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已经有了好印象的时候,那么只要这个人之后表现出一点的优点,都会被放大几倍。

    君主应当食不言寝不语,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君子,所以,边吃边聊。

    皇帝说了,不谈政事,于是两个人聊起了家常,胡亥试探了一下胡永念对于立后的态度。

    后宫的事可以算作政事,当然也可以不算,作为皇帝的家事。

    所以,谈一谈这种事情倒也无妨,而且胡永念有个侄女也参加了选秀,不出意外的话,最终应该会被选中。

    尽管,说起来皇帝拥有整个天下,想要谁就能得到谁,但是他这次选妃却也没法只凭自己的意愿。

    几乎要照顾到各方各面的感觉,可不止胡永念一个大臣有亲族参加选秀,他顶多是少选几个不喜欢的,其余的只要不讨厌,最终还是要留在后宫。

    兰妃的清闲日子也要到头了,宫里人一多,尤其是经过了选拔的秀女成为了妃子,这些人就不是大总管刘永可以随意管理的范畴。

    宫里势必要有人负责这方面的管理,那么除了兰妃,也没有其他人选了,可是这个傻女人几天前把自己给弄受伤了,才刚刚好了一点,就要处理很多事情,还真是让人有点心疼。

    用过了午饭,胡亥让人带领胡永念找个地方休息一会,一个时辰后两个人再见面。

    说实话,接到了胡亥命令的刘成也很为难,不知道该把胡永念安排到哪里。后宫尤其是后宫中的内宫一向不接待外臣,所以他赶紧派人去请教刘永。

    这种事情,也只有经验丰富的刘永能够解决好,别看只是一个地点的问题,深究起来会让人很是难办。

    后宫中的内宫理论上是只允许皇帝后妃和太监侍卫们留宿的,并且侍卫们住的地方可以说基本是在内外宫交界的地方。

    刘成如果把胡永念安排到侍卫那边,倒不是不可以,可是,陛下明显没有这个意思。

    怠慢了当朝文武百官中目前看起来最有希望接任丞相之位的人,他一个太监可承担不起。

    最后,还是刘永传来了话,让刘成带胡永念大人去皇家藏书馆去参观古籍。

    胡永念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古代先贤们亲爱手书的典籍,听说他家里就收藏着几十位先贤的作品。

    让胡永念留在后宫内宫肯定是不行的,就这一件事如果传了出去,他就会被无数大臣弹劾大不敬之罪。

    可是,如果能够让胡永念满意,并且不违背皇帝的意思,那么皇家藏书馆应该是一个两全的选择。

    皇帝已经开口,自然不能随便的把胡永念打发掉,那样,他的脑袋可能就要丢掉。

    胡永念又是多少有点一根筋的性格,不会跟皇帝客气,但是皇帝和胡永念不想那么多,做事的太监必须多想。

    做错了事情是要承担后果的,为什么到了胡亥的时候后宫只剩下了一个大太监,不止因为赵高的迫害,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些大太监一个疏漏就可能做错事情。

    这个时候平息皇帝怒火的也只能是太监,大秦不禁太监干政,所以太监们如果做不好事情,是会受到惩罚的。

    还好,宫中还有一个压阵的大太监刘永,几十年来就没有犯过错,如果真的让这个大太监担任一个郡的郡守,他差不多都能完全胜任。

    只不过,刘永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很会藏拙,很多时候,装傻是度过危机的一道良方。

    但是,什么时候该聪明,什么时候该装傻,什么时候可以耍些小聪明,什么时候又要表现的真实。

    对于人性细微之处的剖析,刘永不会逊色于后世的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因为,他失败的后果非死即伤。

    果然,胡永念对于大太监刘成的安排十分满意,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来一次皇家藏书馆,可是没有陛下的命令,他也不好主动提出。

    没想到,在今天竟然可以得偿所愿,一进入这座藏书馆,胡永念的双眼就开始放光,左看看又看看,想要拿到手中翻看,又怕破坏了这些珍稀的古籍。

    这些东西有一些可是整个天下都只有一本的,坏了就再也找不到了,所以他很注意轻拿轻放,对于看起来是孤本的估计就更加小心。

    沉迷于书海之中的胡永念没有察觉到时间过得飞快,直到身边有小太监在他准备去翻看下一本古籍之前轻推了他一下,说:“胡大人,陛下召见。”

    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直到小太监又重复了两遍,胡永念才知道了时间到了。恋恋不舍的看着这间屋子,走出去的速度很慢,好像外出奋斗的少年郎在告别自己初恋的情人。

    爱书之人,告别书海的感觉总是很让人难受。

    不过走出了这间屋子之后,胡永念已经调整好了情绪,所谓能人,这种能力也是一种完美的体现了吧。

第71章 举贤不避亲() 
胡永念一旦离开了那座藏书馆,就又变成了那位治世之能臣,即使是前来面见皇帝也没有感到有什么紧张。

    他想要听一下皇帝的想法,尽管已经有了预估,但是他其实还是有些不相信皇帝能够针对他的问题给出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如果真的有先皇托梦,也许这也并非没有可能?

