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郡是肯定要攻下的,既然是林士弘称帝,而非是操师乞,那肯定操师乞死了,无论是战死还是内乱,起码这支军队有个激烈的变化。
张宣凝最喜欢抓住别人青黄不接的时候进行攻击了,立刻下决心先取东阳郡,决不能让林士弘顺利地发展下去。朦胧记得,他是当年就连下九江、庐陵二郡,四郡联成一片而称楚帝地,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这家伙的发展也太快了吧!
既然决心已下,张宣凝又问着:“我军粮食足够不?”
“主公,秋收粮食,已经足够大军所用半年,只是新得了建安郡。由于贼军肆虐,因此田产甚少,只有救济,幸亏我方已经通过海运购得一些粮食,再加上宋师道运来第一批一万石粮食,正可用事。”
“恩,我知道了,还有什么军情要讨论的吗?”
“禀主公,重点监视地太原,通过急报传来半个月前的消息。说唐国公李渊,以对付甄翟儿贼军的名义,扩军一万五千,我方十数人卧底,已经顺利趁着这次扩军,为十人火长。甚至五十人队正。”
“恩,李阀终于等不住了,再不起事,就要来不及了,其实讨伐甄翟儿不过是幌子,关键还是正式扩军准备起事了吧!”
记得是明年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反隋,要起兵,自然要准备,因此今年扩军,其实已经谨慎到底了。不过由于李阀底子厚,哪怕是今年冬天招兵,到明年夏天也差不多可以用兵了——别人的话,就难了,整顿,整编,武器和粮草,都是极花费工夫的事情。
续观察,保持联系。还有其它吗?”
“八月,李密入瓦岗军。入得军中,第一策就是取阳,结果阳取下,瓦岗军大盛,李密因此威望大增。”
事实上,大业七年,翟让就在瓦岗聚众起义。同郡地单雄信、徐世绩也都前往参加,但是这时天下还没有大乱,根本发展不起来,直到隋炀帝南迁,中原空虚后,瓦岗军才发展起来。
不过,瓦岗军没有多少人才可以见识到这点,造反了五年了,一直没有发展,结果李密一来,一策就取下了阳。
|v虎牢关。虎牢关以西地巩县有隋的大粮仓洛口仓。取得洛口仓不仅可以得到大量地粮食,而且已逼近东都洛阳,顿时,瓦岗军声势大震,李密威望大增,迅速在瓦岗军军中站住了脚跟。
“十月,圣上派遣名将张须陁为阳通守,镇压瓦岗军,李密亲自主持作战,先让翟让与张须陁正面接战,佯败而北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张须陁紧跟翟让十余里,到大海寺以北地林间时,李密伏兵四起,隋军陷入重围。张须陁太过大意,已经战败被杀。”
“啊,张须陁死了?”
“是的,已经死了。”
“真是天不佑圣上,隋朝,是真正气数已尽了。”张宣凝闭目冥思,许久才徐徐地说着:“还有吗?”
“十月,因李密之计,杀张须陀,大败隋军,故翟让命他分统一军。李密建蒲山公营,据说军令严肃,赏赐优厚,士卒乐意为他所用。”李淳风脸色有些苍白地说着:“根据我方内间的最后消息,李密建议袭取兴洛仓,开仓赈济,扩充队伍,然后进取东都。”
一般来说,按照距离的不同,有一个月到数天的信息耽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才说是最后消息。
隋朝廷一向注重粮食的储备,在全国很多重要地方都设有仓城储粮。兴洛仓位于洛阳只动,阳之西的洛口,乃通济渠和黄河的交汇处,距离洛阳百里有余乃是隋室的战略性粮仓之一。仓城周围二十余里,设有三千个大窖,粮食之多,足可应付瓦岗军数年之久,一旦得了,立刻可以扩军数十万,就可以真正成为有资格取得天下地主要势力之一,难怪对局面看地清楚的在场诸人,都是脸色大变。
张宣凝虽然早知道会这样,但是还是徐徐吐出一口气来,冷笑的说着:“真是了不起,李密真是世上豪杰,不过,他为人臣子,功高盖主,看这样的情况,少不得要弑主而立,贤弟,你已经和瓦岗军的许多将领联系过了吗?”
