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范围基本上笼罩了郡守府以及周边方圆五里的范围,想来这支卫队和郑使者怎么也不会走出那么远。

    如果他们真的走出了那么远,那自己就不必再去做什么监视了,应该也无妨。

    五里之外,想要找到证据可没那么容易,那都已经远离了周围的这一片民居了。

    做完了这些之后,蒙智终于感到了一些平静,可以把生活重新规划到正常的轨道当中。

    这个要到下个月才年满十六岁的少年,在之前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做这种事情的时候。

    他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能够识时务,懂进退,但骨子里其实就是一个见不得别人作恶,有仇必报的人。

    尽管他当时可能不会表现出来,但是日后必定会有所反应,就像那位郡守大人,当初如此的羞辱于他,他都无动于衷,只是告辞离去。

    但是到了现在,他直接让这位郡守大人死在了一个几乎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的手里。

    甚至可以这么说,当初郡守大人对他的羞辱,直接成了今天郡守大人死在一个小人物手中这种悲惨的结局最大的诱因。

    他没有具体去看这个郡守大人贺怀仁临死之前被这位少女小草折磨成什么样子,但他也听过了郡守大人明显很痛苦才会发出来的哀嚎,甚至被折磨的一心求死的声音。

    当时他的心里终究觉得这还真是恐怖,不能轻易得罪一个女人,她们报复起来并不会比男人有丝毫差劲。

    那种声音让他听着身体都隐隐作痛,没想到少女小草看起来柔弱,下起手来真的是丝毫没有手软。

    而且她最后明显也是加快了速度,要不然恐怕就会被那个郑大人抓个现行,到时候自己想保她也保不了,现在找个时间刚刚好。

    而在这件事发生之前的几天,就在咸阳宫内,胡亥和胡永念还有几位其他的重要大臣,每人手中都被送上了一份长沙郡守通敌谋逆的证据。

    胡亥让大家发表一下看法,这里边比较细致的记录了在长沙郡发生的一切,甚至包括了之前蒙智与长沙郡守的冲突。

    除了不知道这份证据是蒙智提前知道,还是后来得到,或者是伪造的,其他的所有情节和内容,几乎都让人如临现场。

    有一位大人看着如此详细的记载,甚至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得是多么恐怖的情报系统,才能把如此细致的事情,调查得一清二楚。

    不知道这种系统掌握在谁的手中,千万不要用来去查我,他心中暗暗的祈祷。

    胡永念看完之后直接就说:“这位长沙郡守还真是该死,即使不去计较他的通敌谋逆之罪,以他犯下的累累罪行,也是死路一条,绝没有商量的余地。”

    “他真的以为离的远了,就可以自由了吗?知道敌情不报,上下欺瞒,与敌私通,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旁边的一位大臣直接打断了胡永念的话,对他说:“丞相大人此言差矣,现在还不能够确认情况,也许只是那位小将军报复心切,伪造出来证据陷害长沙郡守。”

    另外一位大臣则又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想法,说:“以臣看来,这份证据不是伪造,如果是伪造,里面的内容不可能说得如此详细。蒙智一个年轻武将,手下也没有这种能人可以伪造出来这种东西。不过对于陛下启用蒙家罪人的行为,臣一直就持有不同的意见。”

    “既然他这次刚好犯了错,建议陛下就此收了他的兵权,不要让这种罪人掌握兵权。陛下如果还念着曾经蒙家的功劳,那就封他个侯也就好了,给他个虚职,多给点俸禄足以让他感恩戴德。但是不可以让他手中带兵,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他直接就心生反心。”

    “现在,他就敢带病攻打我大秦的郡守府,谁知道以后他敢不敢带兵包围咸阳宫。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逆反之心,实在是虎狼之患,不容小觑,请陛下明察。”

第183章 胡亥的想法() 
胡亥看了这位大臣一眼,没有做出什么评价,继续看向另外一位大臣,让他也来回答。

    这位大臣则是有点像和事佬的意思,说:“胡大人和韩张两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让老夫取舍也是很难,这种大事还必须得由陛下定夺。老臣也只是给个意见,最终还是要让陛下决定。”

    他说出了这番话,但是,他说老臣们给出意见,最终由陛下挑选决定,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给出任何有创见性的意见。

    他明显是两边都不想得罪,一边是丞相胡永念这种炙手可热的新贵,另一边又是朝中的老牌贵族代表。

    虽然现在看起来陛下更加相信丞相胡永念,并且委以重任,倚为国家栋梁。

    但是那些老牌贵族家族,手中的底蕴究竟有多强,他作为一个老臣是知道的。

    即使陛下想要把他们连根拔起,也要费些功夫,自己又何必得罪他们,能坐到这个位置不容易,就是因为自己秉承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方法,谁也不得罪。

    一旦两边意见有所争端之后。谁也无法占到优势,就会想起来他这种不会偏帮任何一边的中立派,对于大局来说没有任何影响的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他竟然在众多有能力的人中脱颖而出,最终在胡亥组建的这个小内阁的雏形中都能占有一席之地。

    这还真的不好说,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了,当你到了一个位置,却没有相应的能力把事情做好之后,犯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他即使两边都不想帮,但是也不能简单的把这个问题推给陛下。

    你把问题都推给了陛下,那陛下要你何用?

