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我玩,阴死你-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莉的虚荣心并不比其他女孩子少多少。所以,即使柯一凡没有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朱莉还是会答应做他的女友,虽然闹不清楚这是不是像小说或者肥皂剧里的爱情,但互相假惺惺地关心,手挽手在林荫道上散步,偶尔偷嘴亲吻到了牙齿,未必就没了点感情。
不过,无论柯一凡如何的死打烂缠,朱莉始终没有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在失守了上半身的阵地之后,坚守住了下半身的最后一道防线。
往往这时候,沮丧的柯一凡就要喃喃自语:小莉,你对我不是真心。
不是真心又如何?浪漫又不能当饭吃。
如果柯一凡除了舞文弄墨之外,还能提供出更实在的诱惑,例如邀请她去星巴克疯狂之后,还能开得起五星级宾馆的套房,或许还有望攻破朱莉最后的堡垒,可惜,出身贫寒的柯一凡只能用擅长的文字点燃朱莉瞬间的漏*点,实在不能令朱莉晕眩到会跟他去附近小旅馆开房的地步。
更何况,朱莉的表演才能一点也不输于柯一凡。
出生于鄂西北山区的柯一凡,几乎承载着柯家几代人光宗耀祖的梦想,比朱莉早一年毕业的他,本想回武汉谋一份公务员的差事,走一条家人期盼的升官发财之路,可到最后,别说什么公务员了,就是想在武汉找一个编辑或记者甚至校对员的饭碗都未能如愿,只得和几个同样怀才不遇的同乡一起,丢却了早年的梦,南下深圳去圆自己的发财梦。
柯一凡信誓旦旦地向送行的朱莉表白,一定要赚大钱,让她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这着实给了朱莉一丝的感动,追着南下的火车跑了十几米远。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朱莉瞒着家人偷偷跑去了深圳,再见到柯一凡,他和他的伙伴们租住在一间大仓库里,在一家乱哄哄的电脑城里苦哈哈地推销一个不太知名的产品,满怀着创业漏*点的柯一凡似乎看到了不远处的成功,居然忘记了朱莉可能是来慰安的,当然更可能是他当时根本不知道深圳五星级宾馆的门朝着哪个方向。
柯一凡努力向朱莉描绘将来发家致富的宏伟蓝图,原本一个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文人,仅仅经过几十天深圳的熏陶,已经变成了一个浑身铜臭味道的小商贩,这让朱莉十分的失望,不过,电脑城里挤挤挨挨的一大堆男男女女,更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从毕业到就业的恐怖。
恰巧柯一凡就在电脑城附近的某个小店里请朱莉吃了顿价廉物不美的海鲜,竟然吃坏了肚子,拉得一塌糊涂,更让她觉得呆在深圳,自己的身体都会有一种洗不净的腥臭。
临别的那天,柯一凡突然想起应该和朱莉亲热一番,此时的朱莉对深圳产生了惧怕和厌恶,几乎快要虚脱的身体根本激发不起心里的欲望,柯一凡的热情刚冒头就被深圳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雨浇灭了。
当柯一凡把病歪歪的朱莉送到车站,然后隔着车窗追着火车,邀请许佳雨毕业之后来深圳与自己团聚,反而促使许佳雨下定决心北漂,一定要混出点名利来,把柯一凡从财迷男里挽救出来,他不应该只是一个小商贩,而应是一个家,其实呢,朱莉的内心里暗藏着的或许是为躲避深圳找到了一个无比荣光的借口。
为什么全国各地的无为青年都愿意雄心勃勃地投奔深圳?
很简单,只要你吃得起苦,在深圳肯定能混到饭吃,断不会饿死街头。
可是,柯一凡不能满足于混个肚儿圆,人家是要赚大钱,做老板的。
这并没有什么可笑!
