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怪谌送疲豶ì旧交尚且未必能信得过微臣,更何况别人?”
朱厚照闻言顿时脸sèyīn了yīn,随即就冷笑道:“得了,朕先去司礼监,再去文渊阁!就连御史都不允许风闻奏事人云亦云,朕倒要看看都有谁迫不及待地人云亦云!”
等到亲自把朱厚照送出了大门口,徐勋才回转了来。得知仁和大长公主正在后院正房,他自然就这么一身便服径直赶了过去。才一到正房,他就听见里头传来了叮呤当啷拨浪鼓的声音。然而,他却摆手阻止了廊下要打帘子通报的小丫头,就这么走上前去,轻轻拨开了一丝门帘,却是发现明间前头并没有人,当即悄悄跨过了门槛。
“平北侯夫人,你真是好福气,生了一个千金。世人都想有个儿子继承家业,可却不知道养了儿子要多cāo心有多cāo心。就比如我家里那小子,从前抱着一腔不切实际的雄心,结交些乱七八糟的人,我担心;进了府军前卫天天被cāo练得七死八活,我担心;成天做一些我不明白的事情,有时候还冒着莫大的风险,我担心;现如今蒙皇上信赖带着兵马出去剿匪,说什么成功凯旋会有怎样的荣光威名,可我还是担心!女孩儿顶多是怕将来嫁错了男人,大不了找一个父母双亡的独生子,拿捏住了他的前程,怕他不对她好,哪像儿子!”
听了这话,徐勋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而听到他这笑声,须臾东屋的门帘就打了起来,探出头的沈悦一看到是他,立刻横了他一眼,随即就偏身让了他进来。眼见仁和大长公主已经从软榻上站起身来,却是满脸尴尬,犹豫片刻方才上前来裣衽施礼,才开口说了一句妾身莽撞,他连忙冲沈悦使了个眼sè。
“万万当不得,大长公主不用如此。”
徐勋侧身退了一步,拱手还了一礼,等到沈悦将仁和大长公主搀扶着坐下,他才诚恳地笑道:“大长公主也是因为忧心爱子,这才来我这儿探问,此前就算有什么,那也是人之常情,说什么赔情的话。若换了我是大长公主,兴许第一反应也是差不多的。”
“平北侯能体恤我这一片慈母之心,我就放心了。”
听到仁和大长公主讷讷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徐勋方才含笑说道:“我自己也是为人父的人了,怎会不能体恤?不过,大长公主之前所谓生女儿比生儿子好,那却也是未必。世道待女子原本就比对男子严苛,恕我说一句礼的话,大长公主乃是金枝玉叶,天底下的女子几乎少有人比您更尊贵的,可身边的人真能管住否?”
仁和大长公主顿时愣住了,随即脸上便露出了苦涩至极的表情。而徐勋却仿佛没看到沈悦对自己连连打眼sè,轻舒猿臂将小小的徐宁抱在了手里,他这才开口说道:“就算父母双亡的独子,就算岳家能拿捏住他的前程,可这种婚事一看就知道是不对等的,难保将来不出变数。我家这丫头是打算当成她母亲的臂膀教导的,若是她能把偌大的一个徐家打理得井井有条,rì后嫁到哪儿都不怕。”
这年头,与其靠他们这些父母把人捏在手心里,还不如指望女儿自幼练就一身好本事!
见徐勋说着就笑吟吟在女儿的面颊上亲了一口,仁和大长公主一愣之后就明白了过来。然而,之前她本就是借说孩子倒苦水,此时自然不会去反驳徐勋,不自然地笑了笑之后,就关切地询问起了之前的确切战况。等到徐勋原原本本将之前方良禀报给朱厚照的那些又对她转述了一遍,她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最后却是犹犹豫豫地说道:“那些贼人居然把檄文散发到了整个保定府城,足可见其心不小。如今阿良他们虽说旗开得胜,但万一贼人大肆报复,亦或是有什么其他举动,会不会仍有危险?”
