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小似眉弯-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刮一下我的鼻子:“只怕以妹妹的淡泊孤傲,善良纯真,不屑于也不会那样去算计别人,到时还是招别人的伤害了。”
我傻笑:“是啊,要我去算计别人,伤害别人,还真是做不到,我不想,也不屑。”停了停,我起身笑道:“姐姐,你看,我们说好了赏梅品茗的,尽纠缠于后宫那些事,扰了我们的兴致,要知道我的时光是多么的可贵。”
画扇亦起身,执我的手,笑道:“好妹妹,说得这般可怜,今日我就舍命陪佳人,不回那该死的烟花巷,不回那闹心的莹雪楼,留在翠梅庵,陪妹妹赏梅谈心,诵经听禅,可好?”
我欢喜道:“如此甚好,我亦想与姐姐秉烛夜谈。此次一别,不知要到何年才能相见了。”
画扇笑道:“来往都是客,聚散总关情。妹妹,既然我们有缘共聚在这翠梅庵,就不再执着于俗世的离合悲喜了。”
我苦笑:“姐姐,我发觉自己变了,不再是从前那个冷漠决绝的沈眉弯,竟如此参不透。”
“不是你变了,而是你骨子里本就长情。妹妹,你或许已不知,你爱上他了,汝有情,所以汝身才有碍。”
好熟悉的话语,我想起是清晨佛对我说的话,说那个僧人,为情而痴。
望着那一片梅林,迷岚浮径,我有些困惑,低吟道:“笑我不能如来去,微躯驻此年年。几番迷幻用心参。江河无逆转,人事费周旋。”
画扇牵过我的手,笑道:“痴儿,走吧,还是步静赏梅去,莫辜负了这大好春光。”
我吟吟笑道:“呵呵,唤我痴儿,姐姐,你竟成佛了。”
梅花夹径,落萼铺石,紫云漫空,两个曼妙的倩影,在花海枝叶中浮游隐去…… 
第四十二章 是别离殷殷相送
   黄昏,悠悠的暮鼓敲响寂静的山林,梅花纷纷坠落在石径,庭院,还有那些青苔阑珊的角落。放生池中,竟有几朵白莲,历经繁华千转,在不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幽幽绽放。
又到了庵里做晚课的时间,我告诉画扇,这里大雄宝殿的佛好慈善。
画扇说,所有的佛都是慈悲的,他们都有隐忍,普渡,超脱等许多善意的含容。
我笑,这佛并不是所想的那样,你见了就会明白了。
着一袭宽大的玄裳,跪在蒲团上,画扇说那些经书太难懂,就捧一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佛前诵读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人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已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筑……
这一次,我没有看佛,而是遥看挂在大殿梁柱上的一面古铜境,总觉得它也是有灵性的,也许在这里千年,也许更久,它可以照见世间红尘百味,亦可以照见禅院五蕴皆空。
离开的时候,我和画扇都在彼此的思想里沉默,这种没有离情的开始,没有禅深的结局,让我们陷入玄妙的空茫里。
香客早已归去,那些过客的背影锁在了门外,留下的只是各自在佛前许下的心愿。
用过素斋,清凉的庭院里,我与画扇,还有妙尘师太借着氤氲的月光,品茗闲聊。
师太笑言:“这样的春夜,这样的相聚,让我好生熟悉。”
画扇疑道:“熟悉?难道师太曾经也与故人在庵内品茗对月么?”
“也许,贫尼也记不清了,只是隐约地觉得这样的场景很熟悉。或许是曾经有过,或许是将来会发生,又或许是因了你们两位绝代佳人吧,让庵内生辉不少。”师太所言总是令人费解。
我打趣地笑道:“佛家不是说众生平等么?我与画扇也是芸芸众生,同她们没有什么不同。”
师太看着我,笑道:“你且记着贫尼说的话,也许某一天,你亦会有如此的感觉,熟悉的画面,熟悉的人,熟悉的故事。”
画扇微笑:“师太,莫非我与眉弯妹妹将来真的要到庵里做姑子?”