柯一凡只不过是在做所有从校园跑出来的年轻人都曾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梦,况且,他的梦想真的照进过现实。
站在新租的柜台背后,柯一凡满怀着期待,看着电脑城门外如潮水般奔涌的人流与车流。
从嘈杂的声响中挤进来的阳光,洒在新柜台锃亮的玻璃上,又折射到柯一凡的眼镜镜片上,偶尔被进来出去的人影打断,丝丝缕缕的金光闪闪就随之肆意跳跃,柯一凡的心情也跟着灿烂起来,跃跃欲试。
2004年,整个业逐渐在走下坡路,大品牌之外的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为了多抢到市场的一杯羹,价格战打得硝烟弥漫,放血甩卖的哀嚎遍及全国各地电脑市场。
此时散户的作用是巨大的,几乎左右了电脑市场的风向。
深圳的电脑城里不断聚集着许多的年轻力量,几乎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们,他们应聘碰壁之后一赌气南下深圳,几个同学一起凑上几万块钱,在电脑城里合伙租个柜台就开始拉散户做DY,他们不缺热情,不缺技术,就是只差钱。
在这场残酷的厮杀中,地方性的Y品牌在与品牌的竞争中节节败退,维持温饱的柯一凡从中看到了希望,他迅速与Y品牌在深圳的代理商联系,以先销售后交钱的方式在自己的柜台上经营,月底的结算价略高于目前Y品牌的放血价。
Y品牌的深圳代理商穷途末路之际,不得不接受了柯一凡的建议,他们提出的条件是,结算价与月销售量成反比,销得越多,优惠越大。
可是,电脑城里品牌多如牛毛,各自的性能对一般散户来说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各柜台的年轻人逮住什么品牌就推销什么品牌,埋头苦干,热汗奔流,互相之间还虎视眈眈,生怕某个生意被相邻的柜台抢了去。
柯一凡他们的柜台有了货源,也能吃苦,但并不能提高Y品牌的销量,结算价格降不下来,越做越吃力。
与柯一凡同来的几个年轻人,技术上确实没得说,闷着头在专业的圈子里“汗滴禾下土”,销售效果却差强人意,学文出身的柯一凡插不上嘴,就把心思用在了技术之外,伺机冒险一搏。
刚入道的年轻人达不到无商不奸出神入化的境界,但“无利不起早”的基本常识几乎就是他们下海之后的本能。想想啊,辛辛苦苦忙乎一个月,除去柜台费用、房租、吃饭、手机费就所剩无几,所以,不管做什么生意,只要有一点蝇头小利,这帮年轻人也一定会趋之若鹜。
那天,柯一凡内急,却发现藏在柜台一角的卷筒纸不翼而飞了,眼瞅着周围的弟兄们一个个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无辜面孔,柯一凡只得捂着肚子跑出去买,看见街边新开了一家日用杂货铺,门脸不大,干净利落,貌似还琳琅满目,只是刚开业不久,人气不旺。
老板和柯一凡是老乡,也是湖北人。他乡遇老乡,这份特殊的感情只有浪迹过的人才有体会。所以,柯一凡只一开腔,乡音难改,自然和老板一家都很谈得来,仔细观察了几天,柯一凡突然向日杂店老板提议:“拐子,我们合作吧。”
(下一章节提示:柯一凡略施小计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本书 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大喜大悲初进洗头房
 更新时间:2010…1…5 21:37:28 本章字数:3766
(上一章节提要:柯一凡提议与日杂店老板合作……)
对于小老乡的提议,老板以为他又在瞎扯:“老弟,你卖电脑,我卖日用杂货,么样搞?”
“我一个月从你这儿订500份日用品套装,也就是牙膏牙刷香皂卷筒纸,你看能不能便宜点。”柯一凡开门见山。
老板眼睛发亮,又觉得不可思议,笑着说:“老弟,莫拿拐子开心啊。”
柯一凡脸一沉:“鬼侃,我是正经跟你谈生意。”
老板坐下来,望着这个戴眼镜的书生老乡,还是不肯相信:“你一次要这么多,当然可以便宜,但一个月就要500份,你么样用得完呢?不说别的,光卷筒纸就能把你的屁股擦破了。”
“这你莫管,这是我的事。”柯一凡算过了,电脑城里有几百个柜台,每个柜台都有好几个年轻人,每个月擦500筒卷纸的屁股是只多不少!