    也正是因此,胡亥决定要为自己的小内阁中补充一些新的有能力的人选,这种和事佬就让他随便找个闲职养老吧。

    以前的每次议事,这位大臣尽管胆小,但总能提出一些意见,就算是两不相帮的意见,起码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一旦遇到了这种大事,他推脱起来更加明显,生怕自己担责任。

    这样的大臣胡亥要他干什么,他决定这种人有多远滚多远,他宁可要几个因为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指着自己对自己开骂的人,也不想要这种毫无创见性意见的人。

    胡亥说:“既然你们都说出自己的意见了,那好,朕就来说说朕的看法。首先,要搞清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所有内容,确认一下真假,最好可以亲自询问一下长沙郡守,了解相关情况。这一点你们没有意见吧?”

    众人齐刷刷的点了点头,就连那个和事佬也赶紧小鸡啄米一样的点了点头。这一点说的太有道理,当然不可能不做出赞同的表示。

    胡亥又继续说道:“想要弄清情况,我们就必须派人前去处理这件事情。那么,找一个使者前往长沙郡,具体负责处理这次的情况,诸位也没有意见吧。”

    这几个人心中想的就是派使者去处理这件事情,自然再次点头,没有什么意见。

    然后胡亥说:“那么现在,问题就简单了,究竟要派出谁去长沙郡处理事情。”

    这个时候这几位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推荐自己心中心仪的人选。

    有的说自己推荐的人选曾经在长沙郡干过,特别了解情况,有的人说自己推荐的这个人选,虽然没有去过长沙郡,但是特别擅长处理这种事情,断案如神。

    其实胡亥临时组建并没有明文规定以后成为定制的这个小内阁中,此时一共也就十几个人,但是却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除了那位一言不发的和事佬大人。

    听着手下这些大臣的五花八门的意见,胡亥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既然诸位意见如此不统一,那现在各位听好,朕只说一遍。现在,你们每一个人,都会被发放一块可以写字的木板,这个木板写完字后是可以合上的,用旁边的那根绳子绑起来就可以完全保密。”

    “现在你们把你们自己推荐的人选,写在那个木板之上,每个人只能写一位,不可以多写也不可以不写。如果有谁乱写或者不写,按照欺君之罪处理。但是诸位不用写自己的署名,没有人会知道你们究竟推荐了谁。”

    “我会在这里现场统计结果,哪一位大人得到支持的人数最多,就是最终负责这次出使的人选。你们吵来吵去没有一个结果,朕的处理办法你们可有意见?”

    胡亥的话中其实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就像他说不写或者乱写的,按欺君之罪处理,但是,他又说没法得知每一个人究竟写了谁,但是这个时候这些大臣们却都不在意他之前言语中的漏洞。

    他们仔细考虑着陛下的建议,最终得出了想法,这应该是最好的一个办法了。

    他们知道,即使你想拒绝,如果陛下想要这么做,最终还是会这么做。

    况且他们心中也并不想拒绝这个建议,如此吵来吵去,不能得到统一结果,最终的偶然性会很大,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现在这个想法,不就看是支持哪边的人数多吗,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这边有所信心。

    不过却还是有人提出了问题,一个大臣问:“老臣愚钝,还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陛下,不知可否说出?”

    胡亥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说:“方大人不必客气,有问题就直接说出来,朕已经说过内阁之中不论尊卑,无论你们中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朕不同意,都不会因言获罪。”

    “接下来这还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不必再请示我。不过要注意,保养,场面变得混乱,各位都是有身份的人,想要问问题的话,举手示意一下,就可以说,按举手先后顺序来说就好。”

    胡亥已经努力了好多天,却还是没有纠正起来这个习惯,这些人说话之前还是习惯性的要向他请示一下。

    他这么注重效率的一个人,对于这种情况自然是深恶痛绝,但是渐渐的理解和习惯了。

    但是他还是要这么说一下,有些意见你不对他们这么说可能就错过了,有些人心中有想法也不会说出来。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鼓励众人说出自己的意见,只有集思广益之下才能弥补他真实能力的欠缺。

    处理国家层面的大事,他真的很吃力,所以他实际上在尝试各种方法,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目前看起来,也只是略有成效,日后究竟如何,还不好说。

第184章 问答() 
这位被称为方大人的老臣看陛下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也不禁暗自点了点头。

    对于这位陛下想要集思广益,得到想法,作为老臣这位方大人之前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

    陛下真的能够虚心的接受每一个人的想法吗?如果是先皇帝的话,他倒是觉得有可能,当初自己也曾经参与过那种讨论,大家各持己见,争吵的很激烈,但即使先皇帝采用了谁的意见,也不会因此,就对另一边有任何责罚。

    甚至每一次还对因为意见不合,几乎要打起来的两边都给予奖励,长此以往之下,几乎所有人都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除了几个一直鼓吹着大秦必灭的乱臣贼子被处理,那还真是他们的黄金时代,所有意见都会被尊重,那是一个人作为臣子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