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良玉接到圣旨后,主动交出了土司大印,携其子马祥麟统领五千白杆兵出川接受整编。
二月初,秦良玉到达赵家堡,赵岩当即设宴款待。并于帝国广场上正式册封其为‘巾帼侯’。
秦良玉可谓是帝国成立以来册封爵位最高的爵位之一,能与其相比的只有赵全的‘文忠侯’。
对于一个不是帝国开国功臣的封个侯爵,帝国上下并未有什么意见,毕竟秦良玉是女将,在抗击建虏中表现突出。
秦良玉可谓是自古以来,最为善战的女将,古代的花木兰只是个小兵。此时帝国提倡男女平等,对那些有卓越贡献的女性都有高标准的封赏。
其子马祥麟也被封为帝国少校,送入登莱军校进修。其子马祥麟,曾在山海关大战后金军时目中一箭,尤拔矢逐贼,斩获如故,敌惊退,被军中誉为‘小马超’,是个不折不扣的勇将。
当日赵岩又与秦良玉私下长谈了进一个时辰,之后任命秦良玉为妇联主席。
至于秦良玉的五千白杆兵,则被收编为帝国‘第一山地团’,要说帝国的山地部队,最初就是学习白杆兵练就的。
只是现在武器换代了,帝国的山地团与白杆兵变得极为不同,但还是沿袭了一些作战技能。
因此赵岩给了白杆兵‘第一山地团’的番号,但收编后却不是由秦良玉统领,也不是由马祥麟统领,马祥麟将被调到其他部队,秦良玉年纪毕竟有些大了,不适合再征战沙场,因此被赵岩任命为妇联主席。
到了二月,国会连续通过了三项法案。
一个是《蓄奴法》,一个是《妇女保护法》,一个是《帝国治安条例》。
《蓄奴法》中规定,私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奴役、囚禁帝国公民,帝国不承认任何形式的卖身契。
《妇女保护法》中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势残害妇女,包括缠足、买卖人身自由,并确定妇女享有于男性同等的权利。
《帝国治安条例》中规定,私人不得蓄养私兵,更不得私藏武器,私藏热兵器如步枪五支以上,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有领取了持枪证的才能携带枪支。
帝国各省到处都是蓄奴的现象,随便一个大家族就是几十个家奴,这些家奴很多都没有人身自由。其中看家护院的地位要高上一些,但这些看家护院的也是那些人的打手,是横霸乡里的依仗。
————
9千字,今天还有一章
'  '
第288章:帝国东升(更新晚了)
第288章:帝国东升(更新晚了)
被同学叫去玩了,最近同学有的放暑假回来,有的工作放假回来,所以经常被拉出去。
这章写到凌成4点50,还是搞定了
————
赵岩在帝国二年,心中所想的就是将帝国完全消化,将所有不想看到的现象消除,这包括蓄奴、裹脚、私藏枪械、刀具等等。
枪械和刀具在山东来说是很普遍的东西,在山东、辽东、朝鲜、漠北、漠南、漠西、西藏的汉民基本上农村的青壮都持枪,超过七层的妇女和小孩会玩火枪。
不过这些地方是已消化的地区,赵岩能做到令行禁止,恶性持枪杀人的事件发生极少,一年里有个两三起就顶天了,赵岩对农村的控制绝对可以说是严密。
持枪杀人事件若会发生一般都是遇到无法通过法律来讨回公道的情况下,而当法律能够为人讨回公道时,则少有人去犯事,被侵犯的人也可以通过法律来讨回公道。
至于什么混混、黑社会,在山东没这东西,更没有什么不良少年,那些少年不是被送进学校就是被征召入伍,学校里表现不好,是要被送到军事化管理的学校里去的。
在帝国早期吞并的地盘中,持枪是很普遍的现象,帝国对此的管理虽然比较严格,但对于农村和退伍军人却十分宽松,只有城市中禁止持枪。
而帝国二年,赵岩在年初就派出了大量的黄金部队,帝国正致力于普及免费教育,没有票子怎么施行免费教育?
现在的铸币税主要还是靠开采贵金属矿产,帝国目前还未发行纸币,因此无法靠发行钞票来敛财。
赵岩觉得发行纸币还太早了一些,毕竟现在帝国还在调整之中,凡事不要太集中的出现,这样有益于稳定。
所以贵金属是帝国今年指望的重要财政收入,现在帝国已经占据了产银地——中美洲。
同时还掌控了产金地——南非、澳洲,这两个地方更有许多钻石。
去年勘探出了许多金银矿产,特别是在澳洲大陆,勘探队伍和探险队陆续找到了许多狗头金,以及钻石。
同时西伯利亚地区也发现了一些金矿,只是那里太广袤了,而且是寒苦之地,勘探队勘探速度不快。
二年预计开发的金矿就达到三百余处,而银矿则多达八百多处,只是南非的金矿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但赵岩还是把黄金部队增派到了南非,给他们的命令是,没有找到就到处挖,挖得深一点。
当然在税收上,赵岩也开始考虑增加各种税。
个人所得税、超额利润税、商品增值税,这都是要征收的。
……
临时国会大楼内。
五百名国会议员已经就坐在四周,围成了一个圆形,赵岩从后堂走进国会立法大厅,所有议员都已经看过了赵岩交给国会的‘个人所得税’立法提案。
“在投票之前,朕要重申一下宪法中帝国与帝国公民双方的义务关系,公民的义务是向帝国纳税,而帝国的义务,则是用公民缴纳的税收发展军事、教育、基础设施、经济。若是帝国没有钱,则无法推行免费教育,更无法推行免费医疗。朕想说的就是这些,谁有异议可以提出。”赵岩扬声说道。
国会立法的关键过程就是辩论,立法提案很多群体都可以向国会提交,国会则会对这些提案进行辩论,正反双方各自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开始投票。
不过赵岩出马,哪里有人敢站出来反驳。
在一片赞同的声音中投票开始了,投票的结果很快统计了出来,有四百三十名议员同意。
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他们不敢明着反对,只能在投票中投反对票,国会的投票不是实名制的,谁投了反对票也找不出来。
个人所得税之后,商品增值税和超额利润税的法案也顺利通过。
个人所得税被制定为月收入10块银元以下的免税,月收入10块银元以上的,收取10%的个人所得税。
月收入超过100元的,收取20%的个人所得税。
月收入超过300元的,收取25%的个人所得税。
月收入超过500元的,收取30%的个人所得税。
至于超额利润税,则是工厂、商家的利润超过50%后,收取5%的利润税,超过70%收取10%的利润税,超过90%的收取15%的利润税,超过110%的收取20%的利润税,超过150%的收取25%的利润税,超过170%的收取30%的利润税,超过190%收取35%,超过210%的,收取40%。
超额利润税主要是针对奢侈品所设的,奢侈品本身就不是普通人能享受到的,若是没有超额利润税,干脆直接帝国垄断掉或者禁止掉。
至于商品增值税,则是一个从每个人口袋里掏钱的税种,后世的中国,每种商品都有商品增值税。
例如某种商品的成本是5块钱,商家要卖6块钱,增值税收了1块钱,商家就卖7块钱。
一些愤青经常被质问,你向国家交了多少税?
