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工决战密营-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让他跟你们大家一起开会,来参与咱们的密谋,甚至,也不会让他见你们的面。”

    “这样啊,”老桑笑了笑,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

    “老桑,我是这么想的。周佛海虽然是个大汉奸,但他与汪精卫,多年来面和心不和,特工总部、宪兵队那些特务机构,与周佛海并无牵连。陆参议既然与唐老师秘密接触,那么说明,他对唐老师有志反汪抗日的事,是心知肚明。”

    “那他们会不会放长线,钓大鱼?”

    “呵呵,当然有可能。”方江笑了笑,“如果他们是假装好人,图谋抓捕,那么必然会做准备,狼要咬人,必先露齿,你放心,咱们的眼睛,也在时刻盯着他们,倘若敌人出动,咱们自有应付措施。”

    “哦,那就行。”

    “还有,我让他们到麻家老林来,是想通过谈判,摸清周佛海的底,来决定对周佛海这一派的取舍,然后给咱们这个会议,提供参考,知己知彼,再定大计。”

    “老方,你分析得条条是道,真是有理有据。”

    “不过,这并不说明,陆参议也好,周佛海也好,是好人,可以信得过,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决不是想抗日救国,最大的可能,是在狡兔三窟,找条后路,是想利用我们。因此,对付这些人,必须做好多手准备。他们不是狼,但也绝不是羊,是一群善于投机,举棋不定的狐狸。”

第235章 同仇敌忾(1)() 
一头毛驴,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

    毛驴上,骑着一个穿便装的中年人,这人的两眼,被一块黑布给蒙住了,两手扶着驴背,身子轻轻摇晃。

    毛驴的旁边,走着一个身高体壮的汉子,是张哈。

    张哈用手牵着毛驴,沿着弯曲难行的小路,走进麻家老林下的乱石沟里。

    “喂,老贾,下来吧。”张哈停下脚步。

    “到了吗?”

    “没有,下面就没路了,毛驴上不去,你跟着我走。”

    那个被蒙住眼睛的“老贾”摸索着,从毛驴上爬下来,牵着张哈的手,一步一步往山坡上走。

    这片山坡,乱石一块接着一块,大的有几丈高,小的象磨盘,凌乱地摆满坡上坡下,人走进这片“乱石阵”里,走上三五步,便被石蛋挡住,不见人影,用来捉迷藏,倒是极好的去处。

    左拐右转,蒙面人老贾就晕头转向了。

    张哈牵着老贾,走进一处山窝里,几面巨石,象墙壁一样,围出一个洼地,四周长着几株高大的古柏,遮蔽了阳光,树下,摆了几段枯木,几块石板,有些象古代传说里,仙人下棋的场所。

    张哈把老贾脸上的黑布揭下来,“贾先生,到了。”

    老贾摇摇脑袋,揉揉眼睛,他发现面前有好几个人。

    其中一个面色沉静,身材微胖的中年人,穿着件青色褂子,向他伸出手来,微笑道:“我叫方江。”

    “方先生好。”老贾赶紧欠身鞠躬,其余的几个人,有黑头黑脸的韦太保,有负责保卫的陈榆,还有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头,是从后水峪赶来的画家曾老师。

    大家互相见礼,老贾瞅瞅四周的乱石,这样的荒山野岭,让他这个久惯城里的上流社会人士,有些不习惯,总感觉象是到了传说中的“江湖匪窝”之感。

    “请坐,”方江摆手让坐,大家都散乱地坐在枯木和石块上,方江习惯性地给大家递烟,笑道:“这里清静凉爽,咱们高坡闲坐,呤赏烟霞,呆会再在树下走一局棋,简直也和神仙差不多了。”

    老贾本来有些紧张,看方江轻松诙谐,登时轻松下来。

    “好了,咱们开始吧,”方江瞅着老贾,嘴里叼着香烟,慢条斯理地说:“你是陆参议派来的,有关陆参议,以及周佛海,我们心里有数,大家以前做过什么,国人自有公论,以后准备做什么,天鉴在兹,有关眼下时局,我先谈点看法”

    这里的“会议”,在方江的主持下,安安静静地在乱石丛里,开始了。

    离这里三里地外,麻家老林里,会议也同时开始了。

    参加会议的人员,是分批到来的,有的昨晚就到了,住到了树林里。有的早晨顶着星星过来,满身风霜。有的则是日出三竿才到。

    到了上午十点的时候,艳阳高照,麻家老林中央的空地上,已经坐满了人。点点金光,透过高大树木间的空隙,洒到树林里,给林中长满杂草老藤的地面,洒了一层细碎的彩霞。

    人们散散落落,坐在枯草上,木墩上,临时打造的板凳上,轻松地说笑,树林里嘤嘤嗡嗡,欢声笑语,一缕缕香烟的青雾,飘散升腾。

    腊梅象个女主持人一样,走到场子正中央,朝四周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各位,各位先生,各位大哥,咱们静一静,开会了,按照咱们事先的商定,麻家老林讨汪抗日共筹大会,正式开始。”

    会场上安静下来,大家都瞅着这个瘦瘦的小姑娘。

    腊梅头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有些腼腆,脸色绯红,“各位大哥,按照咱们事先的筹备,参加会议的,共是三十二人,除了因事晚到的以外,均已到齐,我们军统负责保卫,万无一失,请大家畅所欲言。好了,我报告完毕。”

    腊梅退场,会场里倒一下安静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才的热闹情景,冷了场,谁也没有抢先发言。

    惠姐坐在旁边一个简易担架上,笑着对旁边的老桑说:“你们不总是抢着吵嚷么?怎么客气起来了?”

