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他和杨一清多少年交情,绝不想闹僵了。就说徐勋那狠辣个xìng,他若是食言,那小子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既如此,西涯你让马车直接到武安侯胡同的兴安侯府,我直接去见他。”
此前有过林瀚张敷华林俊的旧例,杨一清此次人尚未到京城,这宅子小皇帝就已经大笔一挥给赐下了,却是不太吉利。因为这宅子的原主人原内阁次辅刘宇,现如今坐除名回乡,却是早已凄凄惨惨戚戚离开了京城。就连本要应今科会试的儿子刘仁,也是一并受到了牵累,从前那些劣迹被人翻了出来,革了功名和父亲一块被赶了出京城。如今刘府换成了杨府,甚至不少屋子连家具都没换,只是三间五架的正门重新整修了一遍,看上去更加气派。
然而,品出苗头预备好好奉承一下这位如今的新次辅,将来极可能升任首辅的杨邃庵公的文武官员们,大热天在小时雍坊武功胡同里头等得汗流浃背,最后等来的却只有杨一清的车马行李,甚至连此前有人报信说的杨一清和李东阳同车而行,那辆车也没见着,传闻中杨一清要带来的那位学生也同样不见踪影。直到有人小心翼翼地上前打听,这才获知了事情始末——杨一清上徐家拜访去了!
兴安侯府的大门已经关了好些天,虽偶尔也有人能冲开阻碍进去,但绝不是寻常想要巴结攀高枝的人能够企及的。于是,瞧见那辆寻常马车停在侯府大门口,继而便被人从西角门接了进去,一时间不禁有人议论纷纷,眼热的不在少数。可当打探得知来者是谁,苦苦在外头等着机会的人就偃旗息鼓了。
竟是李东阳和杨一清联袂来见!堂堂内阁首辅和次辅也只能走西角门,这徐家的门槛实在是高得没边了!
“对不住对不住,皇上刚从后门走,再说这前门我好一阵子没开了,只能拿二位当个靶子,绝了某些人的念想。”出现在李东阳和杨一清面前的徐勋手上抱着自家的宝贝闺女,见李东阳和杨一清险些没看直了眼睛,他这才微微笑道,“内子今早刚诊出又有了喜,如今需得仔细养着,未免顾不过琼华,我横竖闲着也是闲着,就抱着孩子四处转转。没事,琼华乖得很。”
徐勋家里的宝贝闺女是小皇帝亲自给起的小字,且是以宫中琼华岛而来,这是人尽皆知的,因而徐勋宠孩子不足为奇,可堂堂就要晋封公爵的平北侯,竟是和nǎi妈一样抱着孩子,这实在让他们没法接受。轻轻咳嗽了一声之后,杨一清便给了身侧的夏言一个眼sè。
“学生拜见侯爷。”
“嗯?”徐勋一眯眼睛就认出了夏言,当即笑道,“原来是夏公瑾,听说你在邃庵公幕府参赞,多有建言,后来又拜在了邃庵公门下?好好,我当初没看错人,你起来吧!”他边说边笑着拿捏着徐宁的手轻轻挥了挥,“琼华,可得把人认好了,这二位年纪大的是如今的内阁首辅次辅,那次辅也是rì后要当首辅的,至于这位年轻公子,兴许是十年二十年后的首辅,你运气不错,兴许一rì之内见三位首辅!”
