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六十八章 破贼
华盖、旌旗、铁骑,浩荡成行,前面由俘虏的郡内官道。
前四十人的骑士,中四十人,后四十人,列成长形,人人手持长盾,手提长矛,既可冲刺,又可作掷击之用。
罗士信手穿一副崭新的盔甲,又披着红披风,骑着一头白色骏马,在中心而过,沿途街道所见,二边军民,数万人,全部俯首,高喊:“拜见罗将军!”
声震全城,荣耀一时无二,这就是夸将了。
在一处高楼之上,李淳风观看如此,不由一笑,向张宣凝说着:“主公如此厚待,封正五品将军,赐大宴,赏夸将,予田宅,礼绝群臣,罗士信必能忠心侍主。”
张宣凝微笑,摇头说着:“贤弟切笑我,罗士信武功过人,为第一流高手,又久在军中,是一员大将,猛将,真是我军所需,有此礼遇,也属理所当然。”
按照隋制,总管掌握军政大权,因此和各部尚书相当,为正三品,张宣凝也按照这个编制来,虽然这时没有称王,但是编制已经开始形成。
与隋时有所改变,现在主要改变的是地方官制和军制。
一郡,置太守,太守正五品,郡丞从五品,郡尉和郡主簿为正六品,而各曹(户、法、吏、礼、工、田)为正七品。
一县,置县令,县令正七品,县丞从七品,县尉、县主簿为正八品,而各房(户、法、吏、礼、工、田)为正九品。
无论是郡是县,户曹(房)吏,清点县中壮丁,户籍;田曹(房)吏,主开垦农田。清点田亩,并且按规分配土地于将士之家;仓曹(房)吏,主收民租,以及县衙仓库清点,这三曹(房)权责最重,三郡已经建立完毕。
军制,五队为一屯,屯长为从九品下,五屯为一营。长官为陪戎校尉,正八品,四营,一千二百人,为一卫,主官为致果校尉,正六品,四营为一府,五千人。主将为定德将军,正四品,三府为一军,为一万五千人,正三品,为宣威将军。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中间阶级。
现在罗士信的官位,就直接授予正五品游击将军,独掌一千五百人编制的骠骑卫,仅在与其它从龙甚早的三个将之下。这种高位足够荣耀了,罗士信久在军中,当然知道。
李淳风也自微笑,说着:“主公如此,以后豪杰闻之,必蜂拥而来投靠。”
二人都是聪明人。都是笑过就是。
其实,张宣凝的用意就是燕太子丹对待荆轲的政策。
燕太子丹对荆轲降阶相迎,以礼相待,尊荆轲为上卿,住上等之舍,太子丹更是每天前去问候问好,宴会不断,奇珍异宝不断进献,甚至车马和美女,都毫不吝啬。这种恩遇,当时贤者就冷笑地说着:“荆轲必死也!”
原因很简单,你受了这样的恩惠,还不效死,天下人都唾骂,逃亡到任何地方,任何主子都不会接受这种受大恩不效死的人。
因此历史上,太子请求荆轲当刺客时,荆轲明知死路一条。也只有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而不得不去死。
现在张宣凝恩惠如此之重。提拔于罗士信,罗士信也走投无路,只有跟着了,其中原因还是这句话:张宣凝对你如此恩重,你都要叛主,这等不忠之人,以后谁敢接纳你呢?
当然,也是为了千金买骨的意思——天下豪杰听着,我张宣凝对人才是极渴望的,投奔而来,我必重重提拔!