师太轻笑:“你们将来的路还长着呢,是贫尼妄言了。”
许是因为我珍惜在翠梅庵的时光,将日子这样精打细算地过。坐到夜深,才回屋歇息。
与画扇躺在床榻上,才记起,原来昨夜无梦,自我进了皇宫,那恶梦就一直纠缠于我。我问过师太,师太与宫里的胡妈妈答案一致,是心魔。
如果离开皇宫可以了却心魔,那我还是选择离去。
寂静的夜里,一盏香油灯照亮我们所有的心事。看着躺在身旁的画扇,不禁轻声问道:“姐姐,告诉我一些关于烟花巷的事吧,我想知道,我离开以后,那里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画扇转过身子,对我微笑:“烟花巷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纸醉金迷,灭烛留髡之风流韵事罢了。”
“说得也是,我在那两年,所见的也不过这些事了。”停了停,又问道:“对了,不知衙役是否查寻到害死殷羡羡的凶手?”
画扇淡淡回道:“不曾有,事过境迁,谁还会去翻查那些疑案。再者,此案幕后定有不寻常的主谋,当初你救下烟屏,其间的蹊跷至今也还是个谜。既然是谜,就没那么容易解得开了。”
说起解救烟屏,我想起当初在巷道救我的白衣公子,事过境迁,不知他是否还记得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想来这位谦谦君子只取其前,去其后,定然是将我忘了。忘了好,我也忘了。
“今年的花魁定然又是姐姐了。”停顿许久,我又说道。
“不,不是我,我没有参加,你还记得去年那位弹唱‘道上垂杨江畔柳,他朝莫结相思扣’的女子么?花魁就是她。”
我搜寻着记忆,想起了那个身着翠衫的女子,笑道:“是那个弹唱‘总是三春眠不够,醉里消磨,春自眉尖溜’的柳无凭么?”
画扇微笑:“妹妹好记性,就是她了。今年听说她弹唱一首《咏牡丹》,惊艳四座,一举夺魁。”
“只是画扇姑娘已无了那夺魁之心。”我淡笑。
“是了,再无了那夺魁之心。”她声音极低,透露出丝丝慵懒。
夜色如水清凉,淡淡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桌台上,照见那页古旧的经书。我感觉到睡意,却依然惺忪地睁开眼,迷糊地唤道:“姐姐,你睡着了么?”
“还没有,这样的夜,有些不舍得睡着。”
“是,我也不舍得,过一天便少了一天。”
“妹妹……”画扇轻叹。
我将手搭在她的腰身,低问道:“姐姐,你有爱过么?”
她迟疑,半晌,答:“不过是风尘女子,只怕连爱也是卑微的。所以,不如不爱。”她笑问:“妹妹,你呢?定是爱了。”
我嘻笑:“姐姐别取笑我,后宫的女子,有几个敢真爱呵。爱到了最后,都是荒芜。”
“不爱不恨,无欲无求,谁能做到呢?一切随意。”画扇的话让我释怀。
静。静得可以听到窗外的风声,落叶声,落花声,还有虫蚁的爬行声。
感觉到画扇轻轻为我掖好被角,我亲昵地偎着她,钻进她怀里,撒娇道:“姐姐,还是你待我最好。”
她轻轻用手枕着我,美丽的眼睛,流露出暖暖的温情:“妹妹,睡吧,兴许,就今夜,我可以陪你了。”
我凄然,微叹:“不可以多陪我几日么?我要你陪,自是可以的。”
“是可以,只要你需要。”
我调皮地眨着眼睛:“要么随我进宫,要么就今夜,只那几日,我宁可不要了。”
“呵呵,那就先将今夜过完。”
“嗯。”
清晨,下起了丝丝的细雨,湿润的石径滋长着浅绿的青苔,落红铺径,如果不是因为离别,我是喜欢这个春雨的清晨。
我将画扇送至庵门口,马车已在等候,递给她一把雨伞,依依道:“姐姐,一路保重。”
她执我的手:“妹妹,你先静心在这里住几日。待你走时,我还是要来与你道别的。”