“已经暗中联系,如李密真弑主,相信一些将领会率部投靠我军,前提是我军在那时,已经有足够实力来吸引豪杰投靠。”
“恩,瓦岗军崛起,李阀崛起,我军崛起,还有其它各部也在崛起,嘿嘿,今明二年,真是到了关键时了,谁能先走一步,就能占得先机。”张宣凝起身,在书房中转了几下,才冷笑的说着,眸中闪过了决断之意:“我立刻亲征东阳,看看到底谁能先掌天下气数地关键!”
幸亏自己还没有取余杭郡,余杭郡隔离了与杜伏威部的联系,由于余杭郡是沈法兴地老家根本,再怎么样,都不可能和杜伏威部联合,让其通过,因此张宣凝才可从容亲征东阳郡,这就是战略上布局了。
“是,主公,一切粮草已经准备完毕,只要主公一声令下,三日之后,就可出征。”
“纸甲已经准备完毕了吗?”张宣凝询问的说着,这可是重中之重。
纸甲,是以纸和布为材料制作而成地铠甲。主要用于中国南方步兵,因体轻,又为战船水兵多用。
纸甲以上半身和下半身(过膝)为主要防护部位,长度是考虑南方多沼泽、水田而设定的。纸甲的表面以娟布或纸造成,为防御箭伤害,以3米的纸和挂裹,用以增加防护力,纸甲对防御远程射兵器很有效,只要超过二十米,就很可能伤而不死,但是却抵挡不住近战时刀、枪之类冷兵器的劈砍,不过也可以大大减少伤势。
本来在历史上,《南史。齐纪下。东昏侯》就提到这种纸铠,只是没有大规模实行,纸甲的普及,是在唐朝懿宗前后,到了宋朝时,更成为士兵地最重要盔甲,直到后来的明朝末年,这种纸甲仍然活跃在战场上,从未灭绝。
前世,还没有生病前,曾经用复印纸,裁好,16张纸片。|合,用重物压三天,然后阴干(要不断翻面,不然容易变形)然后打孔,再浸油、阴干、喷漆……就这样做出来的甲片比木甲还具有防御力,加工的技术难度也比较低,防水防潮。
现在虽然没有这样好的纸,但是可以先将纸捶轮,叠成三寸厚,每方寸钉四个钉子,然后裁制成甲,如经雨水浸湿,铳矢难透。
纸甲其实具有非常强的防御力,并且还十分轻便。对于防御远程射击有很好的效果,《古今兵器纵横谈》上曾经有地方官申请拿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
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制造这种纸甲,只是没有人想到,一想就可以造出,唯是消耗桐油而已,因此李播才如此得意笑着说:“臣已造一万套,都已有桐油所透,并且每月能够出二千套。”
这种纸甲可以制成式样,没有看见地人是无法相信上万人穿一模一样的盔甲所带来地威慑力量和实际的防御力量,难怪李播如此得意。
张宣凝点头,就此一项,就可以抵上五万雄兵,现在真正是大事已备,只等着爆发了。 
/User/Messages。aspx?to=站长&;title=WEB…《大唐》'第二卷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六十六章 机运
业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午,于东阳郡城下,张宣久,立住马头,回首对着众将说着:“东阳郡到底是郡城,已有防备,看来还是需得血战。”
至于县城,在这种规模数万的战争中,基本上是没有多大效果的,一日就平,或者连战也不战就投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众将也各自点头,林宝护和苗海潮二人却是对视了一眼,上前说着:“末将自投靠主公,还没有建的一功,还请主公许我上前为先锋。”
