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洗尘寰-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四丫从端王身后伸出半个脑袋不怕死的向她解释:“二师姐,这才是三师姐,她也不是什么顺义侯府的世女,而是端王殿下!”
  余海潮纵然平日修炼的不动声色,情绪从不曾大起大落,碰到这样的事情也难免惊讶:“端王……殿下?”她虽然在顺义侯府避居一隅,但也没少听侍候的小侍们议论端王殿下。
  端王殿下勤敏好学就算了,至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她娶了个丑悍夫郎,审美奇葩到人人侧目,成京城一景。
  端王殿下好脾气的认错:“师傅息怒!都怨徒儿没有考虑周详!不过海平余家也算不得什么,居然敢如此对待二师姐,君平手底下有个朱记,生意遍布大烈,要么让君平把余家的所有生意都挤垮,要么……徒儿想办法扣余家一个罪名,将他们抄家流放,为二师姐出了这个恶气,师傅意下如何?”
  顺义侯全然不信,目光直往端王面上扫,心道:谢君平个败家玩意儿,能开得出朱记?!端王说谎都不打草稿,居然还敢拿来哄骗韩真人!
  端王虽然冒名顶替谢君平前往沧浪崖学艺,但她有句话真没说错,朱记的生意这几年扩张的十分迅速,几乎遍布大烈,就连顺义侯驻守的东南也有朱记的好些店铺,而她的那位宠侍正是朱记胭脂铺的常客,打死顺义侯都不相信谢君平有此能为。
  谢君平眼风里瞧见顺义侯怀疑的神色,不由自嘲一笑,暗道果然端王殿下没说错,她纨绔子弟做太久了,是时候该换个青年才俊来做做了。
  韩青扬却被谢逸华的提议打动,不由道:“当真能将余家抄家流放?”
  谢逸华信誓旦旦:“只要师傅跟二师姐一句话,徒儿现在就去做!”莫重手底下捏着京中不少高官的把柄,大不了免了一两笔借贷。
  不过片刻功夫,韩青扬便觉得……皇家的小崽子竟然也还是有几分可取之处嘛。
  师徒俩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没想到余海潮却强烈反对:“多谢师傅与三师妹的美意,但我多年受师傅栽培,此番吃了大亏,险些将性命交待了,再不想凡事都让师傅替徒儿做了。若是三师妹真想帮我,就帮我争取参加秋闱的资格!”
  云生观的弟子们修的是清静无为,天然与权势背道而驰,余海潮提出要参加科考,倒让韩青扬愣了一下:“你要做官?!”
  “对!”
  房里静默了下来,顺义侯是深知韩青扬性情,她能同意收谢君平为徒,已经是勉强了,想来云生观门下并不乐见出一名朝廷官员。
  余海潮的请求对于端王殿下来说,并无什么难度。难就难在韩青扬的沉默,不知道是何态度。
  翌日谢逸华抱着笏板上朝之时,还在为此事而犯愁。
  昨日经她再三请求,云生观师徒几人都搬进了端王府,外加一个不请自来的拖油瓶谢君平。
  谢逸华亲自将韩青扬送至疏影院,余海潮住进了文思院,朱四丫安排进了菡萏院,唯独谢君平非要赖在清梧院,与她同住。
  “反正安定郡公远在封地,咱们俩联榻共话,抵足而眠又有何不可?”
  谢逸华忍不住拿话刺她:“世女这是怕被顺义侯扒一层皮,这才非要赖在王府吗?”
  “这不是家里闹的不安宁,没办法好生替殿下效力,微臣这才迫不得已搬了过来嘛。”谢君平皱皱眉头,颇为苦恼:“你是不知道顺义侯多大的排场,她回府总会找我麻烦,不如避出来,也能专心帮殿下处理户部之事。”
  谢逸华竟觉得无以反驳,早起上朝便将谢君平也从被窝里扒拉出来,督促她去户部,两人到了宫门口才分道扬镳。
作者有话要说:  悄悄来更一章。

  ☆、第六十六章

  大烈朝堂颇有一种风格; 不少御史练就的咬人功力非一般人可比拟; 谢逸华自从奉召清查户部之后; 领教了不止一回。
  是日朝堂,谢逸华才上朝堂就被御史给咬了。
  “朝堂政事又不是过家家; 端王殿下既然接了这份差使; 总要给陛下与朝臣一个交待吧?这若是不能胜任; 也可向陛下请辞!”
