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建北宋-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沁儿应声带着一个小姑娘进来,薛沁儿提着食盒,小姑娘端着铜盆:“公子先洗漱吃饭,我这就亲自去找他。”

    虽然思考问题很辛苦,但是看见两个少女前后忙绿,自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其实和皇帝也差不多少,李宪心里终于有些平衡了。

    突然看见李宪一脸猥琐,薛沁儿顿时满脸飞霞:“好端端的,公子笑什么?”

    “没啥!”李宪赶紧否认:“我就觉着自己有手有脚,反倒让你们忙来忙去,心里有些不好意思。”

    “公子思考大事,我们理所当然要尽心服侍,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薛沁儿刚开始一脸神圣,结果说着说着就露馅了:“不知道多少人想服侍公子,可惜她们没机会,只能在背地里乱嚼舌根。嘻嘻!”

    陈老幺是个怪人,给人感觉几十岁了的模样,其实他才十五岁,却摆着一副毫无表情的脸庞,仿佛压根儿就不会笑。

    李宪嬉皮笑脸惯了,很不适应和陈老幺打交道。

    可这小子脸冷心巧,只要你能说出道道,他就能够给你整出样品来,所以李宪只能下决心忍受眼前的这张怪脸。

    和陈老幺打交道,你趁早不要说废话,李宪就没有说废话:“上次我说经过多次淬火,就可以制作出强力簧片,也能完善锉刀,最后结果如何?”

    陈老幺反正没表情:“公子说的没错,通过不同的淬火工序,的确能够让钢铁变硬。目前已经弄出来双面锉刀、三面锉刀、圆柱锉刀,无论铜铁锡都可以进行抛光。强力簧片就更简单,经过河水、井水、马尿、菜油多次淬火锻打,就能打出簧片。”

    说到这里,陈老幺从背上拔出一把连鞘短剑,连鞘长度大概两尺四寸左右。紫铜描凤剑鞘,吞口处为灵芝裙边,剑柄乃腰鼓形,剑首竟然是一个微型豹头。

    陈老幺右手大拇指一按卡簧,哐啷一声,短剑已经飞出剑鞘,剑柄直接撞向李宪胸口,而且带有呼啸之声,可见力度极大。

    如果放在其它的朝廷之上,陈老幺这一下子就有弑君谋反的嫌疑,最后绝对被诛九族。

    李宪临危不乱,后撤步让开正面侧身一抓,短剑已经到了手中,顿时又惊又喜:“好!力度如此之大的卡簧,可谓开天辟地之举,匠做营立下首功,我不会忘记的。”

    “都是按照公子指导做的,我们何功之有乎?”陈老幺把剑鞘递给李宪:“此剑乃我亲手打造,可以崩簧杀人,而不用伸手拔剑,所以取名幻影,是送给小公主的礼物,麻烦公子转交。”

    李宪还剑归鞘点点头:“如此强力卡簧,如果把剑柄贴着敌人的咽喉,按动卡簧弹出剑刃,就可以割断敌人的喉咙,真可谓杀人于无形。”

    “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陈老幺嘴角一抽,竟然破天荒的露出一抹微笑:“幻影杀人,并非剑刃,实乃剑柄。内藏两寸毒箭,另用卡簧控制。一击毙命,神仙难救!”

    李宪横托短剑仔细一看,这才恍然大悟:剑首的微型豹头,竟然有一个细小的三棱小孔。吞口上面另外有一个金黄色摁钮,正是发射毒箭的所在。

    看见如此隐蔽邪恶的暗器,李宪顿时全身之冒冷汗:“好歹毒的袖箭设计!”

    陈老幺从怀里掏出一个四寸长的檀木盒,这才冷声说道:“小公主年仅八岁,人小力弱,不耐久战。一旦遇险,无人能救。有此佩剑傍身,方能可保无虞。盒内毒箭十二支,也请公子一并转交。”

    李宪不由得喟然长叹:“为了这个胆大妄为的小丫头,让你费心了。”

    “小公主天性活泼,为人善良,匠做营都喜欢她。”陈老幺摇摇头:“公子此刻找我有何吩咐?”

    李宪这才明白,过去的两个月时间,女儿李飞凤肯定不止一次到过匠做营,而且肯定每次都搞得鸡飞狗跳,所以才有“天性活泼”一说。

    所谓知女莫若父,在自己和牟长霞、萧芸娘的纵容下,李飞凤越来越古灵精怪。至于“为人善良”云云,主要是李飞凤还没有闹出人命。

    李宪用屁股都能够想明白,说到“匠做营每个人都喜欢她”,那更是无稽之谈。在这个年月,人君掌握生杀大权,谁敢说不喜欢小公主?

    毫无疑问,陈老幺已经发现李飞凤注定是个惹祸精,可是年纪又太小,真要打起来肯定吃大亏,所以才会挖空心思,给李飞凤打造了这把杀人凶器“幻影”!

    发现李宪接过毒箭盒的时候脸色阴沉难看,旁边的薛沁儿赶紧解释:“小公主是我带过来的,也是我带到匠做营的。她小小年纪,看什么都很稀奇,也情有可原。凤儿真的没有弄出什么大乱子,陈老幺,对吧?”

    陈老幺赶紧点头:“那是那是,小公主年纪不大,行事也很有分寸。”

    “什么叫没弄出大乱子?”李宪又好气又好笑:“凤儿是否有分寸,我比你俩清楚。你们两个人一唱一和,准备替她掩饰什么?”

    薛沁儿和陈老幺顿时变成了哑巴,看样子就算打死他们也不会说了。

    “此事我自会询问凤儿,和你们无关。”李宪收起短剑拿出一张图纸说道:“陈老幺,我现在急需一种质地酥松的细铁棒,而且需要纯铁,只能有筷子的四分之一粗细,你有无办法做到?”