李东阳的脸都黑了,杨一清也好不到哪儿去,唯有夏言被徐勋这话撩拨得心中激荡,慌忙借着低头掩饰了下来。
(njxs)最快更新,请收藏(njxs)。
第六百五十一章 人各有志,限风光在险峰
李东阳今rì来见徐勋,原本就是想看看徐勋所称在家将养是不是属实,可现如今面对这么一个面上装傻心里敞亮的主儿,他只觉得自己若是再留在这儿听人排揎,那便是吃饱了撑着。◎聪明的孩子记住 超快手打更新 。◎因而,小坐片刻之后,他便借口内阁还有要事等着处置,站起身告辞出门。徐勋只是象征xìng地送其到了书房门口就站住了。
目送李东阳在视线之中消失,徐勋方才头也不回地问道:“邃庵,元辅大人对你说了些什么?可是哭诉张西麓人可制,让你一定要知道肩膀上的责任之深重,团结广大同仁的力量,同仇敌忾,把张西麓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
夏言只见过徐勋智珠在握的一面,却没见过他这般随意散漫的样子,一时间大为吃惊。愣了片刻,他就知道这会儿自己留着也不妥当,慌忙也告退辞了出去。等到这关门弟子走人,杨一清看着那脑袋搁在徐勋肩膀上,黑亮的眼睛正好奇打量着自己的徐宁,一时间竟有些可奈何,随即方才应道:“没错,而且我对他实说,我实在法相信,侯爷竟然会放任张彩投靠刘瑾,如今又让其自成一派。”
“哦,原来邃庵竟也这么认为。”徐勋徐徐转过身来,却是轻轻在玩兴大发揪起了自己头发的女儿屁股上拍了两巴掌,旋即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西麓不是个寻常人,他胸中自有沟壑,对于如今朝中贪腐横生能之人窃居其位,毫优胜劣汰的情况忍可忍,而刘瑾的激进作风却入了他的眼。既然和我一言不合闹翻了,刘瑾又招揽,他本着做事的打算靠了过去,那也可厚非。要知道他跟着刘瑾那些rì子,但凡涉及我的事不曾出过只言片语,我也不能这么没器量。更何况。闹翻归闹翻,他那大刀阔斧的xìng子和手段,我也是欣赏的。”
也就是说,徐勋其实是赞同张彩的那些政见?
杨一清心中一动。当即问道:“侯爷这些天闭门谢客,又放出风声去说是身心俱疲要将养,不知道究竟是……”
“你以为我是装的?”徐勋笑着露出了那一口雪白的牙齿,又爱怜地掐了掐徐宁那婴儿肥的粉嫩面颊,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那些只知道揣测的外人,我会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但既然是对邃庵公你,我不妨说一句实话。刘瑾已经死了,但张西麓整合了他那些人手,刘瑾之弊而有刘瑾之利。而你既然回朝,就凭你的人望名声做派,自然而然也有同样多的人会投靠到你这边。至于我么……累了这好几年,歇一歇闲一闲。这是人之常情吧?”
此时此刻,倘若再听不懂徐勋的言下之意,杨一清就枉为多年人jīng了。他可不是南都四君子这样一心求正道的清流。某些手腕他不但熟悉,而且jīng通。于是,他几乎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急流勇退,倘若是年迈的老人不足为奇,但侯爷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不嫌太早了么?”
“谁说我是急流勇退了?哪一天真的要我捋袖子上的时候,自然少不了我冲锋陷阵,但那时候恐怕就是情势最危险的时候了。”
徐勋懒洋洋打了个呵欠,这才含笑说道:“另外。好教邃庵公得知,你和李西涯虽是相交莫逆,但因为你和我有些交情,早先李西涯在那思量接班人的时候,想到的是杨石斋而不是你。可一来杨石斋对我总有些莫名敌意,二来他兜来转去都在京城。未曾经历外任磨砺,所以我自然一力顶了你。说这些不是要你提防李西涯诸如此类,我只是想说,历来这些内阁阁老,多数都是从京官任上擢升上来的,我只希望你这个在陕西这种西北边地呆了多年,看过更多民生,经历过更多战事的能够比他们看得更远些,权术少一些!”
