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品公子(想见)-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齐名微愕,便道:“对薛向同志的提议,大家有什么意见?”
  这会儿,薛向风头正盛,卫齐名实在不愿正面硬撼,但是公安局长一职,实在太过重要,几乎超上一名非重量级常委的份量,是以,即便是如此失利关头,卫齐名依旧不愿放手,用上了老套路——提意见而非问看法,指望战友们配合。
  熟料不待郑冲、齐楚等人表态,俞定中先发言了,“我看薛向同志的意见很及时,国友同志原本就是公安系统出身,兼任局长合情合理!”
  俞定中脸上带笑,温和地看看薛向,再瞅瞅廖国友,好似先前翻脸无情的压根儿没他一样。说实话,俞定中这会儿是真的畏惧了,他本是个官僚,而且是个没底线的官僚,薛向展现的实力,让他打骨子里畏惧,这会儿,示好,便成了他这种欺软怕硬之辈,最本能的反应了。
  俞定中发言毕,铁通紧接着就表示了支持,而后卫清风、卫兰,也出言赞成,稍后,王建也点头同意,除去廖国友本人,这会儿的赞成票,也已经达到了六票!
  齐楚正待发言,卫齐名摆手,笑笑:“既然同志们都看好国友同志,我也没理由不看好嘛,就让国友同志接任!”
  卫齐名一锤定音,齐楚却是尴尬万分,因为他方才准备发言,压根儿就不是打算反对,而是也要投上赞成的一票,毕竟现下,谁都看出来,姓薛的势大难挡,方才他齐某人又和尤勇沆瀣一气,这会儿不抓住机会送点人情,缓和关系,难不成等着人家将自己往死里踩么?
  谁知道就这点小小机会,卫齐名也不给他!略略转念,齐楚便想通了,卫齐名非是怕自己反对,而是怕自己赞成啊,自己这一赞成,就有七票了,他卫书记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是以,这第七票非得卫书记来投不可。
  齐楚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因为卫齐名哪里是不想给齐楚这个做人情的机会,而是压根儿就已经放弃了他齐某人,因为卫齐名知道能让彭副总理震怒的事儿,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县公安局长就能平息的。
  事情果然一如卫齐名所料想的那样,常委会散去的第二天,中央和省委的两套调查和督导班子就下来了。
  本来事情的来来往往,犄角旮旯,已经叫薛向和廖国友调查的一清二楚了,即便是尤勇先抓了洪剑波,那些口供录音,也并未完全搜走,廖国友不知道复制了多少盘呢。
  那几盘录音带和小马本人,往督导组一交,整个案子,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中央和省委的人也懒得在萧山县这穷乡僻壤之地多待,因着案件清晰明白,一行领导的主要任务,竟成了安抚柳董事长这位大老板,随行还带来了京城红旗军医院的王牌护士长,以及两位京大的心理学专家。
  短短两日时间,督导组便原路折返,因着柳董事长身份太过紧要,中央督导组得了彭副总理严令,务必安全带回,是以,小妮子便被裹挟而归,竟和薛向连个私下道别的机会也无,只在人群中怔怔看了好久,看到薛向都不由自主转过脸去,小妮子才依依不舍上车而去。
  
  第一百七十三章 自行车与步行街
  
  督导组去后的第三天,五金厂事件和4。30持刀劫持案的结论下来了,以孔亮为首的五名五金厂前领导被以谋杀罪逮捕;以孔上海为首的五名五金厂的前公子哥们被判为协助谋杀罪,被萧山县公安局收押;尤俊罪大恶极,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两罪并罚,判处死刑;尤勇以贪污、渎职、包庇等罪名,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而和结论一起下来的,还有花原地区组织部、纪委、检察院的干部。因为涉案级别较高,且惊动了中央,当天,尤氏父子就被花原地区下来的纪委和检察院的干部带走了。
  而萧山县委纪委书记齐楚,则收获了花原地区组织部的一张调令,调往邻县锦山县担任政协副主席!接到调令的当天下午,齐楚便奔赴锦山县而去,连尚在萧山县委的家门都未踏进一步!
  ……
  督导组来去的是是非非,薛向压根儿就没掺和,除了被调查组叫去谈过一次话,薛向便自动在县委消失了。
  他可没功夫去捧臭脚,拍马屁,因为他身上可是背着一身担子和债务,就拿眼下的五金厂来说吧,坏分子虽清除了,可是留下了一堆烂摊子,也只有他薛某人动手收拾。
  薛向是五月八日那天接任的建德五金厂厂长的,说起来,薛向接任厂长虽然离奇,却是一点波澜也未起,县委没有谁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得罪势头正猛的薛县长,五金厂全厂上下视薛向为大救星,飞人公司留守的安副经理更是得到过柳董事长的提醒,不管厂子是亏是赚,只要他全力配合薛县长工作。是以,薛向这番自告奋勇,简直有点儿众望所归的意思。
  却说薛向兼任五金厂厂长,立时就挥舞起了改革的大棒,全厂上下,除了党委这个机构没有被他撤除以外,几乎所有的部门都被他裁撤一空,只在厂党委下边,也就是他薛厂长麾下设立了一个所谓的厂长办公室。此办公室又分三个部门,生产处、后勤保障处、财务处,除此以外,全厂上下,就再没别的单位了。
  当然,改革从来就是阻力重重的,尤其是编织改革,裁撤部门,那绝对是拿刀子往人身上割肉。若是换个人来干,五金厂的这帮小官僚们非闹翻了天不可,可薛向身份太过特殊,以恩人和领导的双重身份登场,威望高得都没了边儿。是以,一场机构改革风暴便在大部分人理解,少部分人抱怨,极少部分怀恨在心,坐等薛向失败的总体群众心态下,完成了。
  改革完臃肿的官僚机构,薛向便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扑在生产线架设上,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找什么,在他薛县长的强势领导下,一条生产线,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架设成功。
  而后便是紧张的学习培训,外加试生产阶段,以飞人公司的熟练技师和工程师为引导,薛向以厂长之尊亲自下车间,检查工人们的学习培训工作,几乎早中晚,不出车间,真真是做到了守岗如床,爱厂似家。
  薛向以身作则,全厂上下,自然干劲高涨,毕竟谁都知道这个厂子能保住,已经极是不易,若是这回再不好好干,厂子要是再黄了,可真就算逼到了死路,因为谁都知道这会儿的厂子已经是公私合营,自己虽是工人身份,吃得已经有一半是资本家的饭了。资本家谁不知道,那是剥削成性的,真惹毛了资本家,他还能给自己好果子?
