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建北宋-第6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李宪皱眉沉思,武元春轻声说道:“我看了很多典册,只有这两套能够治世安民,对飞狐军有作用,所以我把两套典籍的第一册送来给你看看,其它的都在下面密室放着。”

    李宪由衷地说道:“元春,谢谢你给飞狐军做的贡献!这两套典籍一定要保护好,回到飞狐县以后,我会组织人专门研究,然后完善飞狐军的医疗救援药物。对了,你带领那些童男童女练武,有什么困难没有?”

    武元春摇摇头:“我不是傻子,对目前的局势很清楚,你给他们每个人配备一匹马、一把长剑,就已经说明一切。京城注定不是长久之计,返回蔚州才是根本。所以我没有系统传授练功方法,而是让他们学会骑马,能够使用长剑冲杀,争取到时候不拖你的后腿。”

    李宪点点头:“没想到你会有如此战术眼光,那我就放心了。”

    后院不会起火,李宪放下一半心,终于决定把眼前的尾巴处理干净。

    仰面躺在床上,曹娥、曹瑛两姐妹偎依在左右,李宪却盯着房顶,心中没有丝毫杂念。

    李宪虽然不是小肚鸡肠,但也不是一个挨打不还手的人。郑臣摆了自己一道,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为了不影响大局,必须立即遏制住郑臣蠢蠢欲动的心思。

    具体应该如何动作,李宪希望找到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李宪把所有核心人物集中起来,发出了第一道命令:京城的部队重新整编,建立统一指挥机构。

    总指挥:李宪,副总指挥:韦冬宁、邹吉

    贴身传令兵:曹瑛、曹娥

    贴身警卫排(47人):排长李飞凤,副排长李金奴、莺儿

    幽云玉女派(73人):门主武元春,三十六对童男童女

    京城女兵连(277人):连长杨琼,副连长吴小琴,特务排长刘菊仙

    京城突击连(282人):连长孟威,副连长陈团

    一排长李明(核心兵器:手雷),二排长李达(核心兵器:地雷),三排长不勒赤音(核心兵器:弓箭),四排长凯洛赤(,核心兵器:长枪)

    青城寨特种连(240人):连长詹雄,副连长战彪

    孟威等人已经“奉旨潜逃”,一排和二排的排长没有到任。

    李宪发布的第二道命令是一份密令,由曹申负责送到青城寨交给孟威。也就是说,孟威带领十二人并没有逃很远,目前就躲在青城寨。至于这份密令是什么内容,其他人都不知道。

    李宪发布的第三道命令,是让邹吉立即启动刚刚建立的特殊驿站,给飞狐县总司令部送一封密信。第四道命令也没有别人知道,因为他把安九娘叫到地下密室吩咐的,比密令还要密令。

    接下来的两天,京城内忙于祭天大典,到处都是彩旗飘飘,一片盛世太平景象。李宪命令所人都在清风楼大酒店,没有命令不准出门,都在后院秘密训练。

    最主要的训练对象,就是莺儿和原来的三十二名侍女。她们的长剑用得不错,也能够骑马奔驰,但是在马背上使用花枪就需要严格训练,而且还需要训练战阵冲锋。

    第三天,也就是昏君赵佶完成祭天大典的当天晚上,烟雨楼的老板朱旭在卧室被杀,墙壁上留下一个鲜红的血手印!

    沉寂了一年多的血手印,居然在一个敏感时刻再度出现,而且把应奉局总管朱勔的大少爷给杀了,这不是给朝廷内外的祥和气氛抹黑么?

    朱勔,为了花石纲劳心劳力,虽然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但也是得到过皇上多次嘉奖的红人,那真是炙手可热。

    居然有人在太岁头上动土,杀了朱勔总管唯一的儿子,让人家断子绝孙。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京城顿时噤若寒蝉。

    事件发生之后,邹吉、韦冬宁、杨琼等核心人物,才明白自家公子李宪这两天躲在暗处,究竟在谋划什么,同时也捏了一把汗。

    要知道,李宪一年前在京城连续遇到袭击,关键时刻都出现过血手印。只要是有心人,都能够联想到很多事情。

    如果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李宪,接下来应该如何应付?

    等到次日一大早,人们突然发现李宪不见了,连带小妾曹娥、曹瑛,还有李飞凤的贴身警卫排也不见了。

0689、当劫匪,李飞凤领军() 
“张廷飙,情况怎么样?”

    “护院总教头和管家果然直奔南京,一个人两匹马昼夜兼程,两天时间应该可以赶到。公子,我们接下来如何处理?”

    “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事情有别人处理。你马上回城继续蛰伏,暗中监视各大势力,等候下一步命令。”

    原来,李宪此前拘泥于“不干预大宋进程”的原则,凡是涉及到大宋朝的人和事,他都尽可能绕开走。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发起反击。

    国舅爷郑臣伙同朱旭、刘玲找自己的麻烦,而且是针对自己的女人下手,终于触及到了李宪的底线。

    李宪是侦察兵出身,为了搞清楚特殊侦察目标的情况,他能够忍别人所不能忍。

    完颜京对李宪恨之入骨,多次设计干掉他,但是他并没有生气。因为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各为其主是不能被指责的。

    完颜京自持身份,不管采用什么阴谋诡计,从来没有单独针对李宪身边的女人下手。所以李宪认为完颜京是个好对手,那家伙非常可恨,但绝对不可恶。

    郑臣、朱旭、刘玲之流就完全不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丧失了最基本的做人准则,那就不能算人了。

    把曹娥、曹瑛接回清风楼大酒店之后,李宪心里一直暗恨不已:“你们能够想办法砍掉老子的脑袋,老子只会恨自己无能。但是你们对老子的女人下手,那就不可饶恕!”

