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建议胡永念将他逐出门下,因为感觉这个人就是装装样的,不学无术,要不然他为什么针对很多事情连一点看法都发表不出来?

    胡永念笑着摇头拒绝了,但是却没有解释,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能够读书破万卷的人,哪怕他真的只是一个书呆子,也应该能明白了人世间大多数的道理。

    纸上谈兵固然不可取,但是假如有人可以纸上谈兵,实际操作的却是另外一个有决断的人,事情会不会完全的改写?

    要知道能够纸上谈兵说服他人的人,本身一定是有能力的。他可能是那种善于提出创见性意见,但是却不擅长自己操作的人。发明汽车的人不会自己开车,难道就说明他没有本事吗?

    没有谁会因为鲁班发明出了可以飞天的木鸟,却因为自己恐高不敢乘坐而耻笑他。

    胡永念其实一直期待这个人能够对他说点什么,但是感觉之前的事情都提不起这位的兴趣。

    现在这个人总要说话了,胡永念也想知道他能说出什么,是否能够符合自己的期待。

    可是胡永念却想不到这个人一开口就带给他了极大的惊吓,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给这些门客的策论中丝毫没有提到那个方向,可是这位书痴却能够准确的把握住那一个方向。

    那是只有自己和陛下在暗中形成的默契,双方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惊世骇俗,可能并不适合拿出来公开讨论。

    可是现在,胡永念怎么也想不到,在大家讨论着把工匠遣返回家,如何利用这80多万的工匠来增加耕地和粮食产量,而这位身上挂着很多卷书的男子,竟然能够从自己给出的一个很模糊的方向中抓住最主要的那一条脉络。

    胡永念有一瞬间甚至生出了杀心,这样的人自己该把他留下吗,不过很快他就收敛了这种情绪,这样的人才真的是多多益善为好。

    陛下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在赵高的屠刀挥舞之下,如今朝中有能力独当一面的人也只有区区那么几个。再仔细的观察一下如果这个人真的有那种能力,自己便让他出去又如何,无论如何总归是在自己门下走出的人。哪怕日后成为了丞相之尊,依旧要念着双方这一段情谊。

第77章 书痴的看法() 
于是当胡永念说出了“顾先生,你有什么话尽管开口”之后,这位书痴顾先生就淡淡的问了一句“应该有决定要与匈奴通商吧?”

    “果然是书痴,莫不是脑子被踢坏了,和匈奴通商,也亏他想得出来”,旁边的一个门客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对于他的说法没有丝毫的认可。

    “是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把匈奴赶出了大秦边境,难不成还要再度引狼入室吗,能够说出这么白痴的话来,足以见得这个书痴不是假痴是真痴”,他旁边的一个人也跟着附和道。

    “我以前只听说过看书看得越来越聪明却没有见过看的越来越傻的,看来今天我就看到了一个”,在场的人大多数都表示出了自己对书痴这个想法的不屑一顾,只有刘老从胡永念的表情中隐隐的看出了一些什么。

    当众人的喧嚣与嘲讽渐渐结束,发现胡永念竟然未发一言之后,都感觉到了事态的变化。

    “难逃这件事情竟然是真的吗,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他们在书痴的面前岂不都成了跳梁小丑”,有些心思活泛的人已经想到了这点。

    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胡永念只是对众人说继续议事,至于是否与匈奴通商的问题先不理会,但是他却让书痴和刘老在开完会后留一下。

    单独留下刘老,大家还能理解,毕竟刘老不仅德高望重,而且才识卓绝。对很多事情他不轻易发表看法,但一旦说出来,往往是一针见血,能够查缺补漏,避免失误。

    很多看似无懈可击实际上暗藏危机的一些观点都在刘老和胡永念的讨论之后,把结果告知了提出来这些议题的门客,让一些门客惊出了一身冷汗。

    可是这次胡永念竟然不只留下了刘老,还单独留下了书痴,大家都叫他书痴,他自己也就习惯了,甚至差点儿忘了他的名字叫顾鲲鹏。

    早些时候还有人拿一些“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来讽刺一下他,后来连那些讽刺他的人都忘掉了他的名字,只记得他身上始终挂着的那很多本书。

    不得不说胡永念的这些门客还是有能力的,几乎对于每件事都能提出更好的完善意见。让他们独当一面可能还不够水准,但是仅仅针对一件事情的缺点进行一些改进,汇集了众人的智慧之后,这种力量还是不容小觑。

    他们不擅长创造,但是擅长修补,这样的人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其实最不可或缺的反而是这种人。

    要吃药知道一个木桶当中能装多少水主要取决于它最短的哪一块板,而这些人做的事情正事吧那个最短的板加长,努力加长到至少不拖后腿的程度。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胡永念有信心这一份奏疏上给陛下之后肯定会得到赞赏,暂时来看,也没有谁会跟他争一个丞相的位置。

    渊王子婴据说立下了大功,但他本来已经分为了王,如果再接任丞相那很有可能变成手握实权的诸侯王,那不可能被陛下所忍受。

    子婴是个聪明人,他也不会去争这个丞相的位置,能够得到陛下的信任,他本身和陛下又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处于现在的位置刚好。

