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建北宋-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几乎同时选择放弃战马,施展轻功跳来跳去和对手纠缠。

    狄猛、韩琮、雷彦兴这个三人小组,是护旗营的攻击箭头。他们被敌人挡住,整个护旗营就只能各自为战,无法充分发挥阵法群攻的优势。

    护旗营只有五个连一千四百多人,高尧辅带过来四个连一千一百多人,加起来也处于人数劣势。

    女真鞑子本来就有三千六百人,挡住狄猛和高尧辅之后,常胜军的溃兵开始慢慢集结起来,胜负的天平已经不叫天平了。

    局势瞬间恶化,狄猛、韩琮、雷彦兴和高尧辅都已经彻底明白,可惜他们再想抽身已经不可能,那就只能硬着头皮拼死抗争下去,直到全军覆没为止。

    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绝地而后存。这个原则绝对没有错,所以才有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之举。

    要和绝对优势兵力的敌人硬抗,自己人就必须合在一起。

    正因为如此,狄猛发起一波亡命反击,终于逼退了阿里刮,然后带领护旗营向高尧辅靠拢,随即构成一个六边形的圆阵。

    也就是说,投入第一线的是六个连,大刀将军关彛⒁冉罡!⑺藿郏加型蚍虿坏仓隆V徊还裉焓堑谝淮尾渭哟笳剑姑挥蟹⒒映隼矗搅似疵氖焙蛴Ω媚芄环⒒幼饔谩

    另外三个连放在阵中作为预备队,有两个作用:

    第一,所有人的箭矢全部集中到预备队手中,然后利用弓箭进行远程打击,遮断敌人的冲击路线。

    第二,哪个地方出现损伤,预备队马上抽人填补上去,确保圆阵阵型完整,直到最后一个人战死。

    这是彻底放弃反击,转入全力防御的战法,也是准备决死的战法,属于飞狐军序列最后的战斗模式。

    一方决定全力防御,真要彻底歼灭可就难了,最起码需要很长时间,阿里刮一时间也是骑虎难下。

    狄猛他们选择防御的时候,阿里刮刚开始并没有太当回事,因为女真铁骑最厉害的就是骑射功夫,大宋军队完全是一触即溃。

    可是攻防战重新拉开序幕,阿里刮顿时大吃一惊。

    眼前这的这支两千多人的宋军,完全颠覆了阿里刮对宋军的全部认知——因为对方居然使用铁胎弓,女真鞑子只有两个铁弓营才使用这种硬弓。

    李宪给自己的亲卫团,取名为铁卫团,当然有其道理。因为高俅训练出来的亲兵,居然都装备两石铁胎弓,和大金国的铁弓营有异曲同工之妙。

    毫无疑问,高俅绝对研究过大辽国、大金国的军队编制,而且私底下做过很多功课。只可惜大宋君臣从上到下都想苟且偷安,亡国也是必然的。

    狄猛的护旗营,其中三百多人原来是老将军何灌的亲兵,同样装备的是铁胎弓。何灌老将军原来号称大宋的飞将军李广,他老人家的亲兵当然不是开玩笑的。

    狄猛的护旗营之所以没有满编,一直到现在只有五个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能够使用两石铁胎弓的神射手,所以才会宁缺勿滥。

    铁卫团组建之后,团长是韦冬宁,唯一的职责是保护李宪和李飞凤。正因为如此,韦冬宁亲自主抓骑射训练。韦冬宁的骑射功夫,那可是萧芸娘亲手训练出来的。

    狄猛刚才之所以要拼命击退阿里刮,让护旗营和高尧辅的人汇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弓箭的威力。如果像此前一样展开混战,敌我双方都不敢使用弓箭。

    各种因素凑在一起,阿里刮才明白自己不是包围了一群敌人,而是包围了一支巨大的铁刺猬,顿时就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骑射功夫干不过对方,女真鞑子的武功就废了一大半,根本不能对敌人产生威胁。

