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荐中华-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设计
其时,金陵大儒贺安生可算是倒了大霉。自从他得罪了王竞尧后,王竞尧果然把他扔到了尸体聚集所,结果这位老先生哪里受过这样地苦,没两天就染上了寒热病!
他地家人和门生弟子再三恳求,总算把他弄了出来老先生在床上足足躺了十来天这才把一条老命给救了回来不过命是救过来了,可依然躺在床上无法起身。
这贺安生总算领教到了大汉帝国皇帝陛下的厉害。自己这么大的学问,这么大的声望,门生弟子遍布天下,不管换了哪个皇帝,谁不得给自己几分面子?偏偏是这个皇帝,简直一点也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这么长日子来,都是贺安生最得意的弟子古风湖在那没日没夜地照顾着自己,简直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贺子平还要来得孝顺。想到自己地儿子贺安生就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个儿子可半分本事也没有学到自己的,每日里最喜欢的就是玩乐。自己那么大的学问和一手创建的惜霞书院看来将来也只能交给古风湖了贺安生生平最得意的事情。除了编写了得意之作《圣人考》这本书,还有一桩就是那惜霞书院了这书院不光是整个金陵附近士子向往之地,甚至是整个江南地区读书人仰慕的地方,简直就成为了贺安生毕生的骄傲。
惜霞书院里不光放满了各种书籍历朝名画名字,甚至还有不少地孤本、绝本在内,不仅在经济上的价值已经无法估算,光在艺术和文学性上衡量,也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现在贺安生最怕的,就是那皇帝王竞尧动自己书院的脑筋……
正当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的弟子古风湖急匆匆地推门走了进来他进来地样子完全失去了往日自己一直教导地从容不迫。贺安生正想斥责几句却听到古风湖喘着气说道:“老师老师,皇帝陛下来了!”
贺安生听地一个激灵,他现在最怕见到的就是皇上。上次已经几乎让他折磨得送掉了一条小命,这次来只怕也没有什么好事情“出去……出去告诉陛下……就说老朽身体不行了,实在难以见客……老朽改日改日必定亲往谢罪……”贺安生嘴里也也不知是生气还是害怕的连声说道。“先生莫非还在怪朕吗?”还没有等贺安生说完,门外忽然响起了一声爽朗地笑声,很快穿着便服的王竞尧就随着笑声走了进来一看到这位皇上贺安生卷缩在被子里地身体就剧烈地颤抖了起来,他召来古风湖,努力挣扎着想要起来为皇帝行礼“先生不必起来朕就坐在床边和你说会话”王竞尧笑着制止了古风湖的举动,接着果真坐到了贺安生的床沿边上对于皇帝今天地举动,贺安生和古风湖相互看了眼都是一片茫然。皇帝现在看起来非常友善,举止里可一点恶意都没有。这让本来心存戒心的贺安生大感奇怪,这位皇帝今天来这里想要做什么?
“朕今天啊。是来给先生道歉了”王竞尧坐下后的第一句就是这个,当时就听得贺安生震在当场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皇帝陛下竟然给自己道歉,这,这究竟是怎么了?
王竞尧微笑着说道:“那天先生对朕提出了那么好的建议,可朕哎,朕不仅不听。还对先生做出了那样的举动……现在想来,那天朕是因为感染了寒热病导致思异常混乱,以至对先生如此无礼。先生何许人也。当今第一大儒,朕现在想起来,依旧心疼不已,痛心不已……朕这几日里思来想去,唯有亲自上门,向先生赔礼道歉来了……”
贺安生听地嘴唇颤抖不止,身子也抖得更加厉害起来他现在最想做地事情,就是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冲到外面,让自己所有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全部来这,让他们亲耳听听,至高无上地皇帝对自己赔礼道歉了!古往今来,就算是孔圣人也没有过这样的荣耀啊!