    到了这个时候,胡亥根本不会故弄玄虚,尽快让胡永念知道他的想法,然后马上实施。

    这是可能让明年的秋收增加至少三成产量的大工程,能早一些就不要晚,距离可以播种的时间也不远了。

    三月初,第一波种子就可以播撒下去,最多也只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恨不得马上就能把事情做好。

    “现在怎么让贵族们愿意拿出一笔钱已经解决,胡爱卿的问题就是怎么保证农民们提前拿到了报酬还愿意更加卖力的去干活,对吧?”胡亥问道。

    “陛下说的甚是,老臣想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即便扩充了耕地面积,可是对于秋收粮食的增加却不会有大的改观”,胡永念回答。

    “我有三策,联合使用,相信可以让百姓们即使提前收到了报酬还是会卖力工作,甚至比耕种自己家的地更加卖力,爱卿可想一听?”胡亥面带微笑看着胡永念问道。

    “当然当然”,胡永念赶紧回答,有些恼怒胡亥竟然还没有说出口,却不敢表现出来。

    “第一策,和胡卿之前所说的一样,要用严法,所有来领取酬劳的都要登记在册,发现领取酬劳却没有去工作的严惩不贷。这样虽然无法保证农民们积极工作,但是可以基本保证领取了酬劳的人基本可以前来,这一点应该没有问题”,胡亥自信满满的说道。

    胡永念也点了点头,他想来想去也只想到了这一点可以对农民有所约束,但是没有动力的农民就像没有军心的士兵,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对于士兵还有办法鼓舞军心,违令的直接军法处置,对于农民又能怎么办呢,真的处决了,用谁去干活呢?

    “第二策,设置奖励,即使有一些人比较懒散,不尽力干活,总有一些人用心干活,尽力工作。每七天就选出一些尽心尽力工作的,再奖励给他们七天的酬劳。我们付出的酬劳也只能是足够一个人七天的口粮,供养一家就有些不够,只能省吃俭用。这样一来,如果能够得到奖励,就足以供养一家的需求了。这些人除了一些独身一人的,想来都会努力工作,只不过这件事有一点困难必须解决,胡爱卿想必能够猜得到吧?”胡亥相信胡永念一定能够想到最关键的问题。

    胡永念略一思考,说:“想必是选拔的问题吧,怎么评定谁是尽力的,谁不是这是关键问题。如果对于那些工作不努力的反而发放了奖励,那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胡永念还有一些话没有说,他和胡亥也都心知肚明,所谓的选拔问题,说白了就是什么人负责的问题。

    如果负责的人有问题,上欺下瞒,对于上面报喜不报忧,对于下面,收受贿赂,不真正的找出尽心工作的人,而是谁给他送钱送礼,就评定谁得到奖励。那么这样整个策略都会变成一个笑话,尽力工作的人得不到的奖励,而送钱送礼的人不会去努力工作却拿到了奖励,本来一个好好的政策反而会变成一个反向的助力。

    所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主管尤为重要,谁可以相信谁不可以相信在这个位置上由谁去处理最合适,这都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胡亥才会看似多此一举的问一下胡永念。暗中的意思其实是告诉胡永念,你要选出一个人选合适的人选来告诉我,这个人出了问题你是要承担责任的。

    两个人尽管都没有明说这件事,但其实彼此心知肚明,这就不是什么故弄玄虚了,只是为了节省时间,让双方更快的进行下一步。

    让对方听得云里雾里听不明白,那就是故弄玄虚,而双方彼此都能明白,这就是聪明人之间的谈话,可以省时省力。

    “臣有一个侄子叫胡不阿,虽然今年才只有十九岁,但是一直心向设计想要报效国家,可担此任。胡不阿这个小子虽然性情有些跳脱,但是能力还是有的,才情品略虽然算不得上乘,但也是中人之选。他家中很是富裕,有良田三万亩,牲畜两千头,而且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挥金如土,不拘小节。如果让他去干别的事情,臣还有些疑虑,但是如果担当这个职位,臣相信他应当能做好”,胡永念信心满满的说道。

    他其实对于他的这个侄子也很是头疼,这个人有点任侠之气,花钱大手大脚,不拘小节,但是确实极有才情。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如果让他从地方的小官做起,估计没有特殊的提拔,他永远也出不了头。

    他的性格就不适合做中规中距的工作,但是如今这个负责选拔的官儿正合他的性子他一向正直,绝不会是非不分。而且关键的一点是他家里很富裕,根本不缺东西,下面的人想要贿赂他,都很难拿出让他满意的东西。

    传闻中的陶朱公有一个儿子入了狱,他拍了一个从小跟他过富足生活大手大脚的儿子去救,本来事情已经快要成了。可是偏偏有一个和他一起奋斗知道赚钱困难的儿子觉得事情已经办成了之前花的钱不值,于是想要索回,最终让想要去救回儿子的陶朱公失去了一个儿子。

    陶朱公说就是因为这个儿子曾经跟他吃过苦,知道挣钱的艰难,他才不愿派他去,因为他会不舍得花钱。派了另一个儿子从来不觉得花钱是什么问题的儿子,本来事情已经快成了,最终却还是功败垂成。

    而胡永念这个时候的推荐有点儿异曲同工之妙,他的这个侄子从来没有缺过钱,根本不会对钱物有所贪婪和触动,任何人交给他的贿赂他都会不屑一顾,再加上他本性正直,双重保障之下,他来当这个选拔的主管官再合适不过。

    其实胡永念这个时候等于立了军令状,若是日后这个侄子真的出了问题,包括他之前推荐的那个人如果出了问题,他都是要负责任的。

    胡亥点了点头,说:“举贤不避亲,爱卿果然果然是国家栋梁,既然如此,评定奖励的事情就交给胡不阿去做吧。不阿不阿,刚正不阿,正是负责此事的好人选。”

    “如此一来,有了这么一个好的人选,朕的第三策也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