此二人,都是悍勇善战之人,特别是苗海潮更是如此,不然也不可能转战天下,现在二人都是千人之将,都想努力表现自己忠诚,并且升官晋爵,当下都连忙请命。
张宣凝大喜,说着:“好,二位将军忠勇可嘉,我也必不吝啬封赏。”
回到了军中,张宣凝处于中阵核心,军容鼎盛,身穿纸甲的张宣凝军,直接战斗人员是三万,役丁是一万,因此足足有四万人,把整个城市都包围住了。
中军布在城外的一个丘陵上,核心人员是八百骑兵,一千甲士,这是张宣凝的近卫军,外面是一万大军。
张宣凝也不多说,直接下令说着:“周奉率本部五千,攻东门,冯远定率本部五千攻西门,丁兴邦率本部五千攻北门,本帅居中攻南门,林宝护和苗海潮受我直接节制,各将立刻归于本队,等包围之势完成,见得我中军大旗摇动,就一起引军而攻,今日必下郡城。首登城门者,功第一,升一级,赏银五十两。有敢退者,后队斩前队,士卒退,校尉斩之,校尉退,大将斩之。大将退,我必斩之。”
之所以这样严酷,是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拖的时间长了,就耽误了战机,如果真的给操师乞和林士弘缓冲之机,站住了脚跟,自己说不定一二年都必须和他在南方纠缠,这样的话。自己就必失天下。
因此说话之间,声色皆厉,随着命令,顿时战鼓敲响。
众将凛然受命,各自不多时,各阵就运动到了各自位,各自派人通告完成,稍过,就见中军大旗摇动,顿时。四万人齐声呐喊,一起攻来。
投石机,推车,云梯,擂木战车,都各以数百。轰然而上。
有着杨公宝藏的支持,大量人力被唤起,制造工具,积蓄而发,就在这时。
虽然这种已经接近竭泽而渔的滥用民力,但是为了争取战机,还是不得不而为之,但是只要再连取数郡,人力和物力就平衡了。
争霸天下,就在于先机。如逆流而上。
吶喊声中,分布在长达一里地墙头上,以百计的投石机弹起的巨石,雨点一样向着郡城砸了上去,一时间,城上一片惨叫,惨烈之极。
攻城正式开始了。
顿时,刀光剑影,喊杀连天。
上面的郡兵将积蓄的大石滚木打了下来。从十余米的墙下砸下,除了撞车可稍微阻挡一下外。盾牌之类的根本无法抵抗,一旦被打中,顿时血肉横飞。
一时间,第一批攻上去的士兵死伤累累,惨呼声不绝于耳,又大石和滚木之后,又有盾大量箭雨,直泻而下。
张宣凝冷然说着:“不要暂停,郡中不可能准备许多大石巨木,箭楼推上前,弓箭手上去与之对射。”
这种箭楼,只制造了二十八辆,其它三门各分配了六辆,高十余米,有着专挡箭矢的厚木板,每箭楼可有十名箭手,只要抵达适当距离,便向城头发箭,杀伤城上地守军,掩护其它人的进攻。
顿时,一声令下,中军的十个箭楼车开始推进,迅速移到了城门附近二十米的距离,这是墙上巨石滚木所不能达的距离,然后开始连射。
顿时,百个箭手开始封锁大门附近的空间,郡兵也纷纷倒下。
军令如山,经过整练的士兵,不顾铺天盖地的飞石强矢,也不理身边受伤同伴的痛呼,只管拼死上前,架起云梯向前攻去,前面一人倒下,后面立时有两人补上。其攻势几如波涛汹涌。
作战无时间,城内城外,火箭之处,就冒起数十股浓烟,虽然有着箭楼地封锁,张军舍死忘生的攻击,甚至多次登上城墙,但是郡兵却是组成血肉的长城,拚死顽抗。
酣战多时,日渐落山,苗海潮脸色铁青,他的一千部队已经在屡攻不下下伤亡近半,当下发了狠性,穿着重甲,持了一把长刀,亲自登上一架云梯猛攀而上。
周围的箭楼顿时明白,连连发射,意图扫清这片区域的敌方箭手,但是敌方箭手虽然纷纷中箭翻倒,大声惨叫,但是还有零星人等,对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