    陈老幺眉头一皱:“公子,这并不难。问题是人们都追求钢铁坚硬,而且要带有一定的韧性,所以才有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之说。按照公子的说法,这种细铁棒一折就断,根本毫无用处啊?”

    李宪微微一笑:“我只需要两寸长、三寸长、四寸长三种,今后是垂直用力,暂时不用考虑横向剪切力的问题,而且只用一次。”

    陈老幺摇摇头:“还是不明白公子究竟用在何处,更不知道需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也无法进行。”

    李宪很认真的说道:“你是打铁出身的对不对?打铁的时候,肯定会有好多铁屑飞溅出来,并且变成火花四溅,对不对?铁屑飞出来越多,火花自然就越多。我就需要这个效果,你能否办到?”

    李宪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陈老幺根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很简单啊!打出来的细铁棒不淬火,而且故意留下一些看不清的毛刺不抛光就行了。”

    李宪闻言大喜:“你首先把两寸长、三寸长、四寸长三种分别打造十根,然后按照这张图纸打造十副簧片。越快越好!沁儿跟陈老幺过去,把所有锉刀给我领一套出来。”

    自家公子又开始发神经,不知道这一次是要当木匠,还是要当铁匠。反正再也没有什么好问的了,陈老幺和薛沁儿只好转身就走。

    要说制造起爆器,用雷汞当然是极好的。可惜这里啥都没有,李宪不可能弄出雷汞来。

    遇到难题就绕道走,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算通不到罗马,也有可能通到非洲。

    没有雷汞,并不代表就不能发明起爆器。

    李宪就是要用最原始的办法,制作出一种机械起爆器——这就是打火机原理对他的启发。

    上一次仓促出征,把李宪山寨版的“科学研究”给打断了,结果弄出来的榆木大炮只能吓唬人,实际上没啥卵用,至少杀伤力不能满足李宪的要求。这样的榆木大炮放在二十一世纪,早就劈了当柴禾烧。

    李宪是个啥要求呢?因为他前一世看那些高爆榴弹看多了,155mm口径的重炮,一炮就可炸出半径五十米的大坑,波及半径超过三百米。就算炸不死人,也可以把人震死。

    所以他希望弄出一种最原始的破片杀伤炮弹,做到一炸一大片。他也没有太高的要求,起码应该能够达到当年八路军土手榴弹的水平才行,那就是破片杀伤半径二十米。

    李宪此前让陈老幺研制簧片,实际上是为了制作侦察兵使用的一种暗器,那就是袖箭。

    陈老幺已经超水平发挥,能够把袖箭隐藏在剑柄之中。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排批量生产的事情。

    要想弄出实验用的“机械雷管”,李宪要准备五样东西:大拇指粗的铜片圆筒、细铁棒、打火石、簧片、击发受力触点。

    用簧片卡住打火石,同时利用簧片的弹力夹住细铁棒,当细铁棒受到外力撞击往里面运动的瞬间,摩擦打火石发出火花,然后引爆炸药。

    原理就是这么一个原理,也是李宪给自己确定的实验方向和目标。

    究竟能否如愿擦出火花,并且引燃黑火药,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就像一男一女谈恋爱,最终能否弄出一些让人回味的故事,一厢情愿肯定不行,需要亲自试一把。

0227、试引信,李宪造地雷() 
天然打火石,最小的也是拳头大,这绝对没啥卵用。邹吉弄回来的打火石,有的已经加工成片状,但是尺寸也不合适。

    李宪跑到仓库挑选了硬度最好的几十块打火石,然后又躲在窑洞里不出来。

    既然是起爆雷管,而且要放进炮弹的弹头里面,那体积就要求越小越好,还要保证百分之百的发火率。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后续试验都是白费功夫。

    俗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

    经过半天一夜的艰苦努力,李宪终于用锉刀和油石,磨出小拇指头大小的打火石,一共二十四块。

    等到打火石用簧片夹住之后,新的问题来了:没有弹簧的情况下,如何让打火石和细铁棒亲密接触,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移位,然后擦出火花呢?

    好在这个问题并不困难,最基本的三角原理正好用上。

    把三块夹住打火石的簧片拼起来,外面用细绳绑牢固,中间刚好留下一个棱型小孔,细铁棒就从这里穿过。

    唯一需要不断调整的就是簧片的宽度,也就是调整中间三棱小孔的大小,确保细铁棒必须受到一定的撞击力,才能从三棱小孔里面挤过去,从而实现摩擦起火的目标。

    “这种两端一样粗的细铁棒不合适,应该打成铁钉那样的锥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挤压力,确保摩擦起火。同时,铁钉尾端的平头,刚好作为撞击点。”

    原本想象极为复杂的东西,竟然只用了四天时间,李宪就通过了触发铁钉起火的关键步骤。

    一连四枚雷管都能够打火爆炸,因为装药不多,又是在山沟里进行,所以无人知晓。

    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反正李宪是这么认为的。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宪就是反复试验在细铜管里面的装药量,这需要确定爆炸力度。

    也就是说,这种机械雷管究竟应该装药多少,才能够把炮弹的弹头炸成碎片,还能迫使碎片飞出去几十米?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今后的开花弹,究竟是铅弹头,还是铸铁弹头?如何才能铸造出杀伤破片?

    现在没有车床,更没有铣床,只能首先铸造出一个坯子,然后用人工慢慢打磨成形,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没办法,这年月啥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电脑制图、3d打印机了,只能采用最愚笨的方式——对所有预订材料进行逐个实验,寻找最佳的弹头材料。

    “他娘的,一开始就弄什么锥形弹头做实验,实在是太麻烦了,老子干脆弄个地雷试试看!”

    想到就做,反正无论弄出什么鬼东西,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