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归-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也很有默契地把宫人们早早遣走,慈安宫正殿中显得异常安静。
  “孙儿见过皇祖母。”永泰帝知道老太太对自己有意见,索性一撩衣摆规规矩矩行了大礼。
  这次太皇太后可没有制止他,结结实实受了这个礼。
  礼毕之后才道:“起来吧,皇帝日理万机,哀家这个老太婆没有打扰你吧。”
  永泰帝站起身笑道:“皇祖母说哪儿的话,只要您想见孙儿,孙儿随时可以来陪您说话。”
  太皇太后示意他坐下,接着道:“哀家可不敢耽搁国家大事,今儿着人请你来是有些话想问一问。”
  永泰帝稳稳落座,道:“皇祖母有话请直言。”
  太皇太后道:“那哀家就不绕弯子了,这次的事情皇帝做得有些过了。”


第一百四十章 祖孙互怼(一)
  永泰帝并没有在后宫四处安插眼线,尤其是慈安宫。
  始终是自己的祖母,既便是从来都不喜欢自己的祖母,他也不想做得太难看、太过分。
  何况他对太皇太还是了解的,这老太太虽然有些偏心,年轻时也颇有些手段,但也仅仅是内宅女人惯用的伎俩,她对把持朝政是不感兴趣的。
  顶多就是有些小私心,盼着她娘家忠勇侯府能够长长久久富贵下去。
  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不影响大周朝社稷的安稳,他绝不会主动去泼老太太的冷水。
  甚至可以哄着她,随着她。
  岚娘方才甫一出现在御书房,他就猜到了事情经过。
  他的皇后终于被逼急了,坐不住了,大约是想要借着老太太的面子给那孽障讨些好处。
  只不过……他宇文昭的好处就那么好讨?换句话说一国之君金口玉言,朝令夕改算怎么回事?
  然,真想要好处,也不是不可以。
  就看老太太愿意拿什么来换。
  太皇太后的指责来得直接,永泰帝也不想绕弯子,淡笑道:“皇祖母指的是朕给皇子们封王的事儿?”
  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太皇太后耐着性子道:“皇帝,皇子们到了年纪,成了婚也做了父亲,依照惯例封王无可厚非,哀家也是支持的。可你不能……不能厚此薄彼啊!
  恒哥儿行二又是嫡出,你这样做会让朝臣们怎么想?又让天下百姓怎么看?裴氏如何还有脸面继续执掌凤印,也容易寒了重臣的心。”
  永泰帝嗤笑道:“皇祖母,皇子们成了婚做了父亲就要封王,大周朝并无此惯例。”
  太皇太后一噎,这孩子从小就不好说话,如今更是……
  她继续耐心道:“不管有没有惯例,反正你也封了四个儿子为亲王,单单漏掉嫡出的老二,终归是不太合适,恒哥儿还年轻,往后几十年你让他如何立足?”
  永泰帝冷着脸道:“他犯下那等错误的时候怎的没有想过要如何立足?往好听里说是恃宠而骄,仗着朕多年来的宠爱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往难听里说就是欺君,朕尚且没有老而昏聩他就敢这么干,再过十年八年的年他是不是就可以把朕和大周江山玩弄于股掌之上!”
