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镜歌-舒玄-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可不想得罪“鬼王“这头凶兽,不然吃苦头的还是自己。
  可磨墨的时间较长,加上近来璃姬每日都要筹备年节之事,她实在是太累了,不一会儿的功夫,她便抵挡不住睡意,小小的身子却是站不稳,迷迷糊糊之中,头一偏,竟靠在了旈臣的手臂上……
  素来冷心冷情且没有什么怜香惜玉之心的旈臣,见这小丫头歪在他手边,竟也没有推开她,而是小心翼翼的将她揽在怀中,只让她睡的安稳些罢了……
  时间就在这宁谧的氛围中悄悄流逝,此时那带着冰冷面具的镜北鬼王,哪里还顾得上回“家书”呢?只深深地盯着怀中的小人儿罢了……
  就这般过了半响,一动不动的高大身影却是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小家伙何时长大呢?
  只见尊贵冷漠的镜北王坐在案几前,怀中倚着一个小小人儿……值守的人哪曾见过这等惊悚画面?
  训练有素的侍卫们却是极有默契地一致偏过头去望向窗外,今晚的月色真是令人迷醉啊……
  可能是这副高大的身躯实在太过绷紧,那胸怀竟硬似钢铁……璃姬自是睡不安稳,便动了动,好似要醒来一般,旈臣打了个激灵,回过神来,他不可置信地思忖着,自己竟对这样小的人儿起了心思?
  旈臣见状却才惊觉自己都干了些什么……他轻柔地将璃姬放到书房西侧的榻上,眼神复杂地望了望那小人儿,却是跃了出去……
  深夜,镜北王府的一隅
  覃舟拿着药杵正在细细地捣药,突然一道疾风从窗外闪了进来,覃舟牵起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来……
  “阿臣,找壹哥何事?”
  那道疾风停了下来,他头戴玄铁面具,身着黑色镶银边的箭袖便常服,正是旈臣。
  旈臣并没有回答覃舟的问题,而是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
  “若是…………我也不至于变成今日这般……”
  起先覃舟见旈臣这般古怪,本不欲搭理他,可细细思来这句话,却是大有乾坤……
  覃舟是何许人也?自是一下子便想通了旈臣这般隐晦的含义!呵,唐儿那小丫头聪慧过人,样貌也是百般难描,确实是个吸引人的好姑娘……
  覃舟了然地拍了拍旈臣的肩膀,想要引起心仪的女子注意没有错,只是这般连消带打,姑息楚涟引得唐儿注意的偏激手段,也不顾人家吃不吃得消……只怕,旈臣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他喜欢上那小丫头了吧……
  可是!他覃舟是不会提醒的,谁叫连旈臣都有心仪的女孩子了,他还没有着落…………
  让这小子自己琢磨去吧!
  “阿臣!别耽误本神医捣药,回你自己树枝上挂着去!”


'古镜歌镜北篇 第45章 心烛摇曳'

  翻年上,璃姬便又大了一岁,只因近来那古怪尸块之事,扰得众黥面男子心思纷乱,却也没个过节气氛了。
  恰巧今日正是那正月十五上元节,此上元却是镜朝的又一重大节日。为庆祝这正月十五的节期,家家户户自初十二开始点灯,直至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五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且不说那精巧、多彩的庆典活动,这正月十五当日所办的花灯节会更是盛大纷繁。然而这花灯节会,在镜北却是另有一翻美景。只因日光城乃是极寒之地,因此这儿的上元节,不光有花灯,还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冰灯”。
  唐筱璃在现代之时,生活在南方温和的城市里,冰灯一物,她在电视、书中略有所闻,只知中国东北一带到了冬季也是有冰灯的,却未曾亲眼所见。
  且说这冰灯,原是居住于寒冷镜北之地的农夫或渔民,在滴水成冰的夜晚喂马或捕鱼时,因风雪太大,无法看清物事,为了弥补光线昏黑,偶尔用水桶盛水冻成冰罩,将油灯或蜡烛放入其间,以防被风吹灭。
  后来,有那穷苦之人在新春佳节或上元之夜,不甘寂寞又买不起灯笼,便也学着文人雅士那般,做几盏冰灯摆在门前凑趣。这久而久之,许多匠人见这冰灯煞是好看,便用寒冰垒物造型,供人观赏,如今这冰灯却是只在镜北地界才有的灯品。
  冰灯制作,也是很讲究技巧的,所用原料,有冰,也有雪。且为了延长其观赏时间,匠人们“以矾入冰”或“以矾水淋雪成冰”,使做出的冰灯至“二三月间方解”。至于制作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呈奇献巧。
  刘偲见王府中人人心思低靡,却又恰逢上元节,便提议出府赏灯,走玩一番。
  众人因那尸块一事,表面上一片平和,但心中却是忧思难解,寻不到线索,可也没得奈何。这日见是上元节,众人便索性应了刘偲的好意,且一同去赏玩罢了。
  正月十五,掌灯时分
  一众男子自王府鱼贯而出,虽是黥面,却是个个器宇轩昂、身如玉树。这般风采,自是等闲不得见。
  而我们的唐儿姑娘,却也是被刘偲拉了出来。
  璃姬着实对这所谓的“花灯节”没得好感,自想她本来好端端一个簪缨嫡女,竟是沦落到这般地步,不正是那节庆所赐?