  御史咬人的理由也很充分——端王入户部清查,至今无有成果反馈; 程陶可还押在督查院大牢内等待审讯呢。
  户部那个泥潭一般人陷下去就爬不上来; 何况是从未入六部学习过的端王殿下?
  谢风华状似好心替她开脱:“端王离京日久; 又从未曾在户部供职; 一时半会查不出结果也情有可原,诸位卿家也要谅解!”
  她这话便如水入油锅; 倒让咬人的御史叫嚣的更凶了; 不出所料将端王逼到了风口浪尖上,倒有一半的臣子恨不得谢逸华就户部贪渎案当场给个说法。
  君王高坐庙堂; 沉默不语,又有太女推波助澜,御史狺狺狂吠,端王几可算是孤立无援; 竟然也不见窘迫; 笑道:“既然诸位都想要我对户部贪渎案有个交待,不如三日后在户部大堂见?到时候本王一定给个交待!”
  她话音落地,凤帝到底护女心切; 忙要出声阻止:“阿言慎言!”
  谢风华花了多少心思正在这里等着她,哪里容得凤帝庇护,笑道:“母皇,诸位卿家,既然二皇妹有了应对之法,咱们总要听听她的审案过程吧?”又笑着安慰凤帝:“母皇不必忧心,二皇妹虽然是初次涉及朝政,但她自小聪慧,读书万卷,又在岑先生门下受教,想来也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她的吧?”
  谢逸华聪慧的名声在外,又是岑先生门下高徒,朝中不知道多少人在掂量着她。这些年她避走崆峒,不涉朝政,偏偏深得凤帝喜爱,谢风华早想与她一较高下,奈何她滑的跟游鱼似的,根本抓不住机会,此次的户部贪渎案可算是两人在朝政之上正面交锋。
  凤帝深深瞧了太女一眼。
  退朝之后,凤帝遣了关晴召谢逸华去御书房,进门就问她:“阿言,你方才在朝堂之上所说的可有把握?”
  谢逸华眨眨眼睛:“母皇这是不放心儿臣吗?”
  凤帝见她轻松的模样,显然并未被朝堂之上的阵势给吓退,不由笑着以指虚点她的额头:“跟母皇你还卖起关子来了?”
  关晴在旁凑趣:“端王殿下是胸有成竹,体贴陛下为国事操劳,不忍陛下再劳心!”
  “你就会偏袒她!”凤帝笑着责怪关晴:“阿言打小就鬼主意多,又不愿为朕分忧,这次可是被太女给逮住了!”颇有几分兴灾乐祸之意。
  太女存了打压端王的心思,总想让端王在朝臣们面前栽个大跟头,好扒下她聪慧的皮,露出里面的庸碌无能,但在凤帝心中不过是女儿们之间的打打闹闹,算不得什么。
  她大半生经历的风浪颇多,军国大事一层层压上来,也从年轻时候的手忙脚乱到了如今的游刃有余,从来都见谢逸华以读书求学为名避走京师,游戏人间,巴不得太女激起她骨子里的斗志。
  谢逸华假作伤心叹气:“母皇不是最疼儿臣吗?朝中有皇姐为母皇分忧,犹嫌不够,非要把儿臣留在京中。儿臣本来就是个自由散漫的性子,平生最是羡慕岑先生,闲来教几个学生,游山玩水,著书立说,教化世人,最好不过。这次非要把儿臣留在京中,以儿臣胡作妄为的性子,万一闯出什么祸事来,母皇到时候可别怨儿臣啊!”
  凤帝不由失笑:“你能闯出什么祸事来?凡事自有母皇担着,难道你还能把天给捅个窟窿不成?”