  太皇太后脸色有些难看道:“哪里就有这么严重,小孩子家家的心性未定,遇见……难免把持不住,惩戒一番让他吃点苦头也就是了……今后他必不会再犯,你就给哀家一个面子。”
  永泰帝温声笑道:“皇祖母还是一如既往地慈蔼,也还像从前一样护短,可惜……如果您慈蔼和护短的对象是朕那该多好。”
  这话说得很不好听,虽然足够婉转,但也是直指太皇太后偏心,从来不把他当亲孙子看。
  和从前的皇兄皇弟们不能比也就罢了,如今连他的儿子都比不上,真是让人寒心。
  太皇太后一张老脸臊的有些发红,但也不得不承认永泰帝说的都是事实。
  当年宣德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永泰帝的生母只是太子府中一名不起眼的侍妾,母家周氏一族在朝中地位也不高。
  而宇文昊的生母,宣德帝的元后殷氏一族和忠勇侯府苏氏一族乃是世交。
  元后可以说是太皇太后看着长大的,同宣德帝从小感情就好。
  要知道苏家那一辈也是有嫡女的,顾阁老的夫人苏氏也是姿容不俗端庄淑仪,完全能够胜任太子妃的位置。
  然太皇太后竟不顾家族的期盼,为太子择妃时舍弃自己的嫡亲侄女选择了殷氏,可见她有多么喜爱那位元后。
  宇文昊是元后唯一的儿子,太皇太后爱屋及乌也是情理之中。
  周氏因为诞育皇子有功,宣德帝登基后册封她为四妃之末的贤妃,也算是给了周家意外之喜。
  但周贤妃虽然性情淡泊不爱争抢,却不是个有寿的,刚当上贤妃没多久就去了,只留下了年幼的儿子独自面对深宫中的各种倾轧。
  永泰帝从小就知道自己不能和太子皇兄比,他不敢羡慕宇文昊,甚至连嫉妒都谈不上。
  他不求自己能像太子皇兄一样备受宠爱,只求能在富丽辉煌而又凄冷无比的深宫中平安长大。
  顶多在夜半无人的时候偷偷想过,如果他好好念书,父皇和皇祖母会不会也像对待其他的皇兄皇弟们那样,用大手摩挲他的小脑袋,会不会也让宫人们给他专门留一份点心。
  可惜这些通通都没有,一次都没有。
  整个后宫唯有养母珍妃会想起他,但也是因为她本身无子的缘故,但他一直把这份“母爱”牢牢记在心里。
  另外就是时常进宫的堂妹宇文曦,她同他一样很早就没有了母亲,性情却同他截然相反。
  是她用自己的明快灿烂驱散了他的冷漠和阴郁,让他不至于对人生感到绝望。
  见太皇太后说不出话来,永泰帝顿觉无趣。
  事情都过去几十年了,同这样一位行将就木的老太太计较这些有意思么?
  他沉声道:“皇祖母毋须多言,恒儿其身不正私德不修,合该接受惩罚。正因为他乃是朕的嫡出皇子,更应该严于律己,给他的皇兄皇弟、满朝文武、天下臣民做出榜样。
  封王是对皇子们的肯定和褒奖,您觉得他现在配做我大周朝的亲王么?至于将来配不配,就看他今后的表现。”
  永泰帝自认作为一名父亲,他这么做已经是仁至义尽,并没有对犯下严重错误的儿子赶尽杀绝,还给他留有一线生机。
  但这话听在太皇太后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永泰帝口口声声说皇子成婚封王不是惯例,然纵观大周朝立国百多年,就没有哪个嫡出皇子没有亲王爵位的。
  当然,被废掉太子之位的宇文昊除外。
  在她看来恒哥儿的亲王爵位本就是理所当然的,永泰帝答应得却是如此不干脆,而且……
  听他话里的意思,恒哥儿将来就算是表现得再出色,这辈子一个亲王爵位就到头了,永远也不可能沾染储君之位。
  这怎么可以!
  老太太暂时是把宇文怿和苏琳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此时此刻她满脑子只想着这些年她最看重的嫡出重孙宇文恒。
  犯了错误直接册封储君的确欠妥,可好歹也该给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不是?
  太皇太后不由得就想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前太子宇文昊。
  那是她真正捧在手心儿里疼爱的孙子,这都十多年了一回也没见着。
  她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还能熬多久,也不知道在闭眼之前还能不能见上一面。
  太皇太后忍不住老泪纵横,呜咽道:“好好的孩子怎的一当上皇帝就变了,一个个都是这样,面热心冷说一套做一套,父子不像父子,兄弟不像兄弟,让哀家将来怎么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呜呜……”


第一百四十一章 祖孙互怼(二)
  正如当日元徵对豆豆所言,当初宇文昊被废黜的原因是个迷。
  智计无双的元大人猜不出,亲眼目睹事情经过的永泰帝也一直没弄明白。
  明明宇文昊前一日还是父皇心尖儿上的宝贝儿子,为何一夜之间就被废黜了储君之位?