柯一凡一咬牙:“就500份,超过了你还得给我优惠。”
老板喜出望外又半信半疑,总觉得这个偏执的小老乡脑子进水了,但是,这送上门来的生意,没有理由往外推啊。
最后,两人以每份65块钱成交,先付一半,剩下一半谈好月底付账,合作期限半年。
柯一凡让老板专门订做了半年用的三千份小包装,正面是Y品牌广告和他们柜台的联系方式,背面是杂货铺的地址电话,老板以为,只要自己还开杂货铺,小包装总是要用的,没和柯一凡多计较就同意了。
一起来的年轻人都以为柯一凡肯定是穷疯了。
不好好琢磨卖自己的电脑,马上自己擦屁股的纸都要上别人的柜台摸一张是一张了,竟然还有心思帮老乡卖卷筒纸。
柯一凡极力说服了同伴,拍着胸脯说不成功,所有的帐都算在我一个人头上,反正柯一凡定金都交了,那就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吧。几个人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去游说,你们的日用品我全包了,白给你们提供半年,只要你们推出一台Y产品,就送你们一份,价值10圆。如果你们用不完小包装里的东西,还可以按照地址上的联系方式,拿去换洗发水和洗衣粉。
擦屁股的纸不也是钱买来的吗?这帮年轻人一算账,销谁的产品不是销啊,推Y产品,一个月下来,说不定可以额外赚到不少的日用品呢。
利益虽小,影响重大。
电脑城里各个柜台的年轻人拼命帮柯一凡推销Y产品。
很显然,推销的台数多了,谁都用不完这些小东西,只好把一个个的小包装送给电脑城之外的亲朋好友,这无形中又扩大了Y品牌的知名度,销量就像滚雪球,一下子增长了好几倍,柯一凡从Y品牌那里拿到了最低价,又从老乡老板那里得到了优惠,这一进一出,价值不菲。
杂货铺的生意蒸蒸日上,老板和老板娘笑眯了,半年之后续约时形成了一条“潜规则”,柯一凡可以随时来家里蹭饭,逢到吃排骨煨藕汤、沔阳三蒸、洪山菜苔之类的家乡菜,还会特意打发家里的小姑娘去喊柯一凡。
在一个萧杀的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柯一凡终于如秋风扫落叶般挖到了来深圳之后的一桶不大不小的金子。
看着这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柯一凡兴致勃勃地告诉朱莉,咱俩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手了,你就等着毕业之后来深圳做老板娘吧。
想着自己要做老板娘了,朱莉为之兴奋了好几天,以为很快就能收到柯一凡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例如一件高档内衣或者一个名牌小包,可等了一些日子只收到了从临江寄来的零食和衣物,并没有来自深圳的快递。
这让得意忘形的朱莉在宿舍的同学面前很跌份。
于是,朱莉心里就想,在深圳那个开放潮湿的城市,男人有了钱,谁知道会怎么样呢?不得已,只好继续埋头于钻研北漂一族的成功秘籍,刻苦练功,收敛了去深圳做老板娘的痴心妄想。
怪不得要说凤凰男目光不够远大呢,或者说,柯一凡到底是农民的儿子,对房子的偏爱根深蒂固。
还是刚来深圳没几天,柯一凡就在近海处相中了一处不大不小的房子,从此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几欲购置而后快。
现在这一天终于超乎预期提前来到了,柯一凡兴致勃勃地绕着尚未完工的楼盘转了几圈之后,下定决心用一年来的积累赶上了房价最高峰的末班车,他甚至没有想起要和朱莉这个未来的老板娘商量。此时的柯一凡,既没有闲钱更没有闲心要给朱莉寄什么值钱的礼物来表达欢迎之情。
一纸房贷的协议犹如一张结婚证书,房子还没有到手,柯一凡就与深圳只能不离不弃了。
不靠谱的安居果然没有让柯一凡得到更靠谱的乐业。
柯一凡得意洋洋的日子仅维持了不到两年,还没等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