这二种权术,在人主施来,无非是水到渠成,如果再加上故意宣传的歌谣和故事“罗士信和秦琼遇明主而得提拔”(现在已经编出来,并且委派锦衣卫的外围到各地传唱),那这二人,再难回头了。
如再叛逆,杀之,不但没有恶名,反而天下之大,人人喊好,二人也从此背负千古贼子的名声,死后永世不得翻身,就算投靠到别的阵营,别地阵营的主上和同僚,也会对他们猜忌在心,就算一时用了,日后也不得善终。
再说,恩遇士兵也是有点效果的,这赏酒食就足够了。
当然,恩遇太多,就平常了,因此这种权术只有在有限的几个人中进行。
笑过之后,李淳风又禀告的说着:“禀主公,十一月十八日,操师乞亲率起义军攻打江西重镇豫章郡进发,乘敌不备,一举攻占了豫章,而刘子迅速奔赴豫章。操师乞闻讯,在十一月二十日,亲率部队迎战于城外。在战斗中中箭身亡。义军骤失元帅,军心动摇,开始败退。林士弘当机立断,挺身而出,自任主君,战事呈僵持状态,现在已经僵持三日了。”
“确定是真?”
“是,已经有数路探查都已经说明了。”
“很好,我军也已经整顿完毕,你给你一千人,
兵四千,役丁三千,守住东阳郡,我带本部二万四千千,直扑向鄱阳郡,这时,鄱阳郡先被贼军攻破,贼军又到了豫章郡,而且林士弘在操师乞死后,继位为君,但是毕竟根基不稳,嘿嘿,真是难得的机遇!”
张宣凝虽然不记得林士弘的许多具体历史,但是现在趁火打劫,是毫无疑问的,这并非是张宣凝多么英明,而操师乞是何等愚蠢,原因很简单,这时附近郡中都空虚,豫章郡是重镇,非常关键,哪怕是张宣凝在这个位置上也要取下。
只是操师乞运气不好,战死了,而林士弘再英明神武,初当主君,也必须有段时间稳固才能坐稳,因此张宣凝才可以放手一击。
“李密方面,还有什么情报吗?”
“李密组蒲山公营,挑选精锐,得精兵七千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是瓦岗军中第一等军,以李密的家世声望,瓦岗军中诸人多依附,已经成了气候,据说在训练中,等明年春来,就可作战。”
“恩,继续探察!”
李密其实对李渊极有利,其府掾柳曾经说过:“明公与长安宗族有畴昔之遇。虽不陪起义,然而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国不战而据京师,此亦公之功也。”
也就是说,李密切断了南北交通,才使李阀抓住机会,轻易得了长安和关中,这可是一下子得了十几郡啊。而且全部是人口密集地重点郡县。
相比之下,张宣凝趁着操师乞死,林士弘初上位时,一举击溃之,夺鄱阳和豫章二郡,只是小儿科,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只要想到这个,张宣凝就心中发慌,他朦胧记得,林士弘在豫章称帝后。率领部队攻打九江、临川、南康、宜春等郡,这些地方的豪俊之士都纷纷起来杀掉隋朝的官吏,归附於林士弘,很快统一了现在江西全省之地。接着,又派兵攻打南海各郡,大军所到之处。隋朝官吏望风而逃。
而根据现在的形势,地确是可能的,但是这必须等到明年新年初,等到李密夺了洛口仓,集兵百万,南北正式切断,这时,隋朝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没有任何一支机动部队,因此这时。谁能够迅速崛起,立刻可以卷席十几郡甚至二十几郡。
可以说,李密的举动,正式使隋朝瓦解。
“哼,你李阀能够利用李密创造的世界,在北方成事,难道我不能利用同样的机会,在南方起事吗?一击败林士弘,我就亲自称王。并且公布自己获得了杨公宝藏,自己又有五万精兵。附近郡县必纷纷投靠,一下子拥有十几郡,也是有可能的,关键是今年必须击败林士弘!”