    命令血手党杀掉朱旭,只不过李宪报复的第一步。他虽然对郑臣、朱旭恨入骨髓,但不会仅仅报私仇。

    民谣唱得好:“金腰带,银腰带,赵家天下朱家坏。”

    应奉局都总管朱勔,原本是一个摆地摊卖假药的无赖,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得到蔡京赏识,依靠贡献奇花、异草、怪石这一项花石纲平步青云,为此不惜和全天下百姓为敌,仅田产就达到三十多万亩,堪称大宋第一奸贼。

    一不做二不休,要干就干一把大的,把奸贼朱勔、朱旭父子一次都干掉,这才是李宪给安九娘下达的密令内容。

    为此,血手党仅仅杀掉了朱旭和四个寝室护卫,却故意放走总管和护院总教头,目的是给奸贼朱勔报丧。

    老来丧子,是不能承受之痛。更何况朱勔挣出偌大家业,继承人居然被人杀了,这事儿肯定小不了。

    李宪断定朱勔要进京喊冤,同时给自己的宝贝儿子送葬,所以命令血手党秘密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

    这一次事关重大,张廷飙根据密令的要求亲自出马,一路跟踪烟雨楼的护院总教头和管家,最后隐蔽在东京汴梁城和南京(今商丘)之间的杨驿店,等候李宪过来汇合。

    听说让自己立即回城,张廷飙有些迟疑:“公子,你就带了这些人过来么?”

    新任警卫排长,李宪的宝贝女儿,李飞凤闪身而出:“张大哥,一年前我就敢在擂台上杀人,时至今日你居然瞧不起我?”

    “你不用担心,我自有打算。”李宪赶紧打圆场:“有心算无心,难度并不是很大,你掌握好京城的动态即可。”

    “小仙子名震京师,我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嘛?”张廷飙呵呵一笑,打趣小宝贝李飞凤一番,转身如飞而去。

    李宪说的是实话,并非一般的粗心大意。

    李飞凤从飞狐县带出来的十二名少年女兵,包括姜四娘亲自选拔的六个女真族女孩,李飞凤自己挑选的六个女孩,都是十四岁,缠金花枪尽得萧芸娘真传。

    贴身警卫排其他的成员,就是曹娥、曹瑛的三十二名侍女,一手剑法已经很可观,只不过缺乏实战磨练。

    李宪此次行动依然带有“流动军校”的性质,并不过分关心最后成败,练兵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没有带一个老手。从曹娥、曹瑛、莺儿以下,全都是新手。

    如果硬要说有老兵,那就是李飞凤和李金奴。李金奴就是六个女真少女之一,在解救杨琼的那次战斗中脱颖而出,缠金花枪连杀三名官军,也算是见过真正的战场。

    李宪把贴身警卫排带到杨驿店东南三里的一处树林中,然后召集全体成员说道:“这一次要伏击的对象是奸贼朱勔,以击毙朱勔为成功标准。排长李飞凤、副排长李金奴担任正副总指挥,副排长莺儿协助,曹娥、曹瑛跟随我左右观战。”

    “为了让你们有一定心理准备,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根据血手党提供的消息,朱勔每次进入京城,都会携带一些奇花异草怪石,有一支一百二十人的护卫队,而且都是正规官军。遭遇敌人的时间,估计是明天下午。”

    李宪说到做到,吩咐完毕就当了甩手掌柜,直接带领曹娥、曹瑛离开,寻找一个避风处教两姐妹搭建行军帐篷。

    姐姐曹娥显得忧心忡忡:“公子,凤儿才十一岁,金奴也就十三岁,莺儿压根儿不知道什么叫行军打仗。你让她们三人指挥四十多人,难道就不怕出乱子?李金奴和莺儿也就罢了,万一凤儿出点啥事儿,我们姐妹可就百死莫赎,今后怎么有脸见长霞、芸娘、沁儿三位姊姊?”

    李宪微微一笑:“你们两姐妹刚满十四岁,在我眼里还是个小孩子。这次带你们出来,就是让你们感受一下真正的战斗气氛,今后很可能面临更加惨烈的战斗。凤儿和金奴虽然是第一次单独领兵,但是行军布阵已经学了三年,今天就是要让她们都用出来。”

    曹瑛俏脸一红:“公子,我可是你用大红花轿抬进来的,连兵部尚书方大人都知道了。是你自己要为长霞、芸娘、沁儿三位姊姊守身如玉,你说谁是孩子啊?”

    李宪来到这个时空三年多,但始终无法彻底接受这个年代的风俗习惯。面对小妾的抱怨,他也不好过多解释,只能无言地摇摇头。

    把帐篷搭建好,曹娥、曹瑛用干粮准备晚餐,李宪倒背双手观察李飞凤她们安营扎寨。

    贴身警卫排一共四十七人,除去三个正副排长,剩下四十四人编成三个班,分别由三个女真少女担任班长。女真少女对于搭建帐篷都是能手,也就是最好的老师。

    李飞凤主要负责规划营地、安排哨位,李金奴负责指挥搭建帐篷、开挖堑壕,以班为单位构成一个三才阵。莺儿当助手,负责组织人安排晚餐。

    李宪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代十几岁的女孩子,的确算成人了,自理能力非常强,四十五人在李飞凤和李金奴的指挥下并没有打乱仗。

    入夜时分,警卫排的营地全部完成,准时开饭,而且还安排了三个前出哨位,李宪终于放了一半心。

    三更天时分,躲在暗中观察的李宪,发现副排长李金奴带领四个人秘密出发,直奔东南方向的南京(今商丘)。毫无疑问,这是警卫排派出去的侦察兵,属于战前最后的战术侦察。

    到目前为止,李宪觉得没有什么需要指手画脚的地方,终于彻底放心回到帐篷,陪两位小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