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来-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还说是好事,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嘿嘿,李总,这你就不知道了。老头子刚才告诉我,首长认为美国专家是故意这么做的。国家这次投入了近三个亿,而在这个调试的关键时刻他们甩手不干,明摆着没安好心。首长一怒之下让老头子尽快想别地办法,坚决不能让他们看笑话。”郭玉国说到这,话音变得神秘起来:“李总,首长跟老头子还说了,不惜一切代价,懂吗?这就说明只要不用美国专家把这项成果搞定,花多少钱都无所谓。嘿嘿,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李汉听懂了郭玉国的意思,他给自己通风报信原来是想让自己出头拿这项科研项目,同时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发笔国家的财。他皱了下眉头,这钱可不是好赚的。现在自己的手底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技术队伍,即便是有,在这样的时候若是向国家狮子大开口,岂不是自己找骂?
出力不讨好的事,李汉不打算去做。可转念一想,这美国人也太欺负人了。他们满打满应的在几年前帮国家搞这项技术,在关键时刻又弄这么一出,这不是目中无人吗?
妈地。看来我这事还非得参与一下不可了。李汉心中陡生一股激奋。而须臾过后,他感到象这样地高科领域,光靠**是不行的。这得拿实打实地真功夫去干。正郁闷间,忽听话筒那边的郭玉国道:“李总,你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觉得咱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技术人员拿不定主意,嘿嘿…。”
听郭玉国笑得有些得意,李汉觉得这小子有猫腻儿,道:“玉国,别兜***了,说出来,我知道你小子可能把这个事都设计好了。”
“你猜对了,哈哈,李总,说实在的,这事是老头子帮咱们设计的,他跟我说最近苏联总到国家来进口粮食,他们那连续干旱了两年,粮食供应不上了。可咱们国家这两年的收成也不理想,国家一直没答应。现在出了这事,老头子的意思是叫苏联人找你,而你在三江口不有的是粮食吗,随便给他们点,咱们即要钱又要他们在这方面的专家,哈哈,苏联的专家比美国的强,这样一来,电子对碰的钱不也赚到手了吗?”
李汉闻听,沉吟起来。郭玉国所说倒不失是一个办法。可在三江口的那些粮食,他现在根本就想出手。苏联才干旱了两年,虽然缺粮,但还没有达到明年那饥荒遍野的惨况。而屯在三江口的那些粮食,他就是想在明年跟苏联交涉个大生意的。可眼下事情赶到这了,如果不少拿出点粮食,苏联专家是不会来的。
李汉握着话筒,皱眉凝思。一分钟后,他忽然琢磨出了办法。暂时不答应向苏联出口粮食,但可以用粮食换几个专家过来。苏联现在穷的没别的,就是专家多,相信换几个专家根本就用不了多少粮食。何况通过者事先跟他们联系下也不错,这样明年跟他们谈那个大生意的时候,就有了垫底了。
“李总,你在不在,李总…。”郭玉国听李汉不说话,一迭声的在话筒里问起来。
“玉国,你去跟老头子说,这事咱们干了,不过有一点你一定要说清楚,咱们的粮食现在不卖,如果苏联肯出专家帮咱们搞这项技术的话,我可以给他们一百万斤粮食。”
“你的意思是用粮食跟他们换专家,而咱们的粮食不要钱?李总…。”郭玉国听了,惊讶的想提醒李汉,现在的情形下,如果把那些粮食都卖给苏联,不但能卖高价,还能把专家按附加条件弄过来。可李汉却根本不想动这批粮食,三江口的亿万斤粮食的价值在李汉的设计中远远比这个要高出千万倍,所以,李汉没等郭玉国把话说完,就插话道:“玉国,你马上按我的意思去办,呵呵,你说的意思我懂,但我有我的打算。”