  尤其是这人多纷杂、热闹非凡的街道,更是她夜夜梦魇之所在。
  行至正街,且不管前方如何热闹,璃姬只警惕地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亦步亦趋地跟着男子们罢了。
  刘偲见状,却是打趣道:
  “唐儿,你如何好似周遭有恶虎一般,恁地紧张?”
  璃姬却是难以启齿,她总不好说出被拐到这极寒之地,正是因为自己贪看新鲜,爱凑热闹的缘故罢了……
  “好了好了,你不见唐儿因这人多纷杂,已很是惊惶了,只别再闹她了罢。”覃舟上前来解围。
  “嘁,怎么哪儿都有你。”刘偲撇撇嘴,转开了头,覃舟见状只是摇头失笑。
  这般笑闹了一路,璃姬自是慢慢放松了下来,此时女人爱逛街的天性却是又冒出了头。
  璃姬细细游览着,只见街道两旁用坚冰雕镂出凤凰、瑞兽、鲜花、楼宇等美丽造型,系以彩带,放在精致的雕花座之上,这般地美景自是让璃姬暗暗赞叹不已。
  可看了一路气势磅礴的大形冰雕之后,璃姬却是越发被那精美别致的小冰灯所吸引,她望着小摊儿前所摆设的一盏冰晶莲花灯,便挪不开眼睛了,那小小的冰花灯,真真儿是精雕细刻!
  在明明灭灭的烛光反射之下,这朵儿冰晶之花尤显玲珑剔透,不管远观还是近看,那手工雕刻的视觉效果皆是奇佳。
  璃姬不由得想起去年月夕节在璃府之中,爹爹还亲手制了一盏鱼儿灯予她玩耍。璃姬细细回想,那橘色的鱼身,雪白的鱼肚,里面燃上烛火,鱼儿通身透亮。晚风徐徐吹来,鱼尾巴还能左右摆动,用丝线穿过鱼鳍,再用一枚小巧精致的手柄系住,确实别致有趣……
  这番美景,落在旁人眼里,却只是一名小美人儿,痴痴地望着一盏冰晶小花灯出神罢了……
  纵使是发呆,可那神态,那姿容,真真儿是一幅让人不舍移开视线的绝美画卷,谁曾料想,竟有这样谪仙一般的人儿立在摊前赏灯呢,那般的姿容,倒使得那摊子之上的精美冰灯都逊色了几分。
  真真儿的赏灯之人,竟是比冰灯本身更为美上数倍。
  而这一切,自是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旈臣见状,却是鬼使神差一般,不自觉地大踏步上前,站在了璃姬的身后。
  旁人看过去,竟似一具高大的身躯兜拢了那般娇小的身影,自是不露痕迹地拦住了他人看她的视线……
  且说那呆呆站于灯前的璃姬,见周围光影似暗了些许,复才缓过神来。转头望之,却是那面具王爷立在身后……
  璃姬好似小兔儿见着巨狼一般,想要立即躲了开去,可碍于这主仆之间的关系,只好佯装镇定地站在那儿,屏住呼吸,并不敢动。
  二人就这样钉在摊子前,前者是享受这片刻的宁馨,自是不愿抬脚让步,后者是见着恶兽惶恐不安,却是不敢动弹半分。这般过了半响,旈臣却开口似是解释道:
  “风大,你这般娇弱,若是吹病了,覃舟那厮又该打我库房主意了。”
  “…………”
  璃姬闻言霎时松了一口气,心中却道:原来如此,我当这凶神恶煞站在这儿是要如何呢……
  走至那有名的紫东楼前,陆衡却是不肯动了,嚷嚷着要上去豪吃一顿。
  其他人倒也没有反对,便一致抬脚只往二楼雅阁走去。
  落了座,这帮子人也顾不上是吃的惯还是吃不惯,却是争相拣着最贵的菜品来点,璃姬不知其中蹊跷,只默默坐在角落里饮茶罢了。
  此时覃舟却是贴心地走了过来,温和地问道:
  “妹妹可有想吃的?”
  璃姬轻轻地摇了摇头,心中却想着,自己此刻只是个婢女罢了,与他们同座已是难得,如何能再造次?
  刘偲见状,却也是凑了过来:
  “唐儿妹妹,这紫东楼乃是我刘家所开,妹妹没见这帮子饿鬼毫不客气的拣最贵的菜来吃呢!你且不要客气,只点你自己想吃的,哥哥请客罢了。”
  璃姬闻言,却是摇头失笑,她观刘偲这般热心爽朗,竟起了促狭之意:
  “刘哥哥,这儿可有‘元宵’?”
  刘偲偏头去看店小二,小二却是毕恭毕敬地答道:“却是没得的,‘元宵’这名儿都不曾听说过。”
  璃姬微微一笑道:“那便不要了吧,各位爷儿自在点菜便好。”
  这帮子爱刨根问底儿的男子,却是纷纷靠过来问那“元宵”是何吃食。
  璃姬思乡情切,见今日气氛正好,她竟也不似平日那般沉默,且娓娓道来:
  “元宵也叫做汤圆,是由糯米粉揉成球形,或是里边儿放些馅料,或是不放,煮熟带汤食用。”
  “关于元宵,却是有个故事,相传曾经有个皇帝,皇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好些日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皇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打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皇城中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之法。”
  “东方朔便道:‘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皇城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
  “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皇上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皇城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却道:‘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有一名叫做‘元宵’的宫女,不是经常给皇上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