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说着,实在是说不下去,抬手说道:“还是赵爱卿你来说吧”
“是,皇上。”赵岩上前一步,转身看着文武百官说道,“陛下已与山东签订《丙子年立宪约法》、《山东军事特权约法》、《丙子年君臣谅解备忘录》。《丙子年立宪约法》第一条,第一条:君主无权随意罢免、杀戮大明官员、百姓,更无权以个人意志剥无端夺百姓财产,一切皆按国法。第二条:君主每年开支限定为100万两白银,其余充入国库,国库由内阁看管,由内阁商议分配使用。君主若需扩大开支,可自由投资工商,然不得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
“《山东军事特权约法》第一条:山东军事集团有权对外宣战,君主、内阁不得反对、阻碍、暗中破坏。第二条:山东军事集团可按财政收入情况,再不破坏生产的前提下,对山东军进行扩编。第三条:山东军事集团掌管各省市舶司,有权对海上商船征收进出口税务。第四条:山东军事集团掌管天下盐运司,其收益半数充为山东军费,半数充为朝廷军费。第五条:山东军事集团拥有殖民地自治权,此自治权不世袭。第六条:军事集团可对政治、军事、经济、刑事罪犯提起公诉,公诉有独立大理寺审理。”
“《丙子年君臣谅解备忘录》……”赵岩将签订内容一一道出,顿时朝堂内哗啦一声,如同炸开了过一般。
“逆贼,你犯上作乱,不得好死。”突然一个赵岩不认识的文臣跳了出来,指着赵岩的面门骂道。
赵岩哂笑一声,扬声喝道:“此人定是杨嗣昌同党,来人,将他押下去,明日与杨嗣昌一同处斩。”
“是。”顿时两个士兵如狼似虎的冲了上来,直接将那人拉了下去,没想,那家伙竟是个软蛋,听到赵岩的话后,马上吓得大小便失禁,在地上拖出一道水渍。
赵岩完全无所顾忌,连满清那个外族都能靠炮灰征服整个大明,天下人反对又如何,他完全可以大杀四方。
只不过那样的手段太过暴力,定然会造成社会动荡,立宪只不过是他当前控制朝廷的方法。
哪天若不高兴,赵岩同样可以将三权分立废除。
现在哪个不开眼的跳出来反对,那就杀
然而还真有不开眼的家伙,马上又有一个文官跳了出来,慷慨激昂的对赵岩进行辱骂,赵岩再次一挥手,喝道:“明日处斩。”
这次这个还真是个硬汉,被拖下去时并未出现大小便失禁的问题,至少表面上看上去,是个硬汉。
太和殿内,一片鸦雀无声,文武百官们噤若寒蝉的看着被拖下去还在叫骂的那个家伙,却是没有谁再敢跳出来。
崇祯在龙椅上看得心中滴血,但他现在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底牌,亦无可阻止赵岩为所欲为。
“内阁重组之事,朝中随意组党,无论是谁,皆可组建党派。但每个党派内部必须有一致的理念。内阁设阁员一百名,每有议事,以投票决定结果,决定前各阁员可有不同意见,然一旦决定,任何人不得妨碍施行。”赵岩侃侃而论,引得下面一阵议论。
“敢问将军,然各党派名额如何决定?”一名官员问道。
“所谓还政于民,各党派名额自由百姓选举决定,然行政方行,世人皆不知其为何物,若由百姓推举,则不免宗族门阀暗箱操作。故,首届新政内阁由本将军全权负责组建,如此五年可灭尽建虏。”
“同时,各省应加强宣传,为今后大选做准备。”赵岩继续说道,“今日早朝,乃是为众位同僚通个气,稍后各自前去领取详细文件,建党之事,诸位同僚应尽早完成,以便内阁早日重组,内阁重组之前,由户部尚书陈钟盛暂任内阁首辅。”