郭玉国听李汉这么一说,也只好领命放下电话去联系这件事了。处理完这件事,李汉摸了支烟,点燃吸了一口,这时,墙上的挂钟响起了下午两点的钟声。李汉忽然想起赵凤整整大半天没露面的事。
不应该啊,这丫头上班一向都是早来晚走,今天这是怎么了?李汉想着,心里竟莫名的慌乱起来,他操起电话给赵凤打了个招呼。
第二百七十九章:疑惑突来
   滴答滴答。李汉刚放下电话,走廊里就传来了传呼机的声音。片刻之后,画着淡妆的赵凤推门走了进来。
“李总,你传我有什么事?”赵凤一向对李汉直呼其名,突然变了语气让李汉感到有些别扭。他狐疑的看了眼赵凤,见她好象比前两天又消瘦了不少,而且原本明媚的那双杏眼里隐藏着一丝无奈和黯淡。
“凤子,你干什么去了?”李汉上下打量着赵凤,他隐约扑捉到了赵凤的异常,疑惑的问道。
“我…。”赵凤没想到李汉会这么霹头盖脑的问自己,怔了怔,却马上故作轻松的笑道:“是这样,昨天我妈妈打电话叫我给她买几件衣服,而现在我手里又没什么大事,就到街里买了些衣服给她寄了回去。”说着,赵凤瞟了李汉一眼,道:“怎么了,李总,我没耽误什么事吧。”
“叫我李汉,我听你叫李总别扭,凤子,你是成心气我吧。”李汉听是这么说回事,心里塌实下来,笑着向赵凤道。
“还是叫李总吧,呵呵,我最近听到不少别人在私底下议论,说整个公司除了八个老兵叔叔,只有我敢直呼你的名讳,呵呵,我这阵子也琢磨,你的买卖做大了,当然得多树立威信,所以,我决定该掉这个毛病。”赵凤边说边不断的暗暗的攥着拳头,她在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脸上却仍是在强作欢颜。
对李汉而言,一个名字怎么叫都无所谓,只要赵凤没事就比什么都强。因此李汉不但没注意赵凤的异常,反而觉得赵凤又在帮自己。心里感动的同时,他只是问了下赵凤为什么会消瘦的原因。而赵凤是成心隐瞒病情,就装做轻描淡写地说是在减肥。
她的这个谎言恰恰吻合了她最近突然用化装品的举动。这样一来,李汉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几个月以后,李汉还是感到了异常。不应该说是感到,应该是李汉断定赵凤的确很反常。最近赵凤隔三差五的就无故矿工。虽然她手头的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但李汉看到赵凤不但经常旷工,还消瘦的厉害,尤其前几天。他看见赵凤原本画淡装的脸上,居然开始使用了重妆。这让李汉更是感到蹊跷,他决定搞清楚这件事。于是,他叫童连杰从今天开始暗暗跟踪赵凤。无论看到什么,都要如实汇报。
眼下,又已是金秋时节。而南国的城市朝阳却仍是花团锦簇,生机盎然。接受了特殊使命的童连杰虽对李汉地这个命令感到很困惑。但他还是一大早就将车隐藏在了赵凤住处的一个极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跟踪对于童连杰来说那是驾轻就熟的行当。别说跟踪赵凤,就是窥觅任何一个经验丰富地间谍高手,童连杰也绝不会被人发现。七点四十五分,赵凤的车开出了住处的大门,她刚走出不远,童连杰就跟了上去。
赵凤的车上路后竟真地没去公司,而是朝市里的方向开去。童连杰小心翼翼的在后面尾随着,时而拉开一断距离,时而紧跟上去。而赵凤却丝毫也没能察觉得到。
赵凤进了朝阳市政府。没多大地时间夹着一只大文件袋又上了车。童连杰在远处看着。他猜测赵凤从市政府里拿出来地兴许就是手机地专利文件。因为赵凤昨天到李汉地办公室里说过。今天是手机专利批复下来地日子。
