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炮灰男的逆袭-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言之抿了一口琉璃夜光杯中的桃花酒,却不想这具身体居然是那种一沾酒精,就会上脸的体质。明明只是一口酒而已,瞬间季言之的整张脸如同染上了胭脂一般,端是瑰丽无双!
  年岁和他相同的蔡绦趁机夺了他手中的琉璃夜光酒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后,才涎着脸道:“庆弟,你年龄小,不能过多饮酒哦!”
  季言之:“……滚,别逼我揍你!”
  蔡绦带着一坛子酒从善如流的滚了,本来自酌自饮的宋徽宗突然又来了一个了不得的兴致,居然学起了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做派,高举琉璃夜光酒杯遥敬苍穹……
  问题是,人家李白之所以举杯邀明月是因为人家喝的是闷酒,独自一人!先不说天还没黑,举杯只能邀太阳的问题,就宋徽宗将后劲儿足的桃花酒当水来喝,已经醉得晕晕乎乎,眼皮子直打架的样子,将脑袋扬得过高,就不怕一时失重摔自己一个大马哈吗!
  季言之无言以对,只得转而灌起了童贯、梁师成这俩老货的酒,毕竟主子都醉了,你们这俩老货凭什么不醉!
  有十坛桃花酒‘作陪’,不管是蔡家的几位公子哥儿还是宋徽宗这位‘微服出巡’致力于文学创作,导致满朝文官大多都是奸佞当道的帝王,都喝得十分的尽兴。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是随便的人,随便起来不是人。当夜就在蔡丞相府留宿的宋徽宗可不是这样的人吗。五感超人,听觉更是极其敏锐的季言之当晚宿在宋徽宗的隔壁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一晚上‘嗯嗯啊啊’的‘谈话’声那是不断入耳。
  好家伙,被吵得睡不着的季言之根据声音的不同数了数,他妈宋徽宗糟蹋的小婢居然不止一位,可真是让季言之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只能感叹一句‘年轻就是好,皇宫关于那方面的秘药效果更是棒棒哒!’
  第二天打马游街过足了风头之后,季言之又在汴京盘旋了十来天,和宋徽宗加深了异姓兄弟感情,才慢吞吞的回了清河县老家。
  作为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位年龄最小的六连贯得主,季言之一回清河县引起的骚动不亚于地震。
  一时之间西门家门庭若市,来来往往上门做客之人或多或少,或明言或暗示说家中有和季言之年龄相当的小女郎,想结为儿女亲家,就连原本被谢氏婉拒的陈县令夫人也再次登门,旧事重提…
  这回恰好季言之在家,他隐约想起原主西门庆的原配就是姓陈,便开口应下了这门亲事。陈县令夫人得到满意答案,高兴的离去后,谢氏却神情隐隐有些不悦。
  谢氏板着脸道:“我儿为何应下这门亲事,凭着我儿连中六元的能耐,就是娶公主也够格!”
  “母亲,凡驸马者不可在朝担任要职。”季言之同样语气很严肃的道:“而且,孩儿忘了告诉你一件事,我与陛下在干爹府上一见如故,随后交往皆是以兄弟相称。文人知礼守节,这叔叔娶了侄女儿算怎么回事?”
  谢氏诧异:“我儿没开玩笑吧,你和当今陛下居然以兄弟相交。这…娘亲也给你透个底吧,这陈娇娘模样不错,虽说记在陈县令夫人的名下,算是记名嫡女,但私底下却受了陈县令夫人不少磋磨,导致人畏畏缩缩,有些小家子气。我儿娶这样的女子,还不如娶婉约大气的商户女子,这陈娇娘啊,除了家世外,就没有哪点好的!”
  谢氏说这样的话其实带了很多的个人感官,季言之敏锐的感觉到了,也就晒然一笑道:“母亲,依着你的能干,难道还怕调~教不好陈娇娘不成?”
  谢氏一听这话,顿时陷入了沉思!
