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炮灰男的逆袭-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反正这回朝会结束后,好多官员们都是几乎腿软的回到家,开始紧锣密鼓的联络家族其他成员,务必让家族中的经商者看看自己有没有拖欠赋税,如有拖欠赶紧补上,不然宁愿不要每年丰厚的孝敬,也定然要大义灭亲。
  排查自个儿家族的官员们,其中有乖觉者,自然也有侥幸者,拖着不补交拖欠赋税。于是自然而言的,侥幸者连同庇佑他们者一起遭了殃。
  要知道季言之正在为钱财不够用、怎么缓解国家财政赤字担忧,居然胆敢在自己亲口提醒警告下,还他妈拖着不补交拖欠赋税,不收拾他们,季言之都觉得过意不去。
  总之在东西两厂联合给‘包庇逃税者’官员提供昭狱特间,锦衣卫们给‘受官员庇佑者放心大胆逃税者’提供天牢单间的‘完美’待遇下,大明官场风气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肃清。当然了,最主要的就是季言之提议的降田税、提高商业税的举措,毫无阻拦的就顺利执行了下去。
  崇祯四年初,季言之设立直接由他管辖的皇工(皇家御用工匠)营,开始紧锣密鼓的生产水泥等物。
  崇祯四年五月,季言之将不受五军都督府管辖的禁卫军直接捏在手里,将最主要的三大禁军营直接统称神机营,专门训练禁卫们使用火铳、神火飞鸦、红衣大炮等明火器。
  依着季言之的全能,改造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当后金终于宣布制造出红衣大炮,准备用它们来对付大明时,季言之带着工匠们研制的好几千车水泥,亲赴辽东,指挥辽东守军,拿水泥将城池加高再加固……
  “这玩意儿好用吧!”
  穿着儒生便服的季言之就像真的大文豪一样,摇着折扇,端是风流潇洒写意。
  老将孙承宗、史可法跟在其后,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短暂时间就凝结成块,很是坚硬无比的水泥墙面。
  史可法叹服道:“万岁爷亲自押送来的水泥此物,果真是守城驻墙的利物,只是这水泥…真的仿得了红衣大炮的攻击?”
  “至少比之石块垒墙的城池来得坚硬!”季言之笑了笑道:“最大的好处在于,遭受炮火袭击,有破损处时,能够连夜修补好!后金虽说号称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但终究人少。只要我大明依仗城池之坚固守轻易不出迎敌,拖也要把他们给拖死!”
  孙承宗点头称善。
  季言之又道:“太傅应该知道去年守关大捷之后的风波吧!”
  孙承宗:“老臣知道,得蒙万岁爷信任,才没让贼子的反间计得以成功。”
  “后金有能人啊,用反间计这等阳谋算计为帝者的多疑。”说道这儿,季言之似笑非笑的自黑了一下,“毕竟朕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可是流传甚广!”
  孙承宗不赞同的道:“万岁爷怎会多疑,怎会刚愎自用,在臣等这些粗人看来,万岁爷当得在世明君。”
  史可法紧随其后附和。
  这可不是两位名将的恭维,而是事实。即便季言之做事情常不按常理出牌,但他从来不会干预手底下,特别是驻守边关的将士的事,不会在战事临近之时、因为有些大臣的三言两语、对辽东守军的作为心存怀疑,从而做出临场换将这种兵家大忌出来。所以包括孙承宗、史可法在内的辽东将领都认为季言之乃当世不得了的明君。
  季言之毫无压力的接受了孙承宗和史可法的恭维。
  他继续在城内走着,一边细细的体会不同于京师一代的边关民俗风情,一边浅声询问离他有一步之远的孙承宗和史可法,最近开垦荒地屯田的事宜进行得如何。
  主要负责这块儿的史可法回答道:“最近辽东三省的气候越来越寒凉,春末夏初到秋天那几个月还好,其余时间土地就冻上了,非铁质农具不可动也!”
  “铁质的…”季言之叹了一口气,又问:“军队是否缺盔甲防具?”
  孙承宗开口回答:“军队方面暂时不缺!”
  季言之点头:“朕回京之时会留下一营火~器手,全部交由太傅管理,太傅精通用人之道想必知道该如何使用他们。”
  “《汉书召信臣传》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季言之突然呢喃道:“果然还是要想法设法的将橡胶树搞到手,不然用这种温室种植的粮食蔬菜怕是真的劳民伤财了……”
  挨得很近的孙承宗、史可法皆是一愣,前者为季言之想用西汉流传下来的‘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感到不可思议,觉得确定劳民伤财,后者则是关注起被季言之惦记上的‘橡胶树’!
  史可法忍不住问:“万岁爷,这橡胶树何物?”
  “一种可以流出乳白色液体的树木,当地人又称‘会流泪的树’。”季言之想了想,假装从衣袖里实际从系统空间掏出一卷以前画的、随意丢在角落里的世界地图,然后找了一家酒楼,去了二楼的包间,才又开始谈话。
  “好好看看这世界地图……”
  季言之站在方桌前,指着敞开的世界地图道:“这是后金,这是大明,这块儿是西域诸国,这块儿是欧洲诸国,这儿是非洲大陆……”
  孙承宗到底简在帝心,深得信任的他在季言之面前要比史可法随意。“那这儿呢?”孙承宗指着地图上美洲大陆以及澳大利亚洲询问道。
  “这里是无主之地!”
  季言之笑着说道:“朕欲取这两块大陆,只是后金虎视眈眈,没有解决掉他们之前,终究只能望而兴叹!”
  史可法拱手道:“万岁爷雄心壮志,臣等佩服!”
