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部落就相当于奶牛,移民到了他们便要往西边挪位置,为奴尔干都司的士兵提供食物。
这行的扩张是血腥的,不服从的异族都将被无情的砍掉脑袋。而对于招募局派来的移民来说,西伯利亚是一片虽然寒苦,却资源丰富的乐土。
这里的农业一年只有一熟,但有足够的土地让他们进行粗放种植和发展畜牧业,每户一千亩的土地的数目是很可观的。
西伯利亚的土地不值钱,这里太广袤了,而且比较冷,没什么人愿意移民到这里,至于土地下面的矿产属于国家,但个人也会获得分红。
例如对某地矿产进行开发,土地拥有者可以获得地面上补偿,同时可以获得矿产收益1%的分红。
这1%是很可观的。
在山东是没有的,在西伯利亚却有,这也算是给这些移民西伯利亚的人们的奖励,没有移民,是别想占领一片地区的。
这些移民据点的兴建,其剩余的农业产出都将供应前方作战的兵团,今后工业城镇出现后,还将供应城镇人口。
奴尔干都司在打到漠北北面地区的时候便停止了前进,而着手经营后面的据点,等后面的据点建设好后,便会继续向西。
不出几年,他们便会碰上沙俄的哥萨克骑兵
此时的沙俄,也正在积极向东面扩张,甚至不用几年,或许明年再向前进时,便会碰上。
……
赵岩迎娶颜玉瑶过门的时候,刚下水的十五艘护卫舰,护送着运兵船开始南下,运兵船上全是美洲步兵旅的士兵。
他们到达台南后,便会在海军的配合下进攻闽江口。
参谋部给出的方案是沿着闽江北上,然后从建州(建瓯)北上攻打仙霞关,打开八闽咽喉。
仙霞关乃是天下为数不多的几大雄关之一,郑芝龙之所以敢和赵岩叫板,还是仗着福建关隘严密。
而第一师的五个步兵旅,则十分低调的往浙江调遣……
'  '
第231章:进攻福建
第231章:进攻福建
七月二十五,赵家堡已经恢复了平静。
五个步兵旅早已南调。
自七月初,五个步兵旅就陆续伪装成武警部队,小规模的向浙江省调动,六万大军分为十二队,调往浙江衢州府江山县。
衢州府是龙游商帮的地盘,赵岩派遣大规模的部队到衢州,龙游商帮通过当地的关系渠道,多多少少了解到了一些。
只是这些山东军都藏在山林中,划了个戒严区域,因此龙游商帮虽知山东有派兵过来,却不知派了多少。
很多人只以为人数可能只有五六千人,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一队武装警察,因此也未大惊小怪。
在各地做生意的龙游商人都知道,现在大明各省都有‘盐舶稽查司’的兵马在到处收税。
由于第一师昼伏夜出,往往都是夜晚行军,一个晚上行到预定地点,然后休息警戒,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因此他们在到达江山县城外的隐蔽地点时,整个浙江都没有什么人清楚浙江竟然来了六万兵马。
除了这六万,还有两万自重部队,也陆续伪装成商队运输着辎重前来江山县。而远在闽南石井的郑芝龙,根本就不清楚衢州的异动。
相比之下,郑芝龙在海上所面临的压力就大得多。
文邦良丝毫不顾旧识之情,在台湾海峡狠查过往商船,仅仅几个月下来,台湾海峡已经不见商船之踪影。
整个福建的海贸系统已经彻底瘫痪。
除了部分不怕死的还敢出海外,其余许多商船都已经接海贸之名,跑到了山东去,有的为了不被郑芝龙所迁怒,连全家老小都带走了。
而崇祯,也不清楚第一师的五个步兵旅南下,只是以为赵岩派出了几支武警部队,以为山东军的主力还留在山东。
因此最近崇祯安分了许多,不敢在《皇家日报》上挑唆什么,生怕一个不好赵岩挥兵北上。