当杨一清从兴安侯府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恰是一副合家欢欣的样子。想起之前徐宁在徐勋的百般哄骗下,有些口齿不清地叫了自己一声杨伯伯,而徐勋赫然兴高采烈的样子,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几许黯然。
他宦海多年,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登顶首辅,成就文官的最高峰,但身后没有嫡亲的子嗣,却永远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些被人嘲笑的面白须等等闲话他面上不在乎,心里何尝不曾纠结过?可入仕这些年,在陕西的rì子最长,以至于夫妻常常分离,如今老妻已经年迈,他又不想纳妾,怎么可能生得出儿子来?徐勋尚年少便知道留些时间多陪陪家中妻儿,别人却还疑神疑鬼,岂知道大明朝从外官到京官,有多少后人,又有多少yù养yù教而子女英年早逝,以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这其中,便有李东阳一个……
夜深时分,张彩方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从吏部郎官到六部之长的天官,他经历的时间远远比其他人短,但他却是安之若素。从四人大轿上下来的他扫了一眼胡同中那一溜车马,以及门房中纷纷点头哈腰抢出来的各sè人等,他连头都不点一下,就这么背着手往里走。等到了书房之中坐下,听老管家禀报了今rì求见的各sè人等,以及挑出来的那些各式拜帖,他匆匆浏览了一遍就都搁下了。
“你出去说,今rì我没工夫见外客,让他们都回去。”
每rì门庭若市,每rì张彩顶多只见一二人,而且都是他当初在吏部文选司就留意的人,但外人却并不知道,仍是一rìrì苦苦守候在外头。老管家虽说心知肚明,但自然不会点破,当即答应一声告退而去。直到屋子里没了外人,张彩方才从桌子上另一个匣子里拿出一摞不曾开封的信。这些之中有的是他铨选时挑选的人才,有的是他的同乡同年,总共不过十数人,相比他接收的刘党那些人物,这些方才是他真正的中坚力量,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过四品这道坎的京官,而外官过四品便是知府按察使布政使,要调回京就得大费周章。
看了三五封之后。他按着鼻梁闭目养神休息了片刻,又取了一封裁开封口一看,却是当即就愣住了。熟悉的笔迹并不是那些含含糊糊意味不明,需要别用机关才能看明白的内容。而是直接写着时间地点。倘若是别人邀约,他自然会思量再三,但此时却须臾便做出了决定。
次rì六月初一,杨一清一大早面圣入阁之际,朝阳门外二里处的东岳庙正是香客云集的时节。除却那些顶礼膜拜的虔诚信徒之外,好些年轻媳妇正捏着手中铜子儿往东岳帝妃面前的硕大金钱投掷,但凡中者不欢呼雀跃喜笑颜开。面对这一情景。一身便服的张彩看着那金钱旁边一个劲蛊惑妇人们的那个道士,忍不住哂然一笑。
“求财小计!”
“西麓还是这样愤世嫉俗。”
听到背后传来的声音,张彩连忙回头,见徐勋同样是孤身一人,他连忙微微颔首,正要说话之际,见徐勋微微摆手指了一个方向,他心领神会。立时悄悄跟上。在这等龙蛇混杂的地方,徐勋又显然极其熟悉地形似的在前头东拐西绕,不一会儿。便把他带到了一处僻静的院子。只见这院子zhōng yāng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槐树,下头设着石桌石凳,上头茶具一应俱全,一旁的铜风炉上还烧着一壶水,瞧着极其清雅。
“坐吧,外头我都布置好了人,不虞泄露出去。今次之后,应该再如此面谈机会了。”
尽管在之前钱宁事败之后,张彩已经猜到了徐勋的打算,但此刻听到这清清楚楚的明示。他仍是忍不住心中一跳。想到自己当初决心自污声名去投靠刘瑾时,早就打算好rì后极有可能再出头之rì,如今这等局势却是从来没想过的,他忍不住开口说道:“我只想问一件事,刘公公行刺宁王的事,是否是侯爷……”
“你说呢?”
尽管徐勋只是反问。但张彩还是生出了深深的确信。刘瑾何等惜命的人,倘若不是自知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怎会如此豁出去?再想到便是因为如此,刘瑾方才能在宁王之乱后险险保住了名声和家眷,自己才能名正言顺接收了他的党羽,他眼看徐勋一一分茶,不知不觉又问道:“可是因为我投靠了刘瑾,侯爷方才出此下策,让刘瑾保住了名声和家眷?”
“一半一半吧。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