门那里等到门房大叔带口信回来,说程大老爷前几日从泉州回府了,府里正热闹着呢。姑娘,您说会不会是他不让小飞少爷出门?”
  半天没有说话的伊婆婆靠在车厢壁板上微眯着眼睛道:“沅儿,遇事不要如此急躁,你早上不是又托那个叫康儿的小厮去程府打探消息了么,总得等他回来再说。”
  “师傅,我觉得小肥哥哥有些不对劲儿,可是我又不能随便出门,更不能总去程府找他。”豆豆第一次觉得做元家的姑娘真是不自在,要搁从前她早就亲自去好几趟了。
  “程大老爷可是小飞的亲爹,之前出了那样的事儿,短时间之内肯定不会让他轻易出门,你就别担心了。”伊婆婆没有说出口的是,程大老爷那样的人是很现实的,很难说是因为元徵被贬官又调任的缘故,觉得没必要再让儿子继续奉承元家姑娘,所以……但愿是她想多了。
  马车行进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后面终于隐隐传来了一阵马蹄声,豆豆也不用采青传话了,自己掀开车帘子往后看去。
  康儿见自家二姑娘探出头来,急急催马赶到了车窗旁。
  豆豆着急问道:“康儿哥哥,你见到小肥哥哥了吗?”
  康儿早已经习惯了豆豆的急脾气,笑道:“姑娘甭着急,小飞少爷根本不在府里。”
  说是不急,但豆豆还是抢着问道:“他上哪儿去了?”
  康儿嘿嘿笑了两声,“程大老爷亲自见的奴才,他说如今我们大人离开杭州府,葛先生和朱先生也要离开,小飞少爷正是该进学的年纪,便托熟人把他送去书院念书了。”
  “这家伙真不像话,着急什么呀,忙得都顾不上和我说一声……那程大老爷说了是去的哪家书院?”豆豆暗自念叨了小胖子几句,却又忍不住继续追问。
  康儿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声音也小了许多:“大概是觉得咱们府里正忙着,所以不好前来打扰。哪家书院……奴才忘了问……”
  就知道康儿哥哥依旧是个大笨蛋!豆豆小嘴撅了起来,不过她也知道小肥哥哥能去书院里念几年书也是很好的,男孩子毕竟和女孩子不同,总关在家里是不会有出息的。
  “谢谢康儿哥哥。”豆豆道谢后回到了车厢里,虽然还是对小胖子的不告而别有些不满,但总算不再像之前那样担心了。
  三月底正是江南春意最浓的时节,草长莺飞,处处生机盎然。元家的庄子里茶农们趁着风和日丽忙着采摘新年第一拨春茶,春茶叶肉肥厚滋味鲜爽,香气更是格外浓烈。庄子里自产的茶叶除了供元家人自己享用外,剩下的都要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尤其是赶在清明之前采摘的明前茶,更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庄子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宅院中却处处彩蝶翩飞,完全是一个乱花迷人眼的世界。
  老夫人精心培育的茶花开得正美,豆豆屋子周围的十几株老桃也盛放得丝毫不逊色,一团团、一簇簇,轻白粉红绚烂至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