这个赵凤真地是没少帮李汉哪。童连杰一边跟上赵凤地车。一边在心里顿生感慨。从他进入好汉公司。他就知道好汉公司无论出哪一个新产品。赵凤总是能第一时间为这个产品申请专利。还不只这样。在公司里掌管着财政大权地赵凤从来不错花一分钱。单是这一点。童连杰感到很少有人能做到赵凤这样。
赵凤地车在主街地车流里缓缓行进着;童连杰跟她隔着几辆车。但赵凤地行踪却尽在掌握。朝阳市因为有好汉公司这个支柱产业。发展极为神速。而赵凤为了把公司地形象更加让人熟知。他几乎在这个城市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好汉公司地宣传图片。主街道是人最多地地方。因此。在道路地两旁被赵凤派人刚刚换上了李汉从大兴安岭起火地五月一直到现在地辉煌战果。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短短地几个月间。李汉承揽了电子对碰地高科技项目。亚运村地建设正处在高潮地建设中。传呼机地销量再创新高。宝石冶炼又加大了两倍。电影基地地两部影片同时上映掀起地高潮景象。还有更让人震撼地。街道两旁地几乎用很大地空间宣传了好汉公司手机问世地消息。这些图案色彩鲜明、醒目。令人过目难忘。
童连杰看到这些。心中更是感慨万千。可这时。他看到赵凤地车下了主街。而是朝城郊地方向开了上去。他赶紧集中起了精神。在车地缝隙中飞快地超过了前面地几辆车。来到岔道处。看见赵凤地车还在视野之内。这才嘟囔了一句:“险些跟丢了。”说完。不远不近地隐藏在一辆卡车地后面紧紧地跟着赵凤。
行驶了大约十几分钟。童连杰感到不对头。这条通往市郊地公路是上广州地必经之路。赵凤拿到专利地批复文件不回公司。她朝这边跑干什么?正想着。他看见前面那辆卡车转向了靠左侧地一条土道。
糟糕。童连杰皱了下眉头,他感到自己有点过于大意了。为了避免赵凤发现自己,他急忙就着卡车在土道上荡起的尘土猛一加油门,跟着卡车驶上了土道。等过去了几辆车,童连杰才将车倒回了公路上,正准备继续跟踪,放在工作台上的传呼机却响了起来。
童连杰见是李汉办公室的号码,知道李汉可能是有急事。不然的话,李汉明明知道自己在跟踪赵凤是不会打这个传呼的。想着,他将车一点点地停在了路边。早上出城的车虽然不少,但眼力惊人的童连杰还是准确无误的紧盯上了赵凤的车。她居然上了去广州的公路!童连杰见赵凤的车在上了公路后很快没了踪影,眉头紧紧的索在了一起。
李汉听到这个情况也大感意外。赵凤放着班不上神神秘秘的跑到广州去干什么?
“李总,你要是不打这个传呼,我一定能把事情搞明白的。”童连杰说这话倒不是开脱,而是想知道李汉这么急着叫他回来是什么事。
“我刚接到国家地通知,说今天下午两点准备验收电子对撞机,现在都九点了。我怕来不及就把你叫了回来。”
“验收?太突然了吧,事先怎么不通知?”童连杰惊诧地道。
“这是国家的重点攻关工程,我想领导们搞突然袭击是为了防止有人在暗中破坏。从这一点上看,国家对这个工程是真重视啊。”李汉的猜测绝非空穴来风。自从六月份他用一百万斤粮食换来的苏联专家进驻不久,那些苏联专家就完成了初步地调试工作,并说在八月份就可以进行电子碰撞,可国家一直没有明确表态立刻验收。估计可能就是担心出纰漏,这毕竟是个跨越时代的高科技工程,国家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一旦失败,就会给那些等着看笑话地人以话柄。所以,国家拖这两个月又搞突然验收,完全应该是出于慎重的缘故。
“那也太急了点。这么大的事,怎么也得好好宣传一下嘛。”童连杰仍是不解的反驳道。
“现在能掌握这项技术的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如果我们验收成功,那还用宣传吗。势必会掀起一场惊天狂澜的。”李汉对国家的这个临时决定几乎都了然于胸,但他对赵凤的异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