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赵岩再次完善了《专利法》,个人专利可以享有六十年,在一定时间内未推广使用的专利,政府可强行推行该专利的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优先权等一系列专利名词。
政府会强行推行使用的专利,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专利,既然具有重要价值又不推行,那就是专利发明者想要待价而沽。
蒸汽机的技术,在这次会议中列入最高机密,严禁向任何国家传播,在大明其他省份,必须经过申请。
任何从事蒸汽机研发、制造的人员,不得出国。
赵岩严防的还是国外学到蒸汽机的制造方法,但其实只要封锁制造工具的出口,以及人员的出国,西方人就不可能获得蒸汽机,就算能造出来,也是很不成熟的那种。
至于其他省份,只要在各个道路设卡,这么大的一个东西,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是运不出去的。
在大明其他省份的传播禁绝上并非那么严,但其他省份目前还不是赵岩的地盘,给了他们蒸汽机也收不上税,给他们干嘛
……
在赵岩的命令下,蒸汽机制造厂很快开始着手建设,蒸汽机的制造技术已经确定,制造起来就没有研究时的那么麻烦了。
目前,在生产上的重点研究方向就是冶炼和制造方面,重点就是对钢材的处理,以及兵器的生产,同时还有纺织业上的应用。
运输上,就是轮船和火车的研究。
科技院先后成立了二十几个应用研究小组。
其中最大的无疑是火车的应用研究小组,用熟铁铺设的铁路已经有几百米了,足够实验所需了。
赵岩让人铺设的铁轨宽度为1500毫米,也就是1。5米宽,赵岩将这这个宽度定位今后铁路铺设的标准宽度。
相对来说,蒸汽机在纺织业上的应用已经有了技术积累,只要制造出蒸汽机,便能直接投入纺织业的生产。
纺织业也可以脱离对水力的限制。
同时军器局在生产火枪和火炮上,有了蒸汽机也能更加方便,冷兵器的制造上,也可以直接使用蒸汽机进行锻压,但技术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应用方面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情况,所用的蒸汽机也不同。
同时在去年,邯郸钢铁厂的平炉炼钢法也实验成功,邯郸炼钢厂在完成了高炉煤气的收取技术后,利用高炉煤气开始不断实验平炉炼钢法。
进过将近一年半的研究,终于成功的研究出了平炉炼钢法。
这也是赵岩为何要开始铺设铁路的原因,用锻打出来的生铁来制造铁路,实在太过耗费人力资源。
而平炉钢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平炉的远离之前赵岩已经在图纸上写得清清楚楚,平炉的炉膛是一个耐火砖砌成的槽,上面有耐火砖制成的炉顶盖住。平炉的前墙上有装料口,装料机就从这里把炉料装进去。熔炼时关上耐火砖造成的门。炉膛的两端都筑有炉头,炉头各有两个孔道,供导入燃料与热空气,或从炉里导炉气之用。
平炉炼钢所用的原料有废钢、废铁、铁矿石和溶剂(石灰石和生石灰)。开始冶炼时,燃料遇到导入的热空气就在燃料面上燃烧,温度高达1800℃。热量直接由火焰传给炉料,使炉料迅速熔化。同时有一部分熔化的生铁生成氧化亚铁,生铁里的杂质硅、锰被氧化亚铁氧化,声成炉渣。由于炉里放有过量的石灰石,磷与硫等杂质就生成磷酸钙和硫化钙成为炉渣。其次碳也进行氧化,生成一氧化碳从熔化的金属里冒出,好象金属在沸腾一样。
反应快要进行完毕的时候,加入脱氧剂并定时把炉渣扒出。在冶炼将完成时要根据炉前分析,来检验钢的成分是否合乎要求。炼锝的钢从出钢口流入钢水包里,再从钢水包注入模子里铸成制品或钢锭。
邯郸钢铁厂在经过许多次失败后,终于总结出了完善的平炉炼钢法。
平炉钢的出现,让炼钢效率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比目前使用的炼钢方法快了几百倍不止。
目前的炼钢方法是锻打,虽然说效率比之前的效率提高了许多,但劳动强度还是很大,而且产量也不是很高。
而使用平炉后,出炉后直接成钢。
一炉钢只需要6~8个小时就能炼成。
当然,平炉钢相比后世的转炉炼钢法还是不如的。例如一个年产1200万吨钢的钢厂,只要建成6座250~300吨的纯氧顶吹转炉就够了,如果修建平炉却需要500吨的大型平炉30~40座。
且对燃料的利用率上,平炉也不如转炉高。
但转炉是高科技产物,目前还无法上马建造。同时转炉很多无法生产的钢种,平炉却是可以生产的。
正月时,赵岩对邯郸炼钢厂下达了新的生产任务,明年必须建设起年产生铁3000万吨的高炉,及年产钢量500万吨的平炉。
这点产量听上去很高,但连后世的零头都不到。
只要有足够的钢铁,还怕用不掉吗?