毕竟赵岩的主力已经回到了山东,在新军未成之际,崇祯还是担心山东军的压境,因此双方在舆论的争斗上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美洲步兵旅在薛青的带领下,乘坐运兵船南下,七月底已经到达台中,文邦良早早便接到了作战计划,将手上的军舰和护卫舰集中了起来。
对闽江口的进攻一触即发
文邦良为了配合闽江口登陆,制定了一个声东击西之计,从台南派出五艘护卫舰,前去骚扰金门。
郑芝龙的海上主力大部分都集中在闽南,对于闽北相对忽视。
毕竟郑芝龙只是个海盗,虽然深谙海上规则,但对陆战的规则却是有些懵懵懂懂,对于海岸的防备虽然不算松懈,但防御强度却不高。
按照常理,他们是东南沿海霸主,谁敢来海岸骚扰。
不久前的澎湖海战,彻底把郑芝龙给敲醒,只是郑芝龙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同时也想不到赵岩这么快就对他动手了。
那令人咋舌的天价税金和罚金,最近也没了声音。
自从赵岩在《大明日报》上下了最后通牒,郑芝龙无回应后,赵岩也未在报纸上发表关于此事的任何言论。
很多人以为赵岩只是威胁威胁,郑芝龙也是这么以为,但威胁的同时,也给他扣上了个大大的屎盆子。
有这个屎盆子扣在脑袋上,让郑芝龙略微坐卧不安,始终感觉有些不妥当,万一哪天赵岩翻起账本来,那就是两军对垒之时。
翻脸是肯定的,郑芝龙只是担心赵岩在他还没准备好之前就发飙了,因此天天敦促新军编练。
到处购买军用物资,崇祯提供给他的75毫米火炮制造技术也到了,不过要投产还要一段时间。
郑芝龙感觉目前自己最需要的还是时间。
……
完婚后,赵岩在赵家堡的生活很是安逸,基本上每天除了处理一下公务外,就是到处去巡视和指点工作。
所谓指点工作,不是到处走走说说套话,而是给部门、工厂提出具体的经营方案,毕竟赵岩来自二十一世纪,各种东西见得多,眼界开阔,能指导的东西多了。
赵岩到处指导工作,是为了打造一个更精密的系统。
铸币局
机器运转得轰隆隆,随着一声声的‘哐当’‘哐当’声,一块块银元随着传送带送到冲压机下面,打上一个个图案。
直接冲压一下,上下两面的图案都印了上去,一块银元就这么被铸造出来了。
而在不远处的另外一个作坊里,同样冒着蒸汽机的黑烟,机器哐当哐当的冲压着铜钱,从熔炼厂运来来的铜板在冲压下,一块块铜板也就这么形成了。
在赵家堡,这种银元很快进入流通。
一同进入流通的还有银角、铜钱。
这些货币一进入市场流通便受到了百姓的欢迎,银元和银角实在是太好用了,虽然成色不太足,但因为大小、成分固定,因此受到欢迎。
一块银元在市面上可以换到一两足色的白银,有时候甚至更多。
而黄铜所制的铜钱则更受欢迎,银行发行的铜钱颜色更好看,而且更硬,做工又精美,很快压倒了其他种类的铜钱。
目前黄铜和银元的兑换汇率是1:800,而黄铜铜钱换纯铜铜钱,一文钱可以换1。2文。
而这些市面上套来的银子和纯铜,马上被送到了熔炼厂熔炼,然后送到铸币局加工。
赵岩视察时,铸币局的吏员报告了生产情况,“一天可以加工10万两银元,1万两银角,五千两铜钱。”
“再扩大生产能力。”赵岩指示道,“每天必须能生产出30万块银元,和5万两铜钱,银角适当便可。”
铸币局马上把赵岩的指示记了下来。
每天三十万块银元,一年可以生产一亿零九百五十万块银元,也就能创造500万两的利润。
铜钱方面,一天五万两的制造面额,一年可以制造一千八百万两左右的铜钱,根据目前手上一千万两价值的黄铜储量,2/3的利润来算可以创造六百六十余万两的利润,另外八百万两按照1/2的利润来算,可以创造四百万两的利润,利润超过一千万两,扣除成本,五六百万两是有的。
这两项达到定下的铸币速度,便可以在一年内创造上千两的纯收益,而银角方面则没什么要求,这东西收益多少还得看市场承受能力,一旦市场银角太多,还是会跑回银行里的。