下面的文武官员们议论纷纷,气氛一时间活络了起来。
此番赵岩打进京城,很多官员以为改朝换代的时候已经到来,大明覆灭即在顷刻,然而赵岩若用组建内阁的方法,这意味着他们还有发言权,并且在崇祯依旧拥有军权的情况下,还有反攻的余地。
不过很多官员对于这方面并非很积极,若是赵岩能给他们更大的利益,他们便能站在赵岩一边,若是崇祯能给他们更大的利益,他们便会站在崇祯的身边。
这没有什么定论的,唯独看赵岩分出的那一杯羹有多少,又有多少人能够分得到那一杯羹。
赵岩站在那里,看着他们议论了一会,然后连征求崇祯的意思都没有,便直接说道:“好了,今天陛下召集大家来太和殿,便是宣布还政于民之事,大家即已知晓了,那便退朝吧门口有具体的材料,各自去领一封回家好好看看。”
然而,赵岩说完话后大半天,上面的小太监却没动静,崇祯则是怒目而视。
赵岩皱了皱眉,对秦致远打了声招呼。
秦致远立即高声喝道:“退朝~”
“退朝~”赵岩身后的亲兵同时高喊道。
“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听见高喊,便一一跪地,唯独赵岩站着。
“哼”崇祯冷哼一声,站起身转身离去。
“退朝……”崇祯身边的小太监这时才高声喊道……
这次早朝意味着……赵岩独霸朝纲的时代来临了
'  '
第一百五十二章:组阁前奏
第一百五十二章:组阁前奏
夕阳斜照在紫禁城的上空,沐着这金黄的光辉,赵岩站城门外凝望着天色,这个帝国,此时就如同这夕阳,已经快要进入尾声。
远处,一支兵马正缓缓行来。
一面绣着‘卢’字的大旗在夕阳下飘舞着,赵岩看到那面旗帜,眼中露出了敬意。卢象升,是赵岩最为尊敬的明末官员。
历史上,卢象升迎战清军,之以战死巨鹿,很大程度都是因为朝堂争斗,以及其余各路官军贪生怕死,以致孤立无援,兵败身死。
这是一个思想十分正常的明末官员,不似其余官员那般麻木、残酷与贪生怕死,爱财如命。
卢象升带领的军队渐渐出现在赵岩眼前,天雄军经过赵岩派遣的军官整编,又装备了山东军的装备后,俨然已经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存在。
步伍行进中俨然不乱,一切井井有条,只不过还是和赵岩的兵马有着许多差距,首先步兵没有代步马匹,其次士兵的精神也没有赵岩的士兵那般饱满,总的来说,是伙食上的差距,另外就是洗脑……思想改造方面比较空白。
再则,火炮方面也没有赵岩的强大,骑兵方面也没有如同赵岩那般训练,但就以卢象升的步卒来说,除了山东军外,绝对是大明最强悍的一路官军,不过秦良玉的白杆兵在山地战的战斗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很快,卢象升的天雄军在离京城一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带着一百多名亲兵,朝着赵岩这边策马行来。
赵岩翻下马,卢象升很快就过来了,同样翻下了马,看了看城头上站着山东军的城墙,对赵岩叹道:“持坚啊看来我还来是晚了一步。”
“督臣来得不算晚。”赵岩哈哈笑了声,对卢象升做了个手势,“督臣请,我们进城再做详谈。”
卢象升点了点头,两人再次上马,一同进了京城。
路上卢象升忍不住问道:“持坚,你打算如何善后?”
