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素手染春秋-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在军中结识的那班兄弟如黄旭昶、张溪桐、魏勇、黎大隐等人更是一个不落,说起来,武将确实不像文官考虑的多、顾忌的多,他当你是朋友,就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你。
    虞七和天诺是遥儿死党中的死党,当初遥儿被俊下臣打成叛党,他们尚且毫无顾忌地与他来往,此时当然少不了他们。真正的朋友,平时不见得和你天天相见,但是你有难的时候,他一定会在你身边。
    一时间,遥儿府上倒比平时还要热闹几分。
    文官们的心思就细腻多了,李宙昂浅酌几口,便开始良言相劝:“遥儿何必枯坐家中呢?我等职卑言轻,帮不上遥儿什么大忙,可遥儿人脉广泛,能帮得上的忙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如果他们肯为遥儿说句话……”
    遥儿摇头笑道:“孙兄的好意,小妹明白!只是,眼下这桩公案牵涉甚广,朝野各方都在瞪大眼睛盯着呢,有一点风吹草动也瞒不过人,我若登门相求,贻人口实,他们反而不好为我进言了。”
    蛮一貌道:“遥儿背后还有个长乐侯呢,想整遥儿容易,可接下来怎么办?说遥儿结党?遥儿跟谁结党?嘿!这件案子要是办成朋党案,最失颜面的就是大王。所以,这件事,最严重也不过就是个‘不察’之罪,能有多严重的后果?
    遥儿家境富裕,便不做这操心费力的官儿又有何影响?再者说,一日为官,终身为官,遥儿就算丢了官职,但是还有官身。官职可以调动、升降、免除,官身却不然,只要不是办了流放,丢了官职的官员在地方上照样可以主持结社、承揽词讼,衙役官差见了要毕恭毕敬,州县长官遇事要上门就教。”
    遥儿知他一番好意,是怕自己想不开,所以微笑点头称是。
    崔郎中咳嗽一声,抚须道:“官嘛,只要不是大过,即便免了官职,用不了多久,也能再得个虚职,比如掌观宫观、监督官办工程、参与官学教化等等。遥儿这件案子,背后牵涉到田家。牵涉到大王本人的脸面,不会严办的。”
    冯西辉双眼一亮,欣然道:“照啊!我朝免职,分革职留任、革职、革职永不叙用三种。就说这永不叙用吧。算是最严重的处罚了吧,可那又怎样?照样可以开复!来日方长,遥儿这么年轻,只要努力运作,总有机会复出的。”
    遥儿啼笑皆非地举杯道:“好啦好啦。诸君就不要为此事操心啦。小妹一心为公,问心无愧,朝廷如何决断,静候消息也就是了,至于诸君所说的这些打算,现在谋划为时尚早!来来来,咱们喝酒,那些腌臜事儿,叫那些权贵们去头疼吧!”
    李宙昂摇头苦笑道:“遥儿心胸豁达,某着实不及!”
    天诺、虞七、张溪桐、黎大隐等一众武将却马上端起酒碗。大呼大叫起来:“遥儿说的是,来来来,咱们喝酒、喝酒!”
    ……
    同一时刻,兵部侍郎姚皋姚元之的府上也在摆酒。
    酒宴摆在书房内,一壶水酒,两样干果,案后对面而坐二人。
    姚皋身穿葛袍,魁梧的身材绷出刚劲有力的线条,粗犷的面容棱角分明。年逾五旬的他,看起来还像壮年人一般健壮。毕竟是出身武将世家的人。只要功夫不搁下,五旬上下,依旧气血充足,体质精力健壮旺盛。
    对面是一个白发苍苍、气质儒雅的清瘦老人。老人浅酌水酒,吃口大枣儿,怡然自乐。
    姚皋微笑道:“温公,陈公在荆州一切安好么?”
