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洋水手-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凭大喇叭这副口气顺藤摸瓜,不难猜测:大喇叭的老婆是个“太平公主”。但是,谁也没有将这句伤人自尊的话说出口。
不一会,三副垂头丧气地出现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见三副板着脸,谁也不敢过问小许的去向。
孔夫子有意将话锋一转,问三副:“有没有为你儿子想好名字?”
三副想了想,说:“我姓苏,我儿子是在我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出生的,我看不妨就叫‘苏伊士’。”
孔夫子拍案叫绝:“这个名字取得好,取得妙,简单却又不失水准,且富有纪念意义。这与大副的儿子的名字——‘基尔’如出一辙。听说大副的儿子是在他爸爸过基尔运河时出生的。”
付涛笑着说:“船员都是懒鬼,不动脑筋,凡事‘拿来主义’。”
大喇叭骂道:“你懂个屁啊?别忘了,简简单单就是美。”
就这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快乐的时光稍纵即逝。转眼到了晚上十点钟,众人酒足饭饱,庆功会终于落下帷幕。就在大家几乎将小许与三副闹别扭的事情赶出记忆时,小许又奇迹般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原来,小许是来帮三副收拾碗筷的。
等小许和三副一道离开餐厅后,船员们谈论的话题全都落在小许身上。有关机工小许的绯闻也因此在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再度浮出水面。
据大喇叭说,刚上船那阵子,小许和三管轮好得像一个人。后来,小许移情别恋,又和三副好得穿一条裤子。据此推断,小许是个水性杨花的家伙。船员们都不无感慨地说,幸好小许不是女人,否则不知要害死多少男人。
三管轮名叫“詹战”,现龄41岁。虽然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但他依旧被烦恼所困。撇开失败的婚姻不说,仅事业方面就一直原地踏步,毫无进展。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名为“不得志”。究其失败原因,无非是因为他性情刚烈,心直口快,不擅言辞却又好与人争辩,时常于不经意间得罪他人,而他全然不觉。
有天中午,正在机房值班的小许发现锅炉温度太高,马上向主管该设备的三管轮报告,结果被正在午休的三管轮骂得狗血喷头。小许一气之下离开三管轮,和三副好上了。
小许对三副真好,好得令人羡慕令人妒忌,好得令三副喘不过气来。每晚8点整,身为机工的小许总会准时登上驾驶台,陪同三副值班。快到晚上12点的时候,小许就提前到厨房煮宵夜。等到三副下班回来,俩人一起边吃边喝边聊。在小许看来,他已经将心和肺都掏给了三副,三副也就没有必要再结交其它的男朋友。而三副恰恰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时常忽略小许对他的一片真情。大大咧咧的三副,见到谁都爱做一些肉麻的动作,几乎到了老少不欺的地步,这令小许十分难过。小许一伤心就躲在被窝里失声痛哭。哭过之后,将三副送给他的一张纸一支笔如数奉还。三副哭笑不得,只好写下保证书,承诺以后不与他人来往云云。如此这般连哄带骗,小许终于破涕为笑。可是事后,三副恶习难改,依旧与他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为此,俩人时常闹别扭,每月定期来几次,比女人的月经还要来得频繁。天长日久,俩人身心俱疲。有好几次,小许曾试着与三副分手,可是刚分开几天,就受不了,于是又重修旧好。
孔夫子分析说:“三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乐观开朗……而小许温文尔雅,瘦弱矮小,性格内向……两个人一刚一柔一阳一阴,正好优势互补,最有发展为同志的潜力。”
二水古惑仔为此现身说法,说有一次他去找三副打乒乓球,撞见小许和三副抱在一起,举止亲昵,难堪入目。这事经过古惑仔添油加醋,再经过传播者润色加工,传到最后简直不堪入耳。
据专家研究表明:男人与男人之间也会日久生情,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为同性恋。对于船员来说,是同性恋的人也许不多,但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有一点同性恋倾向。
第二十二章 威尼斯之行
过了苏伊士运河,船又在地中海航行了5天,最终顺利靠泊于意大利的威尼斯港。
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建于公元452年。威尼斯原本是一片蛮荒之地,后来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岛上,开始在小岛四周的海面上搭起建筑。各式各样的小船,是这座水城的惟一交通工具。威尼斯城是一个面积只有6。9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但上面建有120座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多座宫殿。从地图上看,整个意大利版图宛如一只女人的高跟鞋,而威尼斯的形状则如同两手相握的样子。两手之间的S形缝隙是一条长约4公里的主运河。两掌与手指共有118节骨头,即118个小岛。主运河与1117多支运河相通,其间还有428座桥梁,2300多条水巷,一直通向位于意大利东面的亚得里亚海。
这天下午,船一靠上码头,田艳就好奇地跑到舷梯口,看水手们放舷梯和安全网。不一会,移民局官员驾车来到船边。田艳正在东张西望,却被陈青山从身后一把揪住,拖回房间,而后又被陈青山狠狠批评了一顿。要知道,田艳此时的身份是一个偷渡客,一旦被移民局官员发现,她势必会被遣送回国。那样一来,不仅陈青山和田艳移民美国的计划功亏一篑,而且就连陈青山这几个月的工资都将被公司扣得一干二净,甚至会因此牵连到船长和全体船员。到头来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岂不悲哉?陈青山冷静一想,脊背上不觉已汗涔涔一片,心里隐约感到一丝不安。
这时,船长在广播里喊道:“陈青山,请立即到船长室!”陈青山心想不妙,赶紧让田艳躲进衣橱,又仔细叮嘱一番,这才锁上房门,战战兢兢地来到船长房间。移民局官员先将陈青山从头到脚打量一番,接着又仔细查看贴在陈青山的护照上的照片。过了好半天,移民局官员才慢吞吞地说了一声“OK”。船长遂转身对陈青山说:“这儿没你的事了,你可以走了!”犹如惊弓之鸟的陈青山从船长室出来后,没有马上回到自己房间,而是一直站在走廊里密切留意移民局官员的动态。
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移民局官员终于出现在陈青山焦灼的目光里。陈青山毕恭毕敬地将对方送出视线之外,方才回到房间,打开衣橱。见田艳蜷缩在里面一动不动,陈青山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其实,田艳只是因为太疲倦,所以就倒在里面睡着了。田艳睁开双眼,看见陈青山眼泪汪汪可怜兮兮的样子,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陈青山说明原委,田艳噗哧一声笑了。田艳说:“我死了,你不正好可以再娶一房吗?”