那么多基础建设要用钢铁,打仗同样要用到钢铁,钢铁自然是越多越好。
赵岩天天往科技院里跑,时不时的下达研究项目。
也许今天想起这个,明天又想到那个。
反正今年的财政很充裕,就多成立几个研究项目,这就是赵岩在暴富之后的反应。
不是要去修宫殿,而是开始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电学上,科技院已经研究到了一个不错的程度。
首先电灯已经研究成功,这次成功的不是之前研究出来的电弧灯,电弧灯的灯光非常强烈,不适合家庭使用,而且使用成本也高。
电灯其实并不难,大多数材料做成灯丝后,把电灯泡里的空气抽空后,都能亮个几个分钟,几十分钟。
用棉花,可以亮两三个小时。
而用竹炭做灯丝,可以亮上400~1000个小时,主要视竹子品种而定。
钨丝灯现在倒没什么必要,用竹炭就可以了。
这次科技院研究出来的,就是竹炭灯,竹子是从南方找来的,最后选定了其中的一个品种,可以持续使用1000个小时。
一般人们一天也就点六个小时的电灯,1000个小时足可以使用166天了。
事实上,家里用的电灯泡一天可能只点三四个小时。
而工厂的电灯泡,则一天可能要点上十二个小时,也就能用83天。
赵岩记得最适合做灯丝的竹子是日本的一个品种,不过1000个小时的电灯也差不多了,没必要为了那一两百个小时跑日本去进口。
而这种竹炭灯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
竹炭自然不用几个钱,电灯泡更是不要几个钱,生产上更是较为简单,用手摇抽空机把电灯泡抽成真空,外面则是通电装置。
一个电灯泡的成本只需要五个铜板,卖出去最多也就十几个铜板,一般家庭都能买得起。
电灯泡虽然研究成功了,但目前用的还是电池。
因此赵岩下达了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研究工程。
水力发电是在河流利用水力来进行发电,火力发电则是用蒸汽轮机来发电,现在新式蒸汽机已经发明出来,只要改一下,蒸汽轮机也就出来了。
同时赵岩还启动了研发电线绝缘体的项目。
电线绝缘体可以用油漆,也可以用橡胶,现在还没有塑料。
想到塑料,赵岩又启动了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及炼油方面的研究。
同时在电报方面的研究,也很有起色。
有了赵岩给出的方向,电报这种东西又不是需要太高科技含量的东西,估计不用多长时间便能研究出来了。
为了供应研究所需,赵岩成立了一个材料收集队,专门到各地收集各种矿产、材料,然后进行分类存放,供应登莱科技院和登莱大学的实验所需。
仅仅十一年第一个月,赵岩就在科研上砸下了五百万两研究经费,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若说基础设施建设用个几百万倒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科研用掉五百万两,又没到那种搞太深奥东西的阶段,自然是个天文数字。
这比支出中,很多是用来建设基础设施的,如材料收集,以及实验室的建造等等,同时还成立了五十几个研究小组,科技院被他折腾下来,人手已经不够了,有的人即在这个小组,也在那个小组。
'  '
第一百九十三章:有银子竟然花不掉……
第一百九十三章:有银子竟然花不掉……
赵岩正在科技院到处跑的时候,茅元仪兴冲冲的跑来,大老远的就喊道:“主公,大喜,大喜啊”
“什么喜事啊?”赵岩听了笑道。
“辽东作战指挥部在清理满清的东西时,发现了一本账簿。”茅元仪笑道:“这账簿上全是满清与晋商通商的记录,上面记着的晋商商队就有十三个,双方的贸易额度足由两千多万两。”
“有了这个账簿……”
“哈哈”
“嘿嘿”
两人同时阴笑起来……
有了这个账簿,明年就拿晋商开刀。
晋商一个个身家都有几百万两,估计抄家之后能有两三千万两的收入。
胡乱抄家自然不行,总得有理由,这个账簿无意给了赵岩很是充分的理由,谁也无法阻拦的理由。
只要用《大明日报》把这事情一报出去,马上就能让那些通敌的晋商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
辽东,现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到了一月中旬时,辽东作战指挥部(参谋部)才开始清理满清留下的种种文件。
很快,就在这些文件中发现了满清与晋商交易的账本。
通过账本发现,晋商与满清的交易有时是在张家口,有时则是晋商直接派遣商队到辽东去。
每一次晋商到来,满清都会很热烈的欢迎他们。
发现了这一账簿后,辽东作战指挥部连忙将向赵家堡报告。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作战,整个辽东平原几乎都已经肃清了,各城镇的行政人员也下派了过去。
辽东汉民也都领到了过冬的口粮,行政人员正在挨家挨户的进行户籍登基。
一月时又有二十艘飞剪船下水,从八年开始,到目前已经建造了六十艘飞剪船,两个月后又有三十艘飞剪船下水。
现在整个山东能调用的飞剪船,也就只有刚下水的二十艘,其余四十艘飞剪船有三十艘运着兵马前去支援加州,其他十艘则在各舰队负责侦查和信息传递任务。
虽然只有二十艘飞剪船,但运输能力还是大大提升了。
山东的大商船已经有一百五十艘左右,其中一百艘被派到了江户,还有五十艘则在日夜往辽东、朝鲜来往运输。
经过不断的运输,辽东所需的物资基本上都运过去了。
那些山东商人,也要去辽东开设造船厂,山东还要向辽东和朝鲜移民。
……
十一年的财政预算,在一月中旬重新进行了一次会议。
由于赵岩在科研上砸下了五百万两左右,再加上还要设立一个两百万两的基金会来设立‘生产进步奖’,能够进行预算的只剩下5700万两。
这次预算,主要是增加了多辽东和朝鲜的开发项目,原先确定的预算倒是不用去改动。
对于辽东和朝鲜的开发,赵岩打算重点开发辽东平原和朝鲜,其他地方暂时先不用怎么去开发。
整个辽东耕地面积还未统计出来,但朝鲜的耕地面积却是统计出来了。
整个朝鲜的耕地面积,大概在4000万亩左右,若算上山区的话还要更多,但赵岩一般不对山区进行移民。这4000万亩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较为平坦的平原、丘陵地带。
每户300亩土地,整个朝鲜可以安置13万户农业人口,再加上其他的行业人口,整个朝鲜前期得有15万户人口。
按照农场的模式,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以养活7~8个人口,且产出的多为肉类,每户平均三个劳动力,每年可以向山东输出养活270万人左右的粮食。
前期移民费用,每户大概需要10两白银左右,也就需要将近15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