    被称作温公的人唤着陈如之的字笑道:“孟将虽然年纪大了,却依旧耳聪目明、身体康健,一顿饭要顶老夫两顿。”
    语罢。两人相对大笑,笑声稍歇,温公便微微倾身,压低声音道:“姜德胥去职,元之你是最有希望成为宰相的人选之一,朝野呼声颇高。不过,陈公以为,元之现在留任兵部,比入政事堂作用更大。杨某此番赴京,便为此事而来!”
    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明显,姚皋当然明白陈如之建议他留在兵部的目的所在。可是宰相,那是一个人一生功业的最高点,除非你是皇室中人,否则位至宰相,那就是你人生的最高峰,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如今这个目标就在眼前,只要他努努力就有可能爬上去,让他放弃,又哪是那么容易做出决定的。但姚皋只是捋着胡须,沉思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霍然张开眼睛,心中有了决定,眸中一片清明 。
    他语气铿锵地道:“宰相之位固然令人向往,然则武曌革命,田氏专权,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今女帝在位,虽朝堂不靖,天下勉强还算安稳,女帝一旦殡天,大权落于田氏宗族之手,大乱随之而起,帝国崩溃于顷刻之间。家国不在,这宰相又有什么用处?兵部侍郎之位既于匡复国朝有利,姚某便是放弃这相位,也没有什么!”
    “好!”
    温公激掌赞道:“老夫就知道,元之心怀天下,一定肯答允。你放心,以你在朝野的资历、声望,这政事堂早晚是必进的,只是你晚进两载,却能于军中多培养无数可用之材,来日若逢大变,这就是我们匡复国朝的资本了!”
    姚皋口中的这位温公,姓杨名灵衍,表字:温,本是荆州长史,与陈如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次陈如之调任荆州刺史,荆州原来的刺史、长史和别驾相继调动,杨灵衍也于近日奉调回京。于是,他就把陈如之对时局的看法及时带了回来。
    杨灵衍激动地为姚皋斟满一杯酒,捧起自己的酒杯,慨然道:“今为匡复姜齐大业,元之慨然放弃个人的功名前程,杨某代姜齐旧臣、代天下苍生,敬你一杯!”
    ……
    “请酒!”
    “干!”
    另一座府邸,另一处书房,也是两人对座。酒菜简单。
    主人穿一袭燕居常袍。面容清矍,气质儒雅,看模样只有六旬不到,气色极好,满面红光。他的眉毛很浓,但双眉开头处浓,中间部分却极淡。及至眉尾陡又浓黑起来,使他那儒雅斯文的气质中稍稍带了几许煞气。
    这人叫杨二律,中明经科进士后先是做了一名武官,后来升迁为天官员外郎,在吏部干了几年,政绩倒还可圈可点。尤其是此人八面玲珑,善于交结,很快又调到鸾台,苦熬打拼,如今已经贵为鸾台侍郎。
    同姚皋一样,他也是姜德胥下台后,拜相呼声最高的人之一,但是有姚皋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的机会最多只有一半。想不到今日有人登门拜访。却为他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愿意推举杨二律为宰相。”
    来的人只有一个,可是代表的却是一批人。这一批都是没有明确站队的官员,权不重但位高,言语权还是很起作用的。对这些人来说,保持中立也未尝不是一种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所以,杨二律一时搞不清楚他们如此相助,究竟想要获得什么回报。对方不说出他们想要的回报,老奸巨滑的杨二律可不敢轻易答应他们的帮助。
    杨二律把胡须向左右分一分,敛去笑容,肃然问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诸君肯为杨某如此谋略,却不知想要杨某做些什么?”
    “很简单,做一件事,帮一个人!”
    来人微笑着,室中只点了一盏灯,放在他的右后方,所以他的容颜正掩在灯光里,有种神秘的味道:“杨兄清楚,南疆选官出了丑闻,大王颜面扫地。如何顺利解决此事,关乎大王的颜面,也关乎朝廷的体面。
    杨兄若是登上相位,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无论如何也要烧得旺旺的。到那时,还有什么事比顺利解决南疆之事,更能证明杨兄的能力和魄力呢?”