当下,三万人,连同二千骑兵精锐,倾巢而出,直扑鄱阳郡,沿途县城,本来就已经被起义军摧毁,起义军又没有建官立制,因此纷纷投靠,一战也没有,直到鄱阳郡城,留在了鄱阳郡城中地起义军,见势不妙,立刻弃城而逃——事实上,他们想防御也不可能,本是贼军,杀官夺城,根本没有建立秩序,人数又少,只有这个选择。
到了鄱阳郡城,本是袁斌的老家,此人立刻召集旧部,不少没有被杀的官员也纷纷而来,投靠张宣凝,张宣凝也毫不迟疑,直接任命此人为鄱阳郡丞,稳定局面,当然,同样留下一千兵,坐镇指挥。
大军直休息一日,就直扑豫章郡,这真来地时候——操师乞死,林士弘新任主君,但是立刻传来了鄱阳郡失去的消息,顿时,起义军大乱,不但不是历史上林士弘击败刘子,反而是刘子大败林士弘,并且夺取了豫章郡城。
林士弘已失了豫章郡城,失了粮草,已经处于半崩溃的处境,并且在三日后,被张宣凝军跟上。
曙光初现,平林山野都已经落尽了叶子。
张宣凝三万军,密密麻麻,占有数里之地,包围住了林士弘部。林士弘部地旗帜,杂乱无章,显是因他们的突然攻至而手足无措,仓皇惊惧。
而张宣凝三万军,布列平原之上,队形整齐划一,见到对方惶然布阵山头,顿时人人无不战意昂扬,跃跃欲试,毕竟谁都明白对方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罗士信见状纵声长笑说着:“主公,贼军虽有二万,实不战实已溃也,请允许我率本部出击,就可将其攻破,擒杀其首。”
张宣凝看着,点头称许,显是也明白此理,不过他还是笑着:“我遣一使,可劝降于他,如他从命,也可免得刀兵,不过二刻时间!”
说完,他就派遣一个官员,持旗直策马而进。
张宣凝当然知道,己方大军养精蓄锐,士气如虹,若耽搁时间,只会令气势衰竭减弱,所以给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稍加整顿,更有力量,这也是兵法正理。
眼见一骑而进,但是没
时间,一旗杆之上,悬出一首级来,想必是使者的首
张宣凝顿时大怒,猛然记起以前自己历史上,此人就是宁死不降的典型。甚至到了原本历史上,唐朝立国五年后,已经占有天下大半,杜伏威都已经投降,南方地区地农民军或败或降,所余无几时,他也没有投降,坚决死战到底。
这种性格本应该佩服,但是用在自己身上。就坚决不可容忍了。
张宣凝立刻起了杀他之心,原因很实在,这家伙是坚决不降的主,而且性格坚强,无论怎么样打击,只要他不死就可以继续战下去,典型是死缠硬打的主,如果演变成流寇,和他张宣凝在南方打游击战。那就完了。
顿时,五千人身穿纸甲,威武不凡,手持长枪,直扑而上,而侧面,各有五千为其应,中军八千,联同二千骑兵,紧随于后方。徐徐推进。
军中大鼓,敲得隆隆作响,更添威势。
等一靠近,顿时杀声震天,箭矢嗤嗤,到了短兵交接地时刻。
但是无论林士弘本来如何天才。在这样地情况下其实已经有心无力,他上位不过几日,连起义军内部都没有整合,再加上战斗失败,他的威望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才一交战,起义军就东奔西驰,人喊马嘶,乱得像末日来临。
张宣凝看着,虽然脸色不变。但是实际上心中大喜,他最喜欢的,就是在别人青黄不接的时候进攻了,特别是这种还没有经过多年战争考验,也没有经过训练整顿的起义军——打这样的军队,真是有胜无败。
如果给二年时间,以林士弘之能,说不定真能锻炼出一支强兵来,但是这时。它就是乌合之众!
在战了半个时辰,战场上就出现了一面倒地趋势。唯有一团兵阵还勉强保持着队型。
“主公!”罗士信上前一步,说着,他久在军中,当然知道现在是骑兵最佳进攻时间,一旦突破,贼军就全面崩溃。
“恩,是时候了,士信,你去将林士弘的首级取下,千万别给他跑了,不然就是大麻烦了。”
“是,主公,臣明白。”罗士信应着,其实根本不需要叮嘱于他,他十四岁就参军,当然知道起义军就是这点麻烦——只要不杀了头目,就会卷土重来。
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