  “朕其实也很佩服自己。”季言之不要脸的自我夸奖自己一番后,收了脸上的笑意,正色道:“好了,闲话可以莫谈了,太傅、史卿觉得如果不采取拖字诀、耗死敌人,大明在五年之内可否解决掉后金、蒙古?”
  “难,十分的难!”孙承宗很直接道:“所以微臣和史大人都倾向于万岁爷口中的拖字诀,耗死后金蒙古等鞑子。关内尚且气候变化多样,焉知荒凉的关外气候不会更恶劣,鞑子的日子不会更难过…”
  “但须防狗急跳墙。”季言之语气有些沉重的道:“要知道人一旦被逼得走投无路,所爆发出来的力量会让寻常人胆寒的!”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词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夸张,但至少其战斗力可比安逸日子享受惯了的大明将士来得要好。说白了,如果一旦爆发了强烈的战争,季言之能倚仗的是火器之坚以及人海战术……
  辽东军政方面,季言之早就决定了不会随便插手,所以盘旋的数日里,季言之皆是点到即止。季言之来辽东半月有余就回京了,不是他不想在辽东多待,而是在他离京的日子,摧毁了大明江山的李自成,与王自用、老回回、八金刚、扫地王、射塌天及张献忠等共三十六营、二十余万人马会聚于山西,接替已经伏诛的高迎祥为‘闯王’,正式造反!
  季言之匆匆回京,便是处理此事。因为在他的□□下,如此大事留守京师监国的首辅温体仁可不敢自作主张,只得一个劲儿的催促季言之赶紧回京。
  日夜兼程,不过三日有余,季言之便从辽东回了京师。
  事态紧急,季言之没怎么休息,简单的梳洗一下,就宣见文武百官,召开了朝会,商议应对办法。
  崇祯四年九月底,季言之下旨卢象升为西路征伐乱军统帅,杨嗣昌为东路征伐起义乱军统帅,共计六十万士兵,以两路夹击的战略方式,全力围剿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乱军。
  而后,奉旨建立秦军绞杀白莲教众信徒的孙传庭,在取得全面性的胜利后,也加入围剿李自成等乱民的活动中,采取三面夹击,将李自成等乱民一路追撵致蓬莱等海岸线旁……
  那一天那一夜,炮火齐轰鸣,尸身堆积成山,那血汇集成了一条红色的河蜿蜒,流入大海。
  很多的人在炮火之下,慌不择路的跳海逃生。只是大海暗藏的危险并不比陆地上好到哪儿去。那强烈的血腥味儿早就吸引了成群结队的鲨鱼过来,不少跳海逃生的乱民都成了鲨口之食……
  这已经是崇祯五年年底的事情了。崇祯五年的上半年,大明境内算是一直风调雨顺,除了李自成等乱臣贼子一直负隅抵抗,让季言之将刚刚剿灭了白莲教的孙传庭都派去参与围剿外,根本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发生。
  但是到了崇祯五年的下半年,好吧,这方已经深深迷恋上了小冰川时期这个小婊砸的天道,又让迥异的气候彰显了很大的存在感,入七月的时候下起了拳头一样大小的冰雹——待收成的庄稼农作物全都因此…糟蹋了!
  接到写满要钱要粮、好安置灾民奏折的季言之:……MD天道小贱人,你给劳资等着,就算现在没机会,等死后离开这世界的瞬间,劳资也要想办法找机会怼死你。还能不能让你季霸霸愉快的当皇帝了!
  好在上半年的时候,属于季言之名下私有的皇庄全部种的都是红薯等高产、不挑土壤等农作物,因此面对要钱要粮好安置流民百姓的上疏折子,季言之只是摔了几个茶杯,骂了几句娘,就心平气和的开始下诏安排钦差大臣赶往遭遇了特大冰雹灾害的地方赈灾。
  七月特大冰雹过后,八月黄河决口于孟津,附近村落房舍、田野庄稼全都毁于一旦;九月山西、陕西两地遭遇特大大旱,水渠枯竭,往日所打深井之水只够日常饮用,致使田野庄稼颗粒无收;十月广州等沿海城市遭遇超强龙卷风袭击,伴随龙卷风而来的海浪淹没了所经之处的渔村,造成很多百姓渔民流离失所;十一月,特大风雪席卷了京师天津卫一带,让百姓轻易不得出户,只能被困于房舍中……
  连月不间断的灾难让大明官员们都疲于奔波,就连原本只为皇帝服务、只为了收集情报的东西两厂的厂卫,和锦衣卫们都开始出面赈灾,倒让百官们闲暇之余有心情研究是不是季言之这个皇帝有时候冲老天竖中指的举动惹怒了天上的神明,因此便有不长眼的御史开始建议,季言之最好下一份告知天下予天请罪的罪己诏。
  季言之:………
  下你妹的罪己诏啊,小冰川时期这小婊砸的锅,凭什么让朕背?
  ※※※※※※※※※※※※※※※※※※※※
  噗~~为季大佬默哀~~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青春离歌 20瓶;怡萱 10瓶;天月将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54章 第三十四个故事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 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明思宗也就是原崇祯曾六下罪己诏; 分别在崇祯八年,十年,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这么频繁的下罪己诏,结果对于缓解天灾还是没什么卵用,所以季言之坚决的没有下罪己诏; 他用顽强的意志力‘扛’过了御史们的哔哔哔,用年底的那场剿灭乱党大捷来洗刷自己的憋屈。
  崇祯六年,有来往海外经商者从美洲等大陆带回了马铃薯、玉米等物。期盼已久的季言之对此欣喜若狂; 以圣人也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