  谢逸华忙躬身行礼:“儿臣谨记母皇这句话,到时候真要把天给捅个窟窿,只消到母皇面前哭求母皇为儿臣收拾烂摊子就行了!”
  她笑着告退,凤帝犹有疑惑:“朕怎么觉得中了阿言的套了呢?”
  关晴安慰她:“端王殿下自来孝顺,凡事为陛下着想,怎么会为陛下设套子呢。”在凤帝放松之后,又不紧不慢补了一句:“要说殿下真下套子,那也不是针对陛下,而是给别人下套子。”
  “你这老货,真是越老越尖滑了!”凤帝大笑。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了,关于端王在户部审理程陶私自截留户部税银一案,户部从上到下都不看好。
  户部尚书裘新源与端王从来只论食道,两个老饕对美食有着同样的热爱,但户部的大小事情端王根本就不曾插过手,一直是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直到程陶案发,她也只会带着顺义侯世女谢君平查看历年旧帐,并未有什么切实的行动。
  裘新源与周钰都是太女的人,手底下的心腹在户部盯着端王与谢君平,也没瞧出什么不同寻常之处,这两人聚在太女府邸向太女禀报近况,态度都很是笃定。
  裘新源在户部年头够久,胜在油滑老练,向太女表忠心:“殿下不必担心,微臣试探过端王数次,不过就是个喜欢风花雪月的文人,跟在岑夫子身边久了,染上了文人的清高,喜好游山玩水寻访美食,查案只懂看旧帐。帐簿子上能瞧出什么来啊?真正的问题都藏在账簿子之外呢!”
  周钰想起那一碟子糯米红豆糕,心下也只是觉得端王随性天真,完全不懂政治的残酷性。
  “端王殿下大概还不太清楚朝廷的运作与书本上写的全然不同,到时候真要闹出笑话,丢的也是她自己的脸,顺便让陛下瞧清楚她的能力,也算是好事,殿下也应该全力支持三日之后的审讯。不但要支持,还要大张旗鼓的动员陛下前去。”
  好好看清楚端王的无能与想当然。                                                                                                                                                                                     
  周钰的提议深得太女之心,开审的前一日谢风华便带着谢安华前往宫中上疏,奏请凤帝前往户部,理由都替凤帝想好了。
  “母皇,二皇妹初次经手这么大的案子,也不知道心里有多慌,母皇不如带着我们姐妹前去为二皇妹撑腰,也省得下面的人弄鬼糊弄她?”谢风华摆出长姐的姿态来,着实回护了端王一把。
  谢安华跟着敲边鼓:“二皇姐久离京师,六部的官员都对二皇姐的能力有所质疑,若是母皇能够坐镇户部,想来她们对二皇姐的态度也会恭敬些。”
  凤帝倒好似是头一回才听到朝臣对端王不甚恭敬的话,奇道:“这么说朝中这帮人对阿言很是轻看?”
  谢安华从来都是谢风华的马前卒,在谢风华的示意之下更是趋前道:“母皇有所不知,之前二皇姐在户部学习,户部那帮人各司其职,平日也无人与二皇姐讲户部之事,听说她在户部闲坐无聊,有时候去吃盏茶应个卯就走了,有时候闲来与裘尚书谈谈各地风物饮食,其余就没干过别的事儿。也是后来程陶案发,才有机会接触户部卷宗。”
  “哦,居然还有这回事?朕怎么从来没听阿言提过?”凤帝神色间满是诧异之色。
  谢安华倒很是为谢逸华考虑:“母皇您想,二皇姐是个多骄傲的人,被户部官员不当一回事,她哪里好意思跑到母皇面前来哭诉?只能自己认了。这次审案可不同,是二皇姐在户部打响的头一炮,若是没有母皇作镇,那帮人不服二皇姐,这案子还能审得下去吗?”
  凤帝欣慰的看着她,目光里难得露出几分慈爱之意:“还是你们姐妹手足情深,都愿意为阿言考虑。被你们一说,朕倒确实应该去户部看看,而不是等着阿言的审案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