市场能接受多少银角,就发行多少,一般来说,五六百万两应该没问题。
内阁
这天早上表决了一个议案,承认山东所铸银币、银角、铜钱的合法地位,并禁止第二方私铸钱币。
这个议案遭到了曹化醇、王承恩等太监的强烈反对,同时保皇党也强烈反对,虽然议案最终表决通过。
不过数天后,陈钟盛又表决了一个新的议案。
议案中允许崇祯铸币,但所铸造钱币必须与山东银币、银角、铜钱具备同样的性质,必须成份一致,规格等同,同时必须在内阁监管下进行铸造。
崇祯看到山东开始铸币,他也开始谋划铸币之事。
只是山东的铸币水准,实在不是崇祯能够模仿的,但做到货币成份、规格一至,还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
赵岩所铸造的银币是银九二,铜零八,崇祯定下的方案是银八八,铜一二,含银量相差了4%。
崇祯的铸币速度很快的,毕竟是让工匠手工打出,很快崇祯的银币就出来了,很快内阁就定下了汇率,一块赵岩铸造的银币,比崇祯所铸造的银币,价值上多了4分。
看到了铸币有利可图,崇祯也让皇商主持铸币,但内阁也派出了人员进行监管,凡于定下成分、大小不符的银币,不得流入市场。
当崇祯的铸币局大规模制造出银币后遇到了三个问题。
第一:成本太高,他们用的是人工铸造,自然与山东的蒸汽机无法匹敌,山东用蒸汽机,5个工人负责一条生产线,12个工人一天可以制造出1。4万块银币,平均三秒多一块。相比之下,崇祯用工匠生产,一个工匠大概只能铸出200块左右,5个工匠一天只有1000余块银元。
第二:不足值,百姓拒换。赵岩弄出的银元比崇祯弄出的多出了4分银,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崇祯发行的银角不足值到极点,虽然赵岩发行的银角也一样,但崇祯没有开设钱庄进行专门的兑换,同时赵岩的登莱银行又拒收崇祯发行的银角。再则山东商人拒收崇祯发行的货币,因为兑换起来太麻烦了,崇祯发行的货币不仅没有山东的精美,而且还不是一样的价值。
第三:影响力不足。赵岩已经把登莱银行开遍整个北方,同时正不断向南方扩张,位于黄县的铸币局马力全开,每天生产出的银币,即向各分行运送,然后发行到各地。而崇祯则没有。结果就是赵岩发行的货币流通顺畅,到什么地方都能用,而崇祯的货币拿出去,人家还不清楚成份是多少,换起来不方便到极点。
崇祯成立的铸币局,没多久便倒闭了。即没多少利润,又没有市场,崇祯的铸币局实在难以维持。
结果内阁还要求崇祯收回那些不足值的银角,吃进去多少吐出来多少,而这个回收工程着交由登莱银行主持,兑出去的钱,还得崇祯来认。
崇祯可谓是肠子都霉青了,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赵岩发行的货币有市场,而他的却没有。
当然,其根本原因还是崇祯没有使用蒸汽机,赵岩定下的银92,铜08根本吃不消,因为那样没利润。
铸币,其实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占用,毕竟熔炼需要比较多人力,所以发行纸币算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节约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赵岩没有在蒸汽机出现之前铸造银币,日本和欧洲国家用银币,是因为他们征收了较高的铸币税。
当然,日本也因为强制性的铸币税收到赵岩的头上,从而惹恼了赵岩。而赵岩现在铸币,用的是蒸汽机,对社会资源的占用比较少,而且利润比较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