其实每买一次东西都在交税,各种隐性税种达到十余种。
帝国的个人所得税如果说是针对高收入群体,那么商品增值税则是无差别的收税,商品增值税的高低,取决于商品种类。
像粮食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就不能收商品增值税了,具体收到多少,还需要国会慢慢的,一类一类的进行制定。原则就是越接近生活必需品的收得越低,越是奢侈品收得越高。
帝国的商品增值税也很大程度上是在征收高收入群体的钱,因为生活必需品不怎么收。商品增值税加上超额利润税,就形成了即征收工厂和商家的钱,也征收消费者的钱。
帝国暂时也就征收这三种税,就单单这三种税,就可以让帝国的财政收入增加许多了。
……
铁路从年初开始,可谓是到处都在施工,江南地区的铁路系统正在紧锣密鼓的修筑之中。
帝国开始发行国债,利率在8%。国债将用在基础建设上,公路、铁路,钢铁厂等等。
随着华北、华中地区的铁路修建完成,帝国的经济走势强劲,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特别是东北、山西、漠南地区的铁路线陆续建设完成,这些地区的原材料产量猛增,通过铁路快速的运到了山东的工厂。
制造业最为繁荣的地区依旧在山东,不过随着帝国的大统一,各种工厂开始在江南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因为蒸汽机没再有‘出口’限制。
在明王朝还存在的时候,蒸汽机出了山东就叫出口,现在则不是了,帝国各省要买蒸汽机都没有限制。
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让生产力狂飙,海外贸易发展速度也很快。海外廉价的原材料不断的向帝国输入,帝国则向海外输出商品。
在南洋地区,帝国开设建立规模巨大的甘蔗种植园、水稻种植区,这些种植园用倭奴和南洋猴子进行粗放种植,产量虽然不高,但成本也低得吓人。
加州殖民地则种植了大量的棉花,这些棉花同样用奴隶制度进行生产,成本也十分的低。
南洋地区的保留区设在几内亚群岛地区,以及印尼群岛的诸多小岛屿上,像吕宋、爪哇、三齐佛这些地区的主岛,都不属于帝国的保留区,而是将要的开发地区。
而在澳洲,保留区占了80%的面积,保留区的意思就是不大规模进入,不过适合农业开发的地区还是要进行开发的。帝国已经派遣专门的人去澳洲考察了,考察之后将划定放牧区。
澳洲的畜牧业发展起来,羊毛织品的价格将会大大降低。畜牧业本就是薄弱项目,澳洲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自然是要开发一番的。
此时帝国正在把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向海外转移,因为棉花、蔗糖这些东西是方便运输的。
而本土的土地,则用来发展养殖业,以及施行粮食的粗放种植,很大程是因为肉类是不好运输的。
生活质量的好坏,食物这一环节是很重要的,让每个人享受更高质量的食物,是帝国规划农业的重要原则。那些适合运输的经济作物,可以转移到殖民地就转移到殖民地去。
……
帝国二年上半年,帝国一直致力于状态调整之中,半年的时间当中,帝国国会确定下了一套完整的《宪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商业法》、《农业法》、《金融法》、《环境法》等法律。
前朝文人在帝国成立后,也大规模接受了整编培训,想当官的很多,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升值,刚开始做的都是基层的公务员,一是能力高低问题,一个是肯不肯苦干的问题。
这种大规模的收编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贪污频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放在山东任职,山东百姓早明白帝国的行政套路,结果举报频繁,被砍头的天天都有,后面那些人被吓得不敢乱来了。
也不是谁都成为官员,很多被吸纳进了学校里。
例如那些前朝高官,有的在诗词书画上很有造诣,有的对中庸、易经之类的国学很有研究,因此被大学聘请为教授什么的,也是很多的。
地方行政方面,帝国基本上消除了蓄奴和裹脚的现象,这得益于监察官和媒体的监督。
媒体在监督上发挥了巨大的力量,各报对报道贪污**可谓是无比积极,就像是闻到腥味的鲨鱼。
因为这些媒体后面后赵岩的支持,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