陈青山抱住田艳说:“艳,今生今世我只爱你一个人,我非你不娶!”
田艳噘起小嘴,乜了陈青山一眼,嗔怪道:“鬼才信呢!你们男人都是一副德行,花言巧语,口是心非。吃在碗里,望着锅里。”
陈青山笑笑,不再争辩。
第二天上午,船员们纷纷下地,前往威尼斯岛游玩。金莲和白菜打算邀请阿玉一同前往,后来听阿玉说她没有心情游山玩水,于是打消了去威尼斯游玩的念头。田艳也早想一睹水上城市的靓丽风采,但听陈青山说该港门卫森严,加上田艳没有护照,所以不敢下地。田艳为此耿耿于怀。陈青山遂劝田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艳,日后等我发达了,我一定带你环游全世界!”
田艳随口说道:“青山啊,青山,你以为你真是一座青山啊?烧一茬长一茬?别痴人说梦了!等到你发达,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田艳一句无心的话语犹如利剑,狠狠刺伤了陈青山的自尊和自信。陈青山感觉心房隐隐作痛,疼痛蔓延到嘴皮上,衍变成一句毒誓:“40岁以前,不混不出个人样来,我宁愿跳到海里去喂王八!”
“跟你开玩笑的,瞧你那副认真样!”田艳见陈青山在吹胡子瞪眼睛,当下意识到玩笑开过头了,转身用手捂住陈青山的嘴,笑着说:“你死了,我怎么办?”
“爱咋办,就咋办!守寡,改嫁,随你的大便!”陈青山推开田艳的手,一边说,一边往后退了几步,然后将自己重重地摔在床上。
田艳知道陈青山正在气头上,不便再作理论。过了片刻,田艳坐到床沿上,俯下身子,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陈青山。陈青山依旧一言不发,但田艳看出陈青山已经消气了。知夫者,莫若妻。田艳最了解陈青山的脾气:气来得快,走得也快。生气的时候,牛都拉不动;不生气的时候,比羊羔还温顺。
俗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之间闹点别扭是很正常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彼此都不记仇。
第二天早上,吃罢早饭,田艳拿出照相机,对陈青山说:“不如你一个人下地玩玩,散散心,顺道拍些照片带回来,让我瞧瞧,也算是留个纪念。”
陈青山接过相机,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心里一直犹豫不决。这时,付涛和二副前来敲门,问陈青山去不去威尼斯。坦白说,陈青山做梦都想去威尼斯玩玩。毕竟,机会难得。可是,陈青山又不忍心将田艳一个人留在船上。付涛和二副遂苦口婆心地劝说一番,而后迫不及待地走下舷梯,在梯口附近的码头上溜达起来。二副兴高采烈地说:“在海上漂泊惯了,下来沾沾地气,感觉好极了!”
船员们犹如迁徙的候鸟,总是从此岸飞往彼岸。飞累了,总想找一处落脚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当双脚同时踩在大地上,心里才感觉安全和踏实,从而找到一种归属感。
陈青山关上房门,又折回来,抱住田艳,用试探的口气问:“我真的去啦?”
“去吧!”
“将你一个人留在船上,我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没关系,我在船上看看书,等你回来!”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田艳微笑着打开门,并将陈青山一直推到门外。
“那好,我快去快回,争取午饭之前赶回来。”说罢,陈青山在田艳的额头上吻了一下,而后拿着相机蹦蹦跳跳地下了船。
陈青山、付涛和二副三人在梯口会合后,一溜烟地穿过港口大门。接着,在门口搭乘巴士,径直朝威尼斯进发。10分钟后,巴士抵达终点站。三人在威尼斯城外下车,挤进熙来攘往的人流,顺着流向流进城内。
威尼斯的主运河上有两座名桥,一座名叫“里亚尔桥”,建于公元1592年。桥两侧是繁华的商店。这一带曾是长达300年的欧洲商贸中心。据说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威尼斯商人》就取材于这里的生活;另一座名为“叹息桥”,建于公元1600年。该桥的一端是总督府,另一端是死囚牢。死囚步向刑场前可以在这里与家人相望诀别。一水相隔,生死两茫茫。过往船只于桥下穿梭,常听得桥上传来声声哭泣和叹息,行人无不扼腕叹息。此桥因此而得名。
据二副介绍,威尼斯曾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著名的航海家达斯托就诞生于此地;著名剧作家威尔第的经典之作《茶花女》曾在这里的“欧洲第一家歌剧院”——火鸟歌剧院公开首演;当代第一男高音帕瓦罗蒂7岁时在这里初试啼声,并且一鸣惊人;诗人拜伦曾在这里完成了名著《唐璜》的最后篇章和著名抒情诗……
在圣马可广场不远处,有一栋米色小楼,名叫“维托里亚旅馆”,竖立在门口的一块石碑上写有“歌德于1786年9月28日至10月14日在此居住”的字样。惟恐日后留下遗憾,三人争先恐后地倚在石碑前拍照留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