我点头,看着她静静地上轿,又看着她掀开轿帘,那目光,令人不忍看去。
马车扬尘而去,溅起满地的雨水,还有零落的花瓣,这样的场景,不含悲壮,又不似婉约,是一种感伤的美丽。
我驻立在离别的路口,看马车渐渐隐去,直到烟雾封锁了那长长的山径,再也寻不到一丝痕迹。
我转过身,低吟道:“是别离殷殷相送,哽无言,杨柳花飞泪。”
踏进翠梅庵,槛外是红尘旧梦,槛内是云水禅心…… 
第四十三章 柴门留客漫煎茶
   春轩烟雨,愁如针绪,飘零落花,纷散红尘。今日庵中香客稀疏,庭院清冷,庵中的尼姑诵完早课,各自回厢房歇息。有的相邀在一起读经讲禅,有的相聚煮茗论诗,也有的独自静心打坐,亦有人临轩听雨,禅院的雨,总是别有意境。
听雨打芭蕉,落花碾尘,心中慵懒,虽有怜香之心,却无拾花之意。闲坐厢房,寂寥无端。遂起身,辞别妙尘师太,携着红笺离开翠梅庵,撑一柄油纸伞,往春风陌上一路踏青而去。
出门时,秋樨给我披了一件风衣,千叮万嘱,要我早些回来,莫受了风寒。
烟雾萦绕的山径,有稀疏的行人擦肩而过,空中透明的雨丝,绣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起了儿时的篱笆院落,父母过世后,我离开了家,与红笺过上了飘浪的生活。
父母的墓地离翠梅庵只有几里路程,想着已近清明时节,往年的清明节,我在金陵城内,都会携红笺去坟上扫墓。如今,入了宫门,进出就不再自由。
看着满目青山,烟雨霏霏,不禁低低叹息。
红笺为我撑着伞,关切道:“小姐,你是不是想念老爷夫人了。”
“嗯。我们去墓地吧。”
两个人往山径走去,一路辗转,斜斜的山坡,两座墓碑相伴而眠。我未带香纸,只将坟旁的杂草尽数拔了,折几枝桃花,放在墓前。
见红笺潸然落泪,而我洒上落花,跪于坟前,竟落不下泪来。
只是心伤地唤道:“爹,娘,眉弯来看二老了。这红尘一别,就再无相逢之日。你们撒手尘寰,留我独自在人间悲苦,尝尽冷暖滋味。只是你们为何当年要丢下我,而选择以那样的方式离去呢?”我始终不信,父母那般疼爱我,会舍得丢下我,双双自杀而亡。
红笺轻轻将我扶起,为我拂过裙上的花瓣和细微尘泥,低声道:“小姐,莫要再伤心,我看雨又下大了,我们还是早些儿归去吧。”
再看一眼墓碑,我就离开,只是不知再来此处会是何时。我信,心中念着,无论在何处,都可以偎依在一起。我不祈求父母佑我平安,佑我吉祥,我只希望二老在另一个世界里幸福康安,这样,我就真的安心。
沿着山径而来,雨竟落得急了,溅了一身的泥水与残花。路旁的桃杏在雨中似乎开得更加繁艳,雪白的梨花在风中簌簌而落,而我却想在雨中与梨花共舞。
看路旁有一处柴门,门口挂着的酒旗在风中摇曳,我与红笺匆匆寻去。想起一句古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日亦是雨天,我也想寻一处酒家,品上几盏乡间米酒,观赏这雨中乡野的天然景致。
柴门空无一人,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凌乱地摆设着,铺满了厚厚的灰尘。
“好荒凉啊。”红笺惊道。
“嗯。”我心想着这儿的店主或许耐不住山间小店的清冷,搬离到更热闹的去处了。
“小姐,你看,前面那处。”红笺指着山径那边。
我朝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见烟雨中有一柴门,漫溢着袅袅炊烟。
心喜。两人遂往那里寻去。
篱笆院落,门前种了数株桃,还有梨,兰圃里的兰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