  而且后来他被流放漠北,完全是自己作死,因为他不甘心被废,同当时胶东王宇文荻相勾结,打算图谋大周江山的缘故。
  在那之前宣德帝分明对他还是很不错的,纵然没有了储君的名头,该享受的荣华富贵却是半分都没有削减。
  即便是流放,看起来是宣德帝下了狠手,实则依旧是高拿轻放,给了他一条活路。
  漠北固然环境恶劣荒凉凄冷,但又何尝不是天高云阔鸟飞鱼跃。
  试想一下,换作其他人做了同样的事,以宣德帝狠辣的手段,焉能有命留下?
  随着宣德帝的驾崩,这个秘密也被带进了皇陵,永泰帝更是无从知晓。
  当然,他和元徵心里都明白,身为宣德帝最信任的臣子,顾允年八成是知道这个秘密的。
  因为顾朝和宇文昊解除婚约的时间太过敏感。
  刚一解除婚约太子就被废黜,天底下哪儿有这么凑巧的事。
  原因也很简单直白,居然是因为皇帝陛下觉得顾大小姐太过骄纵,实不堪国母之位。
  然而,如今看来匪夷所思的退婚,当年却很少有人敢起疑。
  可想而知宣德帝为人多么霸道,他的旨意是多么管用,而顾大小姐的骄纵又是如何深入人心。
  但顾允年当时已经是内阁首辅,宣德帝再是霸道也不能不卖他这位重臣几分面子。
  如果不让他知道内情就坏了他掌上明珠的姻缘,怎么也说不过去。
  所以这些年来,永泰帝真没少向顾允年打听这个秘密,无奈一直未果。
  宇文昊于他而言就像卡在嗓子眼儿中的鱼刺,不致命但始终没有办法彻底安心。
  如果能掌握这个秘密,就能拿住宇文昊的软肋,进而保证大周江山的安稳。
  不是他多疑,实在是他太了解王者之心,当过太子,尝过权力滋味的人彻底放手是不可能的!
  而且宇文昊的确没有放手,这些年人虽然在荒凉的漠北,心却活跃得很!
  既然顾允年那个老东西死都不肯开口,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嘴巴同样严实的太皇太后身上。
  见她哭得伤心,永泰帝也十分难得地表现出了极大的耐性。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哭泣,如果有人在旁边劝慰,往往会越哭越带劲儿,怎么劝都止不住,而一旦没有人搭腔,往往哭着哭着自己就止了。
  太皇太后就是如此,哭了一阵后见永泰帝不理睬她哪里还哭得下去。
  她拿起帕子抹了抹泪,心里越发觉得这个皇帝孙子可恶之极。
  永泰帝见火候差不多了,淡然道:“皇祖母,赶明儿朕就下一道圣旨召大皇兄回京,您看可行?”
  太皇太后心里咯噔一下,当年宣德帝流放宇文昊时说过,终其一生不准他踏入京城半步。
  皇帝是在试探她么?
  她半晌后才忿忿道:“好端端的又让他回来作甚,现下哀家同你说的是恒哥儿的事儿!”
  永泰帝笑了笑:“朕知道皇祖母是顾忌父皇的旨意,然,事情并非没有转折,法不外乎人情,只要朕一道圣旨,宣大皇兄回京探望年迈体衰的皇祖母实在不为过分。”
  太皇太后毕竟不是普通人家的老太太,听说宇文昊可以回京老眼稍微亮了亮,但并没有迫不及待地流露出激动的情绪。
  历经三朝,她太了解当皇帝的人了。
  什么事儿都可以商量,但商量的前提是必须满足他们的条件,必须让他们有利可图。
  今日皇帝又想在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