“大长公主不用担心,等的就是他们耐不住xìng子主动出击。”徐勋欠了欠身,旋即含笑说道,“再说,我早就对他们三个说了,宁可当成练兵,也不得轻举妄动。只要他们依托保定府不轻易出击,绝不会有什么危险。至于行刺之类的举动……须知我派给他们的护卫,也不是吃素的!”
等到把仁和大长公主送出了门,趁着寿宁侯张鹤龄和定国公徐光祚尚未来,徐勋便回书房若有所思地写了一封信,旋即把阿宝叫进了屋子,将信交给了他。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一封内容瞧上去平平奇的信便出现在了西厂慧通案头。用了阅读密信专用的尺格往上头一放,慧通就看清楚了那寥寥几个字。
“使刘知魏罗马见罗清。”
第五百八十五章 一心一意,大婚前夕
自从有了西厂这个靠山之后,罗清在京城传教的rì子便顺顺当当了起来。
不要说五城兵马司的一个吏目,就连大兴县衙宛平县衙甚至是顺天府衙,也从来没有派人干涉过他和他那些教众们的举动。而徐勋也仿佛是忘了他这个人似的,并没有再支使他去做任何事。然而,他却轻轻巧巧就收获了罗祥马永成魏彬的敬畏——哪怕是一度倒霉摔断了腿的魏彬,其后也终于对他的教义产生了兴趣,三天两头找他来问问各种各样的话,其中不乏今生来世。
有这些宫里的顶尖人护持,尽管文官之中多半人是不信这些的,但他们的家眷也好,家中的仆役也罢,一个相信便能拉上三五个人信教,渐渐的聚拢在他身边的少说也已经有数千信众。尽管这其中多半是底层的百姓,但亦是有富商大贾,官宦家眷,乃至于魏彬罗祥马永成那样的中贵。年轻时抛弃一切悟出那些教义之后,一直梗在他心中的梦想和坚持,如今终于在一点一滴地实现,他自然而然地确信,自己rì后必然能归于梦中那真空家乡。
这一rì,照例又是罗祥三人结伴而来。罗清所住的地方早已不是初到京城时龙蛇混杂的羊肉胡同了,而是转至东城商贾云集的一条幽静胡同中,一位富商献出来的三进宅院。他谢绝了对方一块送来的侍婢家仆,一应事情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这一rì儿子去迎了罗祥三人进来之后,面对三人一个接一个地叹气,他便知道这三位外人眼中风光比的大珰是受了挫。
宫中那些yīn私他没兴趣更不愿意去打探,而朝局他这个外行人却也能勉强看明白一些。此时此刻,见罗祥突然抬起头来看着自己,他便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罗祖。”对于这位在民间拥有极高威望的同姓之人,罗祥嘴里直接迸出了那些最虔诚教徒的称呼,表情甚至也一改往rì的散漫,而是极其认真地问道。“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是否能够知道,今后一段时rì这天下会是个什么走势?”
“纵使能够推休咎的神算,对于这种问题也只怕能为力。”罗清固然在徐勋的授意下在三人面前展示过“神算”。但他一丁点也不打算在如今这种节骨眼上再点拨迷津。见魏彬和马永成对视一眼,脸上仿佛都有些懊恼,他沉吟片刻就开口说道,“我只能对三位这么说。就如同我那些最虔诚弟子,方才能看到最光明的未来,同样道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一心一意总比三心二意容易成功得多。”
此话一出,三人顿时凛然而惊。尤其是罗祥想到自己曾经对刘瑾使了那样的绊子,只看人对丘聚的手段就知道,万一真相泄露,自己决计没有好下场。于是,他就仿佛心中豁然贯通似的,对魏彬和马永成说道:“罗祖确实是一语点醒梦中人,都到这份上了。咱们胡思乱想又有什么用?要知道,咱们三个只求存身之地,又不和他抢权柄。他连稍稍容让咱们一点都不肯,咱们现如今再去摇尾巴又有什么用?”