“陛下以与我签订了《立宪约法》与《山东军事特权约法》、《君臣谅解备忘录》,并下‘罪已诏’,今后陛下只掌兵权,不问政事。政事由内阁全权主持,只待内阁重组完毕,我便撤军。”赵岩说道。
“不问政事?”卢象升皱眉问道。
“历朝历代,因昏君亡国者数不在少,之以如此,全因君主权力过大所致,所以必须限制君主特权,让内阁来管理天下。立宪之意,便是让君主也受和法律约束,若犯法与庶民同罪。”赵岩接着说道:“内阁则四年轮换一次,首辅至多可连任三次,也便是十二年。至于谁当首辅,则由百姓来决定,所以今后要当首辅,首先得为百姓办事,如此才能赢得民心,若是酒囊饭袋,无能之辈,则不出一任便会下台。”
卢象升沉思不语,过了好一会,才说道:“如此虽好,然若让百姓选择,恐有人徇私舞弊。”
“就因如此,如今还不宜推行大选,而应找身正清廉的人来组建内阁。”赵岩耐心的解释道,“今后只需大力开启民智,加上百姓都能行驶自己的权利,百姓便会拥护大明,若有人破坏立宪制度,则天下人群起而攻之,朱家子孙亦能万代为皇。”
赵岩心里明白,把卢象升稳住,几乎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卢象升这人赵岩接触下来,赵岩自是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人。
于是主动说道:“此次组阁,阁员总数一百,我山东欲立两党,各占二十五席,一由颜继祖为首,一为朱大典为首。再则,督臣再立一党,同占二十五席,其余三十五席,则让与东林等党。”
“之以如此,乃因立宪未行之故,若由百姓推举,必被士绅、商贾操纵,则内阁将不顾贫苦百姓之利,因此只得强行重组。”
赵岩说着,卢象升点了点头,然后沉思起来。
之所以赵岩让出二十五个席位给卢象升,主要还是看卢象升此人较为正气,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他必然不会去阻碍,更不会耍些下流的手段。
这样,表面上看上去,赵岩的改革派与保守派各占一半席位,实际上赵岩挑选出的阁员,全是出身贫寒,且是经过长期思想改造,表现非常良好的文吏,只要反腐做好,一半的席位也能让赵岩保持不败了,再从卢象升这里争取上一些票数,有什么改革政策自然也就能顺利通过。
同时赵岩把席位放了出去,也等于是分了一杯羹出去,虽然这一杯羹实际上不能带去什么实际利益,但一时间那些人还是不太能反应得过来,同时舆论上,赵岩也好控制许多。
赵岩带着卢象升来到他下榻的宅院,这处宅院很大,赵岩已经在门口挂上了‘内阁行政院’的招牌。
这处宅院就在紫禁城的城门外,离众多机关都近得很,办公也十分方便。
在这大宅院内,卢象升看过《立宪约法》、《山东军事特权约法》、《君臣谅解备忘录》后,又听赵岩吸纳关系叙述了一方何为立宪。
“立宪却是妙法,只需将立宪办好,大明江山便可永固。”卢象升看完后点头赞同道,至于赵岩的那个《山东军事特权约法》,卢象升则没有去计较。
赵岩的为人,他亦能相信。
卢象升早便将赵岩引为知己,两人在这大明都有一个很大的相似性,那便是体恤百姓之苦,致力于维护大明安定。
自从卢象升听闻赵岩起兵清君侧后,路上卢象升甚至会冒出如此的想法,那便是若是换了赵岩做皇帝,他能否接受的问题?
这个想方让他很矛盾。
若真如此,木已成舟,他又能如何?平心而论,若是赵岩当了皇帝,那天下必然焕然一新。
而此番,赵岩重组内阁的行为,却是卢象升最愿意接受的。
他对于赵岩掌控大权并不反对,内阁若由他控制,大明必然能迅速安定。同时又保全了大明皇室的地位,可谓是皆大欢喜。
……
而朝中的东林党人,领了立宪各项材料回家后,随即认真阅读了起来,令他们欣喜的是,赵岩竟然提出了与他们东林党思想相近的反对君主**的措施,之前东林党人顾宪成便主张“散权”,实质是削弱君权,钱一本主张“公天下以选举”辅臣,而赵岩此番立宪,这几点都做到了。
东林党是明末一个敢于抨击时政;要求澄清吏治,改革弊政,礅于为民请命,坚决反对恶势力,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甘愿赴汤蹈火的党派。
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和手工业有明显的发展。东林党人基本上代表江南中小地主和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