    第二,完颜宗望的撤退命令已经下达,阿里刮肩负着策应主力后撤的重任。如果被牵制在通津关,阿里刮根本就动不了,已经属于贻误战机了。

    经过将近一刻钟的深思,阿里刮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借口,或者也叫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

    这个理由是:策应东明城的常胜军。因为赵鹤寿、甑五臣指挥无方,导致常胜军败退回来,策应任务已经无法继续,接下来就应该大撤退。

    组织部队前进很简单,要想安稳撤退可就难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巨大的铁刺猬存在着。一个不小心,有计划的撤退,就会演变成无序的大溃败。

    阿里刮现在最头痛的地方在于:如何才能摆脱眼前的这只铁刺猬?好不容易把他们包围起来了,一旦放出来那是会刺死人的。

    如果不能彻底摆脱铁刺猬,一旦被他们在后面紧追不舍,两千多张铁胎弓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抵挡的。

    进退维谷之间,时间却在悄然流逝,阿里刮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战场上瞬息万变,自己不能下决心的时候,往往都是敌人帮助你下决心。

    就在阿里刮举棋不定的紧要关头,一声大喝终于解决了他的大问题。

    孟威、陈团分别带领两个连赶到战场,而且毫不犹豫就从东南、东北两个方向,对女真鞑子的包围圈发起冲击。

    阿里刮能够挡住狄猛,并不代表他就能够挡住孟威和陈团。仅仅三个回合,阿里刮就被孟威打得抱鞍吐血而走!

    主将一败,军心顿挫。

    女真鞑子全军向北狂奔而去,常胜军的残兵败将更不敢停留,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全都认识孟威、陈团这两个小杀神。

    恰在此时,韦冬宁从后面飞马来到军前娇喝一声:“公子有令,不用管通津关,不用打扫战场。全力追击溃兵,顺势夺回陈桥镇!”

    没想到阿里刮并没有进入陈桥镇,而是绕镇而过直奔封丘,结果还是无法摆脱追兵,只能继续向胙城逃去。

    杨再兴长途奔袭胙城,正在为如何对付蒲察术烈速的斥候兵而头痛,南方突然传来喊杀声,就是因为阿里刮已经被追杀过来了。

    杨再兴仅仅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不知道李宪的整个战役设计,突如其来的喊杀声,明显是超过五千人的大混战,顿时让他有些失神。

    好在杨再兴有绝世猛将的潜质,瞬间的失神之后,他做出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既然已经彻底乱套了,自己的原定战斗任务无法完成,那就干脆把混乱进行到底!

0737、杨再兴用计() 
杨再兴虽然是初次踏入正规战场,但战斗的基本规律还是知道的。

    胙城南面突然爆发超过五千人的大战,那就肯定有敌我双方。不管来人是谁,杨再兴认为其中必有一支友军。

    此前是担心惊动胙城里面的完颜乌达补,如何对付蒲察术烈速的分散游动哨兵,才让杨再兴很有些头痛。

    现在方圆十里之内乱成一团,所有人都被惊动了,杨再兴一愣之后顿时兴奋起来,随即下达了第一道命令:“两个连后撤,一口吃掉两个二十五人的游动小组!”

