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之逐鹿中原-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口气,因为他害怕凤舞的那杀人的目光。
  ×××
  大成皇城。
  大成的几名重臣都聚齐了,左丞相郑文录、右丞相许令明,大将军杜绍权以及六部尚书,众人恭恭敬敬的站在大殿中,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这半年来,他们的日子过得可不好,东部四郡的叛变,严重打击了大成,几乎每个人都如同被重棒击中一般,脑袋晕乎乎的,一直持续到现在,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人能知道,为什么好好的魏剑会叛变呢?
  然而不管原因是什么,当年郑文录的预言还是实现了,不错,石义的帝星确实出现了一丝黯淡,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打击竟会是来自于内部的。
  大成王石义缓步从后面走了出来,稳稳的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俯视着群臣,虽然受到了如此打击,可是群臣还是惊讶的看到,他们的王并未有任何的变化,依然是那样气势逼人,霸气十足,半年来一直如此,似乎他并未受到丝毫的影响,东部四郡的叛乱以及南部彰武郡的丢失,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绝对不是小事,这不仅仅代表着大成的疆土少了近三分之一,彰武郡倒也罢了,东部四郡的叛乱,几乎让户部尚书一夜之间疯掉,即使是经过了郑文录苦心经营多年,大成的国库也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更何况二十万大军,二十万大成精兵不再属于这个国家了,而是改名叫做了叛军。
  “来人啊,给众位卿家看座!”石义叫过了宫人,拿过椅子,群臣在两侧分别坐下。
  群臣坐下之后,一阵沉默,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一时间气氛十分压抑。
  最终,杜绍权打破了局面,“王上,彰武郡被占,我们真的不做一点回应吗?”
  石义笑了笑,“算了,给他们吧,我现在有些相信郑丞相的话了,天象,嘿,也许真的是吧,我倒是真的很想见见这个人呢,也许未来他会成为我们的心头大患吧,可是现在,由得他去吧。”
  杜绍权默然。
  石义站起身来,看着群臣的一副苦瓜脸,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众人俱是一愣,笑什么?只有郑文录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一通大笑过后,石义大声道,“怎么?遇到了一点挫折,你们就没精神了?当年我们打仗,什么困难没遇到过?什么危险没经历过?九死一生!可是,我还是挺过来了!千军万马没能杀死我,荒漠、戈壁、沼泽没能困住我!我们现在只是失去了五个郡,少了二十万军队,这算得了什么?我还在,你们还在,我们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还在,这天下,有谁是我们对手?卫景?聂智远?马云?不,没有人!”石义大声的道,语气中透出强烈的自信和一派王者气象。
  石义的话让群臣都激动的站了起来,一个个脸上像是接受了春天雨露浇灌的鲜花一样绽放开来,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只要还有人存在,就不会停止纷争,如今的天下,就像是大海,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一片平静宁和的样子,然而实际上,里面却蕴藏着瞬间夺人性命的暗流。大成的衰弱看起来让人心动,但是实力大损的大梁却有心无力,狡诈的聂智远又不肯轻起刀兵,因此一切都还显得十分平静,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一场大乱的爆发是早晚的事,虽然没有人知道具体的时间,但是每个人都开始在为即将发生的事情积极的准备着……
  第三卷《龙战于野》到此结束,请大家继续关注第四卷《猛龙过江》。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韬光养晦
 更新时间:2008…8…6 17:51:30 本章字数:3645
  大家注意!大家注意!第四卷了!第四卷了!很激动~今天的最后一更了,天呐,今天的疯狂将导致我日后数天甚至数十天的拼命,不过,有大家的支持,我还是很爽滴(暗爽中~),感谢一直支持小鱼的朋友们!更加感谢肯订阅本书的朋友们!如果喜欢这本书,那就请来订阅吧!因为你们是找不到盗贴滴!如果你们认为不值得订阅,那赶快在下面的书评区提出意见,小鱼好考虑一下解禁的问题,嗯嗯,大家有什么话说说,你们不说我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呢?
  ————————————————————————————————————————
  三年后。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三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说,稍稍恢复了一些元气的大梁,处心积虑算计了三年的大周,以及提心吊胆了很长时间的魏剑,他们联手了,其目标自然是大成。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是受到了沉重打击的大成,也决不是哪一个势力敢于单独面对的,即使强如大梁、大周也不敢。所以,在大周王聂智远的积极串联之下,大梁、大周以及叛乱的大成东部四郡之主魏剑坐上了同一条船,大汉历599年春,三大势力正式向大成宣战了,三家商议好了,谁打下来的地盘就归谁,这样谁也没有什么异议,而且还都会拼命的不留一丝余力,谁也不想被别人占了便宜而自己吃亏。
  打着伐无道的名义,大梁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大周三十五万大军,魏剑十五万大军,总共九十万之众,从三个方向同时进攻大成。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天下,所有势力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这里,每个人都知道,说到军事力量之强盛,那是谁也不敢和大成相提并论的,有大成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如果能将大成除掉,那当真是再好不过了。这次三家兵马共九十万众,大成能抗的住吗?