  正是这种半惊半怕的心态,工人们几乎被激发了全部的潜能,培训班更是早中晚,三班倒的开设,学习速度自然飞快。其实,自行车生产原本就不是什么高精密度的工程,需要工人们操作的无非是部分手工配件,五金厂的工人们原本就是干的这个行当,现下只不过是换了条生产线,熟悉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六月三日,经过了半拉月的学习,培训,五金厂的第一批熟练工人终于诞生了,三日下午,五金厂生产车间内,焊弧飞溅,锻锤轰鸣,巨大的生产车间,宛若活动的史前怪兽,各式机器飞速运转,生产线上,一排排工人严肃而又紧张地活动着手中的工具。
  三点十分的时候,第一辆,第二辆……整整五十辆自行车下线了!
  呼!
  不知谁最先欢呼出声,眨眼间,欢呼省,呐喊声,便犹如山呼海啸一般,帽子,衣服,成片片,成片片地飞上了天,又来两个人,突然,架起正含笑鼓掌的薛向,少顷,所有的人便冲着薛向而来,把这位年轻轻的薛县长架得老高老高。
  车间的门开了,门外人头无数,小两千在厂职工家属们,整整齐齐地排成了方阵,屋内的呐喊声,欢呼声,已经明白无误的传递给了他们信息——工厂又活了!
  啪啪,有人开始鼓掌!
  啪啪啪……
  霎时间,掌声响成暴雨!
  无数人望着薛向,薛向也望着无数人,眼眶里渐渐起了水汽,经久不散!
  ……
  六月的东北,虽然没有大热,可满大街也开始了衬衣、单褂,红白黄绿的,甚是爽眼。
  一九八零年,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纪念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共和国终于有了第一个个体户,温市的章华妹,一个做钮扣生意的小姑娘!
  其实,去年的时候,各样式的小摊儿,已经在各个城市次第出现,只不过章华妹第一个在温市领了工商局的营业许可证,也就是第10101号,共和国第一张私营企业的营业许可证。
  而这会儿的萧山县城,同样也生动了许多,炸油条的,捏面人儿的,摆针线摊儿的,林林总总,虽不说挤满了大街,可同样也遍地都是,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会做,也愿意做生意了。
  俞定中徜徉在街头,看着满街的喧嚣,心中竟也莫名奇妙的生出京大高材生就是不一般的感叹来,因为这处街市,正是薛向力主下,才辟出的,常委会上倒是没发生如何争论,反正也就巴掌大一溜儿地,姓薛的要折腾,就让他折腾去。
  起风暴的,却是县长办公会,原本俞定中对这种无所谓的小事,是懒得挂怀的,可偏偏是姓薛的提出的主意,那他就要极力反对,无他,因为姓薛的实在是太可恨了,不仅耍手段,拉走了自己的铁杆儿,更过份的那小子竟然狐假虎威,借着港岛商人的势,趁乱替廖国友夺到了梦寐以求的公安局长之位,从此之后,姓廖的自然对姓薛的死心塌地,无可挽回。
  可最令俞定中生气的是,他原本以为县长办公会上可以给姓薛的一个狠狠的教训,毕竟他这个县长在县长办公会上威权无比,二把手王维因为五金厂的事儿,也至今对姓薛的心怀咯应,其他的几位副县长都是水里的游鱼,滑不留手,自不可能替姓薛的火中取栗。
  可谁也没想到,他俞某人刚刚气势汹汹地批驳了姓薛的要求开辟所谓“步行街”的要求,立时便成了群情激奋之势,所有的副县长,包括王维都一边倒地支持薛向,批驳他俞某人,真个是差点儿没给俞某人气出个好歹来。
  众口一词,俞定中也是独立难支,决议就此通过,会后,俞定中百思不得其解,还是何麟给出了提醒,要他来步行街一行,这不,俞定中就来了,一来,不仅发现了如火如荼的热闹外,还发现了,两边街口设置的投币箱,箱子是透明玻璃制作,隐约可见里面已然塞满了钱币,林林总总,有分有毛,甚至还有成块的。
  俞定中不去细数,大约也能估算出,那两箱所得得有多少,因为玻璃箱边,竖起一个红色纸牌,上书四个楷体大字:利十抽一!
  很好理解,也就是说卖得十块钱,得缴一块钱,若是放在后世,大概就是商业税,而且比之后世那动辄占商品价值一半还多的税费,这十抽一的税,已经是极度低廉的了!
  很显然,又是姓薛的搞出的主意,美其名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还不是为防猾吏!
  一条约摸上千米的步行街,摆了大约有两百多个谈子,或卖鸡或卖蛋,或卖自制农具,或卖山奇野珍,一路行来,就没一个摊子的总价值低于十元的,也就是说每个摊子,若能售罄,见天就得交上一元以上,更不提还有出售山珍野味的,那自由量价权就更大了,比卖给供销社获利要多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