    用两百八十多人的一个连,吃掉对方二十五人的一个游动小组,可见杨再兴对于此战的慎重程度。

    两个连快速离去,杨再兴带领剩下的三个连依然隐伏不动,用望远镜死死盯着对面的蒲察术烈速。

    金玉赤骝宝马、特制三石铁胎弓、特制单筒望远镜,这三件套原来都是李宪的。整个蔚州飞狐军就这么一套,现在都属于杨再兴。

    既然是特制的,肯定就有很大区别。

    飞狐军其他人的望远镜,放大倍率都在五倍左右。但是李宪、萧芸娘、牟长霞、薛沁儿、李奚骨、李天成等核心人物的望远镜,放大倍率接近十倍。

    杨再兴虽然不过是一个破格提拔起来的团长,可他手中的望远镜却是十倍倍率,对四周的情况自然就比别人看得清楚。

    从南面移动过来的战场,敌我双方的总人数远远超过五千人,而是接近一万人的大混战。

    杨再兴认为是大混战,就是因为他不认识阿里刮,也不认识狄猛、韩琮、雷彦兴、高尧辅,仅仅认识孟威和陈团,再就是最后面指挥全局的韦冬宁。

    在杨再兴眼中,韦冬宁、孟威、陈团是自己人,高尧辅、狄猛、韩琮、雷彦兴他们是朝廷官军,目前双方联手对付女真鞑子。

    狄猛、韩琮、雷彦兴组成一个攻击箭头,六个连紧随其后构成一个巨大的雁翎阵。

    孟威、陈团、高尧辅组成一个攻击箭头,后面也是六个连构成一个巨大的雁翎阵。

    现在的攻击阵型很明显:韦冬宁带领一个连吊在最后面掌控全局,两个攻击箭头仿佛韦冬宁伸出去的两条手臂,一左一右把阿里刮所部死死地钳制住,让他们无法转身反击,只能一步步向胙城方向败退过来。

    这是飞狐军千里大追杀的攻击队形,韦冬宁跟随李宪深入漠北转战万里,学会了这种放鸭子似的追击方式,也是最稳妥地攻击方式。

    虽然看得热血沸腾,但是杨再兴没有冲动,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蒲察术烈速身上,实际上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胙城南门、东门。

    其实,就算杨再兴想冲动都不行,近万溃兵狂奔而来,杨再兴身边只有三个连八百多人,你打死他也不敢迎头撞上去!

    杨再兴不敢乱动,也不想乱动,是因为后面的追兵是自己人,他担心胡乱冲过去坏了别人一锅好菜。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终于有人被迫采取了动作,这就是蒲察术烈速。因为他已经发现三个严重问题:

    第一,通津关和陈桥镇主将阿里刮,居然身受重伤抱鞍而逃。在后面抵挡追兵的大将,变成了驻守封丘县城的完颜勃剌术!

    第二,溃兵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封丘部队、通津关部队和常胜军,但是常胜军的赵鹤寿、甑五臣这两员大将却不见踪影。

    第三,严峻的形势无声宣告:东明城、通津关、陈桥镇、封丘县肯定都丢了,胙城已经变成最前线!

    追兵里面的六员大将如狼似虎,完颜勃剌术虽然骁勇善战,但现在也是孤掌难鸣,眼看就要被敌人包围。

    这些部队都是六部都统完颜昌的部下,属于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战友,蒲察术烈速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阿里刮带领众人绕城而过,儿郎们随我增援勃剌术!”

    蒲察术烈速大吼一声,挺着长槊纵马往南杀去,希望时间还来得及,能够把完颜勃剌术拉出泥潭。

    对于眼下的混乱局面,杨再兴作为是不世出的猛将,他心里非常清楚:实力均衡的战场,如果某一方突然增加一个人,都有可能造成胜负颠倒。

    现在自己人展开大追杀,敌人的士气已经降到最低。如果让蒲察术烈速杀入垓心,很可能让敌人有机会重新振作起来,人数上的优势马上就会发挥作用。

    杨再兴一直隐忍不动,就是在等这个机会。

    蒲察术烈速一动,杨再兴自然针锋相对,催动金玉赤骝带领三个连撞了出来:“术烈速哪里走,杨再兴恭候多时了!”

    蒲察术烈速的五百人是生力军,杨再兴的三个连八百多人也是生力军,双方一照面就互相抵消了,对大追杀根本没有造成丝毫影响。

    不对,影响还是有的,而且是巨大影响。

    韦冬宁带领孟威、陈团从东明城西门外增援高尧辅,并不知道李宪的下一步动作是什么。

    现在杨再兴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