  平时大家都说大成强,大成军力强盛,可是大成究竟强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三年前大成出兵河东,二十万大军折损数万,人们便开始怀疑了,究竟大成是不是有传说中那样强大呢?仅仅是河东这般弹丸之地就能给大成造成如此惨重的损伤,看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呢。只是还没有人有兴趣用自己来试一试自己的才猜测是否正确。
  半年后大成的动作让这些之前动了些心思的人倍感庆幸,大成挥军十万以极小的代价夺取了大梁一郡并且歼灭了大梁十数万大军,号称天下最为强悍的大成轻骑兵军团和重甲步兵军团用他们的实力向整个天下宣称:我们是最强的!经历了那场战争,人们才又重新意识到,原来大成真的很强!
  可是这次呢,近几年来受到了极大损伤的大成,还是不是能够重现当年的强悍,即使轻骑兵军团和重甲步兵军团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区区二十万人马而已,是不是能够抵挡九十万大军?大成其它的军团是不是也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经过了大成的沉重打击,大梁王卫景这三年来几乎夜夜都在对石义的诅咒声中睡去,他恨不得将石义碎尸万断才能一解心头之恨,他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于是,在三大势力之中,大梁的军队是最早到达大成境内的,梁州郡,这个曾经是属于大梁的地方。夺回属于自己的领土,这是大梁报复的第一步。其时,梁州郡驻扎了大成五万兵马,当然,不是轻骑兵军团,也不是重甲步兵军团,只是普通的大成士兵,梁州地方守军,与任何一支威震天下的兵团都没有任何关系。
  而大梁,则是势在必得,十万大军作为前锋,来到了梁州郡。然而来势汹汹的大梁军,很快就碰到了第一个钉子,梁州郡最西边的一个小县城,徽西县。
  在徽西县中,有七千大成守军,对于十万大梁军来说,这七千人甚至还不够塞牙缝的,连一盘饭前开胃小菜都算不上,大梁军前锋大将,镇西将军独孤邈曾放出话来,半天时间,踏平徽西!可是,在三天之后,他脸上的笑容被深深的愁容所取代,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十万大军竟然会被这样一个个小小的县城拦住,经过三天的强攻,为什么那区区七千人还没有死光?为什么这座已经摇摇欲坠的小县城还不倒下?
  就在这里,他已经损失了一万余名士兵,双方士兵的鲜血将徽西县的城墙整个涂成了红色,在夕阳的照耀下,散发出一种奇异的气息。
  然而独孤邈的倒霉却并不仅限于此,在第四天,他终于成功的攻破了徽西县,这次他甚至自己亲自披挂上阵,冲在了最前面,第一个用左右手各重八十斤的大锤砸在了徽西县的城门上,砸死了所有阻拦他的敌军,让自己身后的士兵顺利的冲进了城内,可是得意忘形的他却不小心中了一记流矢,而且正中左眼,使他变成了独眼将军,以至于他愤怒到不顾这里是自己曾经的领土,下令屠城,徽西县十数万百姓无一幸免。
  然而,大梁军所遇到的阻难并不是单一的现象,从西北方向杀向大成的大周军也遇到了拼死的抵抗,损失惨重,经过几战,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大成军的强大,决不仅仅限于那二十万精锐,即使是其它军团,也有着难以想象的强大战斗力,那么,拥有着这样强大的战斗力,为什么在河东,在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有了那样的损失?难道河东军很强大吗?河东这个区区弹丸之地,拥有着和大成不相上下的军队?于是乎,一些有心人便将目光放到了现在的河东之上,虽然占据了三郡之地,可是人们还是习惯于将这个势力称之为河东,虽然此河东已非彼河东,真的可以说是物是人非了,不仅领土扩张到了三个郡,而且,也换了主人。
  将大局稳定下来之后,方云终于决定表明自己的身份了,然而此时的河东也好,河西也罢,彰武也罢,无论是百姓还是军人,几乎没有人在乎自己的主公是什么人,是不是拥有张氏的血统,他们不是大人物,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能够让他们吃的好,穿的暖,过上好日子的,自己就听他的话,就是这样简单而已。
  因此,方云准备的张楚之的遗书和张恺之的证明都变得毫无意义了,百姓们、士兵们、官员们、将领们都毫无意见的接受了这个新的主公,这个为他们带来比以前更好生活的年轻人。
  然而方云的崛起,却引起了别人的关注,对于那些老牌势力来说,一个陡然而生的新人、新势力的崛起让他们十分警惕,因为这是一个他们丝毫不熟悉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人,他们怀有更多的戒心,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当然,也有人抱着不同的想法,比如说,大成。
  大成受三面夹击而能屹立不倒,这令所有人都感到惊奇,也更加感到恐惧,但是,谁也不知道大成也是在苦苦支撑而已,其中的苦楚只有大成君臣才知道罢了。
  在辛苦面对打击的时候,大成突然派出了一个使者,偷偷的,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河东城,求见方云。
  ×××
  经过了三年的发展,河东(虽然现在是三个郡,但是大家仍然习惯上将其称为河东)由于没有任何的战争,没有任何的纷乱,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力量,比起三年前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比起当年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三年来,一切都很顺利,三郡之内风调雨顺,黎民安乐,连续三年大好的光景,让百姓们的收成翻了几番,方云为了休养生息,又刻意的降低了赋税,百姓们简直像是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老人们都在说,“要是一直有这样的日子过,就算是给个神仙都不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