“陛下…陛下何须道歉,自古以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况且贺某至今仍一白身乎?陛下这么做贺安生死罪,死罪啊……”贺安生颤抖着声音说道。
王竞尧摆了摆手:“错了就是错了,况且对先生这当世第一大儒?对了刚才先生说到自己还是白身,那是朕地疏忽朕已经下了御旨,封先生为政和新置,太学院编制,这是正二品的大官了至于具体的职责嘛我看就先主持编写本《金陵地方志》出来,等先生身体好了就可上任,朕心里牵挂得很!”
这几句话好像是在贺安生脑袋边炸响了一个炸雷,巨大地幸福几乎快把贺安生震晕了一下成为了二品大员,这可是自己的毕生追求。因祸得福。因祸得福!没有这场病,怎么换来这顶大大的官帽?王竞尧和他之间的那点恩怨,早被贺安生扔到了九霄云外……至于让一个二品的大官去编写本地方志,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贺安生哪里会去想这些“来呀!”王竞尧忽然站起身,对外面叫道随着他地话音,几个御林军士兵抬进了一块牌匾,上面拿红布遮着正在贺安生奇怪的时候,王竞尧笑着说道:,朕听说鞑子皇帝曾经赐给你一快匾,上面写着,江南第一儒,那毕竟是鞑子地东西放在先生家中甚是不雅今天朕也送你一快牌匾!”
贺安生听到皇上提到鞑子送匾的事情,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但随着王竞尧亲手将红布揭开,贺安生看到了牌匾上的两个大字,整个人都呆在了床上,连边上的古风湖也张大了嘴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那牌匾上写着两叮,大大的金字今圣!
今圣!今日之圣人!
读书人心目中只有一个圣人,那就是孔老夫子,现在皇上居然把贺安生提到了与孔圣人相提并论的份上!皇帝就是金口玉言,得到了这两个字的评价,贺安生就算当时就死了也是带着笑死去的!
“陛下!陛下!”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贺安生居然从床上爬了起来,“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一连磕了几个响头,等抬起头来的时候早已是泪流满面,却抽泣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先生好生安养,朕回头就让人送一批补品来”王竞尧也不搀扶他起来,看了地上的贺安生一眼后,淡淡地说了一声后,就带着侍卫离开了这里……
“老师,陛下已经走了”古风湖从地上扶起了老师,轻声说道巍巍颤颤的贺安生从地上爬了起来不断擦抹着眼睛,心里的激动情绪始终无法平复下来,过了一会,突然想起了什么,叫着古风湖的表字说道:“快,快去把藏在咱家后院的那快鞑子的牌匾拿出去劈了,烧了,我再也不要看到那东西!”
古风湖点点头,低低地问道:“老师,那两界先生他们组织地活动,老师还要去参加吗?”
贺安生这才想起来那叮,“两界先生”许文积许两界让他参与地行动,老先生顿时勃然大怒:“糊涂,许两界糊涂啊。先前咱们都误会了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陛下那日只针对我一个人,为人臣子受点委屈算得了什么,岂能反对皇上?我观陛下,英明神武,这才开创了如此局面!也是宋朝合当灭亡。既有如此明主,又还要宋朝做甚?我虽当不了开国功勋,但也要做个大汉帝国的天字第一号忠臣,尽心尽力协助陛下开创太平盛世。许两界之事以后提也休提。谁要反对陛下,那就是朝廷之罪人,就得先从我这把老骨头上踏过去!”