    来人轻轻叹了口气,又道:“杨兄也知道,赵乾这次上书弹劾,弹劾的是遥儿,可背后牵着长乐侯,这事儿,大王不好办。赵乾弹劾的只是一个遥儿,可是桩桩件件,都是朝廷官员以权谋私的丑事,如果一一追究起来,还不知要牵连多少人,朝廷威信介时将荡然无存。
    因此,此事只宜高高搁起,轻轻放下,重要的是如何尽快拿出一份让各方都满意的新的备选官员名单,这样一来,大家才不会去关心原来那份名单有多少问题,女王满意了,百官放心了,杨兄的名望……也打响了!”
    那人微微一笑,道:“此时出面主持大局者,上合圣意,下合百官之心,天时地利人和,样样齐全,于杨兄而言,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呀。”
    杨二律听了再度低下头去,假意呷酒,急急思索。
    仔细想想愿意站出来支持他的几位有名望的朝廷官员,似乎都有亲友子侄或者门人弟子涉及遥儿的那份名单,他们急于解决此事,倒在情理之中,不过杨二律总觉得事情不像对方说的那么简单。
    杨二律沉思良久,才抬起头来,问道:“那么,帮一个人,这个人……又是谁?”
    那人道:“赵乾!”L

☆、第427章 温泉汤监

杨二律目芒一缩,眸中闪过一丝讶色。
    那人冷笑一声道:“这桩公案,现在找谁来收拾?这个赵乾,也不知从哪儿弄来那么多的百官隐私,看来又是效仿俊下臣,以图以捷径上位的利令智昏之徒了,但是不管如何,现在出面收拾残局的人选,没有比他更合适的。
    他不是对百官家事了如指掌么?那就让他来做这个考功郎中,那时,谁还有话好说?用了他,除了可以封他的口,把这个烂摊子丢给他收拾,还可以证明杨兄你不结党、不立派,一心为公,大王必龙颜大悦!”
    杨二律听了,再度低下头去。
    推举赵乾倒是说的通,往近处说,让他达到升官的目的,免得他学俊下臣,疯狗似的乱咬人,这些官儿前几天还拼命地往备选官员名单里塞人。现在一个个都巴不得越躲越远了。
    往远里说呢,这个选官的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不管赵乾的名单怎么平衡,肯定要得罪一批人,他最终能不能成为俊下臣那样的女王鹰犬现在还不知道,却是先给他拉了一批仇家。
    这是杀人不见血的整人手段。不过……,杨二律反复思量,总觉得其中有什么推敲不通的关节。他盘算良久,还是搞不清楚对方的全部目的,不过倒是分析清楚了自己的厉害:
    无论如何,他答应下来对他而言都是有益无害。他答应下来,马上就能获得一股极大的助力,让他在与姚皋竞争时更具获选优势。接下来的事要等他真正成了宰相才可能实施,如果他成了宰相,再顺势提出这个要求,既获得了圣心,又保全了这些官员的名声,从而化为自己的人脉,还能在朝野间获得一个大公无私的好名声,给女王留下一个有魄力、有能力、一心为天子分忧解难的好印象。无论怎么算,都没有亏吃。
    想到这里,杨二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把酒杯“啪”地一顿,沉声道:“好!就这么办!”
    ……
    田七娘一脸不愉地回到行宫内室。
    最近朝中一系列的事情让她很不愉快。今天特意来到龙门行宫汤沐温泉,只为放松一下焦虑的心情,谁知田三思又追到龙门来哭诉委屈。
    田七娘无可奈何,只好从温泉里爬出来,换了衣装接见她这个不争气的侄子。听他唠唠叼叼哭诉了半天委屈,才很不耐烦地把他打发走。
    家国事,哪可能分得那么清楚,这家国天下都是她的,如果田三思和遥儿事情办得漂亮,叫别人无话可说,她根本不介意,可是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