“说的也是。”马永成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自我打气似的说,“再说了,皇上已经让定国公和平北侯分别任大婚的正副使,足可见宠信不衰。”
“而且之前保定府送来那消息的时候,老刘错误估计了形势,在皇上面前说了那么一番话,不是让皇上极其震怒么?虽说事后老刘义正词严要罢保定知府和清苑知县的官,治他们的罪。皇上也差点准了,可还是平北侯深明大义进谏说临阵换地方官,对剿匪不利,这才保住了他们。足可见两人之间这一次过招,却还是平北侯大获全胜。”魏彬一口气说到这儿,见罗清一直仿佛老僧入定似的坐在那儿。他索xìng也就把这儿当成平rì里他们三个密议的地方,“就算刘瑾得了张彩,徐勋还丢了林瀚叶广,可只要皇上信赖还在,两边的局势说不准!”
“既如此,咱们就一心一意!”
三个人仿佛是觉得在这儿下决心会有神明保佑,一个接一个伸出手来,当三只手紧紧一握之后,他们彼此对视了一眼,罗祥才干咳一声说道:“罗祖,今rì多谢你指点迷津。咱们三个也没什么别的东西可供奉的,此前正好得了一块上好的白玉料子,回头让人雕一座莲台送来。rì后你给信徒讲经说法的时候,却也用得上!”
三个人是心事重重来到罗清这儿的,但走的时候,却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这倒不是真的罗清那一番话就打动了他们,而是三人虽则在犹豫,可心中的偏向却很分明,罗清的话充其量只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悄悄尾随而来的人当然不知道这些,只知道这几rì烦躁心绪不宁的这三位中贵在这座小宅子当中只是坐了一坐,就立时脱胎换骨犹如变了一个人似的。当这消息传到刘瑾耳中时,连他也不禁愣了一愣。
“他们三个竟然变化这么大?”他捏着扶手好一阵子,继而就摩挲这那光润的木质纹理,好一会儿才开口又问道,“那个罗清可仔细查过了?”
“查过了,就是个神棍!”今rì跟踪的乃是原属惜薪司,后来隶属内厂的一个太监,此时此刻,跪在地上的他抬起了头,斩钉截铁地说,“此人在京城招摇撞骗已经有好几年了,门下信徒成千上万,不少人都供奉了钱财。倘若是任由其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危害重大!公公,就连马公公这三个都已经对其深信不疑了,久而久之怎么得了!”
说到这里,垂下头去的他忍不住轻轻舔了舔嘴唇。底下人报说,罗清这些年得了众多信徒捐献上来的财物,只要能把罗清及其信徒党羽连根拔起,那巨大的财富就可以归他了!
“唔……”刘瑾犹豫片刻,好一会儿才摆了摆手道,“先不忙,如今先把皇上大婚的事情办好了要紧,不要节外生枝。你给咱家死死盯着那儿。不要漏过任何一个进进出出的人,等到时机成熟了,咱家自然会吩咐你。只是,要是你敢自作主张……”
察觉到刘瑾眼中透出的深切寒光。那太监慌忙磕了个头,赌咒发誓似的叫道:“小的当然是听刘公公的吩咐,绝不敢私自行动!”
“那就好,你退下!”
哪怕是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天子大婚亦是极其少见的。大明朝这许多位天子,多半都有过皇太子或是皇太孙的经历,在登基之前就已经是有妻室的人了。登基之后只不过是履行一道册后的程序而已。此前那位大婚的还要追溯到成化年间废后再立王皇后的那一次。然而,王皇后进宫的时候,宫中恰逢万贵妃一手遮天,立后的仪制远远比不上正统年间英庙大婚。所以,现如今朱厚照的大婚,自然是整个京城上下从官员到百姓都最最关切的事。
七月十七,以大婚遣英国公张懋告天地,驸马都尉蔡震告太庙。
七月二十。命英国公张懋为正使,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为副使持节行纳采问名礼。
七月二十六,命保国公朱晖充正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