古风湖张了张嘴,一句话又咽了回去先生地变化也实在太快了……
贺安生一日之间被提拔为“政和新置,太学院编制,”并被皇上亲自赐匾封为“今圣”的消息像阵风一样传遍了金陵,传遍了江南读书人中那些读书人从福建处得知。这个皇帝向来和读书人过不去,但从皇帝陛下对贺安生地举动来看。果然传言大都是靠不住的皇帝岂只是对读书人好,简直就是对儒生们恩宠有加而至于贺安生当日受辱之事,当事人贺安生也铁了心地决心卫护皇上的无上权威,回报陛下的知遇之恩这事在他嘴里说出来,变成了自己昏了头,说出了得罪陛下的话,但没有想到陛下天纵圣明,宽厚仁德,不仅赦免了自己,还给自己升了官!这贺安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身体没几日就康复,乐滋滋地顶着,政和新置。太学院编制”这一大官走马上任。不过似乎金陵衙门里对编写《金陵地方志》这一皇帝亲口交代办的事情不是非常热心,每日除了好茶好饭侍侯着老先生老先生可什么正事都没有做成。这当然不管皇上地事,全是这些地方官员不能很好的贯彻陛下地精神。为了不辜负皇帝的厚望,贺安生开始自己掏腰包编写着本,地方志”……
与此同时,王竞尧可没有功夫去搭理这些事情,他在江南儒生之间的戏已经演足了,收拾这些人是以后的事情。此刻他最关心地还是在前线的将领。第一次北伐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各线战场上地将领正在做着最后的扫尾工作。
在北伐之前帝国就已经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当以长江为界,进取四川、湖南、扬州等地,将长江以南的城池纳入大汉帝国地势力范围和蒙古人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而目前看来这一战略目标即将达成
经过一连几次大型的浴血奋战,蒙古人在这些地方已经失去了强有力的作战部队。失去了控制,正在节节向后退缩。而各地汉人地争相起义驱逐蒙古暴政的自发行动,也让蒙古朝廷不堪重负。在这样地情况下,为了避免损失继续加大,同时为了重新整顿军队,以图日后卷土重来,忽必烈决定放弃这些地盘,将军队拉到长江以北,与大汉帝国形成隔江对峙地局面而后一边恢复元朝元气一边寻找机会重新再战。
但让忽必烈头疼地是在长江以南尚有蒙古军队两万新附军八万,色目军一万多这些都是将来报仇的有生力量,忽必烈并不想放弃这些军队。而同样地,王竞尧也似乎是铁了心要把这些军队彻底歼灭一路穷追猛打,并在长江边上以三路包抄之势彻底包围了这些军队,用不了多少时候这些士兵将会成为汉军的盘中美餐。
忽必烈有些坐不住了,他绝对不是一个只会凭仗血气之勇的皇帝,为了达到自己地目的,他能够让自己忍受最大的屈辱,就如同当年为了争夺汗位,在蒙古大汗面前,交出了自己全部军队。并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忍让和谦卑!
为了挽救自己地部队,还有那个成为俘虏的儿子忽必烈向大汉帝国派遣了自己地秘密使者。
王竞尧知道这是另一场战斗,一场没有硝烟和刀枪的战斗,但这样的战斗,艰苦和凶险一点也不亚于在血肉横飞的战场。王竞尧并不急着就立刻谈判他足足把蒙古使者晾在了那里半个多月也没有召见,一直等到蒙古使者逐渐丧失了所有耐心为止。
“陛下。萧龙来了!”一走进临时行宫,萧龙就直着嗓门说道“坐下来”王竞尧指了指边上,开门见山地说道:“看来鞑子实在忍不住了,我看把他们也晾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谈判了咱们的军队已经把鞑子十来万大军团团包围,随时都可以彻底歼灭之,你知道朕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和他们谈判吗?”
“臣知道。”萧龙想也不想地就说道:“陛下的想法其一,是不想把蒙古人逼得太甚,以至于他们狗急跳墙。拼死一战;其二这么长时间的征战,帝国也伤了元气帝国的财政状况虽然强过鞑子,但实际上也到了强弩之末,再打下去只会得不偿失:其三这十来万的鞑子军队,看起来一口吃掉颇为诱人,但歼灭不如不歼灭,他们士气已失,除非连续打几个大胜仗,否则等若废物一般,与其彻底消灭,不如让蒙古人重新背上这个包袱,蒙古人的财政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负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