    “可能是场合太正式了吧,大家反倒不惯。”

    矮胖子老黄,从一条长木凳上站起来,“我说两句”

    长木凳是专门为了会议新打造的,粗糙简单,连树皮都没刮去,但这条凳子上坐了三个人,老黄陡然站起来,长凳一下失去平衡,剩下的两人,和凳子一起翻倒,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会场又活跃起来。

    老黄也笑,“对不起,起得急了。喂喂,别笑了,我说呀,咱们先鼓鼓掌,感谢国军军统方面,给咱们这个会提供筹备,提供警卫,连食宿都安排好了,咱们表示感谢,怎么样?”

    “哗,”一阵掌声响起来。

    惠姐从担架上站起来,她动作还有些吃力,阿秋在旁边搀扶着。惠姐站稳身形,朝场里众人合什回礼,说道:“诸位不必客气,大家同为中华好儿女,值此国难之际,携手并肩,共御外侮,当属我辈本份,古话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愿大家同心同德,早定大计,共赴国家光复中兴。”

    惠姐简短几句话,直说得树林里与会诸人一片血脉贲张。

    “好,”周围的各色人员,齐声高喊起来。

    一个穿着黄色和平军军装的汉子,从场边站起来,高举右拳,声调激昂地说:“这位军统方面惠小姐的话,可算说到人心坎里了,咱们大家,从早就密议起事抗日,有谁不是心里都揣着一团火?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可咱们委身日寇,屈辱苟活,这口气,一定要出,不论是为国,还是为家”

    他声音高亢,语调铿锵,声音回荡在树林里,也回荡在众人心里。这些话,正是这些人心里的共鸣,在南京日伪统治下,憋在心里说不出,如今由他痛痛快快喊出来,只觉得畅快无比。

    惠姐带头鼓掌,四周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汉子说到激动之处,圆睁二目,泪盈眼眶。

第236章 同仇敌忾(2)() 
会场里,一片激昂。

    好多人的眼眶里,都含着泪珠,能够在日寇铁蹄统治下,共聚一起,谋划抗日救国,这是深藏已久的心愿,以前也曾经数次集会,但都难成气候,如今各派代表齐集一堂,眼看大事可期,谁不激动?

    “老刘,继续说。”旁边有人喊道。

    “好,”这个穿军装的“老刘”使劲攥了攥拳头,“今天有此机会,我一定要把心里的话,说个痛快。自从七七事变以来,民族蒙羞,众生涂炭,国人无不时时盼望光复,这时刻早一天到来,人民早一天脱离苦海,拖延日久,只会助长敌人气焰,消耗我之精髓,眼下从全国形势来看,敌我战争,处于僵持,国共两党的军队,都在努力坚持,各个战场,均陷于苦撑,此时行动,正当其时,我奉劝一句各位观望派,不能再犹豫了,必须勇猛精进,挺身赴难。”

    这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可能是说得急了,脸色通红,微微喘气,说完了,似乎意犹未尽,站立不动,紧紧攥拳。

    矮胖子老黄,又站起来,“对极了,我觉得老刘的话,很合我的胃口。我们当兵的,喜欢痛快,跟日本鬼子干,就得刺刀见红,以牙还牙,我劝大家,别再犹豫了,起事,越早越好。完了。”

    他的话干脆利落。言简意赅。

    一段横放着的枯木上,站起一个年轻人来,是满老爷的大儿子,满虎生。

    满虎生朝四下点了点头,朗声说道:“老刘大哥,还有老黄大哥,确实说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谁愿意久在日寇手下忍辱偷生?起事,咱们大家并无异议,眼下需要商榷的,只是‘时机’二字,兵法有云,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咱们同是军人,逢战必先谋胜,若为逞一时之勇,不顾胜负,又有何可取?”

    他的话入情入理,让人无法反驳。

    满虎生继续说道:“我们几个人,也曾经数次议论此事。大家都觉得,眼下咱们最大的纷争,表面上只是‘急’与‘缓’之间,其实,细究起来,远不止此。”

    “那你说,是什么?”

    问话的是老刘,他盘着腿坐到了草地上另一副担架旁边,担架上坐着腿上负伤的霍小亮。

    “急与缓之争,其实是把咱们起事,参加抗日,放到什么位置。”满虎生这些天来,跟方江数次长谈,见识涨了不少,说起话来,总是模仿方江那种斯文条理的样子。

    “刚才刘大哥一番话,说得我也是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咱们举起义旗,冲上抗日战场,同日寇作殊死搏斗,那是何等让人畅快,但是,这些天来,我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好多道理,慢慢明白,抗日,并不是畅快,咱们的义旗,何时举起来,也不是咱们自家的事,大家想想,在汪精卫的眼皮底下,振臂高呼,举起枪来,痛击日寇,那将在全国的战场上,掀起多大的波动,又会振奋多少中国军民的斗志,发挥出怎样的抗战能量?弟兄们,咱们这次起事,怎么看作是咱们自己的事呢?”

    “好,”担架上的霍小亮叫了一声。

    旁边的老刘,手里拿着一支烟,慢慢放在手掌里磕打,思索着点头,“嗯,虎生,这个道理,你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

    “所以说,”满虎生提高了音量,“是急是缓,应该取决于全国的抗战局势,全局需要咱们怎么做,才是应该遵循的命令。须急,咱们马上提枪,走上战场。需缓,那咱们就得暂避一时,等待时机,服从全局安排。”

    “我”担架上的霍小亮,忘了自己的断腿,一时激动,想要站起来发言,身边的老刘一下将他按住,“你做什么,躺下,躺下。”

    “我要说话。”

    “你躺着不一样说嘛。”

    小亮半卧着,神情有些激动,仰着头说道:“我记得,一个月以前,我,还有我的一部分同学,曾经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