    当然子婴也不是没有机会更进一步赵高死了,御史大夫可是空缺出来,这个负责监察百官但是很难掌握实质权力的位置很适合他。

    至于太尉,从来都只是个摆设,真正的调兵遣将没有皇帝的批准,都是扯淡。

    只不过随便找出一个人来顶个名,皇帝毕竟是至高无上的,不能和丞相御史大夫并列领着这个太尉的位置,但实际上太尉的职责行使权始终在皇帝的手中,胡永念为官这么多年就没看到那个太尉发出的调兵命令不是皇上提出的。

    即使赵高权倾朝野的时候调动各地军队也是要怂恿胡亥亲自下发命令,而胡亥偏偏十分信任赵高。但即使这样,赵高还是几乎无法掌握军队,只能一点儿一点儿的敲击出来零碎的兵马,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最大原因。

    其实即使是历史上那个身败被杀的胡亥,如果真的见势不妙早早的躲起来。只要活得过那一个晚上,振臂一呼依旧会有无数人去干掉赵高,甚至他手下都会马上有人反水。赵高毕竟只是个权臣,他的所有力量其实都来源于皇帝的赐予,他还没有真正能够谋反成功的力量。

    但是他由于皇帝的信任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之后,反而让他产生了更大的贪婪,想要拥有更大的权力。

    而放眼天下,在这个时候能够比他的权利更大的也就那么一个人,于是他的谋反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即使杀掉皇帝之后,他自立称帝的妄想依旧被打破,这个时候他可能已经预见到了自己未来会有的结局,只不过没有想到会来得那么早而已。

    书痴对于胡永念单独留下他和刘老,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讶的神色,他之前一言不发,倒也不是有多么的高傲,不屑于对之前的议题进行思考。

    只是他想的都是大事,对于细微之处的处理确实并不那么擅长,但他偏偏又擅长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事情。

    胡永念依旧没有拖延,在诸位门客散去只剩下刘老和书痴之后,单刀直叙的就说了出来:“陛下确实和我商议了与匈奴通商的事情,并且我们已经有使者派去匈奴,匈奴也已经有使者在回访的路上。顾先生你竟然之前根据这几点就能想到这个问题,想来你也是思考了很久了,那么说说你的看法吧。”

    书痴说:“让大人见笑了,只是我平日里确实很多的时候都想着匈奴的事情,最终得出的结论却依旧只有一个,唯一能够一劳永逸的解除匈奴危机的人方法其实只有一点,就是与他们通商。”

    胡永宁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旁边的刘老也陷入了深思,他们都以为书痴应该是对这个事情抱有反对的态度。其实就连胡永念对于胡亥的这个决定也都有所不理解,但是陛下坚持,他也无能为力。

    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个书痴的想法竟然跟陛下一致,难道说他们才是真正掌握了天下局势的人吗?

    胡永念问过陛下原因,为什么要与匈奴通商,胡亥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告诉他照做就是了。

    已经对陛下有所信服的胡永念也知道自己不能刨根问底,等到陛下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告诉自己,如果陛下不想告诉自己,那么应该也有他的道理。

    胡亥还没有资格去探查胡永念对他的好感度,但是假如他真的权限足够探查之后可能会发现胡永念对他的好感度会高得惊人。

    已经有几天胡亥都只是简单的利用系统,探查了身边新来的小太监和宫女对他的好感度,避免身边出现危机。

    好在结果还不错,经过了努力筛选的人,确实避免了很多错漏,这些人对他的好感度普遍有40点往上,但最终留在自己身边的他只选用了50点以上的人。

第78章 口灿莲花() 
对于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们胡亥很多都没有去探查,他有些怕自己失望,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好,好感度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事情的发展,它会改变。

    而当他觉得自己改变的足够好的时候再探查过去对自己的好感度依然很低的那些人,尤其是在自己手下为官的那些人,就该清理一些了。

    这是胡亥从来没有宣之于口的说法,他当然不可能自己去说出来,他已经有几天都没有听到风铃的声音了。

    尽管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但胡永念毕竟还是胡永念,平淡的对书痴说:“愿意听顾先生详谈。”

    书痴顾鲲鹏继续开口说道:“匈奴屡次前来犯我边境,在他们最猖獗的时候,甚至能够打进内陆。若不是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策略,如今中原之地说不定要被蛮夷统治。匈奴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蛮夷当中最大的一股力量,先皇英明神武,派出蒙恬将军把匈奴打到草原深处不敢露头。”

    “但是,即使这样也无法完全消灭匈奴,只是能震慑匈奴几年不敢来犯边,但匈奴终究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不然的话我大秦30万铁骑早就踏平草原了。想来大人也是了解其中缘由的,不深入草原,我大秦铁骑的威力才能完全发挥出来,一切供应补给都跟得上。如果深入了草原,很多情况都会变,毕竟那是匈奴经营了很久的地方。”

    胡永念点了点头,说:“是的,是这样的道理,且不说能不能完全消灭草原上的匈奴一族,单单是把草原上的匈奴逼到全民都不得不战的地步,我大秦会损耗多少力量这也是难以想象的。先皇帝毕竟是心怀天下,以中原为重中之重,对草原没有必要耗费太大的力量。”

    刘老也跟着说道:“匈奴不是不能灭,只是灭掉了一个匈奴,还会有下一个匈奴,草原上总会有新生的蛮夷势力,毕竟我们无法杀光草原上所有的人。”

    书痴顾鲲鹏继续说:“那么大人和刘老可曾想过匈奴,包括草原上那么多的民族,为何屡次要来犯我帝国边境。难道他们真的认为自己很强,胜得过帝国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