  儿子这话说得没错,依着她调~教人的手段,就算是面团儿她也能调~教成泼辣货,难不成还调~教不好一个陈娇娘不成。
  而且……
  别看她话里说季言之娶陈娇娘还不如娶婉约大气的商户女子,其实谢氏根本就不会让季言之娶商户出生的女子做正妻的。毕竟士农工商,别看商人有钱,社会地位却是最低的。没道理季言之努力将西门达一脉‘扯离’了商户,开始往士发展后,她就拖后腿儿给季言之定下商户出身的儿媳妇啊,所以谢氏仔细扒拉想了想,在清河县这地界儿,还是陈县令家的陈娇娘最适合…
  想明白了这点后,谢氏也就不抗拒季言之做主应下的这门亲事。并且还难得缓和脸色,语气也放缓和了道:“为娘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儿不必再分神念叨自己的婚事,一切有为娘在!为娘定会热热闹闹的办订婚之事,不坠我儿状元公的身份!”
  “娘亲办事,孩子自是放心!”
  季言之坐在谢氏下首位置的太师椅上,身形因为练武的缘故比同龄人要修长一些,倒衬得他更加的芝兰玉树,俊美不似凡人。这形容词或许用以形容十二岁的孩童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季言之这世的相貌当真是极好,甚至比他混迹娱乐圈浪上天的那一世来得要好。精致完美到了极点却丝毫不嫌女气的容貌,也怪不得总有不正经的女人窥探,但求季言之成年以后风流一渡。
  想到自己在汴京之时,遭遇得好几场可以称之为凶杀案的艳遇,季言之顿时整个人又不好了起来。季言之对待感情其实是有洁癖的,这洁癖并不是要求女方必须身心干净,而是希望自己这一世一生的全心全意不会被辜负。
  谢氏觉得陈娇娘不好,不过是因为谢氏强势当家作主惯了,看不上性格有些沉默寡言的陈娇娘罢了!可谢氏也不想想,她强势、有些得理不饶人,儿媳妇也强势、得理不饶人的话,要是闹起来,作为夹心饼干的儿子站在哪边呢!毕竟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别看谢氏和西门达夫妻恩爱感情颇深,那是因为西门达本身就不是一个强势的人好不好。想想清河县乃至周边县城的所谓婉约大气的商户女,季言之就想呵呵,他和谢氏怕是对婉约大气明艳的女子定义有所不同。想想记忆中装疯卖傻,将疯癫当成活泼的某猪格格,季言之下意识就打了一个寒颤……
  果然啥子都是原配好,索性现在彼此年龄还小,慢慢培养调~教也就是了!毕竟萝莉养成,这‘业务’他熟!
  ※※※※※※※※※※※※※※※※※※※※
  更新o(* ̄︶ ̄*)o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云想7』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0章 第十四个故事
  西门、陈两家正式定下婚事是金秋十月的事了。与原著定下这门亲事乃是西门家高攀不同; 在季言之一来就努力大蝴蝶翅膀的煽动下,却成了陈家高攀。季言之取代的西门庆才高八斗,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位六元及第且年龄最小的状元郎。在世人的眼里; 除了皇家公主和世家豪阀的千金外,季言之娶了谁,其实都算对方高攀……
  而且……
  说白了陈县令不过耕读人家出生,其女看似有个官家小姐的身份; 门第不错; 但出了清河县,几乎遍地的七品县令千金; 多陈家娇娘一个不多; 少一个不少。所以自正式定下亲事以后,陈县令家也没傲着说等陈娇娘及笄; 忙不迭的将陈娇娘打包送来了西门家,那架势说不是怕西门家反悔退亲也没有人信。
  不过这正和了谢氏的心意,因为陈娇娘比季言之小了三岁的缘故; 还是孩子一个的她,一入西门家自然得待在谢氏身边,受谢氏的教导。
  对此; 谢氏也是抱有重大决心的。谢氏就不信了; 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 陈娇娘还会畏畏缩缩像鹌鹑一样; 一点儿也瞧不出是官家小姐出生!
  其实这是谢氏不懂了; 谢氏强势是出嫁之前家庭和睦,很少有龌龊;而嫁给西门达后,夫妻感情简直可以用鹣鲽情深来形容,如此一来自然对传说中的后宅的一些腌臜事儿不怎么了解。
  陈娇娘之所以看起来畏畏缩缩又沉默寡言,何尝不是在当家主母面甜心苦做派下的一种生存手段,其实就偶然见过她一面的季言之的感官所言,陈娇娘就像《红楼》中的二木头贾迎春一样,看似是个木头桩子,温吞没有脾气,但心自有沟壑。季言之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不是贾赦这个亲爹不靠谱,给贾迎春找了那么个表里不一,狼心狗肺到了极点的夫君,说不得贾迎春不会落得一个芳龄早逝的下场…
  出了十月,天气骤然转寒。一下子从温暖跳跃到寒凉,清河县的好多百姓都邪风入体,得了伤寒之病。就连一直吃着养生丸子,喝着养生茶的谢氏也是如此!
  这世的亲生母亲病了,季言之自然没有再专注于将自己累世所学的所有知识再次融会贯通一遍。开始以孝子的姿态侍奉在谢氏的塌前,煎药喂药都不假他人手。
  而入了西门家,就以少夫人以及儿媳妇自居的陈娇娘也是殷勤小意的伺候谢氏。
  整个西门府上的人全都围着谢氏,就连外出收租子的西门达听闻谢氏病了的消息后,也是慌忙的赶了回来,围着谢氏打转转。
  很快好药喝着、好人伺候着的谢氏便完全康复。
  而谢氏痊愈后,季言之也就此分心开始亲自安排赠药并免费救治百姓的‘慈善’事宜!
  这是刷名声的好机会,季言之不愿放过。所以干脆在安排好一切后,又亲自上阵开始充当大夫的角色,一一为苦于无钱看病、听闻有义诊蜂拥而至的害病百姓们看病。
  说来清河县的人对于才高八斗,以十二稚龄就六元及第,成了大宋开国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公的季言之有一种蜜汁崇拜。古话不是说了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季言之虽说当了状元郎,因为年龄的缘故,暂时不好出仕,但因着西门达一脉就是靠着药材铺子一跃摆脱了落魄乡绅的名头,成为了清河县数一数二的土豪之家,所以前来看病的老百姓们就算不看在季言之六元及第的状元公名头,也会认为季言之医术好是家学渊源的缘故!
  老百姓们自我脑补,反倒省了季言之不少的口舌。毕竟做善事,是赚功德刷名声的好机会,但季言之也不想因为旁人的不信任而多费口舌,总之季言之的臭脾气就是,你爱看就看、不看拉倒,反正得病痛苦的是你不是我!
  不过季言之把这份凉薄隐藏得很好,因此经过赠药、义诊、开粥棚施粥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清河县西门达一脉摇身一变,成了整个清河县所有老少爷们、妇孺长者都公认的乐善好施之家。
  这种转变正是季言之乐意看到的,毕竟原著中之所以清河县的百姓们对于原主西门庆之死无不拍手称快,最大的原因就是原主西门庆称得上清河县当地数一数二的恶霸淫棍,季言之不想成原主西门庆那样的人,自然得要坚持贯彻‘好好做人’的原则,和谐一切不好的因素!
  出了年关,季言之便做好了进汴京给宋徽宗‘请安问好’,顺便扒拉点对文人墨客一样很大方的宋徽宗的私库做收藏的准备。
  结果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想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想你。这不,不止季言之很‘想’宋徽宗(的东西),就连苦于无人交流,陷入寂寞空虚无人懂的宋徽宗也很想‘思想和他达到高度一致’,他说什么都能跟得上他思维的义弟季言之,所以刚出年关,宋徽宗就令蔡大头(蔡攸的绰号,季言之取的